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00000016

第16章 规矩和爱:错误的父母教养方式之一:溺爱型

在近代的家庭教养理论中,影响最大的要数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的父母教养方式理论。鲍姆林德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她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了100多个家庭,发现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主要的差别就在于爱和规矩这两个维度上。她用了比较专业的词汇:满足需要(responsiveness)和坚持要求(demandingness)来代表爱和规矩。根据爱和规矩这两个维度上的强弱结合,可以勾画出四种父母教养方式。

鲍姆林德的四种父母教养方式

类 型高度规矩 缺乏规矩

高度满足 严格型(authoritative) 溺爱型(permissive)

缺乏满足 严厉型(authoritarian) 忽略型(neglecting)

毫无疑问,我们都会同意鲍姆林德的观点,那就是高度满足和高度规矩相结合的严格型是最理想的父母教养方式。本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探讨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的严格型模式。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的家庭中占多数的是严厉型。关于严厉型教育的利弊我将在第四章结合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展开论述。在近30年中,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和农村人口流动等社会形态的变化,中国的溺爱型和忽略型的家庭越来越多。下面我们就来仔细探讨这两种类型的家庭会培养出怎样的孩子。

现今的中国由于独生子女的政策,溺爱型的父母越来越多。无论家境富裕或贫困,都用溺爱的方式来教养孩子。所谓的“四二一综合征”是指四个老人、一对父母都把爱倾注在一个独生子女身上。六双手捧着都怕掉了,六张嘴含着都怕化了。这样的溺爱往往最终只能教育出一个让人伤心透顶的不孝之子。可怕的是无论家境是贫还是富,中国的很多父母都喜欢用溺爱来培养孩子。

先说说富裕的家庭。近20年,中国的有钱人越来越多。不少商业成功者自己都有一个值得骄傲的拼搏经历,从社会的底层靠努力创出一片天地。有过这样人生体验的人原本应该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更加严格要求。可惜的是不少人由于缺乏理性的反思,会对自己所经历的磨难“不堪回首”,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来一个180度的转弯:我受了那么多的苦,就是不让我的孩子再受苦。对孩子总是没有原则地满足。孩子还小的时候,他总是快乐地接受你的溺爱。但是这种没有规矩的爱,它会让孩子慢慢习惯于这样容易的得到。这些孩子非但不感恩,而且欲望也随长大而增加。直到有一天,你无法为他埋单。这样的悲剧在现代中国可真不少啊。

在我浙江老家,有一位远亲是一个小企业的老板。他对儿子百依百顺。结果这个儿子不好好念书,早早离开校园,混迹社会。不久就学会了赌博。一开始父亲也没有太在意,慢慢地儿子开始在外面借高利贷赌博,最后债台高筑,儿子一逃了之。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有一天,债主拿着一张200万元的欠条找到了父亲。无奈之下,这位爱子心切的父亲把自己的小企业变卖了,还拿出了所有的存款凑足了200万元还了赌债。当债主走后,这位坚信破财消灾的慈父马上打电话给在外面躲债的儿子,让他不必再害怕,回来好好重新做人。

第二天一早就有人敲门,满心期待浪子回头的父亲忙冲过去开门,谁知来者不是儿子,还是昨天的那位高利贷债主,正当这位父亲纳闷的时候,债主又掏出另一张儿子签名的借条,一共还有300多万元。不知为何,这位父亲此时突然变得非常平静,告诉债主自己还需要时间筹钱。等债主走了以后,父亲和儿子通了电话,证实了借款。父亲放下电话,就在大厅里悬梁自尽。那位不孝之子得知父亲自尽的消息后,也只能在一个晚上偷偷回家看了父亲一眼,就连夜逃走躲债去了。这个儿子纵然还活在世界上,哪还有幸福可言。然而这个悲剧的最初原因就是父亲早期的溺爱。溺爱不仅害了孩子,也断送了自己。

这位可怜的企业老板最多算是小富之人。有些父母不仅有钱而且有权有势,这样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有更大的智慧来应对。目前中国有钱有势的父母不少,但有这样智慧的父母却不多。于是,在中国官二代、富二代都是贬义词。这些父母往往对孩子溺爱和放纵,孩子也仗着父母的权势放纵骄逸。很多年轻人只恨自己没有一个有权有势的爸爸: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仿佛整个社会一下子进入了拼爹的时代。更有甚者,亲爹不行,还要想方设法去拼一个干爹。有一个权重财富的爸爸一定是件好事情吗?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幕又一幕从拼爹到坑爹的悲剧。

