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300000038

第38章 王 世 襄 (2)

其二,看王先生的著作目录,总觉得他知识面太广,翻看某一种,无论讲什么,都是旁征博引,头头是道,就不能不惊于他的“博”。这博,一部分由读书来。读书的面也广,如《说葫芦前言》由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发现葫芦子以及甲骨文的“壶”字说起,中间引《论语》《尔雅》《本草纲目》等书,以说明葫芦的异名及历史沿革,就仍是汉学家的传统,重多闻,言必有据。这方面的博,由书呆子看,不稀奇,因为不舍近求远,清代乾嘉学派的学者也都优为之。稀奇的是许多(或说绝大部分)材料以及讲说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亲身经历,包括采访时所闻和身体力行。这条路来的知识最精粹可靠,也就最珍贵,比喻说是入虎穴得来的,没有献身的精神是必做不到的。所以这里说博,重点是说“文字般若”以外的,至少我觉得,是一般书呆子连想也不敢想的。

其三,博是面广,更难得的是面中的各个点,所知都深入细致,能够触其隐而表其微,即构成“精”。大概是几个月以前,一个也喜欢杂览的中年朋友告诉我,看王世襄先生的什么文章,据说犬和狗有别,他吓了一跳,是感到“多识夫草木鸟兽之名”竟这样之难。我也吓了一跳,心里说,真不知道这老头子肚子里装多少东西!及至看了《獾狗篇》,才知道确是有别,狗的脚趾是十八个,犬多两个,并且早已见于《说文解字》:“犬,狗之有县(悬)蹄者也。”这不知道肚子里装多少东西的感觉,到翻看他的著作之后就更为强烈。也说个总的印象,是他肚子里的东西,借用王阳明的术语,都来自“行”,所以就非只是嘴把式的所能比。可是说到行,由近到北京城内斗蛐蛐,城外养狗逛獾,直到苏州寻明式家具,美国博物馆照珍品像,真是数万言也说不尽。不得已,只好用公子王孙的省力之法,现成的。

现成的也太多,只说一点点我特别惊叹的,缩为两项。一是识货,就是能够分辨真假好坏。比如有生命的,大有鹰狗,小有各种秋虫;无生命的,大有明式家具,小有蝈蝈葫芦、鸽哨,等等,见到,都能断定产地,是否值得驯养,制作年代,是否出于名工匠之手,这要有怎样的修养才能做到?显然,不吃透了就必做不到。这吃透了还表现在识货的更上一层楼,于是成为二,自己能动手。活物,养秋虫,斗,听叫,养鹰,猎野兔,养狗(不只能相狗、驯狗,还能偷狗),猎獾,他都干过,而且成为专家。死物,只说二事。一是明式家具,他不只能拆卸,还能修补。二是葫芦器,他自己也能制(由种植到成器)。如果能找到《说葫芦》这部书,可以看看图版49~58,69~70,125,129~132,那些都是他自己动手制的。我最欣赏69、70两个蝈蝈葫芦,一个花样是火画金鱼,一个花样是押花樱桃鸣禽,专说画,简练而气韵生动,说是出于名家扬州八怪某一怪之手,也不会有人怀疑的。

其四,限于说著作,成就(包括方面广和内容精)这样高,是来于“勤”。写书,推想必没有懒汉(或懒婆)。但王先生的勤不是一般的勤,用新风语说,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勤。仅以图版的来源为例,为找值得介绍的明式家具,他走遍了苏州地区各地,由著名园林、堂馆、旧家直到寺庙、茶馆,决心到大海里去捞针。我听他说到种种难处,只举一事,是听说某旧家有个年代久远的明式书案,想看看,照相。托与这家有亲友关系的人去问,幸而答应了,说在某一间堆旧物的屋子里,可以自己去找。到那里看,满屋子都是破旧什物,那书案压在底层。王先生总是知难而进,找人协助,把满屋子东西都清出来。如果看书案可入书,还要清灰尘,刷洗,上光,然后照相。其后当然还要物归原处,这样一折腾就是几天,而所得只是图版的一件。图版是附件,重点是讲说,有很多是由老内行嘴里掏来的,这也要有张良取履的耐心,不能勤就必做不到。

其五,以上感触说了四项,煞尾想说个最使我赞叹的,是想不到上天竟能生这样的“奇才”。称为奇,因为他治学不走熟路;兴趣或爱好罕见地广泛,而且凡有所好就必钻进去,不得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书斋内的,有书为证,各方面,他的造诣都使一般书呆子有望尘莫及之感,可不再说。这里想说说书斋外的,幸而也有文为证。我看到的是以下几篇:《说葫芦》下卷第三章《秋山捉蝈蝈》,《蟋蟀谱集成》附录二《秋虫六忆》(包括忆捉、忆买、忆养、忆斗、忆器、忆友),《獾狗篇》(主要包括獾狗谱、驯狗与逛獾),《大鹰篇》(包括打鹰、相鹰、驯鹰、放鹰、笼鹰)。需要大书特书的是这些并不是抄撮旧闻,而是记自己的活动。

