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9600000020

第20章 如何“引”,“导”向哪里

这是一位妈妈写给我的日志:中午大宝对我说:“我告诉您一件好事,今天我们老师差点让我当体育委员。老师和大家说:‘有个同学做操特别认真,我观察他很多次了,他一直都做得很好,下次选体育委员的时候就选他。’大家都猜,猜来猜去也没猜到我。我知道老师说的是我,老师总是盯着我,我就很认真地做。”我说:“你觉得这个老师好不好呀?”他说“好”,我又问:“那我猜你上课肯定爱听这个老师的课。”他说“是”,我接着说:“老师那么关心你,你想不想给老师留一个好印象?”他说,“当然想了”。

我又接着说:“那你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呢?”他说,“不知道”,我又说:“你上课听讲怎么样呀?写字怎么样呀?”他说:“都好好的。”还说:“我就不该告诉您,您怎么这么贫呀!”我一想,我说多了。我是想引发他的思考,结果弄巧成拙。孩子都很有荣誉感的。老师有意识的表扬本身就会给他带来思考,老师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就会上升一个高度,敬仰之情会带动他去认真上课,认真写字,好赢得老师更高的赞赏。我的话说得太直白了,我只说一句就好了:“我猜你一定更喜欢这个老师了,也更爱上老师的课了,就连写字都会很认真的,你绝对不想再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应该这样点到为止。

这个咨询时间比较长,慢慢地,大宝妈妈也学会了及时反思。当孩子说她“您怎么这么贫呀”,她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不妥当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回应不恰当,其实孩子会给我们一些信号。但是,以前妈妈对孩子释放的信号不敏感,有时候孩子都发火了,妈妈还在沿着自己的思路走。现在不同了,孩子说了这一句,妈妈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回应不妥当,并及时反思,想出改变的路径。这是妈妈的进步,也是孩子进步的前提。后来的咨询过程证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妈妈的引导思路就变了。当然,一次反思显然不够,要经过几次反思和修正,并且经历一个不断练习的过程,才能做得恰到好处。

我问了妈妈一个问题:“当你得知孩子被老师表扬了,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想引导他,还是想先去体会孩子的感觉?”妈妈说她已经习惯了,马上就想去引导他。在教育当中,“引导”是被滥用、被误用得最多的词汇之一。通常我们发现孩子的错误和不足时,喜欢滔滔不绝地胡乱讲一通大道理,美其名曰“引导”。事实上,真正的引导必须回答两个问题:怎样“引”?“导”向哪里?以这位妈妈为例,她听说孩子被老师表扬,表现得很高兴,看得出她也希望锦上添花,引导孩子更上一层楼。但妈妈的问话根本没呼应孩子的话题,甚至她还没想好说什么,就随口以自己的价值标准对孩子提出设问。妈妈手里仿佛有一根“万能红线”,任何事情都可以直接联系到学习上。孩子回来时本来是兴高采烈的,却被妈妈“引导”得兴致索然。

许多家长都是如此,引导孩子的时候总是想当然,不打腹稿,边说边想,边想边说。到头来都不知道自己要表达怎样的意思,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既然我们想引导孩子,如果想收到效果,不但要打腹稿,还要花时间去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样才能引导到位。

妈妈之所以这样胡乱地“引导”孩子,是因为她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理解孩子的感受。于是我问妈妈一个问题:“如果有位老师天天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你做操,你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感觉呢?”妈妈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哦,这样体会呀,我就是总找不到感觉!”我继续分析:“慢慢地,是不是去做操的时候,心里就有个期待了?是不是自己也会主动去寻找老师的目光?然后和老师之间就有了一个默契,知道老师欣赏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表现老师会看到,这样是不是就有了改变自我的动力了呢?”妈妈说:“是呀,昨天他就是这样描绘的。这样的感觉我怎么就分析不出来呢?”

通过揣摩孩子的感受,妈妈把原来的话改为:“是不是觉得老师很关注你?通过这件事,同学们的看法也会改变,老师同学都和你更亲近了,你心里的感觉也是甜甜的吧?”妈妈这样说,呼应了孩子最强烈的感受,孩子的内心肯定会更加愉悦。我继续问妈妈:“在此基础上,能否再升华一下呢?我们肯定孩子,重点落在什么地方呢?老师在班里大张旗鼓地夸奖他,最欣赏他什么?是因为他一次做得好,还是因为他连续做得好呢?”

