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9000000011

第11章 贵人相助,初入江湖 (5)

吃过饭,师父对六爪女点点头:“不错,给。”师父递过来一个小包包,六爪女接过来却不知道该不该马上打开看看。师父说:“看看吧,喜欢不喜欢?”

六爪女这才把小包打开,里面是一团雪白的手帕和一小团芝麻麦芽糖:“功课做得好,奖励你的。下次哭,用这个手帕擦,女娃娃哭的时候不能用袖子抹脸,像个什么样子?”师父说罢,背着手走了。在六爪女的记忆中,这是师父第二次奖励她。

现在,六爪女拨打铜算盘的时间再久,指头、臂膀也不会酸痛了,虽然速度和准确度还不能和师父相比,可是却也能自如地拨打那一粒粒沉重的铜算珠了。还赶不上师父是六爪女自己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对于算珠撞击声响的听觉,不管怎么弄,都无法玩出师父拨打算珠时叮叮当当、清脆悦耳的声响,然而,算账却基本上可以用了。胡子、黑子、秃子、豆子、条子那些伙计们却已经对六爪女佩服得五体投地,都说六爪女拨打算盘的姿势比师父更加灵动,声音比师父更加好听。他们这一说,六爪女就又有些拿捏不住了,经常要费思量,因为她弄不清楚胡子那些人是说了真话,还是用假话捧她高兴。

师父现在已经不再用数字运算来给她做功课了,开始把真正的账目交给她做。做账目的过程中,六爪女也开始对师父所谓的生意有了真正的了解。第一次给师傅算总账是那一年的年底,师父搬过来一摞子账本让六爪女算。算账其实很简单,就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师父现在已经不再靠惩罚来管教她了,改了手段,用奖励来激励她。每当六爪女完成了功课,或者帮师父把账目算得清清楚楚时,师父总会让煮饭阿嫲给她烧一盘肉菜,或者送给她一些小物件,一把梳子、一个镜子、几把糖块,最让六爪女兴奋的奖励是师父带着她出山玩耍。他们去了很多地方,师父说是去看望生意上的伙伴,六爪女并不知道那些人都是干什么的,不过,看上去确实很像伙伴,因为那些人见到师父都非常热情、友好,甚至可以说是毕恭毕敬、以礼相待。师父的这些“生意伙伴”,有的斯文,有的豪放,有的雅致,有的粗卑,师父却都能应付自如、相处甚欢。六爪女极为敬佩师父的这一套,因为她自己是一个喜好非常鲜明的人,对脾气、合口味的人怎么样都行,不对脾气、不合口味的人总是冷眼相对,说话也总是冷冰冰的,爱答不理。就因为这个脾性,她从小就没有少挨爹妈的数落,说就凭她这个臭脾气,长大了不论是嫁人还是做事,迟早都要吃亏。六爪女从爹妈的口中知道自己身上有这么一个影响自身命运的臭脾气,所以对能够与各种人等友好相处的人,比方说红点、哑哥,现在还要加上师父,潜意识里就会有羡慕、崇敬的心理。

在六爪女的记忆中,师父带她出去最远的一次是去了龙岩,师父说那是州府,那也是六爪女长这么大去过的最大的城市。龙岩大街上到处都是商店、旅馆、酒楼,非常繁华。师父领她进商店,她的眼光朝哪里盯,师父就给她买什么,那是她长这么大享受到的最高级待遇。过去,她爹妈也带她去过平和县城,县城里也有很多商铺,可惜爹妈没钱,不论她喜欢什么,爹妈的回复都是:等柚子下来卖了再给你买。六爪女却知道,这仅仅是一个空泛的许诺,他们家本来就没有几株柚树,结的柚子非常有限,即使卖了,也没有钱给她买什么,卖柚子的钱要用来换盐和油。

到龙岩的时候正碰上军队招兵,师父遗憾地说:“六爪女可惜是个女娃娃,如果是个男娃娃,当兵肯定有大出息。说不准几年下来就成了将军了。”

六爪女不是个不知好赖的人,现在她知道师父不是坏人,对她也很好,拿着师父给她买的花布、鞋袜和吃食,她也知道谢谢师父。师父却说那是给她的工钱:“你帮我做了那么多事情,我要是不给你买些东西,就是占你娃娃的便宜了,大人占娃娃的便宜,叫外面人知道了多丢人。”

六爪女说:“师父你收留了我,给我吃、给我住,我做点儿事情也不能算你占便宜,是我应该做的。”

六爪女这么说,师父很高兴,嘴里说着:“不值得一提,那是应该的。”却又转身进了一家商铺,给六爪女买了一套胭脂水粉,包了一个小包袱出来递给她:“女娃娃家要打扮得像个女娃娃,别整天疯疯癫癫的,跟野小子一样。”

