登陆注册
983500000010

第10章 借势 (3)

马云这样一个不懂编程、不懂财务、不懂设计的人,却能够带领一个互联网技术公司在激烈的网络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一直走到今天,有力地驳斥了那种外行不能领导内行的理论。公司里技术方面的事情,马云95%不知道,但他知道谁会知道,谁应该知道。而马云认为,“CEO的本事,就是会用别人的脑袋”。此前受邀到哈佛大学演讲时,马云也曾经提出过类似的“理论”,结果在场的哈佛教授和学生们听得云里雾里,以为他在讲笑话。

有人质疑公司创始人不懂技术,外行如何领导内行?马云回答说,中国缺乏能源、矿产等资源,却拥有最丰富的资源,就是逾13亿人口所拥有的“人脑资源”,这是最大的财富。不懂技术不要紧,只要懂得人心,一样可以“收买”别人的“脑袋”为己所用。

比如说,找马云拉广告的孙彤宇,客户没做成,结果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招安”了,成了“誓死”跟随马云的得力干将;1999年,用500圆薪水和似锦前程的绘声描述,马云硬是令蔡崇信这样的高级职业经理人甘愿放弃体面的收入与声望颇高的职业地位,加入这个起初一文不名的小企业,摇身一变成了马云的CFO;还有阿里巴巴CTO吴炯,原为雅虎搜索技术的专利发明人,曾在美国雅虎工作,后来被马云的人格魅力和阿里巴巴的文化气氛所吸引,遂放弃高薪“弃明投暗”;就连哈佛那35位听马云演讲的MBA,一不小心都能把自己“听”进去,争着要“回中国跟着JackMa(马云的英文名)一起工作”……

马云常以此为乐:“外行可以领导内行,重点是要尊重内行。我从来不会跟工程师吵架,因为吵也吵不起来。我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他们也不知道我想干嘛。这怎么吵架?我只能认真听。”

不懂技术的马云还自封为“最合格的一线测试员”。在阿里巴巴的每一款新产品推向市场之前,马云都是该产品的“第一测试员”。他常对技术开发人员说:“如果我会用,我估计80%的中小型企业的老板都会用。如果我不会用,中国其他八成以上的中小企业也不会用我们的平台,技术层次再高,卖不出去也没用。”

“我不要你告诉我怎么用,我自己进去点击。所以阿里巴巴为什么这么流行?在中小型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老板都是不懂电子商务,但他们为什么喜欢,因为我是他们的质量检查员”。如果过不了这位“第一测试员”的关,那些神通广大的工程师们都得返工重新做。看起来,对马云这个技术外行而言,恰恰因为有这些不足,反而成为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

让媒体来帮你省钱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初创阶段,囿于费用的不足,企业需要借助一样东西作为出口,把自己放大并传送给大众,而这个东西就是媒体。借用强势媒体,通过他们对事件自发的高度关注和组合宣传,可以在减少企业的营销推广成本的前提下,大大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创业之初,阿里巴巴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重金打广告显然是不现实的,用马云自己的话说,“那个时候打广告是一件‘让人不忍心’的事情”。但他却巧妙地借助媒体的力量,为自己狠狠地省了大量广告费。

1999年5月,杭州一家媒体刊载了标题为《想做全球贸易,阿里巴巴拒访》的短篇报道。阿里巴巴欲擒故纵、欲拒还羞的态度吊起了更多媒体的胃口,激起了众多新闻人按捺不住的好奇心。

结果,海外媒体纷至沓来,第一个来到杭州的是美国的国际媒体《商业周刊》。而此前一言不发、金口难开的阿里巴巴被《商业周刊》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紧接着便是早期英文版的《南华早报》。

在杭州一个普通住宅楼,当《商业周刊》的记者找到阿里巴巴,推门走进去,眼前的情景让他当即目瞪口呆:“面积不大的住宅里挤着二十多个员工,地上到处都是铺开的床单,空气里还有鞋子的味道。”借《商业周刊》的“光”,很快,马云和阿里巴巴就在欧美有了知名度,来自海外的点击率和会员人数呈爆炸式增长。

