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400000008

第8章 日 记

日记之类的事也有阶级,帝王的名起居注,由别人执笔,早年还是宫中的女知识分子。帝王的活动需要记,是因为确是影响大,上至群体的安危,下至某些人的祸福,都与他的心血来潮有关。这样的日记是为多数人。为自己呢,孔子在河边,慨叹过去的难得存留,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京剧中以大白脸出现的曹阿瞒竟也有这种心情,《短歌行》中有句云:“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时间无情而人力有限,留不住,只好安于退一步,用纸笔记下来,以备日后翻检,像是还没泯灭。

比如真就记了,翻检,以常人为限,发现若干年以前,某月某日,想得一顶高职称的帽子,真就得了,某月某日,想看到意中人点头,真就点了头,以及下而又下,某月某日,被梁上君子拿走几张(因为仅有这一些)大团结,某月某日,被红卫英雄揪去批斗,往事如影,有笑有泪,总当很有意思吧?也就因为有意思,所以有不少人,依祖先老例应该日入而息的时候,却拿起笔,记当日的事,包括见闻,主要是自己的身心活动。这活动,依照各个人的多方面的不同,入记就难免有所偏重,如翁文恭之流偏重政务,越缦堂之流偏重学问;还有破格的,如鲁迅记洗脚(用文言,曰濯足),清朝某道学家记与老妻敦伦,以证事无不可对人言。总之,内容五花八门,就是别人翻检,也会发现,至少是有些地方,有意思。有意思还有个重要来由,是写了供“自己”日后翻检的(少数人例外),就容易掏出血心,说真话。说“容易”,不说一定,是因为世间是复杂的,比如就时间说,我们也可能躬逢伟大的时代,那就时时要准备红卫英雄之类来搜查;就空间说,如果有同室人,有时候,她或他也许有兴致看看吧?再有,如果诸多条件齐备,所记有问世的机会,则想到十目所视,也当为避免十手所指而笔下留情(自己之心情)吧?

但问世,终归是极少数。说起来这也是人间的一种遗憾,有印刷术以前无论矣,专说五代以后,如果李清照曾记日记,而有幸传下来,那就可以设想:一、其可读性必超过《金石录后序》;二、是否改嫁张汝舟的问题,也就不会直到今日还争得脸红脖子粗了。这位易安居士大概没记日记。据陆放翁《老学庵笔记》,黄山谷是记的,未能传世,推想其时还不觉得这也是可以让别人看看之文。这看法,直至后代也仍是只有小变而没有大变。这小变是极少数人,既人名高又文名高,记,也许落笔时就想到可能问世甚至希望问世,而真就问了世。至于绝大多数人,我们要用减法,先减去个最大数,不识之无因而也就不能拿笔的。

接着还要减去能拿笔而没有兴致甚至并未想到记的。这样一减,所余就都是记日记的,估计数量不会多。这不多之中,文值得看的,估计还是少数;值得看的,如果人无高名,问世也大难,因为刊印之前不能不考虑销路。这结果,与其他文体相比,市面的书架上,以及图书馆的书架上,日记就成为罕见。语云,物以稀为贵,也因为上面说的,容易说真话。多年以来,对于日记,我总是喜欢看。能不能举一种最喜欢的?如果不是比高下,允许说偏爱,我想说,那是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小原因是学富,大原因是文高,通行说法是辞章好。辞章好,可以说是用意写的,因为一本写完,有借与人(如樊增祥)阅读之事;也可以说用意而没有离开本然,因为影印的传世本是稿本,并未誊清甚至重写。

不重写而可读,至少是我,读,就总是有高不可及之感。说不可及,发自肺腑,是因为我也写日记,看别人的,就难免反观乎己。反观,自知不可读;但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关于写的种种,像是还无妨说说。我生于农家,很少机会亲近书香,因而直到中学阶段的后半段才想到写日记。为什么想到写?后来回想,大概是贵生从而有伤逝之情在作祟,舍不得,没办法,只好记下来,以期经历之事以及伴随的笑与泪能够留在小本本里。体例同于一般人,每日睡前写,记月日,记阴晴风雨,日常活动记大(如上课、上班)不记小(如漱口、洗脸),略常而详非常(如外出、来客等)。内容有偏重,是多写心的活动(后来有变,详下),分说,曰思想,即对什么有看法,曰感情,即对什么有爱憎。这样一来,所写就成为头轻尾重,头部像记账,尾部变为写文章。