这表示,他在上燕京大学的同时,还养鹰、养狗、捉蝈蝈、斗蛐蛐,等等,而每一种活动,看所记便知,都不是玩票,而是下海,比玩家和五陵子弟一点不差。天道远,不可问,只说人事,我年略长于王先生,在北京住六十年以上,见闻中学术界的人不少,还没有一个既读《说文解字》又养鹰兼斗蛐蛐的。此之谓天生的奇才,世间罕见者也。写到这里,又想到王先生之所能,还有他尚未写入篇章的。一种是摔跤,是善扑营的头等布库教的。学得相当不坏吧?今日看,膀大腰圆,80高龄仍骑车满街跑,兼运重物,可以为证。另一种是有高的烹饪技术,许多名厨师提到他的大名都点头称叹。这,我问过他是怎么学的,他说他年轻时候,许多亲戚家有名厨师,饭时他不上桌面,愿意钻厨房,看,请教,渐渐也就会了。可以坐待品尝而偏偏学做,书生中稀有,所以也就成为奇。

写到此,像是可以结束了,忽然想到前面曾说玩的也值得研究,还有深而玄远的理由。一不做,二不休,想先说说这理由;估计会意有未尽,就再说说“人”。先说理由。其实许多事也可以不追问理由。不追问,原因之一是不容易找到理由。如邻居二大妈好串门,说张家长李家短,你问她为什么,她也说不清楚。其女不串门,可是惯于穿头尖底后部有柱的鞋逛大街,你问她为什么,她同样说不清楚。凡事问理由是书呆子的陋习。但既已陋了,对于玩的也值得研究,就无妨问问理由。显然,这就要想法证明“玩”也有价值,甚至超过柴米油盐的价值。

难吗?人各有见,我说说我的所见。所见来于所感。佛家说人生是苦,或者失之片面,但并不都错。我说我的所感,一种大苦是,在定命之下饮食男女,走向死灭而终于不能知道何所为(读wèi)。这样看,就真是“天地不仁(借表仁义之仁),以万物为刍狗”了。就甘于充当刍狗吗?我想,不甘于的办法,或办法之一,就是“玩”,以求化在定命之下挣扎为自得其乐。如果我这个想法还有些道理,王先生的所行,其意义就还有“超常”的一面。我有时也想超常,可惜无王先生之才之学,至多只是廉价买几方石砚,向人讨一两个天然葫芦陈之案头,霜晨雨夜,看几眼,换一点点人间尚有乐趣的安慰而已。

最后还想说说“人”。前面说到王先生的才、学,以及我与他的交往,其实也就是说他的为人,何以还要集中说呢?是因为说得不够,怕以貌取人者认而不能清。我自信是认而能清的,这清是,外朴而内秀。外朴可以从略,说内秀。他能书,能画,能诗词,都可入能品。最使我惊讶的是他经常沉浸在诗境中,或说生活就是诗。怎见得?有他的自述为证,只抄两处:

养虫家绝少自捉自养者,捉蝈蝈之劳累不亚于“拉练”急行军,而余独好之,不以为苦。50年代,灰峪、孟窝即有佳者,或当日往返,或寄宿军庄小店,次日回城。十年浩劫中,除非禁锢在“牛棚”,秋分、霜降间,晴朗之日,常在山中。生逢乱世,竟至国不成国,家不成家,无亲可认,无友可谈,无书可读,无事可做,能使忘忧者,唯有此耳。惜西山近处,由于污染,蝈蝈已稀少,且无佳者,不得不远往安子沟或牛蹄岭。当时每月领生活费廿五元,实无余资乘长途汽车,只有骑车跋涉。半夜起程,抵沟嘴或山麓,日初升,待入沟或越岭,而蝈蝈方振翅。午后三时即返回,入城已昏黑多时。骑车往返百数十里,入沟登山,往往手足并用,亦不下二三十里,迨至家门,臀腿早已麻木,几不知如何下车。巷口与邻翁相值,见我衣衫零落,狼狈不堪,笑谓:“你真跟打败了的兵一样”,此语诚对我绝好之写照。私念得入山林,可暂不与面目狰狞、心术险恶之辈相见,岂不大佳。夜蜷铺板(床已被抄走),虽力尽精疲,亦未尝不默感上苍,于我独厚,使又得一日之清静也。(《说葫芦》第116、117页)

我有时也想变成蛐蛐,在罐子里走一遭,爬上水槽呷一口清泉,来到竹抹啜一口豆泥,跳上过笼长啸几声,优哉游哉!(《蟋蟀谱集成》第1460页)

至此就不是玩了,而是连性命也化入其中。这“其”是诗境,是仙境,是幻境,能入其中,如果我有此天赋和功力,我也要默感上苍。可惜我望道而未之见,想到这些,是既惭愧又惆怅的。说到感谢上苍,在王先生,就还有个重要来由,是家中有一位贤而多才的内助,袁荃猷夫人。袁夫人在燕京大学是学教育的,专业之外还从名家学过画,学过古琴,50年代前期到音乐研究所工作,成为音乐学者,有多种著作出版。用常人的眼光看常态,王先生的所好多不合常规,适应“非常”大概很难吧?可是袁夫人像是不仅安之若素,而且,至少我看,是志同道合。例如《明式家具研究》,想说明结构,要绘线图,袁夫人告诉我,找不到人画,她也不会,只好练习,结果就画了一百多幅。

