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800000002

第2章 子卷 酒魂 (1)

茅台古镇寄怀

陈建功

我的酒量是年轻时当矿工的岁月练就的。因为那时候日子苦,又枯燥乏味,喝酒便成为一种娱乐。不过那时喝的酒,最高档次的,也就是“西凤”,而且还是沾了当矿工的光,每个月才可以分到一张“西凤酒”的酒票。如果不下井挖煤,就连这酒票也没有。那年月,酒和鱼、肉、蛋一样匮乏,只有触目惊心的标语和惊天动地的口号取之不尽。那时候我知道“茅台”吗?当然知道!不仅知道茅台,而且知道“酒冠黔人国”的茅台村。不过,茅台酒离我过于遥远,茅台村则更是仿佛在天涯之外了。

后来我喝到了茅台,而且,自从那次喝过茅台酒后,我改了拼酒的陋习。过去喝酒,真有水泊梁山“大碗筛酒,大块吃肉”的豪气——举杯一仰,便“浮一大白”,把那满满一杯纵情灌下。然而当我面对茅台时,我忽然心生敬畏了,不是因为它的名气,也不是当时的宴会气氛使我不得不故作斯文。我真的是被那小小的酒杯里升起的芳香震慑了——你难道还舍得一如旧例,俯仰之间把它干下倾到喉中吗?我端起酒杯,先用鼻子捕捉着它的浓郁香气,然后把酒杯凑到唇边一抿,只觉一缕醇厚的香浸入齿颊舌尖,久久回旋于其中……那是二十年前,在人民大会堂,在欢迎日本三千青年访华的宴会上。有趣的是,席上的日本友人大约也被这酒香震慑了,一边喊着“干杯”“干杯”却几乎没有人真的干杯。大家都和我一样,品味着、回味着,意味深长地相视,微笑……更为有趣的是,那次宴会上我认识了几位日本青年作家,大家相约散场后回饭店畅叙。等我回到饭店,到他们下榻的房间时,他们已经解了领带,穿着衬衣,在喝“二次酒”了。见我来了,递上一杯洋酒,说:“对不起,我们没有茅台”,“我们真的很想带一瓶回来,可是不好意思”引得大家会心地大笑。

此后,喝茅台的机会逐渐多了起来。不过每次喝茅台。不管劝酒者如何盛情,我都拒绝一饮而尽。我的理由是,如此美酒,不“细吹细打地受用”,岂不是暴殄天物?让我开心的是,这次到了茅台酒厂,主人拿出了上好的茅台酒招待。观主人的喝酒之道,和我竟十分投缘:他们热情地劝客人多喝一点,却从不逼我们“干杯”。他们自己也是很斯文地慢慢品味着。看得出,他们珍惜着茅台酒的每一缕醇香。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茅台酒厂待客的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强喝,不划拳,不劝酒,不醉酒。我想,除了礼貌方面的考虑,更多的,或许是对这汇聚了天地精华的神品的敬畏,对一丝一缕地领略极品的意境格外珍爱吧。

我是应《人民文学》之邀,到茅台酒厂造访的。此行的任务,是代表中国作协,感谢茅台酒厂对《人民文学》办刊的大力支持。来到久已仰慕的国酒之乡,作为客人,品尝了至尊至醇的陈年佳酿,已是平生一大快事。然而,入住茅台酒厂第二天,一个雨后的清晨,当我独自漫步于汩汩流淌的赤水河畔,酣畅地呼吸着空气中飘散的酒香时,几天来时断时续地听到的有关茅台酒茅台镇的风物史实,忽然间都像飘荡的酒香,涌入心扉。我忽然觉得,到仁怀,到茅台镇,具体而真切地感受一下茅台酒所深藏的文化意蕴,其愉悦和把酒细酌竟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那条从祟山峻岭间婉蜒而来,缓缓地从茅台镇上流过的赤水河,就是大自然给茅台古镇的第一个伟大赐予。侏罗纪的红色砂砾岩和白垩纪的茅台砾岩,层层滤透着滔滔而过的河水和潺潺而出的泉水,给茅台人送来了酿酒的甘露。这条名闻神州的美酒河。的确是上天专为酿造美酒而送来的神水,且不说它一路流淌,养育出多少闻名国内外的名酒,就连它的清浊之道,都那么富于戏剧性——据说,每年阳春三月,赤水河变成了棕红色,而到了九月重阳,恰是酿酒投料的日子,这时的河水,会变得清澈透明。大自然的赐予,又何止于此!茅台古镇,恰处于狭长的河谷地带。河谷两侧,山势绵延峙立。故而使茅台镇的上空,形成了层次众多的生态环境,为不同层次、不同品种的微生物群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空间,把整个茅台镇变成了一个兼容并包,熔铸百家的酒窖。就连河谷山岗上的高粱、小麦,都似乎专为茅台酒而生长:端阳踩曲前,新麦熟了。九月重阳,茅台酒第一次投料前,河谷高粱熟了。一个月后,第二次投料时,山岗上的高粱熟了。

