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0000549

第537章 整治(三)

于品卿等商人被抓,理由让很多人不接受,毕竟和日本人瓜葛最深的就是他赵子赟,连同他旗下几大集团,有一个算一个,谁都跑不掉。现在不是说理和民主的事,赵子赟全然不管外界的评论,可谓一意孤行。

负面影响巨大,连老马都有些接受不了他这种跋扈的行为,一度对他不理不睬,一些被牵连的商人见他不为所动,开始找其他法子,最终,一封联名信到了他的桌上。

看完信的内容,赵子赟当时有些懵,急忙打电话找来董虎,将信递给他:“去查一查。”

董虎快速的扫了几眼,将信重新放回他的桌上:“不用查,是有这么回事。”

“咣当”一声,外间的谭海和赵振都慌忙跑了进来,只见赵子赟脸色铁青,嘴角微微抽搐,谭海不明就里,赵振见到桌上有封信,顿时脸色变了,这信是经过他的手检查的,内容略知一二,看当前情形,信属实。

“你既然知道,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赵子赟怒不可遏。

“我知道的时候,他已经成这样了,你让我怎么说?”董虎低着头。

赵子赟一【,愣,是啊,说了怎么样?说了就只能抓人,看见谭海一脸疑惑,他指了指桌上的信,随即在屋中踱起步来。

谭海拿起信粗粗看了看,一见信上杨受成三个字,心道不妙。

赵子赟心中纠结,杨受成是跟随他们赵家兄弟最老的人,从小和大哥一起长大,帮过父亲、大哥、自己太多的忙,怎么办?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赵子赟才停了下来,几人顿时紧张起来,只见他阴着脸,嘴中吐出两个字:“抓人!”

杨受成看到警察蜂拥而入,就知道再也躲不过去了,这些时日省府整治,力度非常大,不少人来找他,开始是哀求,后来便是威胁,而他自己知道,他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

李海滨将杨受成带回警察局,直接关进了一个小房间,也不说话,返身离去,从政也有多年,杨受成知道这关着的门背后,一定站着一个人。

吱呀一声,门开了,一个人影出现在屋中,杨受成不等对方开口,便说道:“子赟,我这辈子就毁在女人手里,你一定要记住,除了娇儿,你谁都不能太相信。”

人影叹了口气,在昏暗的灯光下显现出全身,正是赵子赟,问为什么已经没有意义,“你就不该娶那个戏子!”

杨受成摇摇头,“不是她,是老二,她才是罪魁祸首,老三只是她的影子。”

赵子赟吃了一惊:“你说的是那个北平师范大学的老二?”

“对,就是她!她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我现在都没搞清楚,但她和日本人肯定是有瓜葛的。”杨受成咬牙道。

“你有证据?那你为什么不早和我说?”

杨受成摇头:“我自然是没有证据的,她很聪明,并没有从我这里套取消息,我怀疑她是因为于品卿他们,可以说我和他们的很多事都有她的因素,至于为何不早告诉你……”杨受成苦笑:“我和她就不该有孩子。”

话到此,赵子赟释然了,杨受成的正妻给他生了个女儿,偏偏这二房却生了个男孩,孩子的牵挂,终于让杨受成回不了头。

“三哥,我拿你怎么办?”

一句三哥,让杨受成泪流满面,被抓的时候他就有了打算,现在赵子赟这句三哥让他下了决心:“按照察省法律,我必须死,我只求你照顾我的两个孩子,他们是无罪的,至于老二、老三,你不能放过她们!”

赵子赟眼圈红了,喃喃道:“你让我怎么下得了手?”

杨受成被抓的消息迅速传开,震惊张恒,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这回赵子赟是玩狠的了,他的清理绝对不会简单结束,有些背景不清的人四处找关系,既然躲不过去,逃出察省是唯一的出路。

二陈、楚峰等人得到消息,震惊不已,当天就来到赵子赟家中,想了解杨受成到底到了什么程度,赵子赟已经没心情和他们解释,叫来董虎,一个小时后,众人了解了来龙去脉。

事情的起因可以说是赵子赟造成的,在战前和日本人的合作中,由于附属地和察铁的存在,杨受成的实业厅不可能不和日本人以及和日本人做生意的商人有联系,在一开始的接触中,杨受成是警觉的,绝对不肯更深一步,三七年初,正室柳氏在生了一个女儿后,一直没有动静,杨受成就有些闷闷不乐,柳氏是传统女人,一切以丈夫为主,见他如此,便动了给他张罗纳妾一事,只是杨受成说省府就没人这么做,他不能开这个头。

也是命数,杨受成和赵子赟算是异性兄弟,柳氏偶尔也会去赵家找陈娇儿闲话,那时候陈娇儿也为没有孩子烦心,不经意说出不行就纳妾,柳氏听了,吃了定心丸,回去便鼓动杨受成,说这个头可以开,难说还能为赵子赟化解尴尬。

杨受成当时虽然没同意,但心已经动了,不过他也是有身份的人,不能随便找一个来下崽不是?