这样,由20年代晚期起,到40年代末止,记了二十多年,迎来另一个新时代。新之一是是非有了规定,带来的困难不小,因为忘掉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不容易。结果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是非,说己之所信;不要是非,说己之所不信。新之二是是非的要求严格,带来的困难更大,因为卫冕的英雄无时不有,无地不在,如果说己之所信而不合规定的是非,而竟入卫冕英雄之目,那就后果不堪设想。幸而我还有保身的明哲,于是先是清飘扬于外之文,用的是古法,非礼勿言。紧接着就清只可自怡悦之文,用的是留头去尾法,即写日记,只记账而不再做大块文章,敞开胸襟给人看。想不到这先见之明真就有了大用,是文化大革命中,有革命性的人物来搜查了,日记当然要拿走,而不久就退还,推想是对于这样的写实文字,“某月日,星期几,小风,不热。准时上班,注解某篇课文。六时下班,返家,路上买扁豆一斤。”既无兴致看,又无兴致保存,发还可以心净。

这是日记引来的胜利,可以拍掌称快。但也不是没有麻烦。其一最难处理,是有些事,记不记,如果决心记,记到什么分寸,如何措辞,都要大费斟酌。我是常人,而且是庄子所说“其耆(嗜)欲深者其天机浅”的常人,身心的活动,有时就难免与传统的礼法,甚至心中的天理(用宋儒的说法),不能尽合,记不记?昔日的有些道学家,是自负为事(甚至包括梦的内容),无不可对人言的,他们是否真能做到,自然只有他们自己能知道。至于我自己,就认为,如果也求事无不可对人言,就要有大雄之心,我行我素,不顾传统,并少看四面八方。这不容易,以梦为例,情动于中不罕见,其中总难免有应该止乎礼义而未能止乎礼义的,也记吗?我则常是采用今世的保身之法,曰多说不如少说,少说不如不说。不说,即未记,即使事轻微,关系不大,有时想到古人说的愧于屋漏,终归是不能心安理得。

其二,除极少数有史料价值或文学价值,值得问世以外,日记都是备自己日后翻检的,而说起翻检,其中又会有不少酸甜苦辣。就我自己说,是几乎不翻检,主要不是因为昔日的生活苦,而是因为回顾过去,感到人生真是如梦,往者已矣,来者也不会有什么价值,而又不能不活下去,所以更是苦。这种感触,有时甚至使我想到,与其记了不敢翻检,还不如不记。但是又想到,万一有什么旧事需要翻检呢?所以还是保留生活旧迹的愿望占了上风,直到现在,不问有用无用,还是记。

还有个其三,是最后如何处理,也不好办。我自信,这多年的日记,七七事变以前的若干本,毁于战火,可以不计,还有几十本,确是没有传世价值,那么就学林黛玉,焚稿?困难不是来自理论,而是来自实际。比如说,决定焚,自己尚有力时,考虑到也许还有用,不好焚;自己已无力时,下一代可能看做家乘(黄山谷的日记即名家乘),舍不得焚。如果竟至留下来,又竟至有人(纵使是家门之内的)翻阅,看到不少不足为训的,会有什么感触呢?想到古人说的人死求速朽,不禁为之慨然。

但那终是身后事,不管也罢。至于身前,明月之事不可知;今日,以及以前,已定,可意也罢,不可意也罢,都是切身的,应该珍视,能有个比较明晰的痕迹,总比茫然一片好吧?这痕迹,我未必检寻,甚至未必敢检寻;不过知道有此痕迹,藏在那一堆本本里,终归是个安慰。而说起藏,忽然想到一篇早已想写而仍未能动笔的文章,“十年泉下”,也许终于不能动笔吧?那就能有个藏这样的人和事的地方也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所以我还是决定继续记下去,直到无力拿笔时为止。

同类推荐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祭》是河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关仁山为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而作。当此三周年纪念,关仁山先生将诸多稿约置后,潜心闭关,为四川人民创作出这部荡气回肠的长篇力作,小说跳脱了同类作品的一般模式,站得更高,从中华民族大爱传承生生不息的角度,讲述了一个从唐山到汶川到玉树千里驰援传递爱心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从更高的层面来表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大爱的力量,歌颂了感恩、奋进的时代精神。
  •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当一个人从扮繁复杂的异乡回到故乡,故乡是不需要辨别的。故乡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深切记忆,一个人回到故乡,他就是回到母亲的怀抱,他就可以宠辱皆忘,直至消失在与故乡无边的融人中。与物欲横流,人情淡漠的他乡相比。只有故乡才是我们皓首单衣仍不忘返回的最后归宿,只有故乡,才能让一个游予在他的怀中快乐地哭泣。
  •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作为一名新时期文学的参与者,本书作者长期身处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前沿,是作者对世纪转折间报告文学发展的追踪、观察和思考,因此这些文章表现出了深厚的理论素养,也有对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其中一些篇章是对报告文学理论建设的丰富、发展和补充。同时,这些研究文章还向读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本书收录的是作者1996年到2000年间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具有相当的资料文献性。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既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其中既有宏观的报告文学理论及发展流变、创作潮流的梳理、总结,同时也是这几年报告文学理论界的一个阶段性成果。甚至是微观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的剖析、评论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青春的日子,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默默关注,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偷偷喜欢,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热门推荐
  • 一等农女

