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00000007

第7章 学做父母:为人父母需要专业培训

早教专家周弘先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年长的家庭教育专家下榻在一个宾馆,看到那个宾馆有一个会议指示牌,上写:“科学养猪研讨会请上五楼会议室。”老先生大受刺激,不禁老泪纵横:“这年头连养猪都要研讨,怎么养孩子却没有专门的培训啊!难道养人还不如养猪?”

所幸的是这样的现象正在渐渐改变。一方面,国内的一些有识之士用自己的知识和财力来普及父母教育的知识。例如顾晓鸣教授的中华家庭教育网。另一方面,一些西方的父母教育理念和课程纷纷通过商业操作进入中国。例如Parents As Teachers (PAT),和Parents Effectiveness Training (PET)。但是这样的资源往往杯水车薪。一则因为中国需要帮助的父母人数众多。二则由于有些培训项目的收费让很多有经济制约的父母不得不望而却步。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政府的大力介入。大约在20年前,美国心理学家在对1364个贫困家庭早期教育的效果做了14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这些贫困家庭如果注意0~3岁的早期教育,孩子认知的发展和将来的学习成绩都会受益。这样的研究结果对以后美国政府加强家庭教育的投入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我们应该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政府的有关部门在改善贫困家庭经济状况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父母教育能力的培训。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必须考虑到文化的因素。怎样使父母教育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和传统文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特别是目前很多父母教育课程由于都是从西方国家直接引进,所以当运用在中国家庭时,会发生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加入文化的考量。有关父母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本书的很多地方都会论及,这里简单阐述我的三个主要观点。

首先,我们需要补课,寻回中华家教的根源和精髓。只有找回自己的根,才是教育生命的开始,才能真正吸收别的文化中的养分。我读了马镛的《中国家庭教育史》,领略了传统家庭教育思想之丰富。特别对施教中规矩和爱的辩证统一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例如,传统教育中虽然强调父严,但也明确为人父亲的最高境界是慈爱(为人父止于慈);虽然强调母慈,也有以“慈母败子”的告诫。反观如今的中国社会,由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等社会文化的劫难,失去了很多传统的根基。很多家庭既不知道怎样爱孩子,更不知道如何做规矩。由于缺乏基本的规矩,有些孩子小小年龄就胆大包天做出令人发指的恶行。例如2012年3月,在江苏常州几个未成年的孩子竟然在敬老院寻衅滋事并毒打一位欲制止他们的70岁的老人。最后还得意地把施暴过程的视频放到网上炫耀。这样的现象竟然出现在有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统的中华大地,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我们和传统文化越来越遥远了。

当然寻根的目的并非照搬过去,而是让好的传统与时俱进。虽然为人父母的基本原则是古今中外亘古不变的。但是在具体的一些方式方法和要求上,我们要结合现实中环境的特殊性。例如,现在孩子的知识结构与所处的环境和我们小时候的情况很不相同,所以为了能和孩子沟通,我们就不得不先进入他们的世界。

有一次我回国和朋友一家人吃饭时,朋友那10岁的儿子突然很兴奋地说:“我要告诉你们一个重要的道理。”等我们都停下手上的筷子,他一本正经地说:“为领导干一百件好事也不如与领导一起干一件坏事。”我想了想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忙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只见小朋友满不在乎地说:“周立波说的。”孩子的爸爸妈妈忙把话题扯开了,我也不敢再追问和领导一起究竟能干什么坏事情。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他们都在接受。怎样和他们交流?怎样引导他们?都是崭新的课题。无论《三字经》或是《朱子家训》都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仅仅懂得传统教育的原理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与时俱进。教育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育者在面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环境时,创造性地把基本的原理发扬光大。所谓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

需要指出的是,与时俱进不等于随波逐流。在基本的教育原则上我们一定要牢牢坚持。中国目前的教育环境是前所未有的急功近利,这就更需要我们有教育的智慧和教育的勇气来坚持原则。

同类推荐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孙玉梅,资深记者、编辑,现从事中外儿童教育理论研究和策划撰稿工作,致力于先进家庭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及普及类图书的写作策划,在多所知名早教机构担任顾问等工作。
  • 名门家训