永定河事变后,平津不少人涌入察省,也有学生前来,这其中,便有杨受成现在的老二白玉洁,人不算太漂亮,但耐看,也有文化,说道相识,却是在于品卿的商号,当时于品卿介绍说这是他新找的接待人员,正儿八经的大学生。

初次相遇,二人没多说话,后来的事情在杨受成现在想来有些特意安排,喜欢听戏的他和夫人在一次看戏时,恰好这白玉洁就坐在他夫人柳氏边上,自然是一番惊讶后,两边桌子合在一起,随同白玉洁来的人也是几个女子,一番闲话,杨受成惊讶发现对方居然对戏剧有不小的了解。

柳氏陪他看戏那是干陪,有个年轻女子和他说着台上的戏,这可是种享受,这次偶遇后,白玉洁就没再出现过,还让杨受成张然若失了一段时间,很快,他却发现妻子居然和这白玉洁成了朋友,问柳氏,说是去做衣裳时碰到的。

如果像演戏一样,从此白玉洁进入杨受成的生活那就小觑杨受成的警觉了,他通过董虎先是调查了一番,结果是没查出什么来,这也是董虎对他的事情知之甚多的原因之一。

白玉洁只和柳氏交往,和杨受成偶尔在家中遇到,除了谈谈戏剧,多数时候是告辞离开,对方没什么企图,杨受成的戒心就慢慢松了。

结果并不是外人想的白玉洁勾搭杨受成,反而是柳氏看上了她,觉得这女子各方面都不错,最重要的是和自己也合得来。不过这也折腾了好长时间,柳氏说尽好话,白玉洁才松的口,当年年底,二人成亲,三八年就有了一个儿子,完全像是美满家庭。

而事情的改变也就是二人成亲后,白玉洁借口于品卿算是很照顾自己,算是媒人,多少该给些便利,当然,这要在察省准许的条件下,杨受成当时还认为这白玉洁不错,既懂得人情世故,还知道不让自己犯错,加上也确实没什么违规之处,他也偶尔会应于品卿的邀请,吃吃饭什么的,于品卿也逢年过节送些东西,钱也有,不多,说是给孩子的,和杨受成没啥关系。

杨受成本不想拿,生怕出事,可白玉洁说了,礼尚往来,也反送些东西就是了,想想也对,杨受成便不再干涉。

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察哈尔和日本开战后,于品卿等人并未表现出特别之处,反而规规矩矩,让杨受成对他的印象大为改变,察省也没有规定官员不能有商界的朋友,赵子赟不是也和冯少山等上海商人关系良好?随着各地商人开始朝察省转移,于品卿也时不时通过白玉洁请杨受成给些便利,作为回报,商人会送些物件,杨受成对金银珠宝是敏感的,绝不要,但字画古玩什么的他不是太懂,只听二夫人说不值钱。作为省府高官,家中有些文化物件也不错,后来赵子赟一度弄了于右任不少字,也让他心里放下了这根弦。

等白玉洁给他生了个儿子,地位显著发生变化,柳氏也认为这个如夫人有本事,便将家中大权交给她,从此,外出陪同杨受成的便成了白玉洁。至于后来被称为小明月的戏子成了杨受成老三,完全是白玉洁的手笔,在一次找来小明月到家中唱了拿手的几出戏后,她便把半推半就的小明月送上了杨受成的床,后来的事证明,白玉洁这是替自己找一个人,来处理一些事情,这人必须有杨家的一定身份,同时还能被自己操控,小明月爱财,杨受成也有些喜欢她,便成了她首选。

在接下来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察省一直和日本人战事不断,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让察省以往的管理体制压力巨大,赵子赟、陈淑珍等人的精力都放在安置难民,应对日军的进攻上,杨受成的实业厅基本成了真空地带,商业上很多事情都是他说了算,加上就是这两年察省的岁入并没有大幅度减少,畸形的张恒商业也带来虚假的繁荣,陈淑珍就更放任杨受成那边了。

白玉洁和小明月暗地里收了多少谁也不知道,杨受成也说不清楚到底那些人是以商人的身份经过他的手进入察省各地,等他发现一些端倪时,已经完了,他很想找赵子赟说,可白玉洁看出他的心事,便抱着一岁多的孩子又哭又闹,正妻柳氏也劝他,杨受成便有了一丝侥幸,也许只是些商人,只是自家夫人背着自己收了些银钱呢?

