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0000304

第299章 老师挺住

时间滑入一九三六年,未来的战争没有因为察哈尔的崛起而提前爆发,在这么大的变化下,一些事情依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江西的那支铁军依然冲破重重险阻抵达了陕北,只是时间上和王颂记忆中有差别,不过王颂此时的记忆力也越来越差,记不清楚也很正常。

于右任在察哈尔滞留到了上一年十二月中旬,大有乐不思蜀的意思,赵子赟这期间算是弄到了他不少墨宝,老先生一高兴就想挥毫泼墨,写得得意就让赵子赟来看,反正都统府里两边也不远,马屁拍完,十有八九赵子赟就能拿着墨迹未干的宣纸回去,这察哈尔能让老先生高兴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回到南京的于右任兑现了他的承诺,以北方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身份将一干老友忽悠到察哈尔去看看,留不留不重要,先弄过去再说,他相信留下的总会有的,这是他自己的感受,他就不太想回来。

紧跟土肥原的步伐,板垣征四郎也来到华北折腾了一把,虽说效果不佳,但确实把华北地区[搅得风生水起,上年底若不是恰逢北方大学第一批学子毕业,赵子赟和陈娇儿出席晚会,弄了首让人心动的歌曲,张恒怕早就被一二九运动波及,不过,这也仅仅是延缓了风波抵达张恒的速度,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的做法激怒了北平学子,发动了总罢课,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先后爆发学生的爱国集会和示威游行,许多大中学校及工会等组织,纷纷给北平学生发来函电,支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

在整个北方,不,应该是在整个中国,张恒就非常另类了,首先这串联一事就受到马君武等人的抵制,察省教育委员会甚至直接下文,要求察省各大学、中学不得参与。

好吧,看在赵子赟确实没有参与到冀察政务委员会,甚至将此事弄得不伦不类,并高处晋察绥经济一体化来抗衡的份上,北平激进青年暂时放了他一马,但察省是北方和日本人走得最近的省份,总有人看着不顺眼。

**带来的风波让日本人有些担心,板垣征四郎不合时宜的高调在三六年初来了张恒,在得到赵子赟明确表态不支持北平学生运动后,十分满意离开,并承诺加大日本在察省的物资采购,紧接着在桥本正康的主导下,日本大批商人来到察省,签署了多份商贸合同,由此也取代了德国人在察省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消息在刚过元旦传出,这还了得,这简直是华北特殊化的一种形式体现,中共北平临时工委直到北平学联要加强和察省几所大学的联系,发动学生反对察省和日本人的合作。

一夜之间,张恒街头上遍布标语,弄得整个张恒城人心惶惶,察铁附属地见势不妙,立刻通报赵子赟,并实行了戒严,不让任何学生模样的人进入,好在察省也就这么几所大学,本地人多,蒙古族人也有不少,多数人还是比较迷茫,不知道是不是该积极参与,毕竟这里不是北平,民众生活条件优越,北方大学以工科为主,科研又多,参与的学生不少,放下学习,参与游行甚至罢课,学生心里还是有些打鼓的。

但事情发展下去总会失控,马君武紧急召开各院校长会议后,向陈淑珍提出一个转移学生目标的办法,那就是将赵子赟和陈娇儿的婚事提上议事日程,经过一年的甜蜜热恋,所有人都认为这不能再拖了,借此机会让全省民众的目标集中到二人身上,是一个不错的法子。作为双方的长辈,王颂同意马君武的建议,他也想亲眼看着陈娇儿成为美丽的新娘。

几人商量定了,也不问赵子赟和陈娇儿的意见,察哈尔日报头版率先宣布了这个消息,在本年度,赵、陈二人将大婚,告示全省民众,并提出要在张恒举行盛大婚礼。

这一来,倒是弄得当事人有些羞于见人,陈淑珍采纳了马君武的建议,将在北方大学为二人举行仪式,如此一来,北方大学顿时成了事件的中心,不少学生都将注意力转到这边,热烈讨论着这主席的婚礼该怎么办。

面对此消息,德国、日本两个和察省关系密切的国家必然要做出些反应才行,桥本正康率先表态,他将代表日本国参加赵子赟的婚礼,有可能这驻屯军司令官都会参加,至于贺礼,实在是想不出招来,武器装备一来敏感,二来这日本人也不愿再给,思来想去,桥本正康想到这张瑞曾经敲诈过渡边二郎一些医用器材的事情,这玩意不但不敏感,也会让各界有好感,于是乎,在紧急和国内协商后,他向察省省府提出,将给每一个光华医院配一台x光机,作为给赵子赟大婚的贺礼。

