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1400000068

第68章 附录

948年,此书荣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和“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

机构调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

1月,出生于南京,参加“经济过热与宏观调控”问题的争论;

7月,父亲吴竹似去世;

2006年3月,就读经济系;

1937年,提出企业、市场体系和宏观调节体系三个环节配套改革的主张,举家西迁至重庆,后来这种主张逐渐形成中国改革中被称为“整体协调改革派”的学术派别;

9月,进巴蜀小学;

1941年,参加“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巴山轮会议);

参与创办《经济社会体制比较》,转学成都高琦初中;

1944年,与赵人伟、荣敬本一同任主编;

1952年,在全国政协大会上,重提国有企业的改革;

1987年,患上肺结核病,《经济改革问题探索》出版(1990年苏联科学出版社出版俄文版);

1988年,考入金陵大学,《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合著)出版;《中国经济的动态分析与对策研究》(合著)出版(1989年韩国韩文版出版);

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上首次用“寻租理论”来解释经济转型过程中腐败蔓延的原因;

1989年11月,随母逃亡香港,在“总结70天经验”会议上与“计划派”论战;

7月,长女吴晓莲出生;

秋冬,肺病再犯,发起组织“中国经济改革总体设计”课题组;

1991年12月,结识金陵女大儿童福利系学生周南;

1952年9月3日,发表《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计划与市场》,大学毕业,出版《论竞争性市场体制》;

1992年1月,留校一年;

1954年,接任蒋一苇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和《改革》杂志主编的职务,大力宣传邓小平的南方视察,后跟随援华的苏联财政专家阿·毕尔曼研究企业财务问题;

1964年10月,与茅于轼教授共同发起筹资建立富民基金会;

4月30日,吴敬琏积极参加了争论;

1957年,写《关于计划与市场提法问题的建议》寄送中央领导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

1959年4月,建议将经济改革的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3年,《经济研究》刊出《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在有关中国改革特点的国际讨论会的讨论中,参加孙冶方组织的《社会主义经济论》写作班子;

8月,送进劳改队改造,香港大学授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1963年初夏,提出用“体制外改革优先”(后改为“增量改革”)来描述中国的改革战略;

8月24日,《经济日报》刊发与钱颖一合作的《关于公司化》一文;

《大中型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合著)出版;

11月14日,在《经济研究》上发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不容歪曲》,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次女吴晓兰出生;

9月,参与接待波兰改革派经济学家弗·布鲁斯;

1994年,随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下放河北省息县的“五七干校”;

1971年4月,促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上海创建,被定性为“帽子抓在人民手中的‘五·一六反革命分子’”,并任专职教授;

《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出版;

1995年8月29日,母亲邓季惺在北京去世;

1996年3月,成为忘年交;

1981年年初,出版《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

1997年,顾准去世;

1975年,完成研究报告《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与“计划派”发生论战,1976年夏在“反击右倾翻案风”中被“礼送出境”;

1976年冬,给中央写建言书提倡中小企业的产权清晰化改革;

1998年,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被聘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首席经济学家,为在江苏无锡举办的“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问题讨论会”写作论文,直至2001年;

2007年,进重庆南开中学;

1983年1月,任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合著)出版;

东亚金融风暴影响中国经济;

6月,孙冶方去世;

1984年7月,赴浙江调研,随马洪等人为商品经济“翻案”;

1942年,担任北京富平学校理事会理事;

秋,得到国务院的采纳;

11月,随即转调到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任常务干事;

1985年,《财经》杂志刊发与汪丁丁的“关于中国改革前途的对话”,年幼多病;

1931年7月,第一次提出了警惕“权贵资本主义”;

2008年,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中国企业家》发起评选的“30年最具贡献的十位经济学家”中,以最高得票率当选;当选南方报业集团、英国《金融时报》等“30年最具影响的十大经济学家”;

2000年,考入金陵大学附属金陵中学高中部;

1945年,3月,父母所经营的《新民报》成为拥有南京、重庆、成都、上海、北平等五地八刊的国内最大民营报业集团;

1947年,在参加全国两会时,因病再度休学;

1948年10月,反对炒作“互联网概念股”,肺病复发,引发一场大争论。4月,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

8月,住疗养院,香港浸会大学授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8月,随于光远等人策划召开按劳分配学术讨论会;在5次讨论会中递交多篇论文;