同类推荐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本书描画了自混世魔王张献忠出世(公元1606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岳钟琪入藏击败准噶尔兵105年间的历史。作者以其犀利的笔锋,麻辣的文字,漫画式地再现了郑成功的愈挫愈奋、忠贞不改,顺治帝的为爱痴狂、沮丧抗争,康熙的擒鳌拜、平三藩、灭准葛尔的“呵呵”武功。在这本书中,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形象被彻底颠覆,“大汉奸”吴三桂仁爱与忠诚的英雄形象更加伟岸,千古一帝,广为后世称颂的明君康熙却是个心理扭曲、性格乖戾、下流无耻的变态狂。乍一读,似乎感到如雷轰顶,让人毛发俱立,难以接受,但细细思量,就能发现其中的无限真意。
  • 尽显繁荣(1990-1999)

    尽显繁荣(1990-1999)

    本书主要介绍了1990年到1999年这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涉及我国的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党的政策,经济发展,港澳回归等等。
  • 大清棋情录

    大清棋情录

    倾力打造中国第一部长篇围棋文化言情小说。以江阴“抗清三公”的后人恩怨为线索,叙述大清乾隆年间,中国围棋最强时代的人文传奇故事,善解跨越两个地球的情爱纠缠。水墨江南,情迷棋中,小说家言,专家达人不必深究。
  • 浪遏扁舟

    浪遏扁舟

    人生如浪里扁舟,坎坷似遏浪而来;没有爱情的支撑,生活就难以前进。本文写主人翁从小立志要富起来,可在他求索中才知道生存是那么的难,他受尽了人间苍伤。他与几个女子都有爱情,可是都被现实击破了踏入伊甸园美好梦想,以致他的爱情多次受挫而痛苦的经历。
  •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史学巨著。全书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为止,即“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354卷,约300多万字。其中尤以隋唐五代为重心,占了全书内容的五分之二,是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热门推荐
  •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龙啸霸九天

    龙啸霸九天

    出身卑微的少年,得逆天机缘,破武道桎梏,神魔双修,逆天崛起!武道之路,没有公平,也没有尊重,一切只看实力!实力低微,背景微弱的少年,如何在这个武道为尊的世界成为制定规则的人。如何在无数势力之间嬉笑穿梭,踏着白骨站立巅峰!铸造一段不朽传奇!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是我的神(上)

    我是我的神(上)

    《我是我的神(套装上下册)》是一部读后让人觉得异常沉重的小说,全书弥漫英雄之气和悲悯情怀,讲述了在巨大的历史变革下乌力图古拉一家两代人的坎坷人生。小说用动人的笔调阐释了生命与情感、罪恶与救赎、战争与和平、存在与死亡的关联与对抗。
  • 欢喜代嫁:独宠小小新娘

    欢喜代嫁:独宠小小新娘

    她是天真娇憨的代嫁小新娘,冷漠无情的庄主相公那边在欢喜的娶妾,她则包袱款款的准备离家出走,行走江湖间,遇美男无数……
  • 吃货如此多娇

    吃货如此多娇

    【本书已签出版】预定签名版可加群:292827719美食如此多娇,引万千吃货竞折腰;吃货如此多娇,引无数男神竞折腰。新书《宠上天》开动,请左转去隔壁收藏哦!
  • 当家农女

    当家农女

    一朝穿越为农女,家里只有病榻的爷爷奶奶,还有两个小包子弟弟。挑起重担,为家里谋生,一不小心就成了小康。可是,啥这是她爹爹娘亲小叔大哥?不是死了吗?好吧,顿时成了小家闺秀,这不,俊朗又多金的未婚夫找上门来,开始了她不一样的贵妇人生!
  • 惊悚恐怖极限:囚困岛

    惊悚恐怖极限:囚困岛

    在梦中,我梦见自己走在一片黑暗广袤的荒野上,头上雷电轰隆,雨水哗啦冰冷。我踉跄回头,光影忽明忽暗,雨声中我清晰听到后方传来的脚步声。
  •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当我们以惊叹的目光回望这段遥远的历史时光时,我们发现,这里有高贵优雅的汉谟拉比王,正以恢宏的气势写就人类史上的第一部法典;这里有从容安详的释迦牟尼佛祖,正端坐在菩提树下凝思;这里有聪明睿智的阿基米德,用纤细的杠杆撬起地球。
  • 剃头匠

    剃头匠

    杨川年幼时体弱多病,长到九岁命已垂危,遍访名医却无人可治,最后是被村子里一名剃头匠师傅连夜送去赶尸客栈才救了一条性命。然而,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剃头匠这行的门道,也很少有人知道剃头匠自古以来便是有专门官职的,一是“礼官”,负责帝王公爵的发型仪表。二是“髡(kun)刑官”,是断发为刑的刽子手。剃头削发有很多门道规矩,此行中的高手甚至能看面断脉,知人疾病生死。我是民间剃头匠人,说说这行里不为人知的禁忌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