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0100000015

第15章 巴黎:哥特 (1)

公元1137年:这是我们在历史上第一次到巴黎,一个你所不熟悉的巴黎。

巴黎是一个古老的城市。远在左岸香颂诞生以前,远在存在主义在咖啡馆里风靡以前,远在肖邦雨果大仲马莫奈出生以前,远在拿破仑和大革命以前,远在所有我们听说过的有关巴黎的浪漫以前,巴黎就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城市了。那个时候的巴黎我们并不熟悉,它并不精致浪漫,但在某种程度上,那一个巴黎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影响,甚至高于后来我们知道的这些精致的浪漫。

今天去巴黎,多半会跟着导游的脚步,走过那些令法国人无比自豪的恢弘的建筑:铁塔、罗浮宫、凯旋门、凡尔赛。这些是16世纪到19世纪革新年代的建筑,包含文艺复兴风格、新古典主义、现代性和金属美学,令人啧啧称奇。不过,当你为这些美景发出惊叹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雨果会在《巴黎圣母院》中对这一切大加嘲讽?而又为什么《巴黎圣母院》会设定在15世纪而不是雨果所生活的19世纪?

那曾经的巴黎是一个什么样的巴黎?

岛与征服:我们从罗马帝国走出来,就走进陷落的千年。

罗马帝国的晚期陷入帝国特有的困境。征服带来领土,然而帝国过于庞大和复杂,政治机构已不能控制。为了行使管辖的权力,帝国一分为二,西罗马帝国又进一步分裂,一半由罗马人统治,一半由蛮族统治,而蛮族统治的区域又分成更小的区域,这种趋势一直进行,带来的后果是整个帝国失控,无法运转。随之而来的是公共精神的衰落,亚里士多德提倡的政治的美德和普鲁塔克宣传的共和精神已经消失不见,平民把时间都放在节日和斗兽场,对娱乐充满热情,对政治和公共事务毫无兴趣,久而久之,在政治上独有建树的有力人物越来越少。

就像所有历史上宏大的衰落,当由上和自下两个方向的衰落兼具,整体衰落就不可避免。这一切给了蛮族可乘之机。

“蛮族”是罗马对欧洲东部生活的日耳曼游牧部落的称呼。用这个带有一定贬义的称呼,是为了表明他们在文化制度上无法与罗马相比。这个词最早是古希腊人用来形容除希腊以外的所有人,在最初只是表示语言的差异,并无褒贬,只是在希波战争之后专用来称波斯人,而在希腊化时代才形成固定的观念:蛮族就是缺乏理性、缺乏理解力和自制力、缺少文化的外族人。罗马延续了这样的传统,起初对蛮族人只是统治。希腊和罗马有傲视他人的资本,但是最终他们都被蛮族人结束了国家。

罗马的陷落让欧洲进入零散割据的状态长达10个世纪之久。在这一千年的分裂状态中,欧洲大陆上换过了不计其数的主人。如果你也像我一样,记不住各种年份和名字,那么这段时间一定是一个令你望而却步的黑匣子。就像站在电影里纷繁飞过各种数据碎片的大屏幕前,眼睛滑过无数名字,一时间让人茫然无措。蛮族如洪水,从东部高地奔流而下。汪达尔人、哥特人、撒克逊人、凯尔特人、雅利安人、法兰克人,每个民族都在原本被帝国征服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王国。整个欧洲碎成了片。

从3世纪开始,蛮族的入侵就成为瓦解罗马帝国的最重要的力量。没有人确切知道蛮族迁徙的原因是什么,只能知道大致的过程和脉络。公元4世纪,哥特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虽然松散,但跨度很广。与此同时,匈奴人开始由东向西突进,迅速崛起。匈奴人一直生活在中亚草原,不断和华夏民族交战,秦朝为此修建长城,秣马厉兵,徙民戍边。强大的汉朝与匈奴交战,卫青、霍去病、张骞将汉帝国的版图逐步向西扩张,东汉时窦固、耿恭率兵,联合南匈奴击破北匈奴。北匈奴迁徙而去。有人认为正是这支北匈奴后来崛起,向西进攻,深入欧洲腹地,逼得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匈奴击破了哥特帝国,哥特人被迫向西迁徙,与罗马交战。

