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0000961

第948章 顺势而下

眼见的只剩下两条路了,投降和玉碎,投降是不能考虑的,那就只有玉碎,到这一刻,板垣征四郎反而好决断了,不管第一兵团是南下,还是切向汉城,结果都是一样,他命令清水规矩第二军后撤汉城,与二十军一起,消灭登陆的蒙疆第四兵团两个师,同时,确保汉城的后路,第三军和第五军节节抵抗,后撤至朝鲜南部,他要放弃朝鲜北部,固守朝鲜南部各城镇,死也要把蒙疆几个兵团脱下水。

在板垣的命令下,南部二十七、三十军和直属师团撕下了面纱,开始大肆搜寻和囤积一切物资,坚壁清野,将朝鲜人赶出城集中修工事,得知自己的命运已经注定,日军士兵也毫无顾忌的烧杀抢掠,找寻朝鲜女子发泄,朝鲜南部,瞬间堕入地狱之中。

从四月十四这天起,朝鲜战局发生重大转变,村上启作停止了对蒙疆两个师的进攻,转而进入防御,等待南下的清水规矩第二军,不过他可不是闲着,手下几个师团轮番出动,搜罗汉城地区一切物资,同时加紧南运,南下的第二军也派出搜索联队、辎重联队沿途抢夺一切有用之物,朝鲜北部,很多地方都成了无人村。

∷, 十六日,米切尔的舰队重返仁川外海,战列舰巨炮开始轰击汉城,而返回大连的第四兵团其余各师,也开始重新登船,准备前往仁川。

此时张煜仍然不知道朝鲜日军已经打算放弃北部了,七十三师团加速撤往开城的举动让他以为日军想诱敌深入,毕竟他还要防止平壤日军第二军突然出动,切断他的后路,本着稳固推进的想法,他一边让前锋减缓速度,一边与李青山联系,希望他的光复军推进到元山以东。

叶启杰也不知道日军要南撤,他命令武士敏和柳彦彪稳定住仁川战线,不要轻易攻击,等待后续部队上岸,就这么,放弃平壤的第二军十分顺利到达开城,只有北线张自忠和沈忠毅发现不对了。

第六兵团从熙川出动,石作衡三十五师在妙香山一线遭遇日军第三军五十一师团顽强抵抗后,沈忠毅下令三十六、三十七师迂回,准备从上游越过清川江,绕到妙香山后,侧击五十一师团,同时,让三十三、三十四师逼近新兴洞,给第三兵团强突价川创造条件。

从面上看,双方兵力是差不多的,而且蒙疆两个兵团并没有装甲部队,哪怕突破清川江防线,也不可能短期对日军八个师团产生致命威胁,张自忠和沈忠毅盘算的是依靠空中优势,突破几个点,动摇日军战线,从而在运动中寻找战机。

二人知道,要突破清川江防线,攻击力度不能弱了,弱了就起不到压力,也无法突破防线,可也不能太狠了,那样伤亡大不说,也不利于配合第四兵团的登陆。

当沈忠毅眼巴巴看着两个师从上游迂回,逼近妙香山,正和手下参谋们讨论着日军一旦发现两个师迂回,有可能的调整时,却意外收到攻击妙香山的石作衡电报,他突破了五十一师团的清川江防线!

一时间,司令部里鸦雀无声,不是兴奋,而是疑惑,这有些不太可能,如果清川江防线这么好突破,那还迂回做什么?

“给三十五师发报,询问具体经过!”

很快,石作衡回电,妙香山日军并未殊死抵抗,对三十五师团的突破好像也有准备,五十一师团正交替撤离妙香山。

小鬼子要跑!这是沈忠毅的第一感觉,可又觉得不对,这么跑,有意思么?而此时,张自忠的询问电报也来了,说第三兵团突破了日军在价川的防线,越过清川江,问这边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

这一刻,沈忠毅已经断定日军要跑了,只是为何跑,不清楚,他一边下令三十五师进驻妙香山,不得追击,一边将这边详细的情况通报给张自忠。

那边张自忠收到电报也很纳闷,日军放弃清川江,就意味着他可以兵锋直指平壤,难不成小鬼子要依托大同江,挡住第六兵团,诱使他到平壤决战?且不说自己会不会上当,就是真这么做了,日军就这么有把握短时间吃掉他的第三兵团?

