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700000021

第21章 “将来要是你生个女儿,我们就对亲家”——毛岸英与刘思齐的姻缘 (1)

“将来要是你生个女儿,我们就对亲家”

1927年4月4日下午,武汉。毛泽东出席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开学典礼。

典礼结束之后,毛泽东回到武昌都府堤4l号家中。得知夫人杨开慧刚生一子,亦即毛泽东的第三个儿子。毛泽东极为高兴,为这个儿子取名叫毛岸龙。这时.5岁的长子毛岸英、4岁的次子毛岸青都跟在毛泽东、杨开慧的身边,保姆陈玉英也和毛泽东夫妇住在一起。

都府堤41号是一座武汉常见的老式普通民宅。面宽三间,进大门后有一个小天井,堂屋左边的房间就是毛泽东的工作室兼卧室。工作室里的陈设非常简单,一张木板床、一张方桌和几个小凳,窗边还有一张小书桌,上面放有纸砚笔墨等文房四宝,一盏玻璃罩被擦得很亮的煤油灯。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开学典礼之后不久,一对青年男女来到了都府堤41号毛泽东的家中。男青年是一位年轻的军官.叫刘谦初,山东人,中共党员,当时担任北伐军第十一军政治部宣传科社会股长。女青年是张文秋,湖北人,1924年加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前几天,两个人在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典礼上聆听了毛泽东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演讲,对毛泽东非常仰慕,所以拿着介绍信自己找上门来了。

一见面,毛泽东微笑着招呼:“二位今天来,有什么赐教啊?”当时,蒋介石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刘谦初和张文秋在复杂的斗争形势面前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刘谦初虚心地说:“我们是来向毛泽东同志请教的。我们想知道当前的政治形势、农民运动的形势,以及形势将会怎样发展?”毛泽东非常愿意和志同道合的同志谈这种感兴趣的话题.彼此谈得很投机。这时杨开慧出来招待客人,两个儿子也跟在后面拿出花生、瓜子和糖果。这时毛泽东不失时机地幽默起来:“吃花生还很讲究咧,不知你们二位结婚的时候,吃没吃花生,”毛泽东的话使刘谦初和张文秋不好意思起来.刘谦初红着脸说:“我们刚刚确定恋爱关系,还没有结婚。”毛泽东笑了,说:“哎呀,你们还是一对恋人呀,我和你嫂子祝福你们。不过,你们结婚的时候,一定要有花生,将来生孩子,就男女花着生。”他看了一眼身后的杨开慧,说:“我和你们嫂子结婚的时候,不用媒妁之言,不行俗人之礼,也没有吃花生。结果,你嫂子一连生了三个孩子,都是男孩。如今,想一个女孩都得不到咧!”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的。

张文秋抓了一把花生给毛岸英和毛岸青,两个孩子都很有礼貌地向张文秋道谢。张文秋压根儿没有想到,毛泽东的这两个儿子后来都成了她的女婿。

张文秋和刘谦初正处于热恋之中。由于发生四一二政变,武汉局势动荡,本来打算先订婚后结婚的,考虑到形势的紧迫,于是他俩匆匆在1927年4月26日举行了婚礼。

结婚的第二天,张文秋去参加在武汉召开的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会议休息时张文秋又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问起张文秋和刘谦初恋爱的进展情况。张文秋腼腆地说:“我和谦初昨天已正式结婚了!”“恭喜,恭喜!”毛泽东热情而风趣地说:“你们不够朋友嘛,连喜酒都不请我们喝一杯,等你们生了孩子,我可要来吃红蛋呦!”张文秋很开心地笑了,大大方方地说:“到那时当然要来请你。”毛泽东进一步逗笑地说:“你不是很喜欢我的儿子吗?将来要是你生个女儿,我们就对亲家,把你的女儿给我做儿媳妇!”张文秋面有羞色地说:“你真会讲笑话。”没想到,毛泽东的一句笑话,一句戏言竟然成真,不仅刘思齐与毛岸英喜结连理,而且刘思齐的妹妹邵华也与毛岸英的弟弟终成眷属,毛泽东和张文秋竟然成了双重亲家。

