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8800000012

第12章 罪树篇 (5)

而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正在发起一场前途未卜的变革,他在自己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警告:“拖延改革就会在最近时期造成国内局势的加剧,直截了当地说,这种局势包藏着发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的威胁。”

日本的崛起、强大以及苏联领导人的提醒,也给了中国紧迫的危机感,以至于有识之士撰文疾呼:“加快改革!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20世纪80年代初,也是中国人告别沉闷的灰色年代,开始接触五彩缤纷的娱乐生活的时期。如1983年,港台剧《射雕英雄传》被引入大陆电视台,一到播出时间便万人空巷;也就在这一年春节,央视的春节晚会在青涩、简陋中登场,以后愈演愈火,成为中国人最好的“精神年夜饭”;1985年,来自日本的电视剧《阿信》和动画片《一休》、《铁臂阿童木》等如台风般刮过大陆;1986年,琼瑶的《烟雨蒙蒙》、《几度夕阳红》等让无数痴情少男少女痴狂;1987年,《红楼梦》、《西游记》等国产经典电视剧横空出世……而这一切,都有赖于电视机这种载体,这直接刺激了人们对以电视机为首的家用电器的强烈消费欲望。

1987年,也被视为中国企业家频出的年代。就在这一年,马胜利成为改革的典型,柳传志推出了联想微机,宗庆后、怀汉新、任正非等开始创业;也就在这一年,达能、雀巢、联合利华、摩托罗拉等跨国企业涌入中国,肯德基把它在中国的第一家店开在了离国美电器珠市口店不远的北京前门。

政策的相对宽松,也导致了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几乎一夜之间,乡镇企业在苏南、温州等地纷纷兴起。在改革开放后,率先提出了“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中国著名社会学家、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费孝通,于1986年初春来到偏远的温州。这位76岁的老人一口气走访了温州四县五镇,并参观了市区的两个街办厂。费孝通回京后,在《瞭望》杂志上发表了《小商品 大市场》一文。他在文章中指出,“温州模式”的重要意义并不在于发展了家庭工业,而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流通网络。

但在欣欣向荣中,也掺杂着杂乱无序。早在1979年6月,有“经营之神”美誉的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被邓小平邀请到中国访问。中国领导人的谦虚和诚恳,引发了以松下为首的一轮日本公司投资中国的热潮。从此,日本商品尤其是电器,如潮水般涌向中国。但也产生了一个副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广东的潮汕、中山、番禺等地,已经形成了走私电器的集散地。

不仅仅是国美这样的私营商店,甚至连当时的很多国营企业、国营电器商场和批发商都有着同样的非法或半非法进货渠道,据说这些占到电器市场上流通总量的80%左右。

其次是地利。黄光裕的老家广东各地,是这种进口商品的集散地,有大量价廉物美的进口家电;而北京这种北方大都市,则对进口家电有着旺盛的需求。从一开始闯荡江湖,黄氏兄弟就靠做这一行起家,现在做起来自然是驾轻就熟。

再者是人和。在老家,黄光裕有一帮朋友帮衬,来到北京后,又结识了一大帮会慷慨帮助和支持他的朋友,其中包括许钟民等一大帮有能力的潮汕老乡。据黄光裕事后回忆,他在北京创业初期,因为资金不足,会经常先从朋友那里拿货,然后再付款。拿货时,他会告诉对方:“钱以后会有,但是现在给不了,需要大家帮忙,我看中的东西希望能够给我,钱慢慢周转。”

当时,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也像黄氏兄弟一样看好电器生意并且开店经营。据有关资料显示,这种店当时在全国有数千家之多,仅在北京一地至少也有数十家之众。黄氏兄弟的国美电器店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还有几个重要的原因,概括起来就是:胆大、心细、脑子活。

1987年,有一部国产电视剧红遍了中国,那就是《西游记》。电视剧播出后,北京的大街小巷充斥着这首名为《敢问路在何方》的主题曲:“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而来自于潮汕的小青年黄俊钦、黄光裕两兄弟,无疑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孙猴子”——他们蔑视传统和权威、敢于打破规则和枷锁、有着一股永远喜爱折腾的冲劲。1987年,兄弟俩怀着无畏之心,踏上了前途坎坷的致富之旅。

虽然经营走私进口电器已经成为一种行业潜规则,但对于黄俊钦、黄光裕这两位20岁左右的年轻小伙子来说,一无雄厚的资金、二无深厚的背景,从事这行自然是冒险之举。黄光裕后来也承认,“那时我没那能力也没那资格去认识有背景的人,岁数那么小,你去跟局长说话,别人认为你是小孩,谁跟你说话!”而黄秀虹认为,这种冒险精神是被逼出来的:“作为这么一个平凡的人,没有各方面的社会资源、没有背景,所有东西只能靠自己,人被逼得有冒险精神了,就敢去打破常规。”