就这样,马云不费一兵一卒,就招徕了无数媒体甚至是国际媒体的争相报道。相比张朝阳,马云显然高明得多。早年搜狐不惜花费巨资铺天盖地地进行广告宣传与品牌推广,为了增加人气,张朝阳还频频出现在各种电视采访中,这一举动甚至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反感:“张朝阳究竟是不是企业家?他这样能经营好一个企业吗?”有口难言的张朝阳在2003年的一次访谈中谈到此前频频作秀的缘由,十分委屈地说:“搜狐是一个门户网站,需要人气,但它又没有多少钱,不能像现在一样请明星来为自己代言,所以只好自己上场秀一把了。”

马云能跳出媒体舆论的樊篱,这或多或少与早年马云创立中国黄页时北上与那些媒体、记者们打交道的经历有关。姜还是老的辣,“吃一堑,长一智”的马云用了“最强的进攻方式”——防守,周旋于媒体记者之间,显得游刃有余。而马云的“欲擒故纵”为阿里巴巴节省的广告费何止百万、千万。

由此可知,马云与其说是一位眼光独到的企业家,不如说是一位熟谙媒体和大众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这位在宣传策略上看似保守的IT新贵,并没有逃过媒体异常灵敏的嗅觉,尤其是阿里巴巴反其道而为之的沉默,更加激起了媒体的好奇心与窥视欲望。

实际上,早在此前,马云已经在努力和媒体套近乎。

1996年春天,马云去找一位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任职的老乡,帮忙宣传互联网。这位杭州老乡就是央视编导樊馨蔓。

一见面,马云跟樊馨蔓大力鼓吹因特网之于中国的未来,说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听得樊馨蔓一愣一愣的。这也难怪,马云曾经对无数的人说过这些话,可没有多少人相信,樊馨蔓又凭什么相信呢?

不过,最后她还是被马云的热情所打动。于是,热心肠的樊馨蔓当即跟马云签了一个君子协定:节目可以做,但后果自负。在这样的前提约定下,樊馨蔓帮忙联系电视台的相关领导,制作了那个叫做《书生马云》的纪实短片。有意思的是,当时这个片子的导演还悄悄地告诉同事:“小心一点,这个人看上去不像好人!”

虽说《书生马云》这个片子让人更多地感到马云的凄惨,但能上电视对于当时的马云来说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攀上”央视这个中国最强势的传媒机构的。毕竟,在1995年的时候,根本没有多少人知道因特网,人们用得更多的是一个形象性非常强的词语——“信息高速公路”。

很明显,马云很早就意识到了媒体的力量,并成功地将这种力量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能量。

用“钱景”吸引投资人

吸引投资人靠的是什么?当然是你的实力!投资人最怕的就是有人向他要钱了,他最喜欢你不要(钱)而是他自己主动送给你!所以,跟风险投资商谈判,腰挺起来,但眼睛里面是尊重。你用你自己的行动证明,你比资本家更会挣饯。

1999年11月30日,马云来到富华大厦,在秘书的引见下,来见鼎鼎大名的日本小个子——孙正义。在投资行业的人都知道,作为著名的投资公司——日本软银的总裁,同时又是“全球第一门户”——雅虎的最大股东,孙正义的名号就好比MBA中的姚明,或者迈克尔·乔丹,在互联网业界素有“网络风向标”之称。而在com最疯狂的1999年,正是孙正义最风光的时期。这个日本小个子,不出则已,一出手就可能造就成百上千个网络英雄,碰到这样的一位人物,恐怕任何人都会 “望而生畏”的。

会议室里“坐了满屋子的人”,包括摩根士坦利的人,个个西装革履,气派不凡,而马云只能算是一个小角色,谈何容易!

后来金建杭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说:“前一拨儿人我们知道是中国另一家互联网公司,人家是CEO带着CFO,三四个人一起进去的,规模很大,队伍很整齐。等马云出来,我们俩儿在大堂交流的时候,另一个网站的人进来,我们一看都吓一大跳,当时感觉特像香港电影里的情景:所有人都穿着黑风衣、戴墨镜,老大走在最前面,其他人紧随其后。看看人家那个声势和架势,和马云就那么一个人孤零零进去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马云仍然信心十足。

马云的底气到底来自何方?因为他知道投资人最看重的是:创业者的个人魅力和他所领导的团队。商业计划是可以包装的,但人却是很难包装的。让马云引以为豪的是,他背后有一支强大的阿里巴巴团队。

不过,孙正义只给了他二十分钟的时间。

马云开讲六分钟后,一直沉默不语的孙正义从办公室那一头走了过来,突然打断了他:“你要多少钱?”

