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000000015

第15章 开国与固权·明朝的特务统治 (1)

【引言】

中国的封建集权统治似乎有这样一条规律:文治不奏效,施以武治,武治再不奏效,就用特务统治。如果特务统治再不奏效,那就只好不治了。

由此看来,特务统治是政治腐败、统治无力、自信心不强的集中表现。

中国的封建社会实在是一个告密者的国度,扳起手指数一数,每个朝代都有许多因告密而发迹的人,都有许多因告密而制造出的冤案。因告密而成事者,似乎远比那些堂而皇之地抗颜直谏而成事者要多得多。光天化日之下的世界很萎缩,阴沟里的事业却很发达,这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色之一。何以会如此呢?盖因权力集中于一人之身之故也。帝王一人专权,权力就不得公开。权力既不得公开,便需一些秘密渠道通其内外。告密及告密者便由此而生,特务及特务统治也由此而生。

其实,中国历代都有特务和特务统治,只是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或这样或那样罢了。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务统治也逐渐完备起来,到了明朝,就已熟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灿烂丰富”。

明朝特务统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期和复杂的历程。如果探其源头,还得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

【事典】

朱元璋起自布衣,南征北战以登帝位,确实不易。除去开国时的巩固政权的需要不说,朱元璋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对他多疑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朱元璋最初投奔郭子兴,作战十分勇敢,甚至成为郭子兴的女婿,但郭子兴却经常疑忌朱元璋,不仅屡次夺他兵权,还差点杀掉他,尤其是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多次设计,要置他于死地。朱元璋这段痛苦的经历使他充分认识到人心的复杂和险恶,在他称帝之后,对人就加以防范。

当然,明朝初年朝政很混乱,朱元璋为了使社会尽快地安定下来,一方面改革官制,集中权力,一方面实行严刑峻法,残酷杀戮。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为了防止群臣密谋造反,他特设锦衣卫,由自己直接掌管。他把锦衣卫派往四方,弄得满城满国都是,不要说大事,就是大臣头天晚上在家请客,吃了什么菜,作了什么诗,发了什么牢骚,为什么生气,朱元璋都无所不知,第二天上朝,当面对证,群臣无不惊骇。

但就是在这样严密的统治之下,丞相胡惟庸还勾结内外,进行谋反,差点把朱元璋杀掉。因胡惟庸谋反案而被杀掉的有三万人之多,后来又兴蓝(蓝玉)党大狱,杀掉了一万五千多人。两次杀人好几万,朝中功臣勋旧几乎扫荡一空。朱氏政权总算稳住了脚跟。

朱元璋死后,其孙即位,是为建文帝,但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不服,起兵造反,打败了建文帝,登上皇位,是为明成祖。朱棣在反建文帝的过程中得到了太监的支持,从此,朱棣十分宠信太监,明朝的宦官专权,从此开始了。

朱元璋所设的锦衣卫,下辖十七个所,有五六万人之多,而一般的卫只有五个所,最多也不过五千人。这还罢了,关键是锦衣卫可以不经任何官吏和法律程序,直接把有关任何人的情报送到皇帝手里。

到朱棣时,他感到一个锦衣卫不够使用,特别是锦衣卫是外臣,情形难以捉摸,而且权力越来越大,如果没有一个机构来约束它,恐怕不妥。于是,他就抽取身边的宦官,开设了东厂。东厂既可行使锦衣卫的职能,又可控制监视锦衣卫,又旦夕在朱棣的身边,易于了解和掌握,这样,明成祖朱棣觉得放心多了。

这两个特务机构,到了宪宗朱见深手里更为完备和发达,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特务统治的顶峰时期。宪宗时期的政治比太祖和成祖时远远不如,宪宗的父亲英宗在土木堡惨败中被瓦剌首领也先俘虏,带到北方达一年之久,宪宗朱见深当时被立为太子,接着就由他的叔叔朱祁钰即位,后来迎回了英宗,但朱见深的太子地位也被废掉了,景帝朱祁钰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不久朱见济又病死。在朱祁钰病重时,大臣又发动了“夺门之变”,让英宗复辟,从弟弟的手里讨还了皇位。英宗死后,朱见深才即位为宪宗。这一复杂的政治历程,不仅使朱见深感到难以把握,就是全国的政治形势,也每况愈下。在这种情况下,宪宗只有继承祖宗的传统,大力发展特务统治了。