爹妈忙于生计,六爪女自小就在放养中生活,荒山野岭各处都是她的娱乐场,这也让她生就了一身男娃子毛病:鼻涕下来用袖子一抹、在裤子上一擦;摔倒了骂一声土地爷爷“干你老”;碰到在她面前耍威风的男娃娃想欺负她,随便拾起地上的石块就敢朝人家脑袋上拍……

现如今,六爪女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女孩儿天然的心性慢慢浮现出来,身上的野性逐渐隐藏,女孩儿的成分逐渐增长。尤其是到了竹林寨以后,整天被师父看管着,在屋子里不能出去,更被那个黄铜算盘锁住了她的身心。打够了算盘,有时候她也知道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长相;也知道梳梳头,不再顶着一头乱发像野人般疯跑。女孩子与生俱来的追美本能也在与日俱增,洗脸之前,也知道用盐水刷牙,洗脸之后也知道给脸上抹点花蜜。往脸上抹花蜜是煮饭阿嫲教给她的,煮饭阿嫲说野花蜜抹到脸上,人就晒不黑了。六爪女深信不疑,每次洗完脸,或者出门晒太阳都要给脸上抹花蜜。有一次抹得多了,招来一群野山蜂,把她的脸当成了采蜜的花场,结果把六爪女的脑袋叮得活像一颗大菠萝,又抹了十几天的花蜜,大疙瘩才消散下去。

师父给她的水粉胭脂是六爪女长这么大第一次得到的化妆品,用不用是次要的,拥有的愉悦感觉却是难以言喻的,连说了几声“谢谢师父”。师父淡淡说了声:“奖励你的,最近比较乖。”

奖励和惩罚的感觉太不一样了,现如今,六爪女不再觉得打算盘是压力、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就连拨打算珠的声音也开始变得清脆、流畅、悦耳。其实,六爪女真正的收获此时此刻她还茫然无觉。师父曾经偶然间漏了一句:“六爪,你练的是童子功,今后一定要做好人啦!”

师父这句话说得不清不楚,六爪女也并没有太在意,因为她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练什么功。现在,打算盘给师父算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有时候她也奇怪,从账面上看,师父应该很有钱,可是,他的钱在什么地方呢?给师父结算年账让六爪女搞明白了师父做的是什么生意,原来,师父是倒卖私盐的。她也才明白,那一回他们出逃的路上碰上胡子、黑子他们,其实他们是背盐去了。师父的伙计们从东南方向的海边收购了食盐,然后沿着只有他们认得的盐道偷偷运回连城,然后再以比市场低的价格销售出去,获利甚丰。

“师父,胡子他们每个人每次背那么点儿盐,能卖多少钱?要是让他们每人多背一些,或者多派些伙计去背,卖的钱自然就多。”现在,心理上没有了师父是坏人的精神压力,也没有了可能会被师父惩罚的现实恐惧,六爪女经常会和师父平等交谈,说说自己的想法、看法。

师父叹息一声说:“你不知道,做私盐生意是犯法的,不但官府沿途都设有盘查哨站,途中的土匪山大王们也会抢掠,遇上土匪、豪强抢掠,我们还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肚里咽,不能见官。你们碰上胡子、黑脸那一回,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去背盐,过去的路绊脚了,主要还是探探新路,顺便捎带着背一些盐。”

贩卖私盐犯法,会被官府抓,这六爪女是知道的,虽然并不了解详情,却从小就听村里人说过。而且村里人说起贩私盐的事儿,无论是表情还是语气,都传达出一个明确无误的信息:贩私盐就跟抢劫、盗窃差不多,都是良民百姓不屑于、不敢于做的坏事。六爪女过去不知道竹林寨里的人是干什么的,等到明白他们是贩私盐的,却又已经跟他们相处得非常好,况且,如果他们不是在贩私盐的路途中救了自己,当初自己和红点、哑哥即使不被赖老爷给杀了,肯定也会被赖老爷送进县府的监牢里吃红薯干。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些贩私盐的人怎么也算得上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有了这一层关系,在这一层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感情,六爪女对这些贩私盐的汉子一点儿也没有反感、惧怕、疏离的意识了,对他们从事的买卖,无论是从道德、伦理层面上想,还是从法律、社会层面上想,都没有丝毫的质疑和否定。反过来,她还觉得师父做生意胆子不够大,手段也不够聪明。

“既然胡子他们只是探路,那我们可以多招一些背盐的专门背盐,让胡子、黑子、条子、豆子、秃子那些寨里的人专门带路、护盐,每个人带一队人,这样背回来的盐更多,路途上也更平安一些。”