一连串的疑问让张自忠也没有追击,而是请示傅作义,要求空中侦察。第二天的侦察结果让傅作义大吃一惊,前几日还无异状的平壤城到处都是火,黑烟弥漫了整个平壤上空。

左权第一直觉就是小鬼子放弃了清川江,放弃了平壤,他额头微微冒汗,他还没想到板垣征四郎决定撤兵死守南部,而是想到日本人孤注一掷,要歼灭仁川登陆的第四兵团!

十六七个师团,完全有这个可能,傅作义听了左权的分析,立刻下令第四兵团全力防守,依靠海面上的美军舰炮,扛住日军的攻击,同时下令第第一、三、第六兵团南下,只要十天之内赶到,想要吃掉第四兵团,他相信板垣征四郎做不到。

双方就此展开了一场抢时间的比拼,让傅作义有些忧心的是,他可以派空军延缓日军的后撤,而日军也可以炸毁道路桥梁,埋设地雷,延缓三个兵团的速度,更让他恼火的是,日军后撤扫荡了一切,各兵团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吃的问题。

四月二十六日,第一兵团逼近了洪川,第三兵团逼近临津江,让人意外的是,日军并未在这一线阻击,这就有些奇怪了,要想围攻第四兵团,怎么也得派出兵力阻击,否则就不是日军四个军围攻第四兵团,而是蒙疆四个兵团围攻日军四个军了。

“司令,根据空中侦察报告,日军在水原、龙仁、利川、原州一线构筑工事,从规模上看,应该是第二、第三、第五军都到了这一线,总总迹象表明,日军已经放弃了汉城。”左权指着刚标注好的地图说道。

“不依托河流,不固守大城,板垣征四郎要干什么?”傅作义蹙眉。

“就当前态势看,朝鲜日军有可能死守南部,当然,也不排除后撤回本土。”

思索片刻,傅作义道:“回去不太可能,要想顺利渡海回去,没那么容易,我看板垣征四郎是想缩短战线,和我们硬耗了。”

“司令的意思是板垣退到这一线就不会再退,他也不要战略纵深,只想和我们同归于尽?”

傅作义点点头:“应该是的,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海路运输,但运送能力是有限的,而且还得考虑天气因素,四个兵团消耗巨大,恐怕难以保证,而陆地上,短期之内我们也难以解决。”

“要想吃掉他朝鲜全部人马,难度不小。”左权同意老傅的判断。

“是啊,难度不小,他这破釜沉舟的做法,我还真有些头痛。”

左权摇摇头,笑道:“短期我们是没太好办法,不过我们可以耗,等公路运输的问题解决,就是他板垣征四郎的末日,何况拿下平壤、汉城两地,已经战果丰厚了。”

耗,板垣征四郎肯定是死路一条,傅作义知道,只是他隐隐觉得,这么耗下去恐怕会出事。

“先不管他!命令第一、第三、第六兵团就地休整,清扫残余日军,第四兵团进汉城。”

果然不出二人判断,叶启杰还未动,村上启作就飞一般的逃离汉城,美军舰队重返仁川外海,板垣征四郎也彻底断了消灭登陆蒙疆第四兵团的念想,趁着叶启杰不动,他让三个军迅速越过汉城,构建新防线,而这个防线,他称之为玉碎防线,村上启作在确保三个军顺利离开后,做了最后的烧杀抢掠,扬长而去。

平壤一光复,金九就坐不住了,多次找赵子赟,表达了要回平壤的意愿,赵子赟也知道金九去平壤,可比待在张垣作用大多了,而且此时苏联人和重庆还未真正进入朝鲜,崔可夫只不过猴急急的带了一个师,火速赶往义州,只是他不知道平壤情况,生怕金九有什么意外,那可就不好办了。