“你做我的干女儿,好吗?”1929年夏日,张文秋和刘谦初先后在济南被捕。这时,张文秋已经怀孕。她在狱中装成一个不懂政治的乡下女人,终于在1930年初获释。中共地下组织把张文秋送往上海。张文秋在上海海格路(今华山路)红十字医院生下了一个女孩。

刘谦初曾事先给孩子取名“思齐”。“齐”,即山东,刘谦初的故乡,他的意思是让自己的孩子无论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故乡。

1931年4月5日,刘谦初在济南被山东军阀韩复榘下令枪决。临刑时,刘谦初在“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呼声里倒在了血泊之中……

4月8日,正在上海中共地下机关工作的张文秋发现机关里的报纸都不见了。她费了好大的工夫才在周恩来办公室的书柜里找到一份当天的《申报》,张文秋一看,立刻就昏了过去……那报上登载了一个《山东枪决红匪》的消息,而“刘谦初”三个字赫然在目。醒来她才明白为什么大家把这天的报纸收了起来,7年之后,刘思齐有了第二个爸爸。

当时,张文秋带着刘思齐在上海、香港、南昌、北平等地漂泊,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直到1937年张文秋奉命奔赴红都延安,才有了一个稍微安定一点的生活。那时,去延安几乎都要在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转关系。在那里,张文秋遇到一位左腿伤残的老红军,名叫陈振亚。命运的红丝线把他们两个拴在了一起。陈振亚是湖南人,跟张文秋在同一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陈振亚在江西的战斗中,失去了左腿。经林伯渠介绍,张文秋和陈振亚在西安相识,然后他们乘同一辆卡车前往延安。陈振亚是伤残军人,大家都让他坐在驾驶室里。他很喜欢7岁的刘思齐,一路上,刘思齐就坐在他的膝盖上。

1938年,张文秋和陈振亚在延安结婚。就这样,陈振亚成了刘思齐的继父。

中国人常常很讲究缘分。刘思齐与毛泽东一家也真有缘。

在延安,一个很偶然的机会。8岁的刘思齐见到了毛泽东。

那是1938年初春的一个夜晚,延安的中共中央党校大礼堂人头攒动,毛泽东、朱德、任弼时也来到这里,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和大家一起观看演出。那天上演的是话剧《弃儿》。写的是一对中共地下工作者在白区进行艰苦斗争的故事,夫妻不幸被捕之后,他们的女儿在寒风中奔走呼号:“妈妈!妈妈……”这个演女儿的小演员,便是刘思齐。刘思齐当时在延安的托儿所里,非常活泼可爱,喜欢唱歌、跳舞,所以被选中。由于刘思齐有着剧中小女孩的类似经历,所以她演得非常投入,非常感人。

毛泽东也深受感动,这大约是由于他也有着类似的经历吧:他的三个儿子在上海也一度成为“弃儿”。

剧终,毛泽东仍为《弃儿》深深感动着,他建议把最后一幕再演一遍。于是,刘思齐穿着褴楼的衣衫,又一次在舞台上奔走呼号一遍:“妈妈!妈妈……”毛泽东很喜欢这个小演员。演出结束后,毛泽东把刘思齐叫到身边,抚摸着她的脑袋,问她叫什么名字,爸爸妈妈是谁。刘思齐指着坐在后边的陈振亚和张文秋说:“那就是我的爸爸、妈妈。”毛泽东朝他们招手,陈振亚和张文秋连忙走了过来。毛泽东一把握住陈振亚的手说:“原来是井冈山的老朋友呀!”然后端详着刘思齐,问:“原来是你的女儿呀!”陈振亚向毛泽东解释:“她是刘谦初烈士和张文秋同志的女儿,我是她的继父。”毛泽东记起了1927年4月在武汉来访的那对青年男女,对刘思齐说道:“我做你的爸爸,你做我的干女儿,好吗?”刘思齐看着母亲,得到首肯后调皮地回答说:“那好吧!”毛泽东又说:“你既然是我的干女儿,那就随我到家里去玩吧!”于是,演出结束之后,毛泽东牵着刘思齐的小手,带她回到了自己家中。