特务首领、太监汪直应运而生。

汪直是大滕峡人(今广西桂平人),瑶族,在宪宗去南方平乱时被俘获,入宫初期服侍宪宗的宠妃万贵妃,由于聪明伶俐,会体贴人意,博得了万贵妃的欢心。特别是他能尽心尽力地替万贵妃纳贿敛财,以至于万贵妃觉得应当对他有所报答,于是,万贵妃就在宪宗面前极力推荐汪直,宪宗禁不住耳边风的吹拂,就让他做了掌管御马监的太监。

汪直成为锦衣卫,出自一个偶然的机缘。有一个叫李子龙的术士,说自己能呼风唤雨、驱鬼招神,且能预知人世间的无常祸福。内使鲍石、郑忠等人对此深信不疑,就把他推荐给宪宗,经常出入宫禁,和宪宗一起登山游乐,虚弄骗术。时间长了,这李子龙竟然和几个内使勾结起来,想谋害宪宗。但做事不秘,竟被锦衣卫侦知,于是一并逮捕斩首。这次阴谋虽未成功,但对宪宗的震动却非常大,他不能不严加防范。于是,他让汪直改换成锦衣卫军官的衣服,带着锦衣卫出去,到街市之上盘查。汪直抓住这一机会,极力表示自己的忠诚和尽职,他经常微服私行,把一些街谈巷议、官民举动,都汇报给宪宗。此时的宪宗正没有安全感,觉得无人可托为心腹,汪直的这一举动,恰好迎合了宪宗的心理,引得宪宗倍加高兴和信任。宪宗想,锦衣卫和东厂都是前人设立的厂卫,人员情况把握不准,不如自己设立一支亲信队伍,以控制其他的厂卫。于是,宪宗下令,设立西厂,总督西厂的人选当然就非汪直莫属了。

汪直一任西厂总管,立刻身价百倍,权势陡然上升。但汪直绝非一个昏虫,他知道,如果想扩大影响,必须沽名钓誉。他时时注意,寻找时机。

时机终于来了。南京镇监覃力朋是个骄横跋扈的人,而且十分贪婪。在一次往朝廷进贡以后,他用百艘官船装运私盐,大摇大摆地沿运河南下。盐、铁专卖是明朝的法律,私运者一律处死,但覃力朋权大性凶,无人敢管。走到武城县的时候,一个大胆典史居然要查阻盐船,覃力朋哪把他放在眼里,当即挥拳打落了他的一对门牙,还顺手刺死了他身边的一人。汪直接到这一案件,立刻传报四方,大造舆论,并马上逮捕了覃力朋,查他贩运私盐、殴打官吏、滥杀无辜的罪行。汪直奏告皇上,坚决要求将覃力朋处死。

宪宗虽然最后没有处死覃力朋,但觉得汪直秉公执法,又忠心耿耿,对之信任有加。一般官民也认为汪直刚正不阿,因此,汪直声誉鹊起。

汪直见权势已固,就使用特务手段,大造恐怖气氛,对朝廷官吏横加逮捕、杀戮,对一般的民众,更是滥施淫威。由于西厂可以不经过任何法律程序就可将人逮捕、处置,只须奏明皇上即可,西厂也就变成了一个无理可讲的魔窟,汪直欺瞒皇帝,很多案件并不奏明皇帝,擅作处置,因而许多民间斗鸡走狗、丢斧失钩、口争械斗之事往往被处以重刑乃至极刑,很多人不明不白地死在西厂。就是一些朝廷官吏,也像鸡狗一样被汪直随意处死。

同类推荐
  •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人以祝融为始祖,其历史的起点,原本在神话与传说之中。历经筚路蓝缕的岁月之后,楚国得以崛起于南方。楚人有着“蜚将冲天”、“鸣将惊人”的雄心,“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气魄,终于在春秋中期跻身五霸之列。然而在取得这样的成就后,政变与内乱让楚国招致了吴师入郢的巨大外患,实力大损。战国时代,楚国用吴起变法以求打破困局,为国家带来起色,楚国一度达到了强大和繁荣的顶点。但在怀王时代,遭遇连番挫折,势力顿衰。此后,郢都沦陷,半壁河山被秦人占领。楚人虽亡羊补牢,但已经无法改变“六王毕,四海一”的趋势。秦末起义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又给八百余年的楚国史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尾声。
  • 生存的逻辑

