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800000046

第46章 辰卷 酒功之一 (4)

实际上,方瑀女士书写茅台酒的故事也许早在60多年前就已埋下了伏笔。回到半个多世纪前,从国共两党聚首山城,蒋介石和毛泽东曾举杯茅台,开启了举世瞩目的重庆谈判,到如今,半个多世纪后,胡、连在北京的这一次历史性的会晤,茅台酒始终见证着国共两党的风云际会。也正是在重庆谈判后不久,方瑀女士离开大陆去了台湾。这样说来,连方瑀女士在《半世纪的相逢——两岸和平之旅》中演绎茅台的故事也并非偶然。

中美关系的第二大使——茅台酒

邵丽

1972年2月21日,北京首都机场。美国总统尼克松走下著名的“空军一号”飞机,与前来迎接的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切握手。这一场景被辉煌地载入世界外交史册,成为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是美国总统到一个与他的国家没有任何外交关系、而且已经23年没有了交往的国家进行公开访问。改变世界历史的这个瞬间,让两个大国冰释前嫌。这在两个不乏传奇的国度里,到现在依然被看作是一个传奇,让许多人津津乐道。

当天晚上,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欢迎宴会上,周恩来总理用贮存30年以上的茅台酒招待尼克松和基辛格一行。周恩来举起酒杯自豪地说:“这就是驰名世界的茅台酒,酒精含量在50度以上。”尼克松也举起酒杯,说:“我听说过您讲的笑话,说一个人喝多了,饭后想吸一支烟,可是点火时,烟还没有吸燃,他自己先爆炸了。”

尼克松话音刚落,已赢得满堂笑声。周恩来当真拿来火柴,认真点燃自己杯中的茅台酒,用愉快的声音说:“尼克松先生,请看,它确实可以燃烧。”

随后,他端起酒杯,频频向尼克松、基辛格和其他几张餐桌旁的几十名高级官员祝酒。周恩来祝酒时,说着“干杯”,却一次也不像过去那样痛快豪爽地喝干杯中酒。他只是用嘴唇轻轻沾一下杯沿,然后礼貌热情地向对方点头致意,用一个微笑和注目礼替代了干杯动作。他回到自己的座位时,酒杯仍然是满的。

这一微妙的细节,还是被尼克松发现了。他一次又一次朝周恩来的酒杯投去探询的目光,后来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我听说您的酒量很大?”

周恩来笑笑,说:“过去能喝。红军长征时,我曾经一次喝过25杯茅台。”周恩来把酒杯捏在手指间,专注地转动着,“比这个杯子还大。”

尼克松露出吃惊的神色,继而疑惑地问道:“可是,今天您没喝?”

周恩来摇摇头,又点了点头,说:“年龄大了。医生限制我喝酒,不能超过两杯,最多三杯。”

尼克松很快转移了话题:“我在书里曾经读过这样一段故事,说红军在长征途中攻占了生产茅台酒的茅台镇,把镇里的酒全都喝光了。”

这句话让周恩来回到了往事里,他的眼睛里满含着眷恋:“长征路上茅台酒是被我们看作包治百病的万应良药,洗伤、镇痛、解毒、治伤风感冒……”

尼克松举杯:“让我们用这个‘万应良药'干杯!”

周恩来也举杯一饮而尽。历史在这一时刻定格。虽然茅台酒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已名扬四海,但是,1972年2月21日,星期一的晚间,全世界都看到了周恩来与尼克松满脸喜悦地用茅台干杯的镜头。这更使茅台酒伴随着这个历史性的“干杯”而名震世界。

那时候,包括尼克松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癌魔已经在这个年近八旬的老人体内攻城略地,疯狂地吞噬着他旺盛的生命。随后不久,周恩来就被确诊为膀胱癌。就连被称为“包治百病的万应良药”的茅台酒,也没能挽留住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生命!

尼克松回到华盛顿以后,还一直沉迷在周恩来的表演里。有一次,他得意地向女儿特里西娅说起这件事,并即兴表演起来。当他把一瓶茅台倒在碗里,点着了火,岂知蓝色的火焰跳跃着,竟不熄灭。他大为骇然,一时间不知所措。碗炸开了,吐着火苗的茅台酒流满了桌面。后来基辛格曾经幽默地提到此事:“美国第一家庭的成员奋勇协力,慌忙救火,才把火扑灭,防止了一场国家的悲剧。否则的话,尼克松政府会自作自受地提前收场,比实际发生的会更早些。”

其实,对茅台酒着迷的不仅仅是尼克松总统,同行的基辛格也对茅台酒欲罢不能。1974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代表中国出席联大特别会议。他是登上联合国讲坛的第一位新中国的政府领导人。会后,他对基辛格进行了拜访。基辛格热情款待这位来自东方的“小个子”伟人。席间,基辛格一再用中国的方式端起茅台向邓小平敬酒。基辛格的助手温斯顿·洛德开玩笑说:“我相信我们用茅台可以解决能源危机。”邓小平接过他的话幽默地问:“那我们也能解决原材料危机吗?”基辛格也以美国式的幽默作答:“我想只要喝了足够的茅台,我们就能解决一切问题。”邓小平马上接着说:“那我回国后一定增加茅台的产量!”