在中国有一个可拼的爹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还处于一个靠关系而不是靠制度的社会。和我们关系最亲的当然是自己的父母,不拼爹还拼谁呢?可是,现实中拼爹的结果往往是坑爹。养不教,父之过。且不要多怪这些孩子们,要怪就怪那些不懂教育道理却手握特权的爹们,是他们先坑了孩子,然后又让孩子坑了自己。

当然父母也都是人,难免有恻隐之心。但是不能用恻隐之心来左右规矩。特别是手握特权的父母更要有教育的理性。而理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有敬畏之心。如果没有这样的敬畏之心,就必然会用钱财和特权来溺爱孩子,其结果可想而知。所谓“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手握特权的父母要意识到自己教育子女比一般人更严格。现在中国有这样意识的父母实在太少了。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提及前总理朱镕基。他在对子女和亲属的严格要求上是很值得今天的很多官员学习。朱镕基到上海当市长时,当着他堂哥朱经冶的面,对时任上海纺织局党委副书记的侄子朱匡宇说:“匡宇,我在上海一天,你就不要想升官。”朱镕基在上海的四年里,朱匡宇真的做了四年的上海纺织局党委副书记。所以有时候父母有特权,子女更要比一般人低调,有时为了避嫌甚至要失去一些机会。父母先敬畏权力,孩子才遵守规矩。

但是,手握特权的父母要做到敬畏权力,严格要求孩子是何其难的一件事情。父母的特权往往是一颗定时炸弹,稍不小心,就会面临灾难。有时候父母突然失权失势,反而会因为失去教育的隐患而成为一件好事。我有一个颇有能力的同学,30几岁就当上了一个市的教委主任。虽然自己是搞教育工作的,但却对儿子相当纵容。有一天中午,还在读小学的儿子发现学校食堂的午餐不可口,转身就跑到校长办公室,指着校长的鼻子大发脾气,那位校长也实在没有骨气,竟忙叫厨房赶紧去菜场买了海鲜特制了几个菜。一个小学生对校长尚且如此,在同学和老师们面前会如何跋扈,我简直不能想象。时隔不久,我的同学因经济问题获刑两年。顿时爹的这座大山轰然倒塌。没想到他儿子却因此明白了人间世态炎凉,彻底改变了为人的态度。不仅夹着尾巴做人,而且懂得了奋发努力。我同学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牢狱之灾一不小心成就了他儿子的人生前途。这样戏剧(或悲剧)性的事情真可谓是现代版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我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和张国立的儿子张默的情况,我觉得这两个孩子在很多方面都是很有才气的。例如李天一的书法、运动、唱歌都不错,张默也有不错的演技。但是缺乏了对规矩的敬畏,那些所谓的才气只是增加了他们的傲气和霸气。今天拼爹,明天坑爹也就成为必然。

其实中国古代有很多有远见的达官贵人都认识到这样的家庭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尤为重要,并且以身作则,为后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清朝的曾国藩。曾国藩是清朝历史上最有权势者之一。他组织湘军打败太平军,救大清王朝于危机之中,最后他位列三公,拜相封侯,可谓显赫一时。然而他对子女严格要求,毫不溺爱。在曾国藩看来,要教育孩子立足社会,并让这个家庭能够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关键就是两个字:勤与俭。他要求孩子们一生铭记十六个字——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看看现在的富二代、官二代的教育,再想想150多年前的曾国藩的家教,我不禁感叹:虽然日新月异,时代变换,但是家教的根本——规矩和爱,是亘古不变的。所以我在这里要特别告诫有钱有权的父母。

不管你多有财富,请记住:再富不要富孩子。

不管你多有权贵,请记住:再贵不要贵子女。

同类推荐
  • 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林汶奎编著的《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是对巴菲特这位著名股神的描写,看他是如何成功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与投资哲学从生活的点滴渗入到孩子的思想中。《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对巴菲特的生活细节,学习理念、学习方法、人生等进行描写,深入到巴菲特对于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认知与态度,从而告诉儿女如何进行正确的投资。
  •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国内知名专栏作家、传媒人和天涯名人、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者曾颖写给女儿的书,一位父亲的情商教育手记。全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以“爱”“责任”“亲情”“完美”“宽容”“能力”等为主题,以故事的形式,讲育儿的体会和感悟。其中穿插有由国内著名漫画家孙邦彦创作的54幅与文章内容相配合的彩色铅笔卡通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受一位善于思考与联想的父亲文笔和情感的魅力。
  • 父母给孩子的200个健康常识