换了是别人,听到这里多半会喜出望外,但马云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不缺钱!”

孙正义觉得很意外:“你不缺钱来找我干什么?”

马云的回答充满着挑衅:“又不是我要找你,是人家叫我来见你的。”

吸引孙正义的,正是这种性格。在那次“一生中最具戏剧化的见面”之后,孙正义再见到马云的时候,常会把此话挂在嘴边:“马云,保持你独特的领导气质,这是我为你投资的最重要的原因。”那么,也许可以这样推测,马云的确有一种非常非凡的魅力,把孙正义吸引住了。

没有人了解这是马云真的不缺钱,还是为了吸引投资使出的“吊胃口”的招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马云深深了解这些投资家们的心理——你赚钱了,他天天盯着要给你钱;一旦你赔钱了,你找他要钱,他跑得比兔子还快。所以,马云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投资人最怕的就是有人向他要钱了,他最喜欢你不要(钱)而是他自己主动送给你!”

细想起来,真的是耐人寻味。

二十天后,马云如约再次与孙正义会晤。这一次孙正义直奔主题:“我们要投资3 000万美圆,我们要占30%的股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了投资决定,不仅对于马云是绝无仅有的,就是对孙正义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双方成交。

但是,签约之前,马云“犯傻”了。这次,他竟觉得3 500万美圆太多了,他不要这么多钱,只要2 000万美圆孙正义的助手一下子就跳起来,还有人嫌钱多了烫手的?

马云自有道理:“做互联网,我是在赌博,但我只赌自己有把握的事。2 000万美圆我是管得了的,钱再多就失去了价值,对企业是不利的,所以我不得不反悔。”马云这种对钱的尊重,更赢得了孙正义对他的尊重。

后来马云就经常讲这个故事:“我说了6分钟,孙正义给我3 500万美圆。我没想到钱来得那么轻松,他没想到我不是来向他要钱的。”

这事还有后话。

2004年2月17日,孙正义又追加了8 200万美圆的战略投资。这是中国互联网界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一笔私募资金。

此时,阿里巴巴和软银已经合作了三年多,这三年经历了互联网的癫狂、寒冬、复苏,但以马云为首的阿里巴巴团队和以孙正义为首的软银股东之间的合作还是比较顺利的,即便在互联网最低谷的时期,孙正义和马云之间也是风雨与共。

2005年8月,雅虎、软银再向阿里巴巴投资数亿美圆。之后,阿里巴巴创办淘宝网,创办支付宝,收购雅虎中国,创办阿里软件。一直到阿里巴巴上市。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两个大股东,雅虎和软银在阿里巴巴上市当天账面上获得了巨额的回报。阿里巴巴招股说明书显示,软银持有阿里巴巴集团29.3%股份,而在行使完超额配售权之后,阿里巴巴集团还拥有阿里巴巴公司72.8%的控股权。由此推算,软银间接持有阿里巴巴21.33%的股份。到收盘时,阿里巴巴股价达到39.5港圆。市值飙升至1 980亿港圆(约260亿美圆),软银间接持有的阿里巴巴股权价值55.45亿美圆。若再加上2005年雅虎入股时曾套现1.8亿美圆,软银当初投资阿里巴巴集团的8 000万美圆如今回报率已高达71倍。

孙正义为什么看好阿里巴巴?除了因为阿里巴巴在全球企业市场占有率第一,其团队最了解客户和市场外,最重要的,在“钱景”方面,阿里巴巴迈出了非常大的一步。马云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我从2000年拿到钱,2003年到2004年,融了8 000多万美圆,(阿里巴巴)四年以内每个季度的业绩报告从来没有一个季度让我的投资者失望过。既然你说到的都做到了,每个季度的董事会开会到后面的报告都一样,你还要说什么?你要钱,人家一定会放在桌子上面。”

