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800000012

第12章 帝王气象·用则满目俊才,弃则满地糟糠

【引言】

俗话说:“洗澡不一定要去江海中,只要能洗去污垢就行;马不一定要是千里马,只要它善跑就行;用人不一定要求贤德,只要他懂得道就行;娶妻不一定要出身高贵,只要她守贞节就行。”为什么这么说呢?用人以才,不用其德,用人以德,不用其才,这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而论的。

更有甚者,感叹自己的身边无才,有的情况下,实际上是因为自己水平太低,不能发现和使用人才。

【事典】

鲁仲连对孟尝君说:“您说您重视人才,其实不是这样。”孟尝君说:“那是因为我没有得到人才的缘故。”鲁仲连说:“您马厩中的上百匹马,没有一匹不是身披绣衣、吃精料的,难道它们都是千里马?后宫中的十个妃子,都身穿绫罗绸缎,吃美味佳肴,难道她们都是西施?美女、骏马要用现在的,而人才为什么一定要用古代的呢?所以说,您说您重视人才,其实不然。”

淳于髡对齐宣王说:“古人喜欢马,大王也喜欢马;古人喜欢美味,大王也喜欢美味;古人喜欢美女,大王也喜欢美女;古人喜欢人才,大王却偏偏不喜欢。”齐宣王说:“国家没有人才啊。如果有人才,我也会喜欢他们。”淳于髡说:“古代有千里马,现在没有,大王从众多的马中选出好马,这说明大王是喜欢马的;古代有人喜欢吃大象的胎盘,现在没有,大王从众多食物中挑选出美味佳肴,这说明大王是喜欢美味的;从前有毛嫱、西施,现在没有,大王就从众多美女中挑选丽人,这说明大王是喜欢美女的。大王一定要等尧舜禹汤时的人才出现,才去喜欢他们,那么尧舜禹汤时的人才,也不会喜欢大王啊。”

张敞在《与朱邑书》中说:“饥饿的人吃糟糠都感到好吃,吃饱了的人吃美味佳肴也感到没味。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有还是没有。从前陈平虽然贤明,必须通过魏无知才能得到任用;韩信虽然有奇才,必须依靠萧何才被信任。所以每个人才的发达都要有一定的时机。如果要等待古代的英才,必定要像吕望那样的人推荐他,那么这些人也不须要通过您来求得重用了。”

《淮南子》中说:“要等待有飞兔这样的骏马才驾车,那世上的人就不能乘车了;要等有西施这样的美女才娶妻,那终身就别想成家。不要坐等古代的英才出现,您只要对现有的人才充分加以利用,那么,手下的人才就足够多了。”俗语说:“美玉做的船和桨,没有渡江的功用;金玉做成的弓弦,没有射箭的功能。因此品德高尚而不善于处理政事的人,不是拨乱反正的人才;温文尔雅而无治理国家才能的人,不是辅佐帝王的人才。”何以见得呢?魏无知把陈平推荐给汉王刘邦,刘邦任用了陈平。周勃和灌婴说陈平的坏话说:“陈平和他嫂子私通,还接受过贿赂。”刘邦责备魏无知,魏无知说:“我所说的是才能,陛下所听说的是品行。现在如果有像尾生一样坚守信约的人,却对战争的胜负毫无作用,陛下会重用他吗?现在楚汉相争,我举荐有奇谋的人才,只考虑他的计谋确实对国家有好处而已。陈平与嫂子私通,接受贿赂,又何必因此而怀疑他的才能呢?”汉王说:“您讲得好。”

宋燕做齐国的宰相,遭到罢免后,回来对他的大夫们说:“有谁愿意跟我去投奔其他诸侯吗?”大家都整齐地站在那里,谁也不回答。

宋燕说:“可悲啊!为什么士大夫容易得到却难以任用呢?”陈饶说:“并不是士大夫容易得到却难以任用,是您不善于用他们啊!您不善于使用他们,士大夫就会愤愤不平,这是您不会用人的过失,您反而责怪他们。”宋燕说:“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陈饶回答说:“士人连三升粮食都领不到,而您养的鸟却有多余的粮食,这是您的第一个过错;园子里的果子很多,后宫的妇女们互相投掷果子玩,而士人却连一个都尝不到,这是您的第二个过错;漂亮的绫罗绸缎堆在屋里都腐烂了,士人却得不到一件,这是您的第三个过错。财物是您所轻视的,而对于死,却是士人所看重的。您不能给予您所轻视的财物,却要求士人们献出他们珍重的生命,这就好比把这些士人像铅做的刀子一样存放着,却要把他们当做干将那样的宝剑使用,这不是太难了吗?”宋燕承认说:“这确实是我的过错啊!”