还别说,这个消息传出,察省民众对日本的敌意少了不少,反对声有但弱了很多,而陈淑珍也笑纳了,给了桥本正康不少笑脸。

日本人手笔不算太大,但也不小,这让罗尔夫有些为难,他知道国内不见得愿意和日本人拼钱,大鼻子到也有办法,想不出就直接问。赵子赟自然也不在乎德国给什么钱或者物质,听完罗尔夫的想法后,他和陈娇儿嘀咕了会,便直截了当的向罗尔夫提出由德国援建北方大学两个物理实验室,并附一批基础物理的研究资料。

这些实验设备罗尔夫不懂但也知道价值也不菲,好在赵子玉当初去德国时,一些通用的都已经采购,这次算是赵子赟以此为借口,把一些不好通过商业购买的东西弄来。基础物理不算要命的,罗尔夫和国内沟通没几日,便敲定了此事,设备主要集中在光学、电学、电磁学和少量与放射性有关的核物理仪器,至于资料,基本上就是德国博士一级可以看到的而已,也不属于核心机密,但相对于中国而言,已经是了不得的的了。

这份大礼在民众之中倒是没有多大反响,不过让科学界一片哗然,不少学者对此非常惊讶,一个二十多岁的省主席,居然会收到德国这样的贺礼,没人相信这其中没有猫腻,否则一个罗尔夫不可能弄出这份贺礼来,投其所好总是必须的。

有化学界的例子,惊讶归惊讶,还不至于让人抓狂。马君武倒是开心不已,这一来,北方大学怕是可以单独成立物理院了,这一次他都不需要**中国仅有的一些从事物理研究的人,就凭报界的简短报道,足以让那些人趋之若鹜。

果然,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叶企孙直接打来电话,问马君武这德国援建一事,话未听完整,便在电话中说了句我即刻来张恒看看,便挂断电话。

中国物理界一代宗师从此离开北平一去不复返,赵子赟不懂物理,但知道未来的那可怕武器可是必须依靠物理,这也是他和陈娇儿嘀咕后向罗尔夫要的礼物,正因为如此,他也知道叶企孙是何许人物,在与叶企孙会面后,照例是糖衣炮弹开路,一下子就把叶企孙弄晕了。

物理在中国之冷,外界是不能感受的,这和化学还有所不同,化学怎么说都和很多产业挂钩,是能看得到钱的。基础物理对于很多实力派来说,根本不愿意多投入一点点,同是没有产出的学科,那些人更愿意在国学、绘画上做做文章,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像赵子赟这样不但弄了什么物理实验室,已经购置了一批设备,还让德国人送大婚之礼的设备,叶企孙更是没见过,当赵子赟说他将投入一千万元,专门从事基础物理学研究时,叶企孙明白这和哗众取宠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只知道问了半天,赵子赟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他只能晕乎乎的看着他,不知道这一千万是个什么意思。

“叶先生,我希望这一千万可以筑巢引凤,更希望您能留下来,如果……,如果您愿意留下来,筹建北方大学物理学院,我承诺,未来十年,我将投入…….,一亿元!”赵子赟咬了咬牙,说出了一个超级天文数字。

这还能说什么呢?叶企孙毫不犹豫把自己卖了,他倒是不相信赵子赟真会投入这么多,吸引他的只有一件事,这表明赵子赟对物理的重视超乎他的想象。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里比北平稳定,他支持学生爱国,但不支持这么无限制闹下去,对付日本人,绝对不是一两次学生运动就能解决的。当然,选择察省还有一个原因,他对马君武等人愿意待在这里很是不解,作为学者,他不太相信表面看到的,一个关注民生,在科学方面大笔投入的年轻人,能和卖国贼划上等号难以理解,他希望能够自己去观察和分析赵子赟此人。

赵子赟这一手确实让人又爱又恨,大学教授们是想骂他又有些骂不出口,不过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国家积弱,才会被列强欺负,这也是他们当初出国留学的初衷,现在北方大学很多学科实力已经领袖全国,就算不替赵子赟做事,本着报效国家,来北方大学都是最佳选择,叶企孙落户张恒,其带动效应不言而喻,赵子赟连续挖墙脚的举动,最终导致了清华的衰落。

至于美英法,才不管你什么省主席大婚不大婚,这和他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象征性的提出到时候派人参加,随便备份礼也就罢了。国内其他各省则是暂时观望,等察省宣布日子后再说,参加与否也到时候再定。

一切按部就班准备着,剩下的大事就是定日子,只是这事和赵子玉有关,作为赵家唯一的直系亲属,赵子玉必须参加弟弟的婚礼。

两边电报往来,最终时间定在九月,这主要是就赵子玉的时间,她想趁这次回国,将一批研究结果和仪器设备带回来,若是老师说的时间不变,她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利用横跨太平洋的这条航线运送物资了。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一切事情都在准备时,王颂病了,他在二月初去看农学院新弄的玻璃温室时着了凉,就此就再也没离开他的房间,陆军总院、光华医院和医学院沾边不沾边的医生、教授都来看过,结论是不好说,王颂已经七十一了,在这个年代也属高龄,风寒不是大病,但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却是会要命的。

