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9600000034

第34章 小纷争,大学问

这是三嫂和我说的一件事情。

有一次三嫂带曼曼去麦粒儿家。曼曼是我的小侄女,麦粒儿是朋友家的孩子,两个孩子我都很熟悉。两个小朋友自己鼓捣着玩,曼曼拿一个东西,放在两个人中间,说那是她的“宝石”,过了一会儿,麦粒儿就把这个“宝石”据为己有。不过同时,她把一个贴纸给了曼曼。

又过了一会儿,麦粒儿反悔了,想要回贴纸,但坚决不归还“宝石”,曼曼不答应,麦粒儿便哭了起来。三嫂调解的方法非常温柔,试图说服她们双方。结果曼曼不给贴纸,麦粒儿非要不可,一直在哭。后来三嫂想出一个办法——用抛硬币的方法来解决纷争,可是两个孩子都不接受。最有意思的是,三嫂大概实在没办法,便说如果麦粒儿答应,就拿这个硬币给她们买零食。

矛盾解决到这里,已经离题万里了,三嫂也连连说自己在这个地方没处理好。

麦粒儿和曼曼因为玩耍而产生纠纷,大人没必要马上干涉,而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或者找个别的玩具给麦粒儿即可。当然,麦粒儿也有可能“执着”地哭下去,如果大人非介入不可,也要思路清晰地介入。

从处理过程来看,三嫂显然低估了调解矛盾的难度。她以为温柔地说几句便可马到成功,因此根本没有考虑温柔劝说无效怎么办。结果两个孩子都不接受,三嫂的心中又没有第二方案,临时想了抛硬币的办法,试图用偶然性来解决问题,这显然乱了章法。两个孩子拒绝以后,三嫂的第三个办法就更加莫名其妙——索性“贿赂”孩子,如果孩子答应便用硬币去买零食。孩子玩耍中的小纠纷,最后竟然试图用钱去解决,有饮鸩止渴的嫌疑。我们本来是想解决问题,却制造出一个更大的问题——以后遇到纠纷,孩子会趁机提出“补偿”要求,比如买玩具、买零食等等。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处理问题,就会成为“糊涂教师”,反倒破坏了孩子对一件事情的基本判断。

与小孩子打交道,我始终保持一个习惯:一件事情过去,总要回头想想是否妥当,如果做得好,好在哪里?孩子的感受会是怎样的?如果处理得不妥当,问题出在哪里?下次应该怎样改进?在我看来,所谓的“教育悟性”,就是不断反思,不断作出修正,养成不厌其烦想办法的习惯。最终总是证明那句名言“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也不需要我直接去解决,但我还是忍不住把前因后果仔细思量了一遍,如果再次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怎样处理呢?

麦粒儿想同时得到“宝石”和贴纸,被拒绝便哭鼻子。如果我来介入,我会尝试用协商的方式帮她拿“宝石”换回贴纸。不管麦粒儿哭得多伤心,都不会强迫曼曼单方面交出贴纸,那样有违公平的原则,这是我的底线。如果麦粒儿一直哭,坚持两个都要,我便放弃调解,除非曼曼主动给她,否则她也只能接受现实。我不会因为麦粒儿哭而偏袒她,也不会因为曼曼是我的小侄女,就逼着她作出让步。

在我看来,哭有两个功能:通过哭来处理情绪,用哭的方式达到目的。通常,在饥饿、疼痛、伤心、委屈、沮丧、恐惧的时刻,孩子会用哭来宣泄情绪,这种哭是真实的情感表达,也是孩子释放出来的求救信号。此时此刻孩子需要帮助、理解、抚慰。有时候孩子也会把哭作为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通过哭向他人施加压力,这样的哭是刻意的行为,甚至有表演的成分。通常孩子的哭,两种功能都有,只是侧重点不同。麦粒儿的哭虽然也有被拒绝的难过,但主要是用来解决问题,想同时得到“宝石”和贴纸。想明白这一点便不会被她的哭声所“绑架”。如果孩子用哭来解决问题,通常会越安慰越哭,因为孩子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会通过大哭来加快问题解决的进程。我们的重点不是阻止孩子哭,而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她自然就不哭了。

我和三嫂详细讨论了这件事情的处理方法。首先,切入点非常重要。所以建议三嫂先问麦粒儿一句话:“这两样东西,你要一样,还是两样都要?”这似乎是一句废话,因为前面的过程已经很清楚,麦粒儿肯定是两样都要。但一定要她亲口确认,重点在后面这句上:“两样都要,是不可以的,你只能要一样!”