总理用茅台作“赌注”

胡学文

周恩来总理工作严谨认真,大睿大智,即使一些小事,也透着智慧的光芒。

总理曾经和工作人员打过赌,赌注是茅台。那是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最难忘的事情之一。经过是这样:一天,周总理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个有关中苏签订尖端武器协议的报告,毛泽东主席看后,只批了四个字:原则同意。当天晚上八点,报告批转到总理手中。国家大事,周总理自是非常重视,他想叫总参作战部副部长雷英夫看看这个报告,以便吃透精神。可是工作人员打遍电话,还找了好些地方,就是找不到雷英夫,秘书急得直冒汗。而那边,周总理还在等待。无奈,秘书如实向周总理报告。

周总理问可能去的地方都找过没,工作人员说都找过,没有。周总理问工作人员都找了哪些地方,工作人员说,家里没人接电话,又问了总机、值班室,还给办公室打了电话,都没有。周总理沉吟片刻,说那一定是看戏去了。工作人员不知周总理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他们觉得不大可能,早不看晚不看,偏偏周总理找他他就看戏去了,也许看电影了呢?或许去会朋友。周总理说得非常肯定,他去看豫剧《大祭桩》了,这样吧,你们估计散戏时间,往他家打电话。工作人员点头,却难掩脸上的怀疑。周总理笑眯眯地说,这样,咱们打个赌,如果我说得不对,输你们一瓶茅台酒。

总理和工作人员打赌,可是新鲜事,而且赌注是茅台。谁都知道,茅台是国宴用酒,尊贵无比。工作人员很是兴奋,真能赢总理一瓶茅台酒,当是平生一大幸事。可是又不踏实,因为他们心中的周总理一向料事如神,没有把握绝不会这么说。但他们实在猜不透原因,又想,没听说雷英夫爱看戏呀。

工作人员憋足劲儿在办公室等,想一见分晓。晚上11点,估摸戏散了,给雷英夫家打电话,果然在。工作人员先说了工作的事,然后问他干什么去了,周总理一直等他。雷英夫连说,糟糕,我看豫剧《大祭桩》去了。

工作人员目瞪口呆:周总理简直神了!工作人员并未因输给总理而遗憾,只是更加好奇,总理真能未卜先知吗?他为什么断定雷英夫看戏去了,而且把剧种剧目都说得清清楚楚?

总理笑着解释,其实很简单,你们没看报吗?常香玉来京献艺,今天演出的是《大祭桩》。工作人员依然不解,这并不能得出雷英夫去看戏的结论呀,也许看电影去了呢。周总理不慌不忙,很有耐心地说,别忘了雷英夫是河南人,他最爱听豫剧,当然要去看了,主席还称他是洛阳才子呢。

工作人员还是难以信服,摇头道,这只存在可能性,并没有必然性。演出好几天,他为什么偏偏今天去看?

周总理双手抱臂,笑眯眯地说,问得好。可能性中隐藏着必然性,只要有可能就能进一步作出判断。中国妇联今天不是发票了吗?小超就得到两张。雷英夫爱人刘革非也在中国妇联工作,当然也会分到两张票,票到了洛阳才子手里还会浪费掉?他当然要去看了。这样,可能性就变成必然性。怎样?还有疑问吗?

工作人员心服口服。他们以为赢定了总理,可以喝茅台了,现在他们终于知道输在哪儿了:他们是凭想象判断,周总理是凭根据判断。

这件事给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总理对部属的情况竟然那么熟悉,无论经历、家庭还是禀性、嗜好都了如指掌,他又心细,对周围发生的情况处处留意,并且联系起来加以综合分析。他心中不但装着国家大事,还装着这些小事。工作人员虽然没赢茅台,却为再次领略总理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而深深感佩。

国酒招待东瀛客,话语当年满面羞

李治邦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在某文艺单位担任领导,由于从事文艺创作工作的原因,在这座城市里有些名气。