而且,无论是麦子还是高梁,在当地土质气候条件下生长起来,都和茅台酒的酿造工艺要求丝丝入扣。难怪茅台人感叹:“这简直是天造地设啊!”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茅台人顺应天地的赐予,贡献着智慧与求索,筚路蓝缕,终于营造了这民族的珍品。无须悉数茅台酒“起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元明,成名于清,兴盛于新中国”的历史,只须稍稍了解一下其酿造过程,就不能不被茅台人为酿制国酒所做的积累而惊叹。茅台人告诉我,茅台高温堆积,开放式发酵,以最大限度地摄取微生物的品种、数量和活力。茅台人告诉我,茅台陈酿时,紧封坛口,让酒“于寂寞中孕育醇厚和大度,在沉默中得到积蓄和升华”。茅台人告诉我,茅台勾兑时,以不同轮次、不同香型、不同年份的酒反复勾兑而成。一般来说,要勾兑出一杯色香味俱佳的茅台酒,至少要用三四十种单型酒调配,多则用七八十种,有的甚至要达二百多种,以求丰富、细腻而韵味绵长的口感。可以想见,这样周密的酿造工艺,需要多少代人付出求索和努力,需要经过多少岁月的淘洗和扬弃。

天、地、人,就是如此奇妙地在祖国大西南的一隅相谐相生,铸造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一件珍品。真的,行走于这河谷间的古镇,感受一番之后,再“开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个中滋味,是否又醇厚了几许?!

走近经典—读《走近国酒茅台》

蒋子龙

毋庸讳言,这是一个过剩的、速成也速朽的时代。一切都显得过于短促、多变和难以把握。因此,人们就格外渴望长久,渴望经典。于是争相恢复老字号,挂出老招牌,挖掘老古董,或者既然短命就干脆短个轰轰烈烈,急剧膨胀,贪大求全,称王称霸……

然而离经典却越来越远,经典也越来越少。

就在人们经历了几番沉浮,看惯了旗帜变幻,都以为自己已经处变不惊了,却还是惊奇地发现,经典就在身边:茅台——酒中的经典。

经典的茅台!

我为自己的这个认识兴奋而感动,回味在我心目中一直沉稳厚重的茅台酒,是怎样气定神闲又无可争议地就成了经典……既有意义,又有兴味。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经典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历史或曰命运,作用于天地人,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世界上恐怕少有一生从未喝过酒的人,我远不是酒仙、酒鬼一类的人物,却也记不得自己这大半生究竟喝过多少种酒,第一次喝某一种酒是在什么时候,有着什么样的感觉等等。奇怪的是能清清楚楚地记得第一次喝茅台的情形。

那不是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也没有发生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件,一九六五年初夏一个极其普通的傍晚,我下班后到食堂买饭,看到小黑板上写着“茅台——四角(或两个保健菜条)一两”。我犹豫了,开始在食堂门口转圈儿,实际是在心里寻找喝茅台的理由……

在这之前我已经喝过无数次的白酒,大灌、小喝、猛饮、细酌的感觉也都体验过,但都不是茅台。那个时候我脑子里未必有什么关于名酒的概念,不知为什么就觉得喝茅台似乎是一件比较隆重的事——这或许就是茅台的神秘所在,你对它几乎还一无所知,却觉得它不同一般。

但凡能成为经典的东西,有些因素是骨子里就有的,是先天带来的一种优势和魅力。

我思想斗争的结果是决定花这四角钱。有了决定再找理由也很现成,从部队回到工厂已经安定下来,生活上了轨道,特别是和地方上的文学刊物与报纸的编辑部都联系上了,前天在日报上发表了复员后的第一篇散文,值得给自己庆贺一下。但,一两茅台放在饭盒里太少了,接到手里倒有一股香气扑鼻,情不自禁先啜了一小口。嘿,一通到底,上下全顺。赶紧端着它回宿舍,一路上酒香诱人,又自觉不见外地抿上一小口,等回到自己的房间,饭盒里已经没有酒了。但茅台的香味还在,就着它我吃了一顿香喷喷的晚饭。