这句话是一箭三雕。首先,当时麦粒儿正在哭,这一问一答可以稳定她的情绪。其次,单刀直入地表明大人的立场让麦粒儿知道,两样都得到是不可能的,但顺便埋个伏笔:大人会通过调解,尽量让她得到最想要的那件。再次,给曼曼吃个定心丸,让曼曼知道大人会主持公道,不会因为麦粒儿哭鼻子就完全站在麦粒儿的一边。

明确告诉麦粒儿她只能得到一样,她肯定会继续哭。她已经在哭了,既然不可能立即止住她的哭声,索性让她哭着。这时就该转向曼曼:“你看,麦粒儿妹妹特别想要回这个贴纸,她拿‘宝石’和你换,你愿意吗?”假使曼曼不愿意,还可以恳求一下:“你看,麦粒儿妹妹哭得好伤心,还是换一下吧!而且,‘宝石’本来就是你的呀!”如果曼曼依然不答应,调解就到此为止。转过身告诉麦粒儿:“曼曼姐姐不同意交换,你就只能玩这个‘宝石’了,或者我们去找一些其他的玩具好吗?”麦粒儿可能还会再哭一会儿,大人如果不画蛇添足地安慰她,过一会儿她自己就会接受现实。

假设曼曼同意了,那么调解将继续进行。根据我对曼曼的了解,她比较遵守规则,很在意公平。如果两件东西都给麦粒儿,她肯定不答应,如果是交换,她答应的可能性极大。

如果曼曼同意,麦粒儿就获得了优先选择权。接着大人可以继续问麦粒儿:“现在这两件东西,你可以任选一件,你要‘宝石’,还是要贴纸?”如果麦粒儿要“宝石”,那就维持现状。如果麦粒儿要贴纸,就引导她俩交换。此时要顺便肯定曼曼的谦让,同时也帮麦粒儿总结一句:“曼曼姐姐很讲道理的,你好好和她说,她会愿意和你换的。”麦粒儿得到贴纸,部分地满足了愿望,应该不会再哭了。

这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想要公平合理地处理,大人就要站稳立场,并选好切入点,同时要考虑好各种情况的应对策略。也只有这样,才不会跑题到拿硬币买零食的路上去。

孩子之间闹矛盾是极其平常的事情。其实每个孩子都很有生存智慧,他们会积极地想办法。如果我们急切地干涉,反倒是对孩子成长机会的剥夺。不妨先观察一下,趁机想好介入的策略和步骤。到了非介入不可的程度时,我们不但要解决当下的纠纷,还要给孩子作出示范,让他们学会处理纠纷的新思路。3年前,鹏鹏和曼曼总是为了抢玩具发生争执,我介入几次后,确立了一个简单的规则:谁先拿到谁先玩,5分钟后双方互换。很快两个孩子就学会了用这个原则处理纠纷,一旦发生争执,先拿到的孩子会申明“这是我先拿到的,我一会儿就给你”,这样我们就非常轻松,不必天天面对两个孩子不停“告状”的局面。直到现在他俩都玩得特别好。

处理纠纷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孩子的哭闹。许多人怕孩子哭,认为哭是不好的行为,孩子一哭就心烦,所以总是把止住孩子的哭作为首要目标。这样处理问题是偏离了重心。我总是给家长打比方,如果一个人感冒了打喷嚏,医生会对症治疗他的感冒,而不是只想办法止住他的喷嚏。感冒好了,喷嚏自然就消失了。孩子的哭也一样,我们要关注孩子哭的原因,而不是武断地阻止孩子哭。用哭来宣泄情绪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行为。因此我不赞成生硬地警告孩子“不许哭”,也非常反对用“你是男子汉”之类的理由制止孩子哭。不管男孩女孩,都有相同的泪腺和等量的喜怒哀乐。哭,只是情绪的表达,与坚强勇敢无关。所以我曾写道:哭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孩子的福利!

同时,我不鼓励孩子用哭来解决问题。孩子通过哭来要挟他人,也常常能达到目的,但这会损害他所拥有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影响彼此的信任。家长也会从负面判断孩子的动机,并且会防范孩子的纠缠。如果孩子过于依赖哭这个办法,就很难发展出灵活的、富有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当孩子走入学校、走向社会,就算不再用哭的方式处理问题,也会用负面情绪达到目的。比如用愤怒、沮丧、威胁等方法引发对方的内疚感,迫使对方作出让步。这种方法既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且容易被大家排斥和疏离。我们肯定不希望孩子走入这样的境地。因此我们要尽量引导孩子通过其他途径达到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很显然,通过诚恳的请求、友好的协商、善意的沟通,更容易达到目的。