有一天,上级单位领导通知,要去参加一个比较特殊的欢迎会,考虑到我从事创作的特殊身份,又是个小领导,应酬客人还能说上几句文词,非叫我去陪同。临行前,上级单位负责外事的还特别交代我,领导的酒量不行,你要照顾好领导,关键时刻代他饮几杯。听这话我就心里哆嗦,说实话,我一点儿酒量也没有,纯粹是个喝半量就满面通红的主。无奈,我勉强答应了,说,尽力而为吧。负责外事的还嘱咐我,酒桌上有个喜欢文学的客人,你要主动与他交谈。

到达会场才知道,是与日本国的某个城市结成友好城市,两方的有关领导每年都要互访,还要举行经贸洽谈会,隆重而又热烈。这天的欢迎会就是为远方的来客特意举办的。欢迎仪式过后,午宴就安排在了驻地最好的饭店。

由于有特别任务,我有意坐在领导主桌旁边的偏席,好距离领导近些。同桌有四位日本客人,其中两位约70岁的老者竟然会说汉语,大家各自介绍,才得知他们是当地两个规模较大商社的董事长。

宴会规格高,招待用酒档次当然也很高。居然是难得一见的贵州茅台。对于不爱喝酒的我见了并没有感觉怎么样,因为什么酒到我嘴里都是一个味道。可两位日本长者见罢异常兴奋,身不由己的站起来,连连赞叹,说是中国贵州的茅台酒,真乃荣幸之致。我好奇地问,两位先生喝过我们的茅台?一位名为川崎良冬的老先生点头,感慨地告诉我,五十年前就喝过了,一晃那喝酒的场面就在眼前呀。他用手抚摸着茅台酒,对所有中国人说,一上茅台我知道了,我们是真正的贵宾,因为用茅台酒招待客人,这是最高礼遇。”我给两位先生斟上一小杯茅台酒。酒一出瓶,那香气扑鼻而来。川崎先生抿了一小口,没有咽下,而是慢慢在嘴里蠕动着,然后才喝下,闭上眼睛很久没说话。我没有打扰他,而是与旁边的小林光一先生聊天,他见此情景,十分难为情地低声说道,对不起,川崎君和我一样,五十年前都在中国。我的脑子猛然醒悟,意识到五十年前,正是日本侵华时期,也就明白川崎忽然语塞的原因。这时候川崎满面羞愧,对我说,我非常的惭愧,日本在错误的时间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我们就是当年你们形容的日本鬼子。

本来很热烈的酒席上顿时沉闷下来,领导过来敬酒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问我怎么突然不热闹了。我小声说,我居然和鬼子兵坐在了一起,大家都不好再说什么了。领导有些紧张,环顾四周,然后对我说,要活跃起来,多谈两国友谊的话题,当年的鬼子现在就是咱的客人。领导对桌上的两位日本客人说我是一个诗人,让我朗诵歌颂酒的诗歌。大家鼓掌,我十分尴尬地站起来,急速想着要说什么。我端起茅台酒,说,茅台酒就是一座桥,联结着中日的友谊。友谊就像茅台酒一样,表面是水,可喝下去就是火,就是鼓,能燃起生活的激情,能敲起友谊的乐章。酒喝完了,余香还在,友谊长存。

席间掌声四起,两位日本老人也站起来,举起茅台酒,我们是因为中日友谊而来,五十年前我们侵略中国,用中国的茅台酒来庆贺日本的侵华战争,可惜现在日本还有一些人企图美化那场侵略战争,不敢承认历史,这实在令人气愤!听了他的话,我马上接过腔,但是您与他们不同,您的可贵就在于敢于面对历史,敢于承担罪过。两位日本老人忙连续地鞠躬,说,面对这茅台酒,实在羞愧难当。川崎说,五十年前,我才十六岁,就被当局强行带到中国了。我到过贵州,在仁怀地区呆了一年多,喝了不少茅台酒。说起来,我们也是那场战争的牺牲品,但运气好些,总算没有死掉。小林也讲道,那时日本军队青壮年战死的太多了,只好把国内那些年龄更小的年轻人强编补充入伍,我们都是些娃娃兵。遥忆当年,不堪回首哇!

两年前,我又去了趟贵州,是自己悄悄去的。川崎放下酒杯说,我特地到遵义烈士陵园敬献了花环,向中国人民谢罪!我也非常希望自己有机会为中国做点事情,所以,当听说来友好城市开展经贸业务,就毫不犹豫地随访问团来了。小林踌躇着,能为友好城市的经济做些工作,就算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吧。我赶忙替他们斟上茅台酒,感慨地说,两位老先生,我们总是说,以史为鉴,展望未来,你们才是真正的勇者!来,我敬你们一杯!