哥特人的马蹄最终越过罗马防线。这胜利并不容易,罗马的最后几任皇帝都曾奋力抵抗蛮族并维持战果近一个世纪。直到395年,罗马正式分裂为东西两帝国之后,哥特人才有了胜利的希望。公元405年,莱茵河被哥特首领阿拉里克的大军突破。410年,罗马城陷落。418年,第一个蛮族王国西哥特王国建立。从此,蛮族胜利一发不可收拾。439年,汪达尔王国定都迦太基。451年,匈奴王阿提拉率领匈奴人入侵。476年,西罗马帝国正式陷落。自此之后,古代世界终结。欧洲西部版图分裂成10个王国,蛮族在亚平宁半岛和高卢平原上定居下来。

在这些纷繁杂乱中,有一支部族的身影映入我们眼帘。他们来自莱茵河,以游牧为生,在马上征战,是日耳曼诸部族之一,自莱茵河流域一边固守故乡一边扩大领土。他们的一支占领高卢北部,在486年击败了罗马在高卢的末代统治者亚格里乌斯,建立了自己的王国,这就是法兰克人——征服了巴黎的人。

这支部族首领名叫克洛维,选择巴黎定居下来。他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把王朝按照祖父的名字命名为墨洛温王朝,之后继续四处征讨,不仅征服了高卢大部分地区,还征服了其他法兰克人在莱茵流域原本的领土。这些领土成为后来法国的雏形,巴黎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国度的首都。

这是巴黎命运的转折。

巴黎出生在岛上,就像渔民的孩子,先见到水,再见到天。地理学家曾有这样一句格言:“巴黎是塞纳河上的礼物。” 塞纳河上的城岛是巴黎人最早的定居。从今天的地图上俯瞰,巴黎的中心仍像是拥有两只眼睛,城岛和圣路易岛,清楚安静,在蜿蜒流淌的河流中央注视天空。与城市相比,两座小岛显得很小,被四周宽广的建筑淹没,然而它们标度着巴黎中心零点的位置。它们是巴黎的缘起,是巴黎成为首都之前发源的地方。

巴黎很早就有人居住,最早的人类出现在大约70万年前。公元前5000年有独木舟出现,印证着早期狩猎者猎取鱼和水鸟的生活。在青铜时代,沿河贸易使其成为商业中心。最早的居民没有留下痕迹,被恺撒征服的民族迁徙于此,成为高卢的祖先。其中有一支叫“巴黎”,也就是巴黎名字的来源。恺撒本人也喜欢这里,公元前53年派遣将领将巴黎攻陷。从此,巴黎纳入罗马帝国版图,曾修建过古典格调的街道,并成为朱利安皇帝的加冕之所。

在古代巴黎,罗马的城市虽不算面面俱到,但还是曾修建过罗马竞技场、柱廊式建筑以及三座公共浴场。4世纪的朱利安皇帝特别喜欢这里,他说:“我可爱的卢特提亚是巴黎人民的首都……塞纳河河水清澈见底……即使在冬天也相当湿润。”在那段时期,罗马统治者在城心岛开掘了建筑用的采石场,城外建起了纪念罗马诸神的庙宇,塞纳河边有献给朱庇特求保佑的船工石柱。高卢作为行省,留下了罗马许多痕迹。

这一切如今都已经很难看到踪影。今天走上城心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巴黎圣母院,游人如织,聚集在圣母院广场。在城心岛两侧的河岸边,可以见到端庄方正的市政厅,宏伟华丽的卢森堡宫,河上架着形态各异的石桥和铁桥,远处能看见罗浮宫、大宫小宫和荣军院。在街上走一走,会感觉到古典建筑的严谨,街道窄而密布,石头雕花的建筑紧密相连,外墙笔直而整齐,与罗马人的浑圆厚重大相径庭。这一切都是法兰克人的世界,史前居民和罗马征服者的世界都被时间抹去了痕迹。