    生存的逻辑

    《官家定律》《灰色生存》作者再掀文化历史波澜。官场大咖粉墨登场,社会小人物夹缝求生。朱元璋PK朝廷官员:一手铁血剑,杀得六部全军覆没;一手百姓牌,支持底层民众越级上访。守库小兵PK皇权:如何在监管重重的银库重地盗取官银,偷得朝廷亏空九百多万两?盛宣怀PK胡雪岩:最著名的红顶商人在官场和商场的全面战争。封疆大吏PK京城小官:李鸿章、曾国藩等大官如何栽在小小书吏手里?官府PK土匪:只要你不在我的地盘犯事我就当看不见的官匪默契。地方官PK老百姓:一次大规模的官民对战是如何发生的?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
  • 大唐之极品富商

    大唐之极品富商

    特种兵重生盛唐,不玩改造反去经商。自此一代富商横空出世,建造富商帝国。
  • 开江文史典藏

    开江文史典藏

    2013年,开江建县1460周年,《开江文史典藏》是开江县本土历史文化的风采展示。
热门推荐
  • 爆笑囧穿:贪财小蛮女驾到

    爆笑囧穿:贪财小蛮女驾到

    他嚣张:你注定是我的,遇上腹黑的他。众多皇子,一辈子别想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她冷哼:本小姐只喜欢钱,争权争势争皇位,他表面云淡风轻,对你没兴趣,不幸穿越到古代,尔虞我诈,一边玩去!,与世无争。实际上却心狠手辣,她刁蛮,精灵古怪,诡计多端
  • 想在你心里买栋房

    想在你心里买栋房

    又名《视妻如宝:帝少的亿万宠婚》电视访谈节目的现场。“雷小姐,听说你从10岁起就开始辍学环游世界?请问你看过最美的风景是什么?”雷宝焙凝思,“最美的风景?那应该是个男人吧。”“啊?男人!”雷宝焙一笑:“是我的王。”她的王,就是她眼中最美的风景。那个桀骜不驯的黑帮世子,12岁辍学,用六年韶光,陪她环游世界;18岁消失,用四年争夺,让她成为魅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后。23岁回归,亲自将后冠戴在她的头上,并在全世界的媒体面前宣誓:“这辈子最想做的事,就是以整个有生之年,许你一世纵容。”如此视她如宝的男人,她不知道,天底下还有什么风景,能够比他更美!但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西点法则

    西点法则

    在西点军校200多年的历程中,她培养了众多的军事人才,其中有3800多人成为将军。仅1915届的164名学员中,就有59名成为准将以上军官,其中3位四星上将,2位五星上将和陆军参谋长,1名当了美国总统。
  • 豪门少爷的笨老婆(全本)

    豪门少爷的笨老婆(全本)

    身高160,胸比飞机场还要平的青春痘女生钱小鱼在结婚当天遭遇新郎的逃婚……年轻有为刚刚留学回来的有亿万家产的少爷、娱乐圈小天王、风流成性的大导演,他们为了不同目的靠近她,爱上她。三个极度优秀的男人中,她该何去何从?
  • 七月惊魂之笔仙归来

    七月惊魂之笔仙归来

    一群刚刚毕业的学生,为了预知自己的未来,玩起了传说中的灵异游戏——笔仙。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手中的笔竟惹来凶灵诅咒。紧接着,参与游戏的几个人相继死去。他们的尸体个个惊悚怪异,死亡现场却像是一场场毫无预兆的意外……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书收入曾国藩家书126封,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既阐述伦理纲常,又慨叹人生艰辛,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 巧手一招鲜

    巧手一招鲜

    本书中大师教您做菜的巧招。家常菜是指百姓人家日常制作和食用的菜肴,是选用普通的原料、根据家人的品味爱好制成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浓郁的乡土情愫,让人深深地喜爱和留恋,犹如乡音、母语一般深入骨髓和灵魂。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这一套全新的家常菜谱,其中的菜肴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
  • 林克

    林克

    平凡的小子,梦想做一个伟大的骑士。可是一次小小的变故,让他的美梦换了一个方向。那么,他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他又会给这个和平的大陆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