    名门家训

    陶清澈编著的《名门家训》精心挑选了古今二十四篇名门家训,既有诸如孔子、孟子等先贤圣人的家训,又有当代诸如傅雷、唐英年等名家的家训,从古及今,一脉相承。作者又从中去粗取精,抽离出其中的经典家训名言,进行了独到而细致的分析,得出了新颖而富有实效的家训心得,《名门家训》义理深邃,解读浅显,相信能帮助家长培育出全面发展、才能出众的孩子。
  • 儿童营养食谱

    儿童营养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亲子教育圣经!本书内容提要:现代父母常感叹和孩子之间出现了代沟,种种以“爱”之名但掺杂了太多的期望的行为。反而让孩子产生了抗拒。父母对孩子的爱出自于本能,但并非所有爱的方式都是正确且理智的。爱得对,爱是最好的沟通方式;爱得不对,爱反而会变成压力和障碍。本书分成七大部分,从42个法则,指导父母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爱孩了,教养孩子不仅变得轻松、愉快,也能培养孩子乐观且正向发展的人格。
  • 告诉孩子,你要有点心计

    告诉孩子,你要有点心计

    本书将教你最有用的教子法则:告诉孩子,要认清坏人的真面目,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对孩子说,要做最好的自己,父母其实很爱自己的。让孩子明白,将来的路总得自己去走,心中有爱就不会害怕。让孩子懂得,有些事你一定要去做,因为成功是用汗水换来的。
热门推荐
  • 森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蓓卡

    森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蓓卡

    丽贝卡寄居在两位姨妈家,她与刻板、守旧的米兰达姨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反映了美国内战后社会快速发展,新旧思想、特别是新旧教育思想的矛盾与斗争。米兰达想用传统的观念把丽贝卡塑造成一个循规蹈矩的淑女,而丽贝卡却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和老师明友们的帮助下,追求知识、理想和自由,成了一个爱憎分明、敢做敢为、乐于助人、充满爱心和有强烈责任感的人。她不但以自己的才智和人格力量改变了米兰达姨妈,使她变得开朗,感到生活的乐趣,而且凡是与她接触过的人,都会被她的天真活泼、富于想象和具有同隋心的性格所感染而喜欢她。她被美国人视为“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女孩和女人的典范”,不是没有道理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晚照残

    重生晚照残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皇后重生后与曾经死对头小叔子的故事。开国元后,聪慧无双可惜算尽计谋算不到人心,死而重生,曾经一国之后竟被强娶?荒唐王爷,叔嫂偏是死敌,世事轮回岂料再见有期?一国之君,负情背义只为千秋霸业,确不言悔意?
  • 战国之平手物语

    战国之平手物语

    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是——老套的穿越故事,尾张,桶狭间,上洛,天下人;一个战国爱好者的私货大放送;起点式历史文;腹黑青年成长史。QQ群:125180638,平手家本城。作者长期居住,欢迎加入围观
  • 拒嫁豪门:训服亿万大亨

    拒嫁豪门:训服亿万大亨

    她不过是三围标准了点,脸蛋漂亮了点,竟然被帅总裁相中,塞进车里拉回别墅……还,还逼她做他未来宝宝的妈咪?该死的老天爷,又给她上演人间悲剧,让她不得不签了这卖身契……
  • 出走

    出走

    这个叫陈皮的男人面对十年如一日的灰色岁月,心怀不息不安的梦,设一场可能的冒险——离开自己的旧生活,却如苍蝇一样,飞了一个小圈子,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
  • 帝国的荣耀

    帝国的荣耀

    新书发布了,仙侠类的,书名《如是观》,很文艺范吧,嘿嘿!书号:3268745。 下面是新书的简介: 文艺范简介: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很文艺范简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好吧,回到现实,普通的简介:一个叫陆压的家伙,修仙求道的故事。
  • 村庄的河流

    村庄的河流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一世惊梦

    一世惊梦

    她,是混迹于青楼的花魁,也是武林中令人闻色丧胆的“魅”;他,是武林中群花追逐的新秀,亦是皇家遗弃的弃子。为了复仇,她错入宫廷,为了追逐,他重归故里。江湖恩怨,宫廷之争,究竟孰是孰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