这线图,凡是看过这部著作的人都知道,精致美丽,与明式家具的彩色照片并列,成为不同形式的艺术品。这是找不到人画,不得不。还有主动喊“加油”的,是见于《说葫芦》第121页的“世襄听秋图”。图用写意之笔,画王先生坐短凳,身前立一圆桶,手持纸筒,耳对筒口,鉴别一些秋虫鸣声的优劣,笔画不多而神情酷似,下款署“一九八四年除夕荃猷”。看了这幅图,我不禁慨叹,天之生奇人,报奇人,这样就够了。慨叹毕,由奇还生个奇想,是如果能得一幅既画又写的夫妇合作,入镜框,悬之壁间,一定很有意思吧?思路至此,一想不好,记得去岁写《启功》,就是以不忘揩油终篇,这次仍走旧路,人将有什么印象?用驷马追回?那就成为先盘算,只说有光彩的,也于心不安。最后彻悟,想这些,过于费力;还是不想,由它去为是。

同类推荐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在人类生活中,爱的出现,或爱的信仰的出现,带来的不一定都是绚丽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在很多时候,爱情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忧伤、孤单、仇恨,甚至毁灭的前夜。
  •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一生曾获32个博士头衔 。叶君主编的《文学与哲学(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文学、哲学理论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可以从中了解大师的风范。
  • 灵魂里的铁

    灵魂里的铁

    本书为李克的首部个人诗集。收录作者创作、发表的140首新诗,分为《说出那个词》、《事物的内部》、《光芒涌入》三个专辑。
  • 东溪乡

    东溪乡

    书中分《青春寄语》《诗歌习作》《灯下漫笔》《夜读辑录》四部分。
热门推荐
  • 异界之绝非神偷

    异界之绝非神偷

    我苏可可堂堂一代神偷,不管是多厉害的高科技还是多牛逼的侦探队,只要是我要的东西就没有是得不到手的!只是天妒英才在本姑娘再次得手后这近视又老花的老天爷居然把本姑娘给逼得穿越了,其实吧、你穿了就穿了,替身就替身吧、这跨时空的爱恋是不是有点不太科学?“娘子、不许去偷别人的东西!”某人在本神偷密谋策划前又不怕死的警告了一下。话说我都认命了,只是这异界里不科学的事情是不是有点太多了?我只想当个安静的神偷而已!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
  • 倾城佣兵妃:妖娆傲天下

    倾城佣兵妃:妖娆傲天下

    她,二十一世纪的女佣兵,有着倾城容貌,妖娆身段,狠戾的手段,谈笑间取人性命,却被同门师姐所杀。三魂七魄归位才发现,她已经身在异世。他,西夏国太子,人称废物太子,与他齐名的还有一个废物公主。是废物?还是天才?废物对废物,妖娆对妖娆,谁赢?谁输?
  • 50种最有益于净化空气的室内植物

    50种最有益于净化空气的室内植物

    你离植物越近,你得到的好处越多,你种的植物越多,净化空气的效果越明显,你种的植物品种越多,净化空气的能力就越强大本书在适合家庭环境栽培的众多植物中根据植物的净化空气的能力、易养程度、室内观赏价值、增加空气湿度方面的综合排名,精选出50种最适合室内栽培的植物,并从植物科普知识,外观形态,养护方法等方面对这些植物加以详细介绍。特点是每种植物配以多张精美图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弑魔

    弑魔

    问世间何为魔。为所欲为者为魔。为仇,杀!杀千人,杀万人,杀到到尸山骨海,血雨腥风为情,杀!神挡杀神,佛挡灭佛,魔挡屠魔,为心爱之人可以杀遍天下人为义,杀!欲杀吾。
  • 碧血关山

    碧血关山

    亡国之恨、破家之仇未报,心爱之人偏是仇将之女,爱恨情仇纠结在一起无法化解;异宝现世,江湖豪杰追逐争抢,掀起轩然大波。本书故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真使人目不暇接……
  • 喋血佣兵:残暴陛下真要命

    喋血佣兵:残暴陛下真要命

    他说:“女人,除了身体,你毫无价值!”她嗤之以鼻:“男人,你连身体,都是废物!”一个是喋血佣兵,一个是暴虐帝王。她穿越而来,助他登上九重皇位,却换来别的女人新婚之夜。十尺城墙,她带着他未出世的孩子,轰然跳下。若干年后,当冰冷的指尖掐住他的脖子。她说:“这世界上,我只相信一种人不会背叛,那就是死人!而你,非死不可!”天下三分,他们以彼此为诱饵,执掌生死棋局。江湖朝堂,他们互不相容却形影不离。当爱与恨纠结缠绕,她究竟是信了帝王无情,还是选择他说的白首不离?
  •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

    总有那么一个人,在跋山涉水,马不停蹄,不顾风雨艰程,不顾天塌地陷,哪怕路遥马亡,也要千里迢迢来到你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