同类推荐
  • 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本书由以下四位作者合著:Л·Н·波诺马廖夫(历史学博士、本书责任编辑)、В·П·奇奇卡诺夫(经济学博士,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Г·А·科瓦廖夫(经济学副博士),В·П·马泽林(经济学副博士)。本书综合分析了现代化生产管理体系中领导者工作的各种问题。研究了领导者与劳动集体的相互作用,创造高效率工作的条件及领导方法等问题。在对许多企业的经验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和综合概括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完善经济领导者工作组织和提高其工作效率的建议。
  • 管理管到位

    管理管到位

    国内外的强势企业都是在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的细枝末节上下过很大功夫的、比拼出来的。企业靠一个想法,靠一种简单的管理就能做大,就能挣大钱的想法是极其幼稚的。正是不注意管理的细节,管理不到位,忽视一些管理上的小问题,导致了二十多年间,许多企业如过江之鲫,风起云涌,转眼之间又销声匿迹。管理是一门学问,管到位更能显出管理者的水平和方法。管理的办法,不光在制订制度、规章上,还在实行严格有序及到位的措施上。只有通过管理者切实到位的管理和整治,企业才能做大事,赚大钱。
  • 刚柔之道

    刚柔之道

    中国家电企业用不到30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要花100年才能完成的飞跃,其残酷程度、淘汰速度、变革力度不言而喻。美的和格力一个“刚强霸道”,一个“柔情似水”,究竟何种模式才是当今商界王道?本书全方位、深层次解读两位家电领军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你揭开中国式商道管理的神秘面纱。
  • 大数据在中国

    大数据在中国

    也许是迄今为止最易懂、最实用的大数据类图书!因为,除了本书,再也没有另外一本书让你如此接近中国大数据时代的现在与未来!本书中用最精简的文字、最详实的案例分析了大数据的特点、原理以及在当下中国各个领域的运用。同时给我们企业与个人提供了新的参考——大数据时代将对中国企业转型提供哪些支持?我们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如何将“大数据思维”转化运用到管理、营销以及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我们个人又该如何搭上“大数据”的快车实现商业价值与个人理想?
  •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聪明。它并非是老于世故、老谋深算者的处世哲学,而是对任何普通人尤其是身处要职的领导者都适用的生存智慧,是现代生活在人性丛林中的人必须遵守的法则。《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围绕这个主题,提炼出成功的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比如行为得体,言谈到位,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得心应手等,赢得了人心便赢得了一切。
热门推荐
  • 扑倒四爷:雍正的穿越小情儿

    扑倒四爷:雍正的穿越小情儿

    艾思思,铁杆四爷党。扑倒四四是生平最大理想。背着笔记本电脑成功穿越四四身边。当小三,当媒婆,甚至撮合胤祥和钮钴禄。但是支持四四的心不变,甚至想要改变十三和四四的命运,只是一切真的能如愿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黯乡魂

    黯乡魂

    我真的,真的,真的只是个过路的,可是为什么老天爷如此“厚爱”我?是她们要穿越又不是我要。天哪,我不要去那种连电视机都没有的世界!!!黯乡魂,追思旅,无奈异世走一回...
  • 伯爵的妖精

    伯爵的妖精

    她和他是青梅竹马。他曾对她说要把戒指戴在她的无名指上。她以为可以和他幸福的过一辈子,却不曾想几日后她却要参加他的婚礼。他是令所有大家长满意的伯爵,拥有者金钱与权力。在见到这只小白兔后,便一口就吃定了她。因为爷爷的一场赌bo,她变成了他的秘书!从此便展开了小白兔与桃花狼的对抗!片段一:某女胃不舒服:“呕~”某男立刻从沙发上站起:“你怀孕了?是不是柳向阳那混小子的!”“去死!向阳哥哥跟你这个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才不一样。”“太好了,还好他是个正人君子,要不然我马上就废了他。”“混蛋!”“乖,宝贝,再叫一声听听。”…片段二:“把你的爪子拿开!”“我知道你已经完事了。”“诶?”“卫生间里都干净了。”“桃花狼!你变。态!”“谁让你不准确告诉我你的生理期的。本少也是没办法。”片段三:结婚后的某一天。“桃花狼,你叫什么名字?”…“我问你呢!”“你和谁结婚了?”“我这不是在问你吗?”“夏谨言。你这是对你丈夫的极大侮辱!”“不说拉到!”喜欢此文的朋友请点击收藏,玲子感激不尽,当然在评论区,唠上几句,玲子更是相当欢迎、桃花狼——已由yoguat空亲收养小言言——已由小purple亲收养本文又名:《360°我爱你》。因数字不能显示所以改了。事先说明:宠文+一对一。玲子是第一次动手写这类文,所以一切都在检测中,拒绝任何言语上的攻击。推荐一本玲子喜欢的文文:懒人的不良主母——
  •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