第二天,毛泽东又把刘思齐接去。

从此以后,刘思齐成了毛泽东家的小客人,常常和李讷在一起玩耍。那时,毛岸英还在苏联。谁都没有想到,毛泽东的这位8岁的干女儿,后来竟成了毛泽东的长媳。

“怎么没见到我的干女儿?”1939年12月,刘思齐随母亲张文秋一起准备去苏联给继父看病,途经新疆时,被反动军阀扣押,一家人在监狱里一待就是7年。直到1946年6月10日,刘思齐才随母亲张文秋从新疆的监狱里出来,刘思齐和妈妈、妹妹,还有叔叔、阿姨、小朋友,大家分别乘10辆大卡车奔向日恩夜想的延安,走的时候是一家4口,回来的时候却没了爸爸。

在这7年时间里,张文秋失去了亲爱的丈夫,刘思齐没有了敬爱的继父,一个完整的家又一次破碎了。

7月11日,汽车到达延安。

为迎接这些从新疆归来的同志,中共中央在延安大礼堂举行了宴会,毛泽东和每一位同志亲切握手。当毛泽东和张文秋握手的时候,他的脚步停了下来,感慨地说:“文秋同志,你回来了,不容易呀!”张文秋的眼泪再也抑制不住了,哗哗地流淌出来。

为了转移张文秋的注意力,毛泽东又换了一种快乐的语调问道:“思齐呢?怎么没见到我的干女儿?”听了毛泽东的问话,刘思齐马上从母亲的背后跑过来向毛泽东问好。毛泽东高兴地拉过刘思齐的手,说:“七八年不见,你已经长大成人了,我都认不出来了。你还是我的干女儿呢.记得吗?”……刘思齐就这样再一次走进了她的干爸爸毛泽东的视野,也就在这之后不久,刘思齐和毛岸英不期而遇,开始了他们的交往。

那是1946年的1月,毛岸英24岁,刘思齐16岁。

那一天,刘思齐到毛泽东家找李讷玩,刘思齐和李讷牵着手出来,往山下走。这时,毛岸英从对面走过来,李讷把刘思齐的手松开,一下子扑了过去,口中叫着:“哥哥,哥哥……”刘思齐想到了,大概这就是毛岸英了。

这是刘思齐与毛岸英的不期而遇,是两个人的第一次相见。

她仔细地端详着毛岸英:方脸、高额头,阔鼻、卧蚕眉、180公分左右的个头,与他的父亲毛泽东站在一起不分伯仲。

潇洒、英武,穿着很朴素,和周围的干部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显得年轻干练。

毛岸英把抱着李讷的手松开,看着眼前的刘思齐,刘思齐也用眼睛盯着眼前英武的年轻人。

李讷指着毛岸英对刘思齐说:“我哥哥。”然后,李讷又跑到刘思齐的身边,对毛岸英说:“我姐姐。”两个人都心领神会地笑了,他们就这样在小妹妹的介绍下意外地认识了。

后来,毛岸英在给刘思齐写信的时候这样描写他们的邂逅:我记得最深的就是你那双大眼睛,亮亮的……

到西柏坡的那一天,刘思齐跟李讷住在一个房间。晚上时毛岸英过来跟刘思齐和李讷两个人聊天,聊得很晚很晚,估计差不多12点多了,毛岸英仍然没有要走的意思,一直和刘思齐聊,后来实在太晚了,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当时刘思齐还小,觉得很自然,没觉察到什么不正常。慢慢的,毛岸英跟刘思齐讲了一些自己的身世,再后来毛岸英就提出了处朋友的愿望。刘思齐说,我们差距太大了,你是洋学生,吃洋面包的,我是从监狱出来的,现在还在上培训班呢。

毛岸英就说,我们两个是命运相同的,我的妈妈是被国民党枪毙的,你的爸爸是被国民党枪毙的,我从小坐监狱,你也从小坐监狱。我从小流浪失学,你也是从小失学,坐监狱。我们两个应该能够走到一起。

