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100000013

第13章 仁德政治阳谋阴谋·外儒与内法

【引言】

韩非是韩国人,韩王的同族。他学识渊博,思维敏捷,是战国末期的一位大思想家。他的学说发展了荀子思想中“法治”一面,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君主专制理论。他的思想在韩国没有受到重视,谁知传到秦国后,秦王竟是见而惊呼,大喊:“我若是能见到此人,和他交游,死而无憾。”后来,秦国攻打韩国,形势危急,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让他出使秦国。而韩非的同学李斯嫉妒他,想方设法让秦王毒死了他。

韩非主张“法治”,但看看《韩非子》,才发现韩非的法治原来是治人之术。岂止是治人之术,如果真的运用《韩非子》中的方法,就是野兽也会被驯得服服帖帖。原来,这正是中国的法家很发达而中国的法治却很薄弱的缘故。

法家对中国文化和政治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它坚决地主张封建集权制,甚至主张暴君政治,这在政治和文化上都是对自由的、富有新鲜活力的思想和行动的残酷压制。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许多帝王标榜自己愿意做尧舜之君,但实际情况是,上焉者尚且王霸杂之,中焉者外儒内法,下焉者就不堪闻问了。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当年,这些法家的代表人物制定了这些刻毒的法律,出了这些阴毒的谋计,这些人大多都没有好下场。商鞅车裂、韩非被鸩、李斯腰斩族灭,也许是报应!

其实,李斯的思想也属于法家,我们看看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学者对国际形势和政治的看法,也许会帮助我们理解法家的精神。

【事典】

韩非向秦王献上了一封书信,认为韩国是不可攻取的。秦王对这件事拿不准,就把书信交给了李斯。

李斯上书秦王说:“我认为韩非的说法是不对的。秦国的东面有韩国,就像人得心腹疾病一样,在平常无事的时候,就已经苦得很,好像居住在潮湿的地方,老病缠身,总是不能出去。一旦快步奔跑,这种老病就发作了。现在,韩国虽然对秦国称臣,但不一定就不是秦国的病灶,如果有急事发生,韩国是不可信赖的。秦国和赵国成为了敌国,派使者去齐国劝说他们与赵国断交,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情况怎样。据我看来,齐国和赵国不一定会断绝关系,如果他们不绝交,就要竭尽兵力去对付两个万乘之国,韩国并不是屈服于秦国的道义而是屈服于秦国的强大。现在,秦国如果集中兵力进攻齐国、赵国,那么,韩国就一定会成为秦国的心腹部大患而发作,如果韩国与楚国合力攻打秦国,诸侯各国再起来响应他们,那么,秦国就一定又要有兵败崤山的祸患了。

“韩非这次来秦国,恐怕是想以他能够保存韩国而在韩国受到重视。他善辩巧说,花言巧语,文过饰非,欺诈算计,想在秦国捞到好处,为了韩国的利益来试探陛下。秦国和韩国的关系如果亲密了,那么韩非的地位也就重要了,这对于他谋取官职是很有好处的。

“我认真看了韩非的上书,他文饰那些惑乱人心的说法,善于用华美的辞藻来修饰,显得才华横溢。我怕陛下被韩非的辩说所迷惑,以至于不能详细地考察事情的真相。现在,以我愚蠢的想法,想建议大王:秦国应出兵而不言明去讨伐哪一个国家,那么,韩国的执政者就一定会把侍奉秦国作为他们的策略。我想去见韩王,让韩王来觐见,大王见了他,便把他本人扣留下来,不让他走,然后要韩国的执政大臣拿韩王来与韩国人做交换,那么,就可以向纵深方向割取韩国的土地了。接着,再命令蒙武派出东郡的部队,让这些部队在国境上窥视而不说明到什么地方去,齐国人就会害怕而听从荆苏的计策与赵国绝交,这样一来,秦国的军队还没有出境而强劲的韩国就被我们用威势慑服,强大的齐国就被我们用道义制服了。这件事被其他诸侯知道后,赵国人就会十分害怕,楚国人就会犹豫不决,这样,他们就一定会忠于秦国。楚国如果按兵不动,魏国就不值得忧虑了,那么诸侯各国就可以被我们逐步吃掉,对于赵国我们就可以和它较量一下了。希望陛下能够审察一下我的计策,不要疏忽了!”