师父听到六爪女这么说,放下手里的书本瞠视着她,面孔是木板一样的平坦,就像一汪浑水令人捉摸不透深浅。六爪女心里有些发虚,毕竟,这里的一切都是师父说了算,她这样对寨子里的生意指手画脚多少显得不懂规矩,也显得她不知天高地厚。六爪女之所以会贸然提出自己的建议,并非一时冲动或者一时高兴忘乎所以。自从开始帮师父算账、记账、对账以来,在不知不觉当中,六爪女与师父的话题从算账、记账、对账逐渐延伸到了账目以外的广阔范围。

师父并没有主动打听,六爪女就讲述了她的过去。讲到父母双双被赖家楼拒之门外,惨死在黑煞神的屠刀之下时,六爪女潸然泪下,师父也眼泪汪汪的。讲到她狠狠咬了赖老爷一口,发誓要盖一座土楼的时候,师父竟然拍案大叫:“痛快!有志气!”讲到她带领哑哥和红点烧毁了赖家柚园,师父“呵呵”笑了,还说了一句:“当时我要是也在就好了。”师父说这句话的时候,六爪女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小孩子恶作剧般的童真。

当然,她也会抱怨,抱怨师父对她太不公平,把哑哥送到武状元手下当徒弟,把红点送去读书,唯独让她天天打算盘,手指都肿了,胳膊也酸了,现在手指虽然也不疼了,胳膊也不酸了,可是又成了账房先生,整天围着账本、算盘,哪儿也去不了,想去看看哑哥和红点,师父也不带她去云云。面对她的抱怨,师父应对的手段连换都不换一下的,总是淡淡的一句话:“不吃苦中苦,哪来甜上甜。”

现如今她已经习惯了有事没事跟师父瞎聊,两个人聊天的场景非常怪异:师父坐在书桌前看书,六爪女坐在书桌另一头拨拉算盘,有的时候是算账,有的时候是扒拉着玩。在叮叮当当、清脆悦耳的算珠声中,六爪女说话,师父应答,不管是正在读书的还是正在打算盘的,谁也不耽误听话,谁也不耽误说话。六爪女的话题非常广泛,这可能跟她的年龄有关,像她那个年龄的半大孩子,脑细胞非常活跃,思维也缺乏线性,呈现出一种跳跃态。有的时候正说着账面上的事情,六爪女会突然冒出一句:“今天是肉日子,听阿嫲说黑子没下山买肉。”

寨子里平时都吃素,唯有月中和月头会吃肉,大家就都把这两天叫“肉日子”。有的时候,大家出门背盐的时候,临出发也会吃到肉,或者背盐回来也能吃到肉,那都带有临时犒劳的性质,算不上正经的“肉日子”。

六爪女贪吃,肉日子比谁记得都清楚,她一提醒,师父就会说:“你让胡子去,今天不让黑子吃肉了。”

六爪女就会答应着跑去当个临时传声筒,结果,大家都有肉吃了。六爪女去传话的好处是,她一定会“贪污”掉师父后面那半句“今天不让黑子吃肉了”。所以,尽管黑子懒得下山买肉,却也从来没有因此而被惩罚没有肉吃。几次以后,师父发现了六爪女没有完整传达他的指令,不但没有骂她,反而表扬她,说她心好、善良、宽容。

同类推荐
  • 潘依

    潘依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无形的来客(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无形的来客(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芒果城

    芒果城

    讲述了一个女人夏云仙及其子孙以异乡流浪者的身份,对抗传统、习俗和权威,为了土地生存权而苦苦拼斗的故事。其中有欺骗、背叛、疯狂、梦呓、谋杀、自杀。光怪陆离,惊心动魄。这是一个灵魂救赎的故事,这是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这是一个拷问人性的故事,这是一个凄惨爱情的故事,这还是一个称得上深沉的故事……本书是一道夺目的光芒,深层揭示了漂泊与定居、传统与对抗、迷醉与清醒的人生状态。
  • 200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200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200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分上、下两卷)、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极乐

    极乐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热门推荐
  • 盛宠王妃:腹黑三小姐

    盛宠王妃:腹黑三小姐

    “王爷,您休了我吧!”某女可怜兮兮地说。“为何?”“我犯了七出之条,我善妒。”某女答。“哦?正好,反正本王也不喜欢那些女人,那本王把她们全都弄走?”某爷表情淡淡地道。“那我无子。”某女不甘心地继续。“额……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所以咱们得多加努力啊!不如现在就努力吧!”……
  • 有妖气:蛇王的倒霉妃(全本)

    有妖气:蛇王的倒霉妃(全本)