    一等农女

    前世繁华梦一场,今生宁做农家女。前世的她,冷血无情,孤单寂寞。今生的她,腹黑狡黠,桃花朵朵。前世,她杀人,经商,睥睨世界,心底冰寒。今生,她种田,养兽,笑看浮华,轻言他物。此农女非彼农女。一本种植秘籍在手,天下我有。农女有言,我在种!种什么?种田,种丹,种矿,种兽,嘻嘻,最后种出一个夫君来!实乃一等农女啊。之后嘛,种包子喽!简单地说就是穿越女悲催的在古代生活,最后获得幸福的事!本文温馨专情,结局一对一······夜家小院儿里,某女仔细地开垦着土地。一傻头傻脑的男子,屁颠儿屁颠儿的跟在女子身后,时而除除“草”,时而施施“肥”,直把女子气得咬牙切齿。“你有完没完。”一听就是颤抖的声音,还伴着咯吱咯吱的磨牙声。男子带着‘你别插嘴’的眼神迎面扑来:“我在种田,别捣乱。”“谁在捣乱!”女子的声音越发低沉可怕。男子恍若未闻,继续他的种田大业。于是,两个时辰后,男子心满意足地走了。留下整整齐齐的一片杂草,唯余女子风中凌乱,心中唯明白一理,跟傻子计较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姐姐,你干什么呢,你干嘛活埋我嘛,难道···你不想要人家了,呜呜······”一肥虫委屈的哭闹起来,却只得到粗暴女子的一顿好打。“闭嘴,哭哭哭,就知道哭,我这不是为你好吗,种在土里,过几天你就可以有好多子孙了。不用天天羡慕嫉妒俊儿了!”女子恨铁不成钢。“姐姐,这这···这有根据吗?”肥虫忐忑,姐姐千万别把它整死了。“放心,有我出马,哪还有不行的,你就安心等着吧!!!”女子拍胸脯保证。肥虫无语,它怎么感觉自己凶多吉少了呢!······古色生香的房间里,一女子正在一个炼丹炉里一会儿添添土,一会儿浇浇水。一个傻头傻脑的男子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蹲在女子身旁仔细看着。“娘子,你在干什么啊?”“你娘子我在种丹。”“哦,等丹种够了,我们种点别的好不好?”“好啊,相公想种些什么啊?”“种包子好不好,我喜欢。”“这个啊,我还不会,我给你蒸包子好不好?”“那···那你会了就给我种吗?”“当然了,我努力学啊。”正沉迷种丹的某女没有发现她眼中的傻子狡黠的目光。······“哟,这不是鼎鼎大名的长公主嘛。”一长相俏丽中带着尖刻的侍女道。一个弱不禁风的温婉女子轻斥:“星儿,你怎么可以这么对姐姐说话,姐姐,是我没管好奴仆,您别生气啊!”
  • 青梅恋竹马