于是,秦王马上派遣李斯出使韩国,可李斯去求见韩王,未能得到接见,于是李斯就上书给韩王,说:“从前,秦、韩两国齐心合力,并不相互侵夺,所以天下没有哪一个国家敢侵犯我们,像这样已经有好几代了。过去,五国诸侯曾经联合起来一起攻打韩国,秦国就派出军队来援助韩国。韩国地处中原,土地方圆还不到千里,而能够在天下与诸侯各国平起平坐,君臣都得到保全,都是因为韩国世世代代教导后代要侍奉秦国的缘故啊!过去五个诸侯国一起进攻秦国的时候,韩国不仅没有帮助秦国,反而为诸侯率先组成队伍在函谷关进攻秦国的军队。各诸侯国因为军队困倦,力量耗尽,没有办法,才被迫退兵。

后来杜仓做了秦国的宰相,调兵遣将来向各诸侯国报仇,先攻打楚国。楚国的令尹对此十分焦虑,说,‘韩国认为秦国是不讲信义的,却又和秦国结为兄弟共同危害天下各国。后来又背叛秦国,率先组成了部队攻打函谷关。韩国才是一个地处中原而又反复无常、变幻莫测的国家。秦国应该先攻打韩国才对啊!’诸侯各国就一起割取了韩国上党地区的十个城池来向秦国谢罪,以此解除了秦国对他们的威胁。由此可见,韩国才背叛了秦国一次,国家就受到威胁,国土便被分割,兵力衰弱,一直延续到现在。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韩国听信了奸臣的话,不权衡一下事实,所以后来即使杀掉了奸臣,韩国终究不能重新强盛起来了。

“现在,赵国想聚集士兵,突然向秦国发起进攻,派人来向韩国借路。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嘴唇没有了,门牙就会感到寒冷。’秦国和韩国是有着共同的忧思的,这种情形已经明显地显示出来了。魏国想攻打韩国,秦国派人把魏国的使者送交韩国。现在秦王派遣使者来到韩国,却不能见到陛下,我怕您身边的大臣却要沿袭过去的计策,使韩国再次发生丧失领土的祸患。臣李斯如果不能见到您,请让我回去汇报一下,那么秦、韩两国的邦交就必定要断绝。臣李斯出使到韩国来,当然是为了您的利益,也愿意向您献上对韩国有利的计谋,难道陛下就用这种方式来接待我?臣李斯希望能够与您见上一面,到您面前陈说一下愚蠢的计谋,然后再来接受碎尸万段的刑罚,希望陛下把我的这个要求放在心上。

“现在,即使把我杀死,大王也不能够因此而强大,如果不听我的计策,韩国就必定要大祸临头。秦国如果出兵而不停止前进,那么,韩国就令人担心了。等到臣李斯暴尸在韩国街头的时候,即使想考虑我这贱臣的愚拙计谋,也不可能了。等到边境残破,战鼓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时,再采用我李斯的计谋,就为时已晚了。而且韩国的兵力,天下诸侯早已看明白了,现在又背叛了强大的秦国。韩国如果抛弃了城邑,再让军队打了败仗,那么国内叛军一定会袭取城邑。城邑陷落,那么民众就会流散了,民众流散,那就没有军队了。

韩国如果坚守城邑,秦国就一定会派遣军队来包围大王的大城,使韩国的道路不能通达,韩国就必然会感到处境困难,即使出谋划策,其形势也是没办法挽救的。到了那时,大王身边的大臣们的计策根本没用,我希望陛下仔细考虑一下这种情况。如果我李斯说的话有不符合事实的,也希望大王能够让我在您的面前把话说完,然后再把我交给狱吏判罪处死也不迟啊!秦王食不香甜,游览不觉得快乐,一心一意地在考虑攻取赵国,派臣子李斯来进言,我希望能亲自见到您,因为我急着要和大王商讨计策啊!现在我这出使的大臣都不能见到您,那么韩国对秦国的忠诚从何而知呢?那秦国恐怕会把进攻赵国的兵力转向韩国了。希望陛下能再次仔细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对当时政治和国际形势持如此的态度,看来,这两位法家已经不是什么学者了,而是极为务实的阴谋家。这,便是法家的特征。那么,儒家有没有法家的东西呢?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

什么是强盗,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但如果说到政治上的强盗,恐怕就不那么容易分辨清楚了。

西周初年,太公望吕尚受封于齐国营丘。齐国有个叫华土的人,德行高尚,但不愿做天子的臣子,不愿做诸侯的朋友,人们都称赞他的贤能。太公望派人多次召见他,他都不到,于是,太公望就让人将他杀掉了。周公说:“这个人是齐国的高洁之士,怎么能杀他呢?”太公说:“不做天子的臣子,不做诸侯的朋友,我还能得到臣子和朋友吗?我不能要他做臣子,不能与他交朋友,他就是被遗弃的人;我三次召见他,他都不来,他就是以下犯上的人。如果还表彰他,将他视为教化的榜样,使全国人都效法他,我还给谁当君主呢?”