12月,因为犯有在青年中宣传《在桥梁工地上》、《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类“右派小说”等“严重右倾”错误,中央电视台首度评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这是第一篇产生较大影响的长篇论文;

10月,以最高票获得“年度人物”第一名的大奖;

2001年,《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论文集出版;

1月14日,参加经济研究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中央电视台抨击“中国股市像一个很不规范的赌场”,“文化大革命”爆发,引起轩然大波;

1979年1月18日,受到“间谍门”谣言的诽谤攻击;

2002年1月,赴山西大寨参加《大寨政治经济学》写作组,筹办《比较》辑刊,做长篇发言批评大寨;

4月16日,任主编;

秋,与江平创建上海经济与法律研究所,赴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和社会政策研究所做访问研究;

2月22日,2004年年初停办;在北京另办洪范经济与法律研究所和《洪范评论》辑刊;

2009年8月1日,待船去解放区;

1930年1月24日,倡导“法治的市场经济”;

3月,抗战爆发,再度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获得国际管理学会(IAM)“杰出成就奖”;

2004年1月,抗战胜利,再版《当代中国经济改革》(2004年英文版,2005年繁体字版,住结核病医院;

1950年1月,2007年日文版);

1949年4月,就任阿拉善SEE生态基金会理事长;

金陵大学经济系并入上海复旦大学;

1953年,在多个场合警告片面追求“重型化”的战略不可持续,与周南结婚;

经济研究所青年与党支部领导之间爆发关于“向科学进军”的争论,引发“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增长方式”的论战;

8月,参加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的毛泽东《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学习班,“被动”卷入“国有资产流失”的论战;

9月,参加哲学社会科学部的群众组织“革命大批判指挥部”;

1965年8月,受聘为麻省理工学院公开课件项目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至2008年;同期任国际经济学会(IEA)执行委员会委员;

3月,随学部回到北京;

1974年12月2日,在全国政协全体会议上,倡导国有企业自主经营;

年底,提出“‘十一五’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问题”;

8月,归国,受聘为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顾问委员会委员;

1969年11月,在《财经》上发表总结中国60年发展的长文《中国经济六十年》;

1936年,出版《中国增长模式抉择》,被迫停学;

1933年1月,在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建议(草案)》时,进南京山西路小学读书;

1986年4月,被征调进入新成立的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讨小组办公室,随金陵中学迁回南京,任副主任;

1990年,回到北平,7月,在中共中央的一个会议上与“计划派”再次论战,在南京金陵大学复学,不久被称为“吴市场”;

2010年,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讨论会”;

1961年3月,不同意“渐进改革”的提法,参加于光远领导的《政治经济学》写作组;

1966年,多项主张被采纳,被宣布为“走资派”,中国改革进入“整体改革”新阶段;

1972年7月,随同朱镕基到山东省诸城调研“放小”试验;

3月,当选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参与接待捷克斯洛伐克改革派经济学家锡克;

8~9月,在呈报国务院的报告中建议采取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写作改造振兴上海战略部署规划;

1960年5月,1月24日,调入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任常务干事,迎来80岁寿诞;

10月,因肺病未愈,支持《财经》发表揭发基金业黑幕的报道,为兼任研究员冀朝鼎、姜君辰等作助手,引起广泛关注;

3月,随学部干校迁到明港镇,《十年纷纭话股市》论文集出版,期间与难友顾准一起读书,该文集的前言(《股市七题》)总结了与自己的批评者之间的主要争论;

2003年,参加国务院改造振兴上海工作组,参加多场论坛,吴敬琏年表

7月,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第三版出版

11月,母亲邓季惺与陈铭德结婚;

1956年6月,推动改革;

1999年,在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时,在精益小学解读一学期后,提出“制度重于技术”;

2005年,批判孙冶方的“生产价格论”和“利润目的论”;

同类推荐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
  • 绝代风华

    绝代风华

    从萧红到林徽因。从关露到张爱玲…….阐述光鲜表面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女性故事。,2013年度,最为女性读者热衷的精品读物!收录民国最全最完备知识女性生平事迹的畅销力作!揭开民国时期那些神秘莫测的女性们面纱下的真实容颜。讲述民国时期具有影响的知识女性,讲述其事迹、著述及影响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热门推荐
  • 谁是你的前世今生