    青梅恋竹马

    一夜之间,夏天从天堂坠入地狱,有人欢喜,有人忧!离婚!势在必行!离婚前,必须将这起惊悚事件查个水落石出,不然,夏天的妈妈杨三姐要告状到京城!家丑不可外扬!何况夫家在京城声势显赫,位高权重!秦老爷子一通电话,远在国外执行秘密任务的国际刑警秦邵璿接到一张任命书,成了T市最年轻的局长,亲自调查此案!*“姓名,年龄,籍贯,职业?”藏青色制服,银色肩章,衬得他如雕如刻的轮廓英气凛然!“…”夏天的心几乎处于故障状态,不仅仅是她有点制服控,而是空降来的秦局长就是秦晋阳的亲叔叔!“姓名,年龄,籍贯,职业?”秦邵璿抬起眸子,貌似根本不认识她,声音一如既往清冷僵硬。秦邵璿会不认识她?除非这男人得了失忆症!要知道,他曾经是她年少时的欺负对象!“回答问题!姓名?”全方位公事公办。“臭丫头!”小时候,眼前的男人叫她臭丫头,叫秦晋阳臭小子。秦局脸一沉,低头,龙飞凤舞写了两个字。“年龄?”“你的减去…”右手伸出,摆出一个数字。秦局看着那细腻莹白的拇指和小指,额头黑线N条。*她想离开,却被秦晋阳拦住,猩红的眸凝视着她,竭斯底里。“秦晋阳,过不了多久,你应该叫我婶婶!”她扬起脸,美丽如花蕊般绽放开来,灿烂夺目,折煞人的眼睛。这里面,偏偏就有让秦晋阳无法释怀的东西,面色铁青,咬牙切齿,“就你这种残花败柳的女人,还想嫁入秦家,做梦!”“晋阳,怎么和你婶婶说话呢?”不等夏天开口,自然有人给她撑腰,一袭墨色西装,身影挺拔的秦邵璿大步流星走过来,长臂一伸,搭在她肩上。秦晋阳霎时被震得皮焦肉痛…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坐看高富帅们尔虞我诈,利用矮矬穷们出谋献计,哪怕你年岁不在,只要有才,照样功高盖主,定会有你一片天地。最终渔翁得利者,才是笑到最后的霸主!
  • 琴医魅月

    琴医魅月

    这里是一个以琴为修炼的世界。腹黑+强大+性格诡异=女主。南宫月:废材体质,受尽冷眼,好在有一个天赋极强的哥哥,因为哥哥的庇护,才不被家族人去过,但是却在哥哥前去学院,家族因为利益将她送出去顶罪,没有人知道,早在N个月前,灵魂早已经变更。现代的凤月:天才医生,备受关注,性格却怪异,喜欢做的事情也是为所欲为,不过对待病人却是专心不二。琴气分为十等级,每个等级又分为十等。【某某腹黑男】“月月,你已经看过我的身体,你要对我负责。”某某腹黑男笑着道。南宫月冷冷一瞥,“我看了这么多身体,岂不是要我负责?”“那些无视,你只需要对我负责就可以了。”某男人自以为是的抛媚眼。【某某单纯男】“小月,为什么每次看到你,我觉得浑身这么热。”某某单纯男一脸纯洁的看着南宫月。南宫月真的是要吐血了,他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过来,“那是因为老娘在洗澡。”【某某闷骚男】“南宫月,你这样不对,你怎么可以这样呢?为什么这样呢?……(省略1000个字)”某某闷骚男在南宫月的耳边不断的嘀咕着。南宫月仰天问天,为什么给她遇上这么闷骚的人啊,偏偏还必须天天见。【某某男……】
  • 嫡女策

    嫡女策

    言绪紫:言府三小姐,后嫁给临王成为第三任临王妃。母亲为言宁氏,深受宁家疼爱。天资过人,容貌清丽,被继母与继姐谣传为虞城“言三无”。君澈临:临王,双腿残疾,传言恐怖至极,实则容貌妖孽,美甚女子,心里一直记恨皇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你的高薪怎么来

    你的高薪怎么来

    《你的高薪怎么来:实现职员和企业双赢的工作理念》获得高薪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即使永远是在给人打工,只要能如《你的高薪怎么来:实现职工和企业双赢的工作理念》中所言,按照敬业、专业、效率、绩效、成本、提升、晋升、人脉这八个方面进行修炼学习,你也能很快获得高薪。因为这八个要点都是按照高薪人才之所以能获得高薪的标准来设计的,或者说,这八个要点都是老板能够给你高薪的参考标准。达到了这八个标准,老板就会很乐意给你高薪。
  • 财商教育:我的孩子会理财

    财商教育:我的孩子会理财

    为了让家长朋友更好地认识财商教育的重要性,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财商,我们编写了《财商教育——我的孩子会理财》一书。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精彩的案例和分析从不同角度向广大家长朋友全面阐述了财商教育。本书并不是以一种枯燥无味的说教式的姿态出现在家长朋友的面前,全书涉及了美国、德国、英国、瑞典等西方发达国家,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的成功人士,如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洛克菲勒、哈特、安德鲁·卡内基、山姆·沃尔顿、英格瓦·坎普拉德、拿破仑·希尔、杰克·韦尔奇、松下幸之助、李嘉诚等的创富、理财经验。另外,在书中也对犹太人的创富经验做了相关介绍和展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