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4400000005

第5章 美的产生 (1)

美感经验

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无言之美》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来看,会有不同的看法。

小时候都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

马妈妈让马宝宝驮一袋米去对面的外婆家,小马很高兴,愉快地接受了妈妈的任务,驮起米就去了。走到一条河边,小马正犹豫时,树上的松鼠看见了,连忙提醒小马:“千万别过河呀,我的好几个兄弟就是因为过河淹死在这里的。”小马听了松鼠的话正不知怎么办时,旁边来了头牛伯伯,牛伯伯对小马说:“小马,别怕,这条河很浅的,才到我们的小腿呢,过吧没事!”小马听了牛伯伯的话,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于是小马又驮着米回家问妈妈了,妈妈听了小马的话,微笑着对小马说:“你去试过了吗,到底是深还是浅呢? ”于是小马又驮着米来到了河边,小马慢慢地下了河,而且很轻松地过了河,原来河水对于小马来说刚好不深也不浅!所以小马轻松地过了河!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不管松鼠也好,老牛也好,它们之所以评价河水是深还是浅,都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带有很浓的主观色彩。这正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事物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我们回到美的话题中来,这个观点同样适用。

例如,看到一朵玫瑰盛开,商人可能会想到以它为原料进行加工、提取、赚钱等,植物学家由玫瑰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而一个画家可能更多地从其外形、色泽等方面进行欣赏。他们的意识都不能停止在玫瑰本身上面,不过把玫瑰当做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关系的种种事物上面去。玫瑰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商人、画家、植物学家都认为它是美的,但是对它的评价却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带有明显的主观性。

朱光潜先生认为,实用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科学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所以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本有的特质。离开人的观点而言,最后,灵感状态成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典型特征。灵感指人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突然产生某种新形象、新概念和新思想的心理状态。任何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灵感。

因此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局面。此外,创造性思维的成功,又可以反馈激励人们去进一步进行创造性思维。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创造性思维没有一个通行的模式,但也并不是变化无常的。它大体上经过两个阶段:

开始是准备阶段。这时,思维活动基本上按常规思维进行,用概念或具体形象进行逻辑推理或组合拼接,为灵感、直觉的发生创造条件。

然后是突发阶段。经过苦思冥想,或受外界某种刺激,或潜意识突然上升为显意识,使思维主体感到有豁然贯通之感。

创造性思维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无论哪一个年龄层次,在哪一个研究领域中思维着的人,都创造过同自己的认识结构、思维方式和心理构成相统一的创新思维成果。如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相声演员洛桑的口技绝活等。甚至普通劳动者中的“小发明”、“革新能力”等都是一定水平创造性思维的产物。创造性思维并非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品。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心理上的“自我调解”,有意识地从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展开“幻想”的翅膀。心理学家认为,人脑有四个功能部位:一是从外部世界接受感觉的感受区;二是将这些感觉收集整理起来的储存区;三是评价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断区;四是按新的方式将旧信息结合起来的想象区。只善于运用储存区和判断区的功能,而不善于运用想象区功能的人就不善于创新。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般人只用了想象区的15%,其余的还处于“冬眠”状态。开垦这块处女地就要从培养幻想入手。

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在思维过程中,如果没有想象的参与,思考就发生困难。特别是创造想象,它是由思维调节的。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从他幼时幻想人跟着光线跑,并能努力赶上它开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就是从人们幻想造出飞鸟的翅膀而来的。幻想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物,而且还能激发我们作出新的努力,去探索,去进行创造性劳动。

培养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找出越多越好的适当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格拉肖说:“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开阔思路……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比如我们思考“砖头有多少种用途”,我们至少有以下各式各样的答案:造房子、砌院墙、铺路、刹住停在斜坡的车辆、作锤子、压纸头、代尺画线、垫东西、搏斗的武器,等等。

发展直觉思维。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既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获得的硕果,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学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阿基米德在“距离产生美”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我们身边常常有以上所述的各种各样的距离,在这微妙的距离之间,美自然产生。距离之所以会产生美,缘于彼此的不靠近,平白生了一分朦胧感,激发了人们的探求欲望和好奇心,赋予了人自由想象的空间,任心灵飘荡,让感受驰骋。

于是,美便悄悄涌现,远远地窥视往往比贴近看得清楚显得更有诗意。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甫的诗句蕴涵深意,耐人寻味:远看草色青青,一派生机盎然,近看却是一片惘然,这就是距离产生美。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距离太近,置身其中,或许我们不能体会个中之美。