    主人公克利斯朵夫6岁就在乐坛上崭露头角,11岁担任宫廷乐师,并成为引人注目的青年音乐家。他正直、勇于反抗。这使他的音乐生涯充满了坎坷和不幸。世俗的偏见、权势的压迫、舆论的抨击,使他成为孤独的反叛者。在异国他乡,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以勇敢和乐观的态度面对逆境和挫折。
  • 轮回剑

    轮回剑

    六道变,轮回现,千载情缘一线牵;前世缘,今生续,为卿独战天下。被轮回剑带入异世的赵信,无故卷入轮回大陆纷争之中,毅然踏上修真之路。前世的伊人,今生的她,六道之秘究竟是何?轮回之子是否能够定鼎六道?
  • 若爱来的刚刚好

    若爱来的刚刚好

    他也曾是大好男儿一枚,他是稳重强势的钻石王老五,他也曾在商场上与她并肩而立,叱咤群雄,可是,终究在情字上面,栽落在尘埃,粉身碎骨。却偏偏,那个人是她的好友,是他的爱人。别人的弃如敝履是她的求而不得。她跟他保持了两年的暧昧关系,却被那个人的一朝回归,分崩离析。商墨是俞纪蓝是最灿烂的两朵姐妹花,一个因为易唐盛开,一个因为易唐凋零,一夕之间,姐妹花反目成仇,爱人背离而去,商场风云变化,昔日情人变得陌生,陌生男人变成贴心男友,一个企业几番更替,背后到底是谁在操作?
  • 教父的祸水舞娘 (全本完结)

    教父的祸水舞娘 (全本完结)

    曾几何时,刻骨铭心的爱恋变成了别人眼中不要~脸的勾~引。踉踉跄跄的离开,就像跌跌撞撞的来。岂知一回头,她就陷入了另一个男人层层编织的罗网。第一次,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她以身相许,却不知道此他非彼他。第二次,为了救命恩人的安危,她再次委身,换来的却是自己的心悸。第三次……第四次……一次次的沉沦,一次次的放纵,最后失掉的不仅仅是身体。“做我的女人,我会疼你、宠你,给你想要的一切,只除了一样东西。”他这样说的时候,修长的手指穿过了她浓密的发。她是谁?谁又是她?千帆过尽,才发现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烟花灿烂终归会趋于平息,就当作是盛世繁华谢幕,到头来剩的还是自己。纠缠仍在继续……跳舞、跳舞、跳舞,脚步开始移动……
  • 丑妻不打折(全本)

    丑妻不打折(全本)

    结婚两年,她与他形同陌路。有一天,他将离婚协议书扔至她跟前:“签了它,你可以得到一笔赡养费!”“为什么?”看着那纸协议,她的心,一片荒凉。“你没有了利用价值。不妨告诉你一件事,秦氏别墅已转至别人名下。当初你有这点价值我才强忍着呕吐娶了你。”男人薄唇吐出无情字眼,以贯有的高傲姿态俯视她,“如果没了秦氏别墅你活不下去,你可以选择去死!”男人眸中的邪恶冰冷,清晰地映在她的双瞳。原来,这就是她准备死守一生的男人。接过离婚协议书,她露出结婚两年来的第一个笑容:“萧朗,有一天你会后悔!”当晚,她提着自己的小小旅行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萧家别墅。他既不仁,她当不义。次日清晨,各大报纸的娱乐头条出现一组照片:男人是西城声名最差的公子燕情,女人却是西城第一财团风行部落总裁萧朗未曾曝光于人前的丑妻--秦姒。--爱过吗?她问自己。许是爱过的,心里有个小小的声音在回答。她的爱,刻在那个家不能见光的角落。可是,等得累了,守得倦了,她终于决定,放手了。------多年后再相遇,她名花有主。她在另一个男人眼前绽放自己的美丽。而他,泪如雨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