今天的巴黎已是征服后的征服。

法兰克:巴黎的历史分成三个阶段:早期居民—罗马征服—法兰克征服。我们能走访的历史从法兰克人开始,或者说,就是法兰克人的历史。

罗马帝国的统治下,巴黎一直是一个二流城市。而到12世纪,巴黎已成为基督教世界最大的城市,成为文化与思想中心。这中间的飞跃是巨大的,在中世纪的独特环境中也殊为不易。

克洛维的进入是它的第一次转折。克洛维将巴黎定为首都,此后一直保持下来。克洛维是墨洛温王朝最成功的国王。他是一个战斗的国王,481年到511年在位,在高卢、德意志与意大利不断扩张。他也是一个审时度势的国王,在天主教妻子的影响下,在一次战役之后皈依了基督,克洛维成为第一位蛮族的基督教国王。他全盘接受了罗马帝国的制度、基督教体系和拉丁语,努力将法兰克王国塑造为延续罗马帝国的角色。

克洛维死后,他的四个儿子瓜分了王国。他们各自占据一部分领地,巴黎只是保留了首府的地位。再往后,墨洛温的子孙们不断上演着争夺与瓜分,四年中有三年统治者易位,政治中心时常轮换。

在这样的轮换中,墨洛温的国王变得越来越软弱,他们喜欢打猎,住在行宫,统治权力慢慢滑落到替他们处理事务的宫相手中。751年,一个大有作为的宫相丕平干脆废除了国王,篡夺了王位,在教皇的支持下登基,开拓了他自己的加洛林王朝。

加洛林王朝是一个拓张的王朝。丕平的儿子查理曼是欧洲中世纪一千年最成功的国王,他征服了从大西洋海岸到匈牙利平原的绝大部分领土,从波罗的海到意大利,欧洲几乎重新成为帝国。查理曼还开创了中世纪的“文艺复兴”,试图让战争破坏的古代文化得以修复。但是查理曼死后,他的帝国重蹈墨洛温的覆辙,没有能解决继嗣传位问题,帝国再次被瓜分,三个儿子分别继承了东、西和中部。帝国由此瓦解,三个王国此后逐渐发展为现代德意志、意大利和法兰西。

查理曼大帝的首府在亚琛,巴黎在加洛林王朝默默无闻。几个世纪后,西法兰克的一个崛起的领主家族被诸侯拥立为王,巴黎才迎来第二次转折:卡佩王朝的崛起。

卡佩王朝是巴黎崛起的王朝,它统治法兰西四个世纪,巴黎获得无可比拟的发展。巴黎一跃而从一个小镇变成了大都市。1100年,巴黎的人口只有几千人,到了1300年,其人口已经大约有20万。

这样一个城市,放在历史的早期和后期都不足为奇,但是在中世纪却是一种不同寻常。历史早期的城邦就是国家,罗马本身就有25万人生活,文艺复兴之后的现代化大都市更是一切活动的聚集,百万人以上的都市比比皆是,然而在中世纪,整个社会的状态是分散的,能有这样的密集城市是极罕见的。在14世纪中期,法兰西没有任何其他城市有5万人以上,欧洲其他几个大城市也只勉强达到10万人。政治割据,经济常常仅集中于领主领地,交通不发达,除了佛兰德,欧洲没有任何地区有巴黎这样的聚集。

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中世纪教会。卡佩王朝最早期的统治者并未长居巴黎,他们常常居住在奥尔良,巴黎有其伯爵和教会的领地。教会的领土和国王家族的领土一样大,行使权力的范围甚至比国王还大。国王屡次试图将教会纳入自己的管辖,而教会则试图在各个领域建立自己独立的影响。

从11世纪起,教会就在巴黎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圣日耳曼普莱斯修道院利用自己的土地吸引居民前来耕种,流浪汉、游吟诗人也来寻求庇护,圣拉扎尔修道院兼做麻风病院,同时是拉维莱特科学音乐城的中心,教堂还负责维持定期的集市,并利用农业和商业收入资助手工业发展。教会需要建筑教堂,装饰经典,因此是建筑师、雕塑家、玻璃专家、珠宝饰品工艺者和花饰绘制者的资助人。天主教堂颁发神学执照,吸引了大批僧侣前来学习,圣维克多修道院发展成为有权威的学术中心,到了12世纪中期,巴黎成立了欧洲最古老的大学,成为全欧洲著名的宗教教育圣地。