朋友之间,交往过于密切,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心灵的距离太近,因此只会看到对方的短处与缺点,从而产生隔阂。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的诗句告诉我们同样的一个道理。观看风景,必须保持一定距离,只有距离才会产生美。因为我们身处优美的风景之中时,因为没有距离,所以往往欣赏不到它的美丽,甚至什么风景也看不到。

其实,生活当中我们适当保持点距离,就会产生美,距离妙不可言。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强调与人交友要“淡”,其实也就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朋友双方隔得远一点,因为看不到对方的瑕疵,所以相处才会和谐,友谊才会更为芳醇,天长地久。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牛郎和织女岁岁年年在银河的两边痴痴地苦等,每年只有七夕才能相见一次。正因为他们有了距离,才会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甜蜜,令无数文人骚客赞美不已。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那是因为距离太近。看风景时,只有身在其外,远远地从不同角度来眺望,才会觉得美。因此有了距离,我们就能感受到“碧云天,黄叶地”的色彩斑斓;有了距离,我们就能领悟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深意;有了距离,我们就能体会到李白那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

其实,理想亦如此。当我们的现实与理想存在距离的时候,我们会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去追寻,那哪怕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也会“上下而求索”。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追求、不断地超越自我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一些人或事所烦恼,为了那“蜗角虚名,蝇头小利”,我们的心灵被功名利禄紧紧裹住,纠缠于其中不能自拔,以致无法体会身边的美。当我们与功利保持一点距离,就能明白“寄蜉蝣于地天,渺沧海之一粟”,发觉个人之渺小、人生之须臾,那么你的心胸也就会开阔,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朋友,行走在钢筋水泥构建的现代都市,穿梭于忙忙碌碌的喧嚣尘世,请别忘了:距离产生美!

“距离产生美”用朱光潜大师的美学观点进行阐述就是: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看正身,看现在,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行程,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

朱先生在阐明“距离产生美”这一观点的同时还对距离的“度”进行强调: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格林童话》有一个故事《渔夫和金鱼》:

渔夫和他的老婆住在海边的破草棚里,生活十分穷困,渔夫每日到海边打鱼为生。

这一天从早到晚,他撒了一次又一次网,网网落空,最后捞上来一条小金鱼。小金鱼向渔夫苦苦哀求,只要将他放回大海,他会满足渔夫的所有要求。渔夫没有提任何要求就把小金鱼放回了大海,然后拖着空网回了家。

他的老婆正坐在破草棚前用破木盆洗衣服,看到渔夫空手而归,便责问为什么一无所获。渔夫讲了如何捕到小金鱼后又将它放归大海的情形。老太婆听了,训斥他说:你为什么不向它要一个新木盆呢?我们的洗衣盆已经破了。第二天,渔夫来到海边,呼唤小金鱼。小金鱼游出海面。渔夫对他说:“我的老婆让我要一个洗衣盆。 ”小金鱼回答:“你回去吧,你们会有新木盆的。”

渔夫回到家里,老太婆已经坐在一个崭新的洗衣盆前洗衣服了。看到渔夫回来,她不但没有因为得到木盆而满意,又接着训斥:“你没看到我们的小草房又破又烂,你应该去向它要一间好房子。”第二天,渔夫又来到海边呼唤小金鱼,小金鱼游出海面后,渔夫将老太婆新的要求告诉了小金鱼。听完渔夫的讲述,小金鱼说:“你回去吧,你们会有一座好房子的。”

渔夫回到家里,看到老太婆已经住在一栋崭新的大房子里了。但是,老太婆还不满足:“我们为什么不能住在宫殿里呢?你回去对小金鱼说,我要当国王。”渔夫没有办法,又来到大海边呼唤小金鱼。渔夫告诉他,老太婆要当国王,要住在宫殿里。小金鱼摇着尾巴说:“你回去吧,你们会有宫殿的。”

当渔夫回到家里时,老太婆已经当上了国王,住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然而,她还不满足:“我还要当高高在上的女皇。 ”渔夫在老太婆的训斥下不得不又一次来到海边,小金鱼听完渔夫的话,回答道:“好吧,你回去吧,她现在已经当上女皇了。”