    谁是你的前世今生

    今生的我还在读,前世诀别的一纸书;手握传世的信物,而你此刻身在何处;可你转世的脸谱,究竟轮回在哪一户……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别为小事生气

    别为小事生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一点宽容会让别人感动一生,一点爱意会让别人温暖一生,一句祝福与鼓励的话语会让别人幸福一生。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以理智和豁达去化解矛盾,我们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理解。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我们将赢得美好的人生。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白少,宠妻如命

    白少,宠妻如命

    “小柔,我爱你。”男友的生日宴,公然挽着她异卵双胞胎的妹妹出现,只当她不存在般,诉说着彼此的爱语。她心碎了一地,脸上却绽放出前所未有的艳丽笑容。“既然这样,那我祝你们有情人终成怨偶。”只留给他们一个骄傲的背影,没有人看见,转身之后,她眼角滑落的泪,和心底的绝望。两年的感情,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笑话。直到遇见了他,白胜,英国皇室公主的子孙,国家安全局局长白迟的儿子,国安局反恐特勤队队长,华丽丽的军三代,香港最具价值的黄金单身汉。他用他的深情,许给了她一整个宇宙。*【腹黑毒舌卷】“姐姐,爸爸已经答应我和少泉的婚事了,就在皇朝国际酒店举行,少泉说越隆重越好,但是我最想得到的,还是你的祝福,你能去参加吗?”季柔一脸诚恳的说,话语间,透露出的是无尽的炫耀。她暗嘲,这演技倒是越来越长进,都能角逐奥斯卡了。正要说话,一旁的男人却云淡风轻的道:“不巧,我已经答应英女王那天要带妍妍去参加白金汉宫的王室盛宴,季小姐不嫌弃的话,婚礼那天我可以让闵总打个折,就算作是我和妍妍送的礼金了。”看到季柔有如便秘般的表情,她不厚道的想拍桌大笑。事后,她开玩笑问他:“你一个大男人,用这种招,不觉得幼稚啊?”那人勾唇,脸上是风华绝代的浅笑。“招不存在幼稚不幼稚,只要管用就行,你不觉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对她们来说才是最受打击的么?”*【温情溺宠卷】拍卖会上,他一掷亿金,只为博佳人一笑。她弱弱的问:“我是不是太败家了?”那人答曰:“不会,赚了钱就是用来给老婆败的,不然赚那么多的钱,连个帮我花的人都没有,多没成就感。我现在就缺个人给我败家。”某人无限感动ING“你不要对我太好,会把我宠坏的。”“宠坏就宠坏吧,就算有一天你刀架在我脖子上,我也只会笑着闭上眼睛。”*【如狼似虎卷】“阿胜,今天又有女人找上门了,她说跟你青梅竹马,感情深厚。”某人语气不善。正在她颈项边啃咬的男人漫不经心的“哦”了声:“那你怎么说?”“我说我是你老婆,明媒正娶,情投意合。”男人点点头。“不错,下次再有人上门,你就说你是我孩子她妈,同床共枕,情比金坚。”女人疑惑。“孩子都没有,哪来的妈?”“乖,我们现在不是在造么。我努力点,你很快就能当上妈了。”说完,果断的扑倒,吃之。*
  • 碧落霜华

    碧落霜华

    碧落抚苍穹,霜华漫天……江湖路远,是非成败转头空!对的都是错的,错的却那么悲壮,是非对错间什么才是真实?十年之约,为了自认的真像与昔日同伴执剑相对,却不知这又是一个错误……江湖之大,只剩下神剑碧落霜华世间独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是一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情景融汇、可读性强的游戏散文。《西游漫记》作者缪俊杰长期在新闻岗位工作,访问和游历过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埃及、加拿大,以及泰国、马来西亚、朝鲜的部分二十多个国家,遍览各国名胜,访及上至政府首脑、财团领袖,及至异国民众、山寨土著,将所得第一手材料,汇于一炉。读者将同作者一起回望历史风云,欣赏世界之精彩。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本书共分为三卷,该书为第一卷,主要讲述了青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一心为民,体恤百姓,刚直不阿,为民谋福,是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苏东坡情路不畅,第一任妻子王弗聪慧过人,却早早离开人世;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