尽管如此,黄氏兄弟还是小心翼翼,之所以没出大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尽量做到自己接手的进口电器已经经过“漂白”,甚至有比较正式的发票;另一个是国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及时地把握了国产电器兴起的良机,果断地进行了转型,从而摆脱了过度依赖进口电器的不利局面。

黄氏兄弟心细如发,对市场具有极高的敏感度。20世纪80年代的商业领域,正是国营商场独霸天下的时候,电器市场正处于供不应求的大好形势之下,国营电器商场一直躺在暴利的云端逍遥自在,这与老百姓对家用电器的强烈渴望形成了极大的矛盾。黄光裕正是看准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以薄利为利器,决定走“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路线。这一招无异于釜底抽薪,迅速蚀空了国营商业企业的根基,让它们中的大多数如空中楼阁般轰然倒塌。

采取这种薄利多销的策略,便轻易地把自己的劣势变成了优势。当时国美所面临的困境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无法大批量地进货,而进货越少,进货的价格就越居高不下,这导致了商品没有价格优势,极容易压在手里,这会直接导致资金周转不灵。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陷入后就难以解套。勤进快销、货如轮转,一直都是国美的至尊宝典。而薄利销售这种做法,自然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无形中形成了极好的口碑。

黄氏兄弟的心细,还表现在对产业信息的掌握和反应速度上。当时,货源主要集中在广东沿海一些城市,于是国美直接在这些地方设立联系站。只要那边价格有一点风吹草动,马上电话告知北京总部,这边门店马上调整价格,尽早把库存货品消化掉。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充分掌握市场同行的信息,黄光裕亲自骑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带领其他员工一起,在北京各个地方走街串巷,搜罗各个商家的商品信息。船小自然好掉头。而反应迟钝,正是那些国营商场最大的弊端所在,等它们反应过来,国美“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黄氏兄弟做生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脑袋特别活络,常常有灵光一闪之举。1986年末,眼看着已经进入腊月,商业的黄金季节就在眼前,可柜台里还是空空荡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什么本钱的黄氏兄弟坐在冷冰冰的店铺里一筹莫展。黄光裕的床头有一本《三十六计》,他闲着没事时常常翻一翻。黄光裕在那一刻灵光乍现,想出一个“空城计”:他赶紧把店里的空箱子全堆了出来,还专程去找几位做家电批发的老乡帮忙,借用了大量空纸箱。而在显眼处,他们则摆上了真货当样品。这样,路上过往的行人一瞧,发现他们的店里花花绿绿堆满了货物,于是蜂拥而来,积聚了大量的人气。

黄氏兄弟早在创业初期,便无师自通开始玩起了“资本游戏”。具体做法是:先利用空纸箱吸引来不少顾客,然后向他们收取一些定金,这样手头便有了相当数量的流动资金;而进货时,凭借良好的信用,国美可以先货后款,这样就有一个付款周期,当时一般是十几天,于是便产生了大量沉淀资金,让黄氏兄弟又摆脱了创业初期资金短缺的窘境。

1987年,一句“燕舞,燕舞,唱起歌来一片情”的广告词,风靡了大江南北。黄氏兄弟从此意识到了广告的力量,认为通过媒体的宣传,比自己站在大街上扯开喉咙喊,效果要好得多。在当时普通人眼里,不好卖的东西才打广告,但黄氏兄弟却观念超前,选择了《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进行广告宣传。当时报纸版面的中缝是空白,黄氏兄弟要求在这些地方做广告,这样价格极低。登载的广告形式也极为简单直接,刊登的大多是消费者最感兴趣的电器名称、型号、价格等信息,最顶端是固定不变的宣传语“买电器,到国美”,最底端则是店址、电话和乘车线路等。这样,国美用极低的代价,却取得了极高的广告效应。黄氏兄弟因为开创了报纸“中缝广告”的先河,因此被人称为“中缝大王”。

诸如薄利多销、快速运转、货卖堆山、广告大战、沉淀资金、进场费用等后来国美经典的经营招式,在创业初期都已经具备了雏形。

凑巧的是,1987年,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出版了他的名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在这本划时代的著作之中,他第一次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企业成长的基因,并系统性地阐述了如何将创新导入企业经营运作的可行性方案。而初中都没有毕业的黄光裕,似乎天生便有德鲁克所推崇的创新精神,他的商业天分,开创了中国连锁零售行业的诸多先河。黄光裕所提倡的“要让中国的老百姓人人都能买到质量好、价格又很低的电器”,这个想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难怪14年后,同样富有闯荡精神的英国小伙子胡润,把目光聚集在黄光裕身上时,会惊呼:中国的山姆·沃尔顿出现了!