渔夫回到家里,老太婆已经成了女皇,在巍峨的宫殿里坐在高高的宝座上。然而,老太婆还不满足,训斥渔夫:“你赶快回到海边去,告诉小金鱼,我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我要让小金鱼每日侍候我,听候我的吩咐。”渔夫无奈地回到大海边。这时的大海乌云笼罩,波涛滚滚,经过久久的呼唤,小金鱼才露出海面。渔夫说:“老太婆要当海上的女霸王,还要让小金鱼每日来侍候她,听候她的吩咐。”

这一次,小金鱼什么话也没有说,尾巴一划,就沉入了深深的大海。

渔夫从海边回来了。金碧辉煌的宫殿无影无踪,面前还是那间居住多年的破草房,老太婆还坐在草房前用破木盆洗着衣服。

贪得无厌的老太婆本可以在金鱼的帮助下一步步告别穷困的日子,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因为她永远不知满足,胃口大到终于令金鱼难以忍受,最后贫寒依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道理。“过”即是没有掌握好“度”,这个“度”便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适当的距离,既不能太过,又不能不及。把握适当的距离就是要正确处理美与距离之间的矛盾。

同类推荐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热门推荐
  • 随身空间:重生小夫妻

    随身空间:重生小夫妻

    这辈子,她成了乡下小农女,他却是世家贵公子,上辈子,相隔千里之遥。她和他皆是孤儿,艰难修成正果,不想一朝穿越。幸得老天爷庇护,随身农场妙用多多。属于俩人的农场,塑造完美农家生活
  • 赢在人品

    赢在人品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人品,就是赢在职场。每个身在职场的人,只有不断自我修炼完善人品,才能成就事业辉煌。快来修炼人品、提升工作原动力吧,你也能成为金牌员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魔道之旅

    魔道之旅

    清冷孤寂的奥林匹斯山顶峰,相互仇视又相互了解的两个人。过去与未来,伤感和缅怀,让光辉的岁月停留在时间的长河。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姐要嫁人:前夫不要搞破坏!

    姐要嫁人:前夫不要搞破坏!

    我一直不明白我前夫为什么要和我离婚,我长得漂亮,会做家务,而且温柔体贴,还很听话,孝敬公婆,几乎是面面俱到,可还是离婚了。直到昨天我才知道我错在哪里,我前夫为什么和我离婚。我不是狐狸精。前天下午我下班,路过常去的那家咖啡厅只是那么不经意的看了一眼,结果就看到了我前夫。一样的英俊帅气,一样的温润如玉,一样的谈笑风生,只是对着的人不一样了。我好奇的推开门走了进去,然后……
  • 一学就会做早点

    一学就会做早点

    《一学就会做早点》精选了近百种早点的做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制作简单,一学就会,是居家过日子的上选读本。蟹黄虾子烧麦;金黄南瓜饼;麦香粗粮饼;白糖焦饼;岭南光酥饼;黄金馒头;葱油花卷;香软芋头糕;皮蛋瘦肉粥;油盐白粥;生滚田鸡粥;田螺芋头粥;生菜鲮鱼球粥;柴鱼花生粥;淡菜皮蛋粥;等等。
  • 魔君的宠妃

    魔君的宠妃

    他封印千年,借助神器,破印而出,没想到……苏醒过后……魔界至尊,沦为弱小一只。愤怒至极的瞪着犹如八岁孩童的身体,以及不远处在他重击之下冒着一丝青烟的尾指大小的黑洞,耻辱,这是绝对的耻辱……“混帐,去把那个女人给我抓来!!!!”……当知道八岁孩童就是魔界至尊,她差点笑破肚皮。魔皇是吧?不过就是个蛮不讲理、阴晴不定、暴燥易怒的臭屁孩。随时用‘不解封印’威胁一下,看能把她怎么地?…………注:女主前弱后强,会渐渐强大起来滴。…………因为可歆写文较慢,为了写好文,要反复修改,所以给亲亲们说一下更新时间:正常更新两日一更,(保持)灵感不断每日一更,(尽量)灵感枯竭几日一更,(有时)人品爆发每日两更!(可能)总之——绝不弃坑!(一定)
  • 罂粟的咒

    罂粟的咒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爱你不是件容易的事

    爱你不是件容易的事

    她,苦等留学男友三年,结果男友结婚了,新娘不是她。偶然遇见的那个大叔,据说杀过人,还坐过牢,但他又像迷一样时时出现在左右。原本以为自己所知便是他的全部,却不知道他并不像知道的那样而已。曾经深爱过,又曾经深深的被人伤害过,他和她是否能在静默的岁月长河里简单的彼此相爱。因为,爱上一个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