同类推荐
  • 孕妈妈40周生活全书

    孕妈妈40周生活全书

    为了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面对怀孕,女性应该如何去做呢?怎样才能使孕期生活更完美,家庭生活更幸福呢?这是每一位育龄妇女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才能顺利度过孕产期,既可以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又无损自身的健康,为此,我们编撰了次书,旨在帮助广大育龄妇女科学怀孕,健康度过孕产期。本书从准妈妈的角度出发,以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为目的,为保证母子平安而科学全面地论述了怀孕条件、孕前生活、孕期变化、营养饮食、生活保健、异常护理、安胎养胎、科学胎教、产前检查、分娩等方面的问题,让每一位准妈妈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自己的孩子。
  • 家长的革命

    家长的革命

    一个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家长,才有能力改变孩子。这是一本孩子最期待家长读的书,社会最希望家庭读的书。著名教育专家崔宇倾情写作;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授赵忠心、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席海飞,清华、北师大等十几所名校教授、博士联袂推荐。
  •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我们也不用着急。都可以成为一位称职的家长。因为任何一位妈妈,教育孩子。不过,就是我们做妈妈的要努力,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一位不错的妈妈,努力学点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常识。所以,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一件大事,是一件不容忽视、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大事
  • 陪孩子轻松走过高三

    陪孩子轻松走过高三

    本书作者不仅是一位高三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备考家长。本书记录了作者本人在高三教学和自己作为备考家长的经历。她所陪考的孩子,在她的陪考下,在高三一年中综合成绩一路上升,并如愿考取一所“211”重点大学。
  • 美满的亲子关系

    美满的亲子关系

    父母教养子女,吃尽同等的苦头。不让父母生气,父母在物质方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使父母受辱。但是在精神方面,最好制订长远的计划,管教子女应该从日常生活当中培养子女正确的生活技能。父母最好明白,以显扬父母。一般人总认为一技之长指的是就业所需要的技能,不必故步自封,依照年龄和阶段的不同给予不同重点的教养。子女心目中有父母,最具体的表现即在好好做人,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不同的变化。长大以后,不一定要子女和自己采取相同标准,更应该奋发图强,坚持各项不变的生活法则,先进德以修己,有好的成就,发挥各入的长处。,然后才能各自利用万物。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变动的,却经常忽略了基本生活技能才是终其一生都需要的一技之长
热门推荐
  • 魔君很嚣张:七擒小逃妃

    魔君很嚣张:七擒小逃妃

    穿越的女人为啥非得智谋过人、看破红尘、打遍天下无敌手后,再一头撞上一段孽缘,历经生死纠缠?丫的,摆着一张漂亮脸蛋是干啥子用的?美人计多好使,为啥非要辛苦自己操劳一辈子?如果你穿越后的世界是个变态集中营,不论男女,每一个华丽丽出场后都能把你用榨汁机炸了吃,你是会在沉默中爆发?还是会在委曲求全中死亡?不,这都不是颜小沫同志的为人宗旨,咱老祖宗孙子可有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乃上计。不过,在走之前,她完全不介意搅出一个比一个烂的摊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本妃很痞很狂野

    本妃很痞很狂野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穿!穿!穿!暴力少女野火穿越在鸟蛋,成了没翅膀的鸟族公主。据说在天空之城,人人以鸟为做骑。她,她竟然是这里唯一的一只火凤凰!
  • 独步惊情:盛宠毒妃

    独步惊情:盛宠毒妃

    【已完结,新书《一世倾心:放倒妖孽邪王》已发布,希望大家都去看看,谢谢捧场!】人只有死过一次,才明白自己贱在哪里!重生归来,势要把握一切先机,可这一个个目露凶光的女人,实在是太恐怖了,怎么办才好呢?她冷冷一笑:“那就能动手就决不动口,能弄死就决不留活口。”那一天他说:“怡儿,朕护你一世无忧,可好?”她不语:一世无忧当真是许她的?多年以后他又说:“怡儿,朕陪你一世无忧,可好?”她得意的笑了:开玩笑,现在的她会这么随随便便的就被人搞定?
  • 未解知识之谜

    未解知识之谜

    本书讲解的主要内容为神秘现象,在某些问题上,在资料客观翔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也许其中的观点并不能为读者接受,但是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总裁宠妻上瘾

    总裁宠妻上瘾

    不是小白脸是什么?对你我没兴趣,那边那个还差不多!”木子指着他旁边的另一个皮肤黑点的男人。从来没有哪个女人对我没兴趣的,“长得那么白,从小到老都不会!可眼前这个女人,长得也不怎么样,还戴着一副那么土的眼镜,真是被气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