    谁有她倒霉,捡块玉石穿越,算命的还说她是天煞孤星,连自己也克死了!而且这是什么魔幻世界啊,美男成群,神魔乱舞的,个个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尤其这位蛇王大人,虽然俊美,但冷酷无情不说。修炼要她陪,喝酒要她陪,不高兴了也要她陪,睡不着也要她陪!可盖棉被纯聊天可以,她没打算做蛇王的女人啊!“陆静茗,你只能是我的女人,不准你喜欢别的人,想也不可以!”他还想封她为妃?做梦去吧。她不要嫁给这个冰块蛇王,绝不!你不看那狂野的龙王,还有风情万种的狐狸精,都在算计着想抢走她。那邪魅的美男子和紫眸少年为她争风吃醋,就为争谁是好师兄。更有那谪仙和黑暗邪魔在旁虎视眈眈。她是什么,神女?人形法宝?还是香饽饽?反正她要逃,正好有美男帮忙——干脆一起私奔吧,先逃出这可怕的地方再说。“你是我的女人,永远都别想从我手里逃出去,想逃,先生个宝宝再说吧。”俊美无情的蛇王冷笑道。“god,我不要生个蛇宝宝!”-------思思的新文,大家撒花票票支持哈。《凤凰斗:第一嫡女》http://m.pgsk.com/a/469117/---思思的微博:http://m.pgsk.com/weiyin1987欢迎围观。木有钻石,木有神笔,木有鲜花,泪,连咖啡都没了,更新啊,思思在努力更新了,伤不起啊有木有!
  •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员工励志版)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员工励志版)

    转型时期的智慧全书,危机年代的成功宝典。困难面前,信心就是力量,展望未来,坚定必胜信心。“心暖则经济暖”,企业发展不怕金融危机,就怕信心危机。信心是带我们走出困境,迈向成功的力量。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继承发展,影响着世界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瑰宝。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元朝的曲,它们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长久地为人民所赏爱,如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美不胜收。
  • 白话聊斋

    白话聊斋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阁主,夫人来了

    阁主,夫人来了

    姓蓝,名:倾颜。职业:高科医务研究师...然在一次自我挑战时,被毒素感染,就这样般死在了自己骄傲的医术上,赶上了现代人人想自杀穿越的末班车.自带饭碗重生的她成为了武林四大武学家族之一的蓝家掌上明珠,亦是家人手上的珍宝。传闻,凡是见过她医术之人不是成"傻子"便成"呆子"刨个肚解个腹"噩梦连连"终生难忘.传闻,她是善良亦是凶残。传闻,她医术超群无人能敌,却可以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死在自己面前。冷漠如雪,漠然看世,却是天下最大杀手阁的掌权人——叶镜渊,是黑暗最大杀手组织的掌权人,素有怪癖,身边从未有过女色。江湖人人揣测此人至今还是枚处,也可能是不能人道.又传闻他喜男性不好雌性,难怪门下清一色…杀人如蝼蚁般的他,惊奇的救了她家人,本是没有交集的两人,却从此阴差阳错的改变两人的命运…片段节选:当女人走近他,准备把脉,他却用内力将她隔开,冷冷地看着她,不发一言。女人无语抚额,看来传闻是真的。没好气的开口:“叶大阁主,你不让我给你把脉,我怎么帮你解毒?”男人依旧冰冷淡漠,却鬼使神差的开口:“本尊不喜雌性生物的触碰。”那会让他感觉是毛毛虫。。。雌性?生物?女人面无表情的开口:“那就当我不是女人。"某阁主想到刚刚这女人对付敌人的手段,点了点,的确不像女人。某影卫眼角抽搐。某女得到回应,拿起个大针包,走近某男,嘴一咧,露出森森白牙。。。。。。本文一对一,男女猪身心干净,绝对专情加宠文【强力推荐】:《悍妃,本王杀了你》《老婆——后宫爆满》(PS:这个是NP哦。)《无赖王爷彪悍妃》
  • 凤求凰

    凤求凰

    《凤求凰》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现在部分城市、淘宝网、当当网已有销售。凤求凰凤兮凤兮九天翔,翱游四海求其凰。参风云兮暗日月,顾影自怜在高堂。忽现耀目以神动,有玉人兮出潇湘。才堪咏絮情堪握,嫣然一笑兮明珠失光。凤兮清歌引碧霄,振翅奋近绮罗香,瑶池绿波荡鸳鸯。音未绝,轻逐芳,欲行不行归故乡!凤求凰群号:43225880(已满)晓晓说群号:43704325(已满)凤兮清歌群号:43038093(已满)凤舞九天群号:16032613(已满,抱歉)谢谢一直支持凤求凰和紫晓的朋友们!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