毛岸英的苦难出身、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在苏联生活十年所养成的那种奔放的感情,终于打动了刘思齐。

“他不像中国的男孩子那么庸俗,他的感情出来以后像一团火一样。”后来刘思齐如是说。

“澡亮靠不住吧”其实,在毛岸英与刘思齐确定恋爱关系之前,毛岸英是有过两次感情经历的。

第一次是在苏联。

毛岸英在苏联留学期间,和同班同学叶琳娜发生了恋情。

叶琳娜是巴西共产党总书记的侄女,叶琳娜是她的俄国名字。

叶琳娜天生丽质,热情奔放。毛岸英的性格比较含蓄深沉。两个人的性格差异、生活背景、文化背景都非常不同,另外两个人都有强烈的爱国情结,都想回到自己的祖国参加反帝战争.最后两个人只好忍痛分手了。

第二次是在延安。

那是在去西柏坡之前。有一天,江青带了一件米黄色的毛衣,送给毛岸英。江青只比毛岸英大8岁,两个人之间比较客气。毛岸英接过毛衣,非常感激地笑了:“谢谢你啦!”“你别谢我,应该谢谢傅小姐。这是人家拆了自己的毛衣.专门替你打的呢。”江青故意卖了个关子说:“这位傅小姐可是位大美人。”毛岸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江青说的是哪个傅小姐:“哪个傅小姐?”“你见过她,你们在一起修过公路,听她说,有一次她的手划破了,还是你替她包扎的呢!”毛岸英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想起来了,有这么回事,这女孩子太矜持了。”“未婚姑娘就要这份矜持,这是拿钱买不到的魅力呀!岸英呀,今年你可是二十四五岁的大小伙子了,你有满意的人儿,也可谈谈了。如果你对傅小姐比较中意,我可以当个红娘,怎么样?”毛岸英被江青说得满脸绯红,心里却很激动,也很感激,没有吭气。江青看到毛岸英这个表情,也就明白了三四分。

一个星期天,江青约了傅小姐和毛岸英,3个人同游宝塔山。江青替他们相互介绍一番之后,便溜开了。毛岸英陪着傅小姐在小树林里散步。第一次约会,自然不会谈什么,但彼此都给对方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从此,他俩常常在一起漫步,来往多了以后,自然要谈婚论嫁了。但是毛岸英吃不准父亲的态度。所以,毛岸英在与傅小姐的接触中,处在难以解脱的矛盾之中,这些情绪当然瞒不了聪明的傅小姐。

有一次,她开门见山地问:“岸英,我们的事情,如果你父亲不同意,你有勇气坚持到底吗?”毛岸英面有难色地低下头,不置可否。

“好吧,那还是问清楚了再谈吧。”傅小姐有心计、有主张。

一天,江青碰见毛岸英,诡谲地问道:“岸英,进展如何?你得抓紧点,要给姑娘多些温情,能使姑娘动情的话也要说说哩!”毛岸英摇摇头,不吭气。“怎么啦?吹啦?”看样子江青比毛岸英还急迫呢。

“这件事我拿不定主意。”“你不喜欢傅小姐?”“我喜欢她,只是,我爸爸有这个意思吗?”毛岸英跟江青吐露了自己的心思。听到这里,江青爽朗地大笑道:“原来你是为这个发愁,他那里我去说。”江青兴冲冲地来到毛泽东面前,先是倒茶,接着又给他点烟,显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和体贴。她见毛泽东正在一张大地图前发愣,就笑眯眯地说:“你也该休息一会儿了,咱俩拉拉家常。”毛泽东从地图上收回视线,盯着江青问:“么子家常?