黄石公说:“品行高洁的人,不能靠爵位、俸禄来吸引;坚守节操的人,不能靠威胁来使他屈服。招引品行高洁的人,要注重礼节;招引坚守节操的人,要重视道义。”何以见得呢?郭隗劝说燕昭王的话就是很好的说明,郭隗说:“称帝者与老师相处,称王者与朋友相处,称霸者与臣子相处,亡国者与奴仆相处。如果礼贤下士,虚心求教,那么就会得到强于自己百倍的人才;如果主动求贤、虚心求教但不能持久,那么就会得到强于自己十倍的人才;如果人家主动前来,自己才去迎接,那么就会得到才能与自己差不多的人;如果高高在上,对人颐指气使,那么就只能得到做差役的人;如果放纵暴戾,动辄打骂,那么就只能得到做奴隶的人了。”这是古代招揽人才的办法。

黄石公说:“吸引人才归服靠的是礼义,激励勇士去死靠的是赏赐。只要明确了礼义和赏赐,所需要的人才就会到来。”何以见得呢?魏文侯的太子向田子方行礼,田子方不还礼,太子很不高兴,对田子方说:“不知道是贫贱的人傲慢呢,还是富贵的人傲慢?”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傲慢啦!富贵的人怎敢傲慢呢?国君傲慢就会失去国家,大夫傲慢就会失去封地,而贫贱的人傲慢却不会失去什么,如果不顺心了穿上鞋就走,到哪儿还不是一样的贫贱?”

《论语》中说:“眼力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同样的东西,听力相同的人才能听见同样的声音。同心同德的人没有见面相互也会感到亲近;声音的频率相同,即使在不同的地方也会互相呼应。”韩非子说:“志趣相同才会彼此欣赏,志趣不同就会互相排斥。”何以见得呢?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您难道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吗?为什么大家都这样不称赞您呢?”宋玉回答说:“鸟中有凤凰,鱼中有巨鲸。凤凰一飞,冲上九万里云霄,翱翔于太空之中,那笼中的鹌鹑怎能与它一样知道天有多高?鲸鱼早晨从昆仑出发,晚上在孟津休息,那小水池里的小鱼,怎能与它一样知道海有多大?所以不单是鸟中有凤,鱼中有鲸,士人中也有与凤和鲸一样的人啊。圣人有非凡的抱负,远远超过一般的人,那些世俗的人,又怎么能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评议】

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用则满目俊才,弃则满地糟糠的情况是极多的。盛唐之盛有二,一是锦天绣地,二是满目俊才。无锦天绣地,怎显盛唐之盛,无满目的俊才,又怎得锦天绣地。上面引自《长短经》的事例固然有代表性,但似乎还都不如唐朝名相马周的“发迹”史更能说明唐朝之盛的原因。

唐太宗贞观五年,天下大旱。有一段时间,唐太宗李世民浑身燥热,坐立不安。按传统的老规矩,认为这一定是朝廷政治出了问题导致的,所以上天才会示警,要求皇帝检查自己是否有什么过错。所以唐太宗便颁布诏书,令文武百官上书,允许畅所欲言,揭露、指责皇帝和朝廷的一切毛病。

对于官员们来说,这是一次显示才干的好机会,于是纷纷上书,奏章雪片般地飞入皇宫。却有一位官员抓耳搔腮,十分为难。原来,这人是中郎将常何。常何是个武夫,虽然官职不小,但没有文化,不知该说些什么,就是对朝政有些不同的看法,也写不出来,连怎么说也不知道。出人意料的是,唐太宗不久即收到常何的奏章。他知道常何写不出什么来,但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还是漫不经心地打开看了,谁知马上被其中洋洋洒洒的议论吸引住了。文章写得极有条理,批评和建议罗列了20多条,都是很中肯、很有价值的。唐太宗很兴奋,又很奇怪:常何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能耐?随即传旨宣常何上殿。

常何也不知是福是祸,见到皇帝十分紧张。太宗问道:“这奏章很好!是您写的吗?”常何心里舒了一口气,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哪有这个本事!是我的门客马周替我写的。”

马周是山东人。从小孤独一人,贫困潦倒,他曾经流落新丰,在集市上酣饮,但无人能够理解他的才华。前些日子流浪到长安,寄居在常何家中作门客。

那天,见常何在室内发愁,便进去问他自己能帮些什么忙。问明情况后,便答应立即代他起草了那个奏章。

唐太宗是个十分爱才的皇帝,连忙召见马周。等了一会儿不见来,非常心急,又一连派出使者催促。马周进来后,同唐太宗进行了一番交谈,唐太宗简直心花怒放,立即让他在门下省任职。后来,马周步步高升,最后成为宰相,名彪史册。常何也因此而得福,皇帝也没亏待他,唐太宗因为他实事求是,让他得到了马周这样的人才,便赏赐给他三百段绢帛。

然而,话又说回来,马周的命运毕竟是个别的,怀才不遇才是普遍的。中唐诗人李贺一生潦倒,他十分羡慕马周,在一首著名的诗里歌咏“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希望自己也能像马周那样有朝一日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然而,最后还是在无限的郁闷中赍志而没。