七、黄氏兄弟如何度过倒春寒?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黄氏兄弟在创业初期,不但谋划周密,而且又得到了上天的眷顾。

到1987年11月24日,黄氏兄弟开了第二家门店。1988年5月和12月又分别开了两家。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国美迎来了家电零售业的转折期。

经过数年的调整和增长,中国经济在1988年再次驶入了危险地带。随着轻工产业的迅速发展,物资供应日益紧缺,推行了4年之久的物价双轨制越来越显现出它的负面影响,一些人利用手中或大或小的权力,从双轨制中牟取暴利。据统计数据显示,在这一年,中央国家机关系统开办的各类公司达2万家,其中很多是专门从事物资倒卖的皮包公司。

在这一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发表了《致命的自负》一书。在书中,他系统地论证了计划经济的局限,而国际环境的趋势,是朝着自由市场主义方向快速转型;也在这一年,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访问了中国,并受到中央领导人接见。他认为,中国的改革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应该立即放开价格管制。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显示,75.3%的人赞成“只要改革能进行,我们生活水平暂时低一点也行”。这几个因素,促使中央领导人决定冒险一试,宣布取消双轨制,进行“物价闯关”。

但让人难以预料的是,调价政策一出台,便引起了公众物价看涨的恐慌性情绪,先是肉食价格,紧跟着是小商品等价格开始迅速上涨。当时的报纸这样形容社会恐慌的一幕:“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连滞销的也不放过,电视机有图像就抱,电风扇能转就买,电冰箱有冷气就要……”

“你就像那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了我……”在年初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台湾歌星费翔演唱了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而这把火将当年的中国物价烧到了狂热状态。根据国家物价局《中国物价年鉴》记载:“1988年是我国自1950年以来物价上涨幅度明显加剧的一年。计算全年零售物价总指数比去年上升18.5%,这个上升幅度又是在持续三年物价累计上涨23.7%的基础之上的。”

当年10月,中央开始调整策略,提出了“宏观调控,治理整顿”的方针。1988年的“物价闯关”引起了物价飞涨、通货膨胀,被视为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最大的一次经济失控。这也让在通货膨胀中利益受损的人们开始产生一种心理失衡,认为改革造成了社会不公、好处都被“官倒”占去了。

同类推荐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将自己在美国四十多年生活和参政经历真实地告诉自己的同胞听,就是因为她同时爱着两个“祖国”,而她的两个“祖国”之间却对对方真实的东西了解得实在太少,太片面。
  •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到枪林弹雨下的地下党员,从意气风发的财政局长到众叛亲离的“极右派”……59年的多舛命运,看遍了人世百态,尝遍了酸甜苦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面对拳打脚踢、妻离子散,他拖着残破的病体,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生命不息,思想探索不止!  在真理的路上,他一个人孤独前行,很苦,很难,亦很远……新锐作家吕峥以犀利、冷静的笔触,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和探索精神,一个时代的沉重叹息,读懂顾准,反思过去,理解当今!
  •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首席执行官之书”,并不以时时抛出格言隽语的俗套来左右读者,也不试图以模具演示的方式来整合读者的思维。在本书中,你看到的是商界内部绘声绘色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炽热的激情,有西部好汉的粗话,也有上流豪门的恶谑,甚至不乏街舞式的鄙俚。这里一部权谋书,推进一步说,也是一部商界政治法则书,艾伦·纽哈斯毫不讳言——必要的敌意是获胜的手段,但是我们看到,在回到新闻观上时,作者又提倡着一种可敬的“保守主义”。他的经历,对广大的新闻工作也是不无教益。《手段》不仅是媒体策划人、执行总编和栏目制作人的职业必读书,而且是一切行为经理人——特别是那些处在事业关键阶段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的必读之书。
  • 秦始皇出巡记

    秦始皇出巡记

    本书审视了两千多年以来鲜为人知的有关秦始皇出巡的历史,并恢复了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重在发掘秦始皇心灵深处的秘密,揭示他所处时代的精神本质,佐证对秦始皇和秦代历史的研究。
热门推荐
  • 奇才奇事(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奇才奇事(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界上最奇妙的事件比电视剧都精彩……通过这本《奇才奇事》可以了解到,我们所身处的,是一个远远超出你我想象的神秘世界。可怕的“夺命琴音”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一个吻也会置人于死地吗?蜜月旅行是怎样死里逃生的呢?在这个世界上,奇才奇事层出不穷,可以说“每一刻都存在不一样的精彩”。
  • 红楼之情醉水玉梦