真正有机会大喝特喝茅台,是过了很长时间之后。一九八二年的秋天赴美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每餐必有茅台,甚至在会议中间休息时,有饮料,有洋酒,也有茅台,可随意喝。一开始我以为这是特为中国作家准备的,美国新闻署筹办这次会议的人,可能把我们都当成是“斗酒诗百篇”的人物了。很快我就发现,一些美国作家甚至比我们更喜欢茅台,每饭必要茅台,几杯茅台下肚,就变得轻松活跃起来,又唱又跳。比如被誉为美国“颓废派领袖”的艾伦·金斯伯格,到哪里都带着他的风琴,当茅台喝到一定的火候,就开始自拉自唱,红光满面,抖擞着大胡子,表情生动,异常可爱。

有一次他用手指敲着茅台酒的瓶子考我:“蒋先生我给你出个谜语,这个谜语三十年来没有人能猜得破。”我一看他又喝出境界来了,其实我喝得也不少,就仗着酒劲跟他对着吹:“我从两岁就开始跟老人学猜谜语,还很少有猜不中的,你出题吧。”他说:“我把一只五斤重的鸡装进了这个只能盛一斤酒的茅台瓶子,你猜是用什么工具装进去的?你又怎样把它取出来?”我一听这就是酒话,答道:“你是借着茅台酒的酒劲,茅台酒让你无所不能了,再利用语言这个工具,上下嘴唇一碰,用一句话就把鸡装了进去。我现在也是飘飘欲仙,同样也借用语言这个工具,你可看好了,我说一个‘出’字,你那只五斤重鸡就从瓶子里被我取出来了……”

这不过是小孩子斗嘴的把戏,却哄得大家哈哈一笑,其实全是茅台酒的作用,它融合了气氛,软化了神经,人们变得亲近、自然、随和,很容易被逗笑,或者无缘无故地傻笑。我至今也没有打问过,美国筹办那次会议为什么要买那么多茅台酒,是不是在他们眼里茅台代表中国?通过那次的经历,让我对茅台不能不高看一眼,七天的会议,然后是一个多月的旅行,就这么顿顿茅台,竟没有一个人喝得失态过。这就是说茅台确有“国酒”的品质,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对得起自己的国家。

喝酒的人家里一般都会存几瓶酒,我的酒柜里始终放着一瓶茅台,当做“镇柜之宝”。这几十年里,我亲眼见证了酿酒界的春秋战国,忽而“孔府宴酒销量第一”,忽而“酒鬼酒售价最高”,忽而“秦池酒夺得标王”……但茅台酒一直占据着我的酒柜的中心位置。

我真正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茅台,是在二○○五年十月——重阳节前后正是茅台酒一年一度下料的日子,我随同几位作家走进茅台镇。终于明白,为什么茅台酒会成为经典,或许还是唯一的经典。

我们都知道,一部经典著作,必须具备一些能够使其成为经典的因素,比如思想、故事、人物、细节、叙述方式等等。茅台又何尝不是如此。先说“茅台的思想”——在我读过的关于酒的文字中,茅台酒的酿造者们对酒的阐释最为精到和别致。

他们首先给自己的酒定义为:“流淌着思想的液体。”

酒是一种伟大的发明,它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情感的消费品,丰富并融合人的情感,作用于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想象与思维能力,增进人和人的交流。酒公平地给予每个人以快乐,酒和所有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联系。

同时,酒的发展历程又总是与人文历史错综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在那些历史或人生的重大时刻,无论是个体的喜怒哀乐,还是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酒都是悲欢离合的现场见证,为人类的文明史平添了许多戏剧性因素。诸如“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周总理与茅台酒”……

因此,酒厂如何改变市场,酒就将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一家有理想有责任的制酒企业,必须同时也是有眼光的文化创造者和推动者,以个人的生活品质和国家文化精神的重塑为己任,精心维护好自己的品牌,这是给人带来欢乐和有意义的事情。

时至今日,酒确实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象征。茅台酒得益于茅台人这般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也正是茅台酒里所蕴涵的深厚强韧的文化因素,成全了这个经典的品牌。

说到“茅台酒的故事”,可以说有一个经典的开篇,气势不凡,堪称“凤头”:一九一五年二月,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当时中国正内忧外患,虽有产品参展却不被重视,不能获得平等竞争的权利。到博览会接近尾声的时候,中国参展团的一名成员,愤怒而又智慧地将一瓶茅台酒掉在地上摔碎,霎时,酒香满堂,引得人们啧啧称奇,原来世间还有这么好的酒。博览会的酒评委们这才开始对茅台进行反复的品尝、鉴定和比较,最后一致评定它为世界白酒中的顶级好酒,发给“万国博览会金奖”。