同类推荐
  •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中国古代皇陵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历代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皇权的威严、显示自己无比的尊贵,不惜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天下之能工巧匠,多则四五十年,少则几年来营建自己的陵园。皇陵作为封建皇帝的地下王国,完全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原则建造,其奢侈豪华是不言而喻的。但正因为此,它成了吸引盗墓者的诱饵,成了历代盗墓者的最爱。
  • 斜风

    斜风

    历史在1855年走向未知,是赤潮席卷新世界,还是依旧无法把握命运,柳畅在斜风中前行英雄血,美人泪,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我能改变的不仅仅是历史而已紫钗恨2012架空历史新作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主角设定:穿越前为矿大篮球队皇牌球员,自幼练习太极拳,剑,枪。后经过锻炼,基本与与魏延,张辽同级,略逊于巅峰关羽,张飞,赵云;高于马岱,文聘。大局观比较擅长,但不至于算无遗策,更多是有神来之笔,奇思妙想。文采:身为穿越者,语文不太差。本文适度YY,不太过火。自己争霸雄心万丈太累,当诸葛亮劳心劳力也太累。与其如此,还不如当个儒将,没事就喝喝酒,写写诗。打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阴,迟早叫你喝我的洗脚水。曹操:“原来如此!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关羽:“有你在,我岂敢称武圣!”张飞:“好酒量!”刘备:“我一生识人无数,却看不透你,幸好我们不是敌人。”孙权:“没想到我江东是败在你的手里。”
  •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庆余年》同名影视剧由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等主演,11月26日起在腾讯视频、爱奇艺开播。
热门推荐
  • 别惹女生

    别惹女生

    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别找借口找方法

    别找借口找方法

    “别找借口找方法”体现的是诚实、敬业的工作精神,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一种完美、负责的执行能力。要想获得成功,我们必须和借口告别,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我们不能让问题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要通过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把问题变成机会,成为迅速通往成功的“推进器”。主动寻找方法、积极解决问题的人,是优秀的人,自然也就是受欢迎、容易获得成功的人。他们相信,凡事总会有解决方法,而且是总有更好的方法,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他们都不会用借口安慰自己。其实,方法和借口一样,“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找,总是会有的,只要我们抱着第一时间行动的态度,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思考,勇于承担责任,不断地自我提升,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就能高效地、创新地解决问题。方法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能想得出来,又能起到良好效果,都可以称之为方法。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一个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很多时候,不是没有任何方法,而是没有一种更好、更新的方法。方法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有优劣、适当与否之别,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妥当、高效、有创意,你就会事半功倍,启机会的大门。
  • 共和国勋章

    共和国勋章

    她可以使那些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获得相应的荣誉和奖励,名至实归、名副其实。更重要的是,设立国家勋章的意义非常重大,设立国家勋章也是贯彻宪法,贯彻宪法至上精神的具体体现。本书收录了作者收藏的各种类型的勋章,并对其作了详细的介绍
  • 乾坤剑神

    乾坤剑神

    景言曾是景家最优秀的天才,十六岁突破武道九重天踏入先天之境,整个东临城无人能比,却莫名其妙在进入神风学院后境界跌落,成为笑柄。解开乾坤戒封印,重新崛起,最终制霸天元大陆,成为无数武者仰望的存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双重爱恋

    双重爱恋

    她是古老氏族“席氏”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在外人眼中,却只是一个和寻常人无差别的女孩子,如当年母亲所希望的那样:平和稳重,娴静温雅;在私立高校担任英文教师……但,却没人知道,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他”:席氏集团总裁,一个冷漠甚至冷情的“男人”,手中掌控着多国经济命脉的,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男人”……*他是西利顿贵族高校中受万千追捧的“特例”,在所有人看来,他阳光帅气,身上没有一丝王子气,在校园中的号召力无人能及……但,却没有人知道,他的另一个性格是——他:*当这样的两人,撞到一起……这好戏绝对是一场接一场,碰撞出来的火花一串连一串……这样的他们,能成为怎样的【绝配】
  •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向那些具有常识的读者揭示了国内外盛行的阴谋论的历史、沿革;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思辨,指出了各种阴谋论长盛不衰的原因;并指出阴谋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不可证伪性和妖魔化。由此希望读者能更加理性地思考,不被妖魔化的思维所裹挟。
  • 叩仙门

    叩仙门

    修行九州龙脉,锻造无上魔躯,坐拥先天神器,御使上古凶兽。纵横宇内,扬威海外,我虽未成元神,元神以下的不要前来送死。一条与众不同成仙之路,我虽狂妄,于仙道却谦卑。大道漫漫,人路两坎坷;岁月悠悠,心月同踟蹰。且看一个不知修仙为何物的小子如何叩开那一道浩瀚天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