同类推荐
  • 大明武夫

    大明武夫

    赵进平凡一生,没想到在明末有了新的开始他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凭手中矛,平万里河山,这就是大明武夫
  •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楚汉相争,为何最终刘邦坐拥天下?指挥千军万马尚游刃有余的韩信,竟死在一个女人之手!两朝栋梁的周亚夫,为何落了个”不反地上,亦反地下”的罪名?书生难开国,草莽却成英雄,这又是什么道理?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时代,两汉历史蕴藏了无尽的智慧,其中有关谋略、有关人性、有关处世……
  • 秦朝那些事儿

    秦朝那些事儿

    蹒跚着潮流历史的脚步,挣扎着传统思想的禁锢。铿锵着真挚情感的倾诉,释放着疯狂燃烧的温度。
  •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热门推荐
  • 很纯很暧昧

    很纯很暧昧

    杨明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某一天,他收到一份礼物,一只神奇的眼镜,从此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鱼宝宝书友1群333702438)
  • 诡怖亡灵传

    诡怖亡灵传

    原本在梦境中见到的一本书居然诡异般出现在我的家中,我不是传说,心情不知为何无法平静。在潜意识中感觉还会有大事发生。难道是凶手编写了这本书?还是凶手在模仿这本书在作案?辗转反侧,一个直觉告诉我。这本书跟之前的血图腾案件有直接的关系,我是心理医生—欧阳少杰,去年的幻境恶梦终于结束了,治愈后的我,那么凶手会不会就是同一个人呢?,果不其然。然而我却发现接下来发生的命案却跟这本书的情节基本吻合
  • 爱你还是爱自己

    爱你还是爱自己

    成年人的爱情应该是怎样的还是说,只是互相陪伴而牺牲爱情我以为,我已经足够成熟我以为,我只是需要做出一个恰当的选择而已可原来,我还是误会了自己从来,我都是一个爱情的信仰者。
  • 出轨俱乐部

    出轨俱乐部

    60后的刘贝拉:一路小心呵护着婚姻,在政府里做官员的老公还是被围城外的迷人景色吸引,而且还有了私生子。
  • 重生之盛世大小姐

    重生之盛世大小姐

    (原名:重生之俏千金扛上律政美男)苏晚晚一觉醒来发现上天和她开了一个玩笑让她重生回十六岁,重走一次青春。带着前世的记忆,她重新把自己人生规划了一次。爱情上,她拿出拼命十三娘的勇气,把他逼得无路可走,最后乖乖同于送她的怀抱。亲情上,她为了帮妈妈报仇和继母斗天斗地,终于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抢了回来。友情上,她善于和各种奇葩打交道,最后拥有一帮猪朋狗友为她卖命。学业上,她越挫越勇,从低分率蹦到了年纪第一名,这都是爱情的力量。……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她成功从一个屌丝千金逆袭为职场女强人,随着她爱情事业即将丰收之时,她原本以为上天开的玩笑原来是一场阴谋,她前世的死因慢慢浮出了水面。是爱情还是复仇,她改如何抉择?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恶毒女配逍遥纪事

    恶毒女配逍遥纪事

    每一部苦恋情深的小说背后,都有一个心肠恶毒却对男主爱死爱活的女人,她曾是男主的前恋人,却眼睁睁看着男主爱上女主,没办法,谁叫她是女配呢。遇到变心的渣男,不是应该一脚踹开,祝他和女主百年好合么?但是她却处心积虑迫害女主,可每次都让女主化险为夷,没办法,谁叫她是女配呢,女配无人权啊!而苏剪剪,一个看小说总将自己带入女主的普通妹纸,却被迫穿越进小说中,成为衬托男女主角美好爱情的恶毒女配。而且,她还被要求不能改动剧情——臣妾做不到啊!
  • 沙漠圣贤

    沙漠圣贤

    这是一个火与沙的世界。这是一片血与尘的大陆。这是我的家——阿塔斯。没有慈悲没有雨,没有国家没有神的世界。参考2版DarkSun设定架设,沙漠风情的正统奇幻小说。日后可能引入魔法船以及Mystara世界。适合传统西幻爱好者观看。
  •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墨西哥湾的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会在北美引起飓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那么一个军史爱好者却离奇般的出生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那又会引起什么效应呢?强大的大英帝国海军舰队在他面前灰飞烟灭,凶残的哥萨克骑兵在他面前瑟瑟发抖......本书纯属虚构,请误与真实历史对照!)(恳请每位看书的朋友都帮忙收藏一下,谢谢!)新书《中华第四帝国》已上传,望书友们多多支持!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