很显然,孩子最可贵的地方不是某一次做得好,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坚持做好,不松懈,这是最了不起的地方。我们对孩子的肯定,不妨落在孩子的坚持精神上。我和妈妈各想了一个说法,最后将两个说法糅合在一起:“大宝,我听了你的话很高兴,老师在同学面前表扬了你,你心里肯定感觉甜甜的吧?我猜你们老师肯定天天在观察你。他发现全班只有你最认真,并且一直在坚持。老师太喜欢你了,忍不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奖你,也是希望同学们像你一样,能天天把一件事情做好!”

我和妈妈一起揣摩了孩子的感觉,最后从老师的角度来肯定孩子做得最好的地方,突出了老师表扬的主题,并升华了孩子的感受。表面上看我们只是呼应了孩子的感受,并没有“引导”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似乎没有完成任务。事实上我们说的那些道理,孩子自己何尝想不到呢?关键是孩子要出于自愿去做,才能激发孩子真正的动力。我们的引导就隐藏在那段话中,“引”孩子去重复这种愉悦的感觉,“导”向坚持做一件事。当孩子能愉悦地坚持做一件事情,还有什么能难住他呢?

有许多妈妈问我,为什么你比我更了解我的孩子?为什么你能通过不起眼的细节判断孩子的感受和意图?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被问得多了,我开始琢磨其中的原因。虽然大家认为我擅长管孩子,事实上,我不会成天想着怎么管住孩子,怎么控制孩子,让孩子听我的话。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一个爱好:在安静放松的状态中,心无杂念地注视着孩子,饶有兴趣地观察孩子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这样连续观察,会产生一个奇妙的结果——慢慢融入孩子的感觉,与他同悲同喜。我并不仅仅依靠头脑去分析孩子,更在感觉层面与孩子保持联通,这样可以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因此,我不喜欢把教育看成某种“技巧”,教育的核心是感觉的融合,乃至内心的共鸣。

当然,如果我们想融入孩子的感觉,对自己的感觉也要保持敏锐的觉察。我非常珍视童年的经验,总是去回忆当年的细微感受,这是理解孩子的绝佳参照。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孩童时代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具有特别的价值。激活我们的童年经验,对理解孩子非常有帮助。

我并不认为自己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是喜欢教育,喜欢小孩儿,也一直保持心无杂念连续观察的习惯。我是家族里的“孩子王”,常在一起玩的孩子有十几个,保持密切接触的则有几十个,这为我提供了充分的“实习”机会,我有充足的时间观察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孩子。

我发现,准确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不困难,它仅仅是一个不断练习、不断印证的过程。比如,有的孩子被批评以后会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态度,在我看来这有违常理。我猜测孩子只是在掩饰自己的情绪,他的内心并没有这样淡定。于是我会特别留意这个孩子的状态,在他后面的表现中,总能从一些细节中感受到孩子内心的沮丧。对待这样的孩子,就算他犯错误了,我也会点到为止,而不是把他训斥得无地自容。很显然,当孩子想掩饰都掩饰不住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陷入了极度的沮丧。如果我们对孩子不敏感,就会把孩子的无地自容当成“悔改”的证据,我们伤害了孩子,却误认为达到了教育目标。当然,我对孩子的判断也会出现偏差,每当发现自己判断失误时,我都会极端重视并反复揣摩整个过程,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忽略小错误,终会积累成大问题;通过向错误学习,不断修正自己,判断孩子的准确度就会越来越高。

没有人规定成年人一定是对的,作为父母,关键是要有学习的态度,有否定自己、重新出发的勇气。如果我们像写广告方案一样,精益求精地对待每次教育行为,坚持理解孩子的感受,与孩子的互动就会越来越默契。