在这个过程中,国王和教会的关系是异常微妙的,尽管有权力之争,但更多的是配合。国王有意识地与教会合作,将教会作为培养王权意识的工具。这一点从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就已开始,卡佩王朝更是发展至极。教士负责将王朝观念神圣化,将王形容为天之子。传说国王虔诚者罗伯特具有神奇力量,通过抚摸能治愈顽疾淋巴结核病,因而这种病被叫做“国王病”。后世不断有信徒跪于道中,求国王的抚摸。而从另一方面,国王则支持教会,向宗教表示虔诚,率领民众发动宗教战争,并用财力支持教堂建筑的发展。

教堂是贴近历史的极佳选择,尤其是中世纪历史。

在巴黎我们能够走访教堂。巴黎的教堂各式各样,有很多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圣日耳曼德佩教堂是6世纪建筑,延续罗马的古朴风格,后世笛卡尔葬于此,雨果很喜欢它的建筑,教堂周围的咖啡馆曾因海明威等风流人物而出名。圣日耳曼奥塞尔教堂曾是罗浮宫的教堂,始建于7世纪,主体部分建于12世纪,拥有唯一遗留的罗马式钟塔。更为重要的是圣丹尼修道院,它是接触法兰克王国历史最好的方式。

同类推荐
  • 喜爱新鲜空气的人:旅行笔记

    喜爱新鲜空气的人:旅行笔记

    读梭罗克斯的书即是开始一次内容丰富的旅行,有让人喜出望外的,有喜剧的,有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有壮观惊人的。所有愉快的旅行都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 下一站拉萨

    下一站拉萨

    本书是一个80后背包客探访以拉萨为中心的环游西藏的旅行笔记。从昆仑山口到可可西里,从格尔木到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从日喀则到墨脱……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触,配以旅行中的感触、心得以及旅行花絮等,从各个角度记录了一行人的见闻游记、幽默轶事,为读者倾情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西藏风情文化。通过这次的旅行,作者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思想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找回了真实的自己。读后将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了旅行的冲动。现在,就启程,向着梦想之地出发!
  •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本书集结了中国现代名家朱自清、周作人、郁达夫等对儿时的美好回忆,通过对民俗风情、家乡亲朋、儿时乐土、美食游戏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童年趣事的怀念。同时,也讲述了民国时期的人性、习俗和风貌,完整地呈现了当时的历史风情和民生状态。
  • 故都的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故都的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密勒士评选》曾评出当时中国文坛最具知名度的五位作家,郁达夫位列其中。他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出版家,并且与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同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现代文学和出版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 红泥炉(全集)

    红泥炉(全集)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游记、随笔为主,以轻松明快的文笔,描写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感悟。带给人以愉快的阅读享受。下册以严肃的文笔,对山西的人文历史、未来发展做了细致的分析、论述,以睿智的、深刻的思考带给读者以深思及人生的启迪。
热门推荐
  • 职场自控力(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职场自控力(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想要在职场上顺风顺水,职场人应该加强职场自控力的修炼,明白在职场上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更成功。本书全面剖析并揭示了职场人该如何提升职场自控力以及要在哪些方面提升自控力,对渴望取得职场成功的职场人士大有帮助。"
  • 修二代的美好生活

    修二代的美好生活

    听说修二代的日子快活无比,不缺灵石不缺丹,不愁法宝不愁吃。 可是……这是真的么?
  •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本书的出版发行,开创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打开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新页面,填补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空白,有着创新性的意义。更为突出的是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重温历史,重温太行之路,对我们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逃婚事变:恋上恶毒皇后

    逃婚事变:恋上恶毒皇后

    她为了躲避一次又一次相亲,她为了忘记那曾经忧伤的眸子,毅然决定作为第一个人类穿越时空的试验品。却不料有去无回,命悬一线,劫后余生,她成了别人眼里的恶毒皇后。
  • 最风流醉唐诗2

    最风流醉唐诗2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唯美、更动人、更诗意。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幸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臻于灰霾的尽头