同类推荐
  •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围绕春熙路一线(劝业场、科甲巷、城守大街、北新街等)的沧桑巨变,以地理为经,以人事为纬,钩稽历史秘闻,打捞人物传奇,梳理街道演变,彰显成都人文精神,展示了春熙路长盛不衰的秘密。而本书的民间价值立场,注重细节,注重叙事,决定了本书强烈的复原历史真相的民间文化向度。
  • 南湖故事

    南湖故事

    龙脉绵延、凤凰振羽、唐王东征、士林传奇……不觉入梦。我梦见南湖变成了童话世界。美丽的凤凰仙羽飘飘、文彩斑斓,在南湖湛蓝的天空翱翔。碧绿的湖水里耸立着晶莹剔透的龙宫,龙王的夜明珠放射出灿烂光芒。威武的唐王身披战袍,携曹妃在南湖漫游。花径上跑着灰姑娘坐的南瓜车,游乐场里传来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喧闹……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
  •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二战英雄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多彩的感情生活,描绘了他们超凡的军事天才,精湛的指挥艺术和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经历,浓墨重彩地颂扬了他们在历次重大事件中以正义战胜邪恶的铮铮铁骨。
  •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肖平的《湖广填四川》是一部重说历史的典范之作。作者通过大量相关史料的勾连,以文学化的想象叙述,从屠蜀传说中剥离历史的虚实,重说一段三百余年的移民史。“构架不繁而文字清爽,为同类著作所未见,堪称翘楚。”(流沙河评)全书共分五章,主要从移民们入川的经历、创业的历程以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对巴蜀的深远影响入手,全景式地展现了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热门推荐
  •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阴阳代理人

    阴阳代理人

    我叫端木森,没有十岁之前的记忆,也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在孤儿院里长大的我,身边的朋友总是一个接着一个死去。某天深夜,我看到了朋友的死因,惊吓过度的我本以为自己肯定没命,却遇到了改变我一生命运的大叔。
  • 最伟大的推销员:原一平与乔·吉拉德的财富传奇

    最伟大的推销员:原一平与乔·吉拉德的财富传奇

    本书汇集了原一平和乔·吉拉德的推销秘诀,总结了最伟大推销员快速成长的自我修炼术,所有的条目都指向一点:打造屡屡成交的推销员,打造财富滚滚而来的金牌推销员。如果你曾立志成为一名年薪百万的推销员,只因客户的屡屡拒绝才决定抽身而退,不妨读读这本书,因为它会告诉你:推销的成功始于拒绝,只要永不言弃,总有办法打动客户。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叔,你敢不负责

    大叔,你敢不负责

    砰的一声巨响,只见一辆黑色的豪华房车冲破了公路上的防护拦,横穿了一条马路,直直撞上了一旁的绿岛,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上的两人脸上、身上全是触目惊心的红色血液。“啊……不,爹地,妈咪……”两只纤细的小手在空中挥舞着,像是要找到某一种依靠似的。“滢小姐,您醒醒。”佣人刘妈听到了她的尖叫声,快步地走进了她的房间,握住了她的手。黎语滢睁开沉重的眼皮,眼角泛着一层湿意,微微迷……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致青春:当我遇上你们

    致青春:当我遇上你们

    这是一群平凡的人们,这是一群现实中的你我,在这二十二则小故事中都能看到我们每个人的影子,有爱情友情,有热血梦想,有迷茫彷徨,这一个又一个的影子,组成了一场无与伦比的青春盛宴,同一个开场,无数个结局,在每一个故事里,都能发现你。
  • 锁凰宫一世尊宠:紫惑

    锁凰宫一世尊宠:紫惑

    她是一片空白在这个世界醒来,却莫名其妙成了给太子殿下的‘贡品’.....她不知道何时,竟落入那个残暴皇帝虎视眈眈的目光中.....小紫,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是我,最恨的人,也是我。我们来打一个赌,我放你走,三年之后你一定会再爱上我,一定会回到我的身边。可是那个时候,你也会举起剑杀了我……
  • 一剑秋水

    一剑秋水

    一个乡村小子的发迹史,如何从一个乞丐成长为一个绝世高手,又如何面对悲惨的感情遭遇。称霸天下的野心他没有,一统江湖的豪情他也没有,他的运气并不好,但总有那几个可以一起抛头颅,洒热血的朋友,这是他最满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