冯梦龙评论说:“这就是齐国之所以没有懒惰的老百姓的原因啊!齐国之所以始终没有成为弱国,其原因也在此。韩非的‘五蠹’之说也是从这里来的。”

少正卯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都在办学校。少正卯的学校人很多,而孔子的学校却三盈三虚。后来孔子当了鲁国的大司寇,就杀少正卯于外华表台下。子贡很不理解地说:“少正卯是鲁国的知名人士,先生诛杀了他,恐怕得不偿失吧?”孔子说:“人有五恶行,而盗窃还不包括在内,一是通达古今之变且铤而走险;二是不走正道而坚持走邪路;三是把荒谬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四是知道很多丑恶的事情;五是依附邪恶并得到好处。这五种恶行如果有一种,就不免被君子所诛杀,而少正卯是五种恶行都有,是小人中的雄杰,不能不杀他。”

这,就是所谓的儒法互用。

【评议】

法家之法的根源在于封建集权制,因此,它就特别强调“势”。在法家的代表人物中,首先倡导“势”的是慎到。“势”就是绝对的权威,是不必经过任何询问和论证就必须承认和服从的绝对权威。关于这一点,首先要在理论和观念上确立,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实际上君主确实掌握绝对的权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出现主帅无谋,大权旁落的局面,最终就会导致政权被颠覆。所以,“势”是“法”的保障。当然,二者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法”无“势”,“法”不得行,有“势”无“法”,君主不安。“法”是可以制定的,但如何才能保证“势”的绝对性,保证“势”不受到削弱呢?这就需要“术”。在法家的代表人物中,申不害是最强调“术”的,在他看来,“术”这一手段,实际上是比“势”这一目的还重要的。“术”就是统治、防备、监督和刺探臣下以及百姓隐秘的具体权术和方法。这些“术”有的已经公开化、制度化,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它也是“法”的一部分。“术”的意义是十分明显的,没有“术”就没有“法”,但没有“法”又无法保证“术”,所以,归根到底,“术”还是十分重要的。中国的“法制”最发达的地方就在于“法”与“术”联手创造的御臣、牧民的法术系统。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历史上,法家很难使用儒家的东西,而儒家在策略上却极易使用法家的东西,因此,有时人们认为中国的封建政治是外儒内法。从上面的情况上看,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

同类推荐
  • 海盗之谜

    海盗之谜

    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是谁在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绑架了凯撒大帝?是谁曾使整个欧洲瑟瑟发抖、为之战栗……是神出鬼没的海盗。本书为你揭秘海盗的世界,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让你领略海上冒险生涯的残酷与激情!
  • 帝国的荣耀

    帝国的荣耀

    新书发布了,仙侠类的,书名《如是观》,很文艺范吧,嘿嘿!书号:3268745。 下面是新书的简介: 文艺范简介: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很文艺范简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好吧,回到现实,普通的简介:一个叫陆压的家伙,修仙求道的故事。
  • 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

    本书像一幕史诗大剧,一幕幕活剧给读者带来前苏联由“升平”到衰败的真相和启发。苏联解体之后,当年严密封锁、讳莫如深的秘密档案次第开放,使得本书所涉及的史料丰富而翔实,加之作者作为作家和政论家,独具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评判深刻而独到,颇富参考价值。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文笔生动,冷峻幽默,让人在沉思中兴味盎然。本书俄文版出版于2008年。
  •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1650),陕西榆林人。本是明朝大同镇的总兵官,在公元1644 年历史发生巨变的关键之年,他先投降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后又投降入关的清朝统治者,攻杀农民军。
  •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化与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以其惊人的创造力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遗产。但在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研究和典藏的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不解的谜团,很多历史真相并不能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对其进行还原。未解之谜无处不在……
热门推荐
  • 相府嫡王妃

    相府嫡王妃

    本文一对一,男主腹黑,女主狡诈,宠文云紫菀一直在想着她这些年到底是得罪了哪路神仙,怎么在她身上总是发生这么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她原是相府嫡女,却在八岁那年,被亲爹赶出家门,娘亲惨死,无奈之下,卖身青楼。他是穆王府低调冷酷的世子,弱冠多年未曾娶妻。*再次重现,她风华万千,一舞惊现世人,恍若惊鸿,一张笑脸,倾国倾城。再次重现,诺大相府,看她云紫菀如何扭转乾坤,叱咤故人!*一代相府嫡女错落青楼,却逆风而生,光芒回归!精彩片段良久,莫少看着在她怀里昏昏欲睡的紫菀,轻声问道:“紫菀,你喜欢我是吗?”紫菀在他怀里使劲的点了点头,却听见莫少又问道:“那你喜欢我哪里呢?”紫菀思索良久,从莫少的怀里挣扎出来,一本正经的看着莫少,很严肃的说道:“你长得很漂亮。”歪着头想了一下,又道:“比我见过的任何人都漂亮。”莫少:“······”良久,紫菀又道:“还有,你身上的味道很好闻,靠在你怀里让我觉得很安心。”莫少听到这话,心里终于好过了一点。转眼却又不禁感叹,果然是小孩子,长得好看,味道好闻就喜欢。莫少扬了扬眉,又问道:“那要是以后有一个长得更漂亮的,味道更好闻的男子,你会不会也喜欢他呢?”紫菀:“不会,他肯定没你温柔。”莫少:“那要是他比我温柔呢?”紫菀:“也不会,他肯定没你对我好。”莫少:“那要是他也对你很好呢?”紫菀反问:“有这样的人吗?”莫少:“······”莫少忍不住眉眼含笑,看着紫菀的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却还是又问道:“那要是我把你卖了怎么办?”紫菀委屈的眨了眨眼,道:“那能把我卖给一个好看一点的吗?”莫少:“······”良久,莫少又道:“那我还是不卖你好了。”紫菀高兴道:“为什么?”莫少看了看紫菀,理所当然的说道:“因为不值钱。”紫菀:“······”
  • 末世之死回来