同类推荐
  • 我家有女初长成:好妈妈要告诉女儿的99个生活细节

    我家有女初长成:好妈妈要告诉女儿的99个生活细节

    先哲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同理,教育孩子也要从细节做起。小事不是再是小事,而是培养女儿气质和智慧的契机。妈妈想要培养出完美的女孩,当然更要注重每一个细节。针对女孩的成长特点,本书从女孩的恋爱心理、心态健康、生活习惯、情商教育、美德教育、气质修养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讲述,让每一位妈妈在轻松阅读中把家庭教育具体化、细节化,培养出人见人爱的完美女孩。堪称最亲情最温馨最动人的母女情话。
  • 教出最棒的儿子:男孩教养代表作

    教出最棒的儿子:男孩教养代表作

    查斯特菲尔德勋爵是一位英国上层社会的绅士,他的名字在西方一度成为优雅、博学、高尚、礼仪的代名词。他在儿子菲利普?斯坦霍普还未成年之时,就开始给他写信。在他的这些书信中,几乎是将自己毕生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感悟,通过深情的教诲和极富文学魅力的灵动笔触,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儿子,并且对儿子在学识、处世、品格、能力、仪表、事业、生活等很多方面提出了非常宝贵的人生忠告。
  •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及家教特点等,作了简明的介绍。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教育不仅有历史的时代性,而且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当我们阅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时,对家教的历史遗产要注意剔除其封建糟粕,并有批判的精神和阶级分析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吸取其精华。
  •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因为今天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也罢,其实在今天是差不多的一个群体。但之所以提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也罢,还是感觉独生子女好像本身就代表一类人,一类让父母比较头疼的一类人
  • 做偶像老爸老妈

    做偶像老爸老妈

    在孩子的眼里,凡是比他厉害的人,他都称为偶像,所以他们有很多偶像,家长首当其冲,理所当然成为他们的偶像。《做偶像老爸》实际上,每个孩子的心中,父亲会是他的第一偶像。父亲爽朗的笑声、豁达的胸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偶像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偶像老爸要在很多方面“考核过关”,才能在孩子心中保持“光辉”的形象。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 幽默做人 智慧做事

    幽默做人 智慧做事

    荟萃了人量精彩的中外名人的幽默故事,不仅可以令你捧腹大笑,也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更会给你一种博人、精深的智慧。这智慧像大海,像天空,让每个渴望幸福快乐的人,都能摆脱痛苦,走向成功!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同居公寓

    同居公寓

    如果没有了矛盾和瓶颈,爱情就是一种摆设,就是一潭死水罢了。同居就是一个把爱情大而化小的过程,唯有最漫长的坚持,才能带给我们最永久的幸福。
  • 弃妃问情

    弃妃问情

    前世的弃妇,今世的弃妃是不是总也逃不脱被弃的命运赖雅穿越成宰相的傻女成亲之日成为弃妇美男连连出现,好戏连番上演,情归何处且看命运车轮如何旋转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健康新知:吃出免疫力!

    健康新知:吃出免疫力!

    中医中有一句话:“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里的正气,指的就是人体的免疫能力。意思是,正气盛的人,抵抗力强,就不会生病,所以,中医养生贵在长养正气,正气强,精气神就强,就能战胜邪气,当然,就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我们的身体与生俱来有着一种非凡的自我康复和抵御疾病的能力——免疫系统的免疫力。
  • 至死不渝爱上你

    至死不渝爱上你

    简介:一次意外让他俩相遇,一个冷漠如他,一个善良如她。好心的救助却搭上了自己的一生。一颗冰封了25年的心在看到她的那一刻瞬间融化,莫名的安心,不言的舒服,让他毅然决然的把自己的命交给了她,短短七天的相处,由一见钟情变日久生情,在他恢复的差不多的时候,想要有何表示的时候,她却选择了逃避。俩人再一次相见她已经有了未婚夫。他们两个总是错过,她总是选择逃避而放弃他,他不甘,他爱她,甚至可以付之生命,可是为什么她总是选择逃避。他对她说,对你的呵护是应该的,而我的呵护只属于你一个人的,你是我唯一的。他对她说,我爱你,就永远不会放弃,你是我的,也只能是我的,只有我才配的上你。他对她说,你要怎样才接受我,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来换取你的心。终于,她对他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怎样的爱情让他至死不渝,怎样的爱情,让她恐之不及。此文专情。
  • 橙黄色童话书

    橙黄色童话书

    《橙黄色童话书》是一本29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英雄马科马的故事》《想见天堂的国王》《王子伊安的故事》《豺狼长子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