    红楼之情醉水玉梦

    金玉缘成,黛玉奉诏入宫,一串珠串,一道刻意而为的圣旨她身不由己的嫁给了那个风华绝代的北静王娶她,明知这是一场别人的阴谋,他认了爱她,明知她是对方手中的棋子,他也认了风雨变幻中,“就让我用自己的方式---爱你”面对误会,她淡然处之,面对刁难,她巧然化之,携手相望间,“就让我与你---同舟共济”江山如梦情亦醉,这一场博弈,我绝不后退只因-----你是我的王妃借着红楼的名字,写一篇言情小说,依然是若兰的风格,以温情为主,无玄幻,不小白,希望大家看过后,能记住那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人物。
  • 黛魂玉影

    黛魂玉影

    她是苏州城倾国倾城的绝色红颜,她是大观园中绝世而独立的绝世才女,她是皇宫中巍然站立的绝代佳人。她在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注定要在政治的洪流中生存的世家女子林黛玉,然而只是在是非产生的大观园中,在纷乱的没有烽火的战场上,她该何去何从?该如何演绎自己的悲喜人生?《黛魂玉影》给您不一样的黛玉,不一样的水溶,不一样的九龙夺嫡,不一样的红楼故事,西窗雨在此以红楼故事,演绎风起云涌的皇家故事;借黛玉幻梦,诉说尔虞我诈中的儿女情长!推荐好友苏蜜新开的一片文《陛下的圈宠》推荐好友心随碧草的文《红楼一梦之千古情痴》推荐好友紫绢的作品《小鬼认妈》推荐夏轻尘红楼新文《潇湘辞》推荐铃兰轻声的作品《水玉梦醉红楼情》推荐好友琉璃纹《无敌女夫子》西窗的群号码是94737621,欢迎加入一起讨论。喜欢则看,不喜莫入,绕道远行,勿坏和谐。
  • 冒险者传说:追猎与战斗

    冒险者传说:追猎与战斗

    天使也会哭泣,在雨后天空的第一道彩虹,耀眼的光芒,会刺穿枯萎的幻想,梦想不是一种奢望,遗忘的圣域里寻找失落的记忆,最后的天堂中,展开勇气与执著的翅膀,释放自己的力量与悲伤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特色莲藕

    特色莲藕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主要讲述了种植特色莲藕的一些基本知识。
  • 捡了个萌宠带回家

    捡了个萌宠带回家

    新书已发《原来你喜欢我呀》失恋第一天,被他捡回家,好吧,先暂住一下!只是……大神,我们熟吗?只不过是友情客串一下你的女朋友,帮你撑个场面,就当做是报答在你这白吃白住之恩,你怎么就能真的这么亲密、亲切、又亲热呢?“大神,我们这样肆无忌惮地秀恩爱真的好吗?毕竟不是真的情侣啊……”“我们什么时候不是真的情侣了?”啊?什么时候?她……她也不知道啊……这是假戏真做了吗?
  • 魔神转生

    魔神转生

    穿越后豪门收养,历经磨难,挑神尊,战魔尊,成为一代神话时,受到了至亲的背叛而魂飞魄散。忍辱了万年,转世重生的他,为了一雪前耻,他打开通往异界的大门,引来无数的神魔,自己又卷入了一场迷中,待真像大白于天下时,最终才知道自己的死竟然是自己计划的一部分。
  • 寂寞绿卡

    寂寞绿卡

    ”旧金山,对华文作家来说,就是一座勘探人生宝藏的金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宝藏吧。,这些来自旧金山的文字都应验了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所说的,“如果你还活着,旧金山不会使你厌倦;如果你已经死了,旧金山会让你起死回生
  • 平安夜

    平安夜

    2009年平安夜,青阳城里突然之间却变得一片混乱:任意最为看重的一我少年犯逃走了,并为他申诉他所蒙受的巨大的冤屈……,任意还有负责看管少年犯的郑菩萨顿时慌了神,他们接下来该怎么办……令任小小大为意外的是,任小小则留在房子负责照料自己的“老哥”爸爸,任小小。“老哥”任意这个时候却突然之间“长大”了,八岁男孩任小小的80后爸爸任意是一个职业博客写手,终日“宅”在家里,自得其乐。任小小的妈妈忍受不了任意颠三倒四的生活,在一个雨天拉着箱子走了,他自去找那名少年犯,两人的生活独特而浪漫。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任意成为了青阳城少管所的作文老师,作用才情和不羁的做派,成为那个特殊空间里少年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