    臻于灰霾的尽头

    最可悲的事情是,失去了自我,只剩下空躯壳。亓官韫和郗卓,爱得真爱得切,然而却又爱得痛。亓官韫的目光闪烁,说道:“如果我早知我们的爱,像在荆棘丛里翻滚过一番,我就不会要这份姻缘了。”“那么说,你后悔了。”郗卓瞪着韫儿,闷声道。“不,不是,我只是不想看到你那么痛苦。”亓官韫说。
  • 逆天:杀手娘亲强悍宝宝

    逆天:杀手娘亲强悍宝宝

    她本是道上公认的杀手女王,一朝穿越,直接成为了孕妇!还在雷海中生下了宝宝!什么?她是先天灵体?可为什么拥有那么强大的体质,却不能修炼?不能修炼,那她还偏偏逆天而行!宝宝强悍,带着娘亲夺宝抢物!娘亲强大,直接领着儿子搅得异世天翻地覆!修武者!炼器师,赌晶师,通通不在话下,什么宝贝,什么神器,全部抢来给她宝宝当玩具玩!娘亲:“不要问宝宝他爹是谁!让我找出来,非得揍的他连儿子都不认识!”宝宝欲哭无泪:“娘,爹他现在就不认识儿子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老公不回家

    老公不回家

    ◆◆五年纠缠◆◆他是父亲心中最理想的接班人,我们的结合似是众望所归。婚前他对我百般呵护,婚后却弃如敝履,一切的改变仿佛都只在一夜之间。楚瑶说,男人不回家,外面一定有长期小三。我不信,不信那么坚深的爱也会走到尽头。小三找上门,优雅的轻抿着我泡得茶,悠然地对我说,“我和城枫在一起十年了,倘若不是那年公司出现危机,他也不会娶你。现在公司已经走上正轨,你是不是该退出了?”那一刻我看着眼前自信的小三,张狂得笑了起来,笑得眼泪都盈上了眼眶,我却固执地仰起头,不让它掉下。我以为只要欺骗自己,事情就不会发生。然而,终有一天,真相残酷的摆在了我眼前。我们的爱情,我们的婚姻,有太多的阴谋,太多的伤害。那一刻,我发现自己累了,累到再也没有力气去爱。四年的时间,以血泪为代价,我学会了什么叫放手!多年以后,蓦然回首,我想起的只有他曾经的呵护与体贴。那些痛的记忆仿佛随着时间而消逝了,只是它在内心最深处留下了丑陋的伤疤,偶尔想起,心还会抽痛。◆◆三年等待◆◆当我的家人朋友都开始倒戈向他,我才渐渐明白,当我在别的男人怀里享受呵护时,他在为我做什么!楚瑶说:希儿,我从没见过一个男人像他那样爱得如此卑微,可以不计结果的等你三年,即便知道你身边已经有了别人,他也不曾放弃等待。妈妈说:女儿,妈妈从来都不晓得他有那么的眼泪,却独独为你而流。陆之曦说:爹地每天都会对我说,妈咪很爱我,等妈咪读完书就会回来看我。可是当我知道一切的时候,还拿什么来爱他?——片段一:我边把老公沾有淡淡香水味的外套挂好,边咬着唇说,“老公,我们要个孩子吧!”“不想要!”他果断的回答,连个借口都懒得找。“那我们离婚吧!”我在他面前深深低着头,牙齿紧紧咬着下唇,像个犯错的小孩似的手足无措。他像个帝王般坐在床上,微微抬首,斜睨着眼前狼狈的我。长臂伸到我的腰际,微微使力,让我跌坐在他的腿上。墨黑的眼眸嘲讽般直视着我,嘴角微微上扬,薄唇轻启,戏谑的声音轻轻划过我的耳际,“我们多久没做了?”原来他以为我想要的是每月的例行公事。那一刻我不知道是该笑,还是哭,我微微闭上眼睛,自嘲般说道,“是啊,我们很久没做了呢。”听了我的话,他冷笑出声,尖酸的话冷嘲热讽道,“我还以为是多高贵的公主呢,原来也不过是个荡fu。”【纯属虚构、禁止模仿】——推荐新文《失婚》“宏正集团总裁深夜幽会嫩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