同类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富兰克林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富兰克林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富兰克林自传》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入,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既无哗众取宠之状,也无盛气凌人之势,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仅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且全书文字朴素幽默,使人备感亲切,《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从此,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 创造艺坛神话的璀璨明星

    创造艺坛神话的璀璨明星

    本书介绍了创造艺坛神话的璀璨明星,人物包括:好莱坞电影奇才,国际影坛第一代功夫巨星,太空独舞,时尚百变女王,舞之女神:篮坛飞人,一代球王,美国人的心灵女王,喜剧表演大师等璀璨明星。通过他们的简介、生平、经典语录、以及影响领袖生平的传奇事件几方面,向读者真实还原明星的传奇人生。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热门推荐
  •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二版)(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二版)(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论述了中国从前封建时代直至晚清的政治制度史。作者运用制度主义、历史主义的方法研究了这一历史时空的政治组织的构架、政治文化的变迁、政治运作的规则和机制的变化以及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理路。既勾勒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概观,又彰显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核心问题。
  • 山河永寂

    山河永寂

    出了无数皇后王妃的纪氏是天下第一名门,当身为纪氏旁支的纪天市出现在摄政王益阳面前时,往事被悄然揭开。深宫中太后与摄政王的生死之恋背后,隐藏着伤痛和背叛;无辜的天市深爱摄政王却因此而被卷入了一场复仇中。爱情被辜负,信任遭背叛,天市别无选择只能选择坚强赢得真正的尊重,却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伤害别人的刽子手,于是一轮新的背叛和报复在她身上展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奇趣生物探谜

    奇趣生物探谜

    每个人都知道物种是通过不断进化才远离了大自然的淘汰,地球上的生物数不胜数,其中不乏一些奇特而有趣味的生物进化故事。在人类所拥有的生活方式以外的生物又是如何进行自己的生活以及进化呢?生命究竟是什么?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一连串的问题在人们的脑海中萦绕。本书将带你走进生物的丛林,一起感受其中的奇特和趣味,探索与解读更为诡谲的生物奥秘。
  •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九龙神鼎

    九龙神鼎

    一念可碎日月星辰,一指可灭苍天霸主,谈笑间,诸天十界灰飞烟灭。一个从山沟走出的穷小子,手握九龙神鼎,掌控万古时空,踏上太古神道,与诸天帝子争锋,与神话时代碰撞,在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中,逆流而上。
  • 女兵营

    女兵营

    作家李镜以史实为素材而虚构小说,则使历史事件的隐秘与蹊跷得以部分还原。将中国革命史上的段最悲壮凄凉的曲调形诸笔墨,红军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其焦点则是特殊环境下的女性军人。,在逆境中坚守信念,一个在全军覆没前担负动员。夏满月、洪云舒、陈秋儿、丁谷雨等红军战士,都是在阴惨、幽音的氛围中出现并消失的……作为幸存者的回忆而出现的补叙,热爱理想,战斗到最后一刻。他们的爱情、忠贞、生殖、死亡,救伤、掩护等任务的女兵营,最终在凶残马匪的铁蹄下溃散了
  • 逆天老师

    逆天老师

    学校对面里传来惨叫。书店老板吴语赶忙过去看,发现一位女生像吸面条一样把一个男生吃掉了。很快,吴语发现,这个学校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点。而这一切都与史老师有关。在与史老师一起调查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吴语渐渐发现了这座城市的疑点。而迎接他们的,也将是一场恶战……
  • 女人与风景

    女人与风景

    ,不安的早晨,十八岁少女敏感的目光,二十岁男子黑风箱般的胸膛,长凳两个不安的形象,谁影响谁呢。莫非要怪花皮书陡然多出一章
  • 首富

    首富

    本书描写的是一群传说中的人们。他们都是各在自国家中最富有的那个人,那个被神话笼罩,被颂歌环绕,被嫉妒淹没的人。本书将还原他们的创业历程,致富秘诀和神秘生活。同时还将告诉你,这些首富,其实都是一个个可以被逼近和超越的人。
  • 迷失威尼斯

    迷失威尼斯

    《迷失威尼斯》集合了托马斯·曼早期杰出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小说《迷失威尼斯》、《托尼奥·克律格》、《特里斯坦》等四部中篇小说。追寻美,追求爱,期盼逃离现实的藩篱,渴求外在世界与内心的平衡等等都是艺术家们永恒求索的话题,在《迷失威尼斯》中,或许会有一些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