当第三兵团进抵开城外,赵子赟确认了傅作义的判断后,最终同意了金九回平壤,让他能够做出这个决定的,还有李青山的光复军第一师抵达平壤,接管了治安。

进入休整的蒙疆朝鲜战区几个兵团在四月底也遇到了**烦,掉入火坑中的朝鲜人不是把仇恨洒向日本人,而是怪罪到中国人头上,一些视日本主子为自家老子的人,四处造谣,说他们的灾难是中国人带了的。

这种话还真有人听,进入汉城的第四兵团每天都得应付突如其来的石头什么的,弄得叶启杰十分光火,很想杀了这些不知道感恩的朝鲜人,可如今连日本俘虏都很少动手收拾,向手无寸铁的朝鲜人动武,有些不妥。

同类推荐
  • 大宋王朝3

    大宋王朝3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围绕春熙路一线(劝业场、科甲巷、城守大街、北新街等)的沧桑巨变,以地理为经,以人事为纬,钩稽历史秘闻,打捞人物传奇,梳理街道演变,彰显成都人文精神,展示了春熙路长盛不衰的秘密。而本书的民间价值立场,注重细节,注重叙事,决定了本书强烈的复原历史真相的民间文化向度。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巨著,迄今为止,仍旧是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
  • 李想的北宋

    李想的北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种种李想曾经奢望而不得的东西一一被他揽进怀中。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在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灾难面前,李想拥有的所有一切都可能是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在李想相信了这次穿越于他而言是一次美丽的旅途之后,他却蓦然惊觉,辉煌的时代,已到了穷途末路。距离灭亡,还有十年。李想,你该怎么做?
  •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是程思远先生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从北伐胜利后蒋介石召开的编遣会议开始,直至“文化大革命”浩劫来临,李宗仁逝世止,对桂系与蒋介石集团及桂系内部的诸多有影响的事件作了较为客观的描述。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冷颜笑

    冷颜笑

    从小就看透了人情冷暖,看透了人性的丑恶所以她无心,无情,无爱,对任何事都不在乎她很淡,淡的就像是一杯水,没有颜色,没有味道原本只是想很小心与世隔绝的活着,只是老天却偏偏不如她的愿他安定国的三皇子,俊美无双,只要见过他的女子无不倾心于他喜怒无常,天生的恶魔在他一步一步的逼迫下,她当真可以无心,无情,无爱吗?具体内容亲亲们自己看吧,我也不怎么会写~————————————————————————————————————本文看完花费3.7元,还是老规矩,一瓶饮料钱~!推荐本人已完成作品《穿越爱上十三岁的你》地址: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 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 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捡来的爱情:误惹霸气校草

    捡来的爱情:误惹霸气校草

    她,在学校里她倍受欢迎,接二连三的遇到帅哥。他,是一个恶魔的男孩,他风流无比,只要他想到得到的没有他得不到的。在他遇见她的那一刻起,他便改变自己。他是她老姐老公的儿子,对她倍加的疼爱有加,甚至为了她差点付出了生命。最终她会选择谁呢?是深爱的那个他呢?还是救命恩人呢?读者群:150966487欢迎大家的加入,加入时写上女主名字。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作者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 骄宠

    骄宠

    秦王妃是朵奇葩,在男权盛行的大魏朝,愣是活成了女性中的最大赢家。庶女为妃,上无公婆,中无妯娌,相公宠溺无度,临了还站在了大魏朝权势的金字塔顶端。秦王妃用切身经历验证了一句话——穿越是门技术活!!
  • 为你投降的恶魔总裁

    为你投降的恶魔总裁

    一千万,她,被男友出卖。“你以为你值一千万?”男人的声音酷寒如冰,冷冷地射入冷香凝脆弱的心中。为了父亲的快餐店能顺利地开下去,她不得不答应他的要求。当她对他的感情发生变化时,她突然从报纸上得知他要结婚的消息。他的未婚妻是国际知名的芭蕾舞演员。
  • 走进宁波

    走进宁波

    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一幅幅珍贵的新老照片,集中展现了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活力四射、生机盎然、潜力无限的广阔发展前景。手法新颖,独具匠心,集趣味、意味、回味于一身,集文气、大气、雅气于一体,既蕴涵了宁波磅礴发展的原动力,又体现了宁波人民的自豪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绣针

    绣针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