    末世之死回来

    末世里,什么最不缺?丧尸,异兽,死亡。丧尸,异兽,背叛。丧尸,异兽,绝望。还有变态,变态,变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皇后:天价庶女

    重生皇后:天价庶女

    前世男友的背叛让她痛彻心扉。重生不是公主,王妃,皇后,而是相府里面爹不疼,娘不爱地位低的不能在低的庶女。不过没关系,庶女就庶女正好可以让她随心所欲做她自己想做的事情。没事画画画,画着画把嫡出大姐的美好姻缘画没了,不是她坏人好事而是她可以得到十万两的酬金,天上掉的钱白捡白不捡。
  • 权鉴

    权鉴

    权鉴,鉴前世之兴衰,考权谋之得失,撂放枕边,可以参悟歧途迷津,提首案头,可以明理进退规则。本书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并旁征博引,总结出历史人物求权的几大途征,既揭示出奸臣贼子的丑陋嘴脸,也展现出忠臣义士的良苦用心。
  • 丰子恺散文精选

    丰子恺散文精选

    小读者们,相信你们对丰子恺的漫画都不会陌生吧。他的漫画往往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而且内涵丰富的意蕴,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又忍不住思绪万千。在中国二十世纪的画坛上独树一帜。《丰子恺画集代自序》中作家自己曾写道:“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可以说是丰子恺一以贯之的创作理想,不仅体现在其漫画创作上,在他的文学实践上;也是如此。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新妻来袭,老公请小心

    新妻来袭,老公请小心

    他是百里家二公子贺少,她是蓝家千金闺秀,阴差阳错,她成了他的妻。不愿受束缚,他对她百般冷落,而她只冷眼看他在外潇洒风流。婆婆冷眼相待,大伯不时骚.扰,小姑经常找茬,情敌频频登门,她一一应付自如。直到某天,她被爆出怀孕消息,他大怒,连夜不息折磨她,看着她腿.间染红,他冷笑嘲讽:“蓝倾喻,这就是你背着我偷腥的代价!”其后,他集结两家长辈,把她驱逐出门。婆家不要,娘家不能回,她走逃无路,最终孤身沦落天涯。.数年后,某男的订婚现场,惊现神秘宝宝:“爹地,婚姻是坟墓,我专程远道而来解救你!”男人一脸黑线:“小鬼,我不是你爹地。”“吃完想赖账?如果不是你,我岂会从妈咪肚子里面蹦出来?”.“爹地,请签字!”某宝戳着清单空白处。男人冰眸扫向单子,上面注明:孕育费+教学费+生活费+心灵创伤费=一亿他摸摸下巴:“我可以给你钱,但有个条件。”“什么?”“叫你妈咪回家!”
  •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本书成功地塑造了真正爱民为民,奉献牺牲自己的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朴实亲民的形象。王瑛同志生前任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2006年7月被确诊患肺癌晚期,仍坚守工作岗位。2008年11月27日病情恶化,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不幸去世,年仅47岁。参加工作27年来,王瑛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职责,热情服务群众,坚持艰苦奋斗,保持清正廉洁,做出了突出成绩。
  • 温柔王爷迷糊妃

    温柔王爷迷糊妃

    他,兰陵国最温柔最俊美最优雅的四皇子陌隐曦.她,天降集团总裁最最宠爱的小女儿萧宝贝,同时也是最迷糊的她.而他,凉夏国最有才华,最适合做储君,长相英俊潇洒,被无数女人捧在手心的年轻太子,遇到她,一颗心只为她而纠结、、、、、、端木青,兰陵国公认的第一美女,从小深爱着陌隐曦的她,自认为只有她才能配得上风神俊朗的他。为了得到他,他不择手段,最终又将何去何从。当他遇到跨时空的她,他的温柔能否止于她的迷糊,天真美丽的她能否令他相信爱情,从此一生一世一双人呢?虽然简介真的不咋的,但是内容不错,希望你们会喜欢啊!文中美女如云,美男众多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