    父母给孩子的200个健康常识

    青少年时而悲叹、时而激情四射;时而无聊、时而君临天下。他们更容易体会到这极致的喜怒哀乐,在人生的高峰与低谷之间不停徘徊。当年轻的身体和心理高速度地发育成长着的时候,他们有太多的问题不可解。这时就要看父母的功课有没有做足了。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努力的父母。
  • 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

    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

    本书从孩子的生活、学习、性格、心态、交际、理财等方面的细节入手,全面地向父母们介绍了哪些事是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的,并着重指出了怎样让孩子去做的方式方法。书中还设有“自立小故事”、“教子小故事”、“相关小故事”、“延伸阅读”等内容,父母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热门推荐
  • 心理健康36计

    心理健康36计

    体味心理36计,让你拥有一颗轻松愉快的健康心灵。让你踏上重获心灵健康与生活幸福的途径;让你超越自我,从平凡之中领悟着人生的真味。过开心的日子,首先要有一份好心境。心境的好坏,在人不在天,在己而不在人。好的心境来自于人性的平和与淡泊。平和就是对人对事都要想开点,看点,不必斤斤计较生活中的一得一失,淡泊就是要超脱世俗的困扰、红尘的诱惑,有登高临飞宠辱皆忘的情怀。其实,保持一份好的心境并不是与世无争,也不是冷眼旁观,随波逐流,更不是封建士大夫式的悠游潇洒。拥有一份好心境,实在是一种大气魄。
  • 至高悬赏

    至高悬赏

    “总有一天,我会成为整个宇宙海里悬赏金额最高的男人!”在海蓝星基础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的古丁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说出了自己伟大的理想。
  • 夺心攻略:金主追妻36计

    夺心攻略:金主追妻36计

    一个离婚女,一个钻石男。她眨巴着大眼睛:“你又想当金主,又不想救我爸,天下哪有这等好事?”他唇角勾笑:“除了救你爸,都可以答应你!”她气得炸毛:“滚!”这前脚才出狼窝,后脚又入虎口。他捧她上天:我要当你一辈子金主!她恨他入地:做梦!你才是害得我家破产的幕后黑手!前夫和金主,反复纠缠。亲情爱情,阴谋阳谋,真相揭开,令人诧异……她到底缺少了哪一部分的记忆?
  • 纯禽老公,请温柔

    纯禽老公,请温柔

    R市。一处新的别墅区,两旁树木林立,觥筹交错,斑斑的月光透过树叶,洒落而下,四周显得如此的静谧,这一片区共有5栋别墅,各种的风格各不相同。其中一栋最为高大的建筑物屹立在这一片区的最中间,显得如此的醒目。其建筑物中西结合,有中国古代紫禁城的大气和尊贵,显得古香古色之风,也有欧洲风格的时尚感和立体感,两者融合,仿佛置身于古今两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中。很有特色,很别具……
  • 基督山伯爵(下卷)

    基督山伯爵(下卷)

    小说主要讲述的十九世纪一位名叫爱德蒙·堂泰斯的大副受到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
  • 今昔尚无忧

    今昔尚无忧

    她带着三世的记忆在乱世降生,唯有一个念想:平安简单的过一辈子。可命运却带着她在乱世飘零中遇见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不简单。当岁月流逝,青梅渐黄,竹马已逝,被改变的除了她,还有曾经最亲密无间的人……究竟是情愿深锁自己的羽翼在温柔的牢笼中沉沦!
  • 萌你没商量

    萌你没商量

    然而,后面的故事,从素不相识到疑似亲戚。你更加意想不到……这是一大一小的两只兔子分吃胡萝卜的故事,萌记者采访足球明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记者与明星的爆笑乌龙!世界很小,而那鲜美多汁爽脆可口的胡萝卜名叫“爱情”。,不过一回眸的工夫
  • 神奇的世界

    神奇的世界

    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神奇现象,而实际上,这些现象不仅仅限于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这些,在一些人们没有接触到的领域,神奇的现象同样存在。本书从灾难、生活、亲缘、灵异、预言、历史等八个方面向读者结介绍了古今中外各种神奇的现象,一则则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从另一种角度了解神秘的大千世界。
  • 我当插班生那些事儿

    我当插班生那些事儿

    【妙妙的群:58078717,欢迎加入!】初次见面,他就强吻了她,自诩是他的未婚夫;再次见面,他用亿万钞票将她带走,霸道的喊她老婆;她倔强的对着他大吼:我不嫁,我嫁猪嫁狗都不嫁你!他邪恶一笑,依旧像枚口香糖一般的粘着她,在她得意的时候羞辱她,在她失意的时候帮助她,让人琢磨不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