赵子赟和陈娇儿忧心忡忡,王颂倒是看得开,死而已,没啥好怕的,他唯一遗憾的是自己没能熬到赵子赟叱咤北方的那一刻,没能看到弟子是不是真能创造一个美好未来,不过他对现在的状况也非常满意,弟子的成就远超他的想象,完全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本事。

这件事赵子赟不敢隐瞒姐姐,他如实的将情况报告给了美国的赵子玉,让姐姐自己决定。

没多久,赵子玉发回了电报,她即日起程,赶回来。

促使她做出这个决定的是赵美凤,接到弟弟的电报,赵子玉就六神无主,回,一些事还没办完,不回,老师要有意外,她不能原谅自己。

“子玉,你相信我么?”

赵子玉诧异的看着赵美凤:“你为什么这么问?我绝对信任你。”

“你回去吧,剩下的事情我来办。”

就这样,赵子玉下了决心回国,同行的自然有赵振彪,他是被赵美凤臭骂了一顿才灰溜溜的跟着回中国,赵美凤对这个堂哥一直这么拖着不满,喜欢就要去努力,赵子玉这次回去,很有可能是见王颂最后一面,这个打击对赵子玉将是巨大的,赵美凤希望堂哥在这个时候要给赵子玉坚定的支撑。

在察哈尔,陈娇儿已经放下了手中所有的事情,陪着爷爷,日夜伺候,赵子赟事务缠身,还是只能早出晚归,不过众人都知道王颂在他心中的分量,天黑后,都尽量不去打扰他。

在等待赵子玉回来这段时间,察哈尔少有的沉寂,外界一切事情仿佛都与他们无关,包括抵达陕北的红军东征,日本人在华北的活动,以及张学良重掌东北军后在陕西和红军先战后和的一些举动。除了黄宾虹、刘山农、田桐、田恒、吴昌硕、钱瘦铁、徐悲鸿等一些被于右任忽悠来的人需要接待外,没什么其他事,这回赵子赟知道了于老先生的影响力,不少来的人表示就算不能长期待在察哈尔,定期来讲学任教是可以的,马君武对此喜出望外,他知道这些人对提升北方大学的名气有着不小的影响,工科已经腾飞,文科再有突破,那国内顶尖大学就不远了。

察哈尔沉寂,绥远的傅作义也是出奇的配合默契,他也什么都不管,闷头发展,赵子赟工农业蓝图不但让他新潮澎湃,在军事上,也答应全力支持他的三十五军更新装备,但就算察哈尔仅收取成本费用,这也不是小数目,何况他的目标盯着的是三十一军。

好在伊克昭盟的石油开始带来收益,察哈尔建在归绥的炼油厂已经开始生产,每月可加工原油一千多吨,生产各种油品六百多吨,多数都被察哈尔购入,给他带来不小的收益。

这些油不是没人打主意,傅作义再次体会到赵子赟的狡猾,炼油厂在归绥,成品运输就是大问题,何况就算通过铁路运到平津,横算竖算都不比国外运来的便宜多少,在量没达到一定程度时,倒卖归绥的油品是意思不大的。

三月底,赵子玉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见到老师已经卧床不起,她泪如雨下,第一次没喊老师而是喊了爷爷,让王颂精神恢复了不少,见姐姐真情流露,赵子赟也没犹豫,跟着改口喊爷爷,王颂老泪纵横,就算此刻闭上眼睛,他都没有任何遗憾。

也许是赵子玉的出现,也许是对多了两个孙子孙女感到高兴,王颂情况好转了不少,虽不能下地,但也能够坐起来,吃一些东西。

爷爷的状态让三人喜出望外,可郑云喜等人来检查过后脸色依然沉重,老先生是有些油尽灯枯了,身体的整体机能还在恶化,精神上的好转并不能解决身体变坏的状态。

陈淑珍得知后,认为不能让老人带着最后的遗憾走,赵子赟必须和陈娇儿成亲,这个提议没有反对声,唯一有些缺憾的是赵子玉还没心上人,不能好事成双。

说到这,赵子赟才想起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听到威廉这个名字了,他侧面问了问,赵子玉面无表情的让他少管闲事。

陈娇儿抽空私下去问赵振彪,才知道威廉最终露出狐狸尾巴,在勾搭上了日用品公司的对外负责人后,二人联手将公司资金转移,然后偷了配方和客户重新开了一家新公司,整个过程赵美凤和珍妮可谓了如指掌,她们没做更多干涉,就算想让赵子玉看清楚威廉的嘴脸,在得知精心培养的手下和自己的未婚夫不但睡在一张床上,还掏空了她辛苦创建的日用品公司,赵子玉大病一场,赵振彪心痛了很久,终于按耐不住,在一个夜晚取了威廉的颈上人头。

“振彪哥,那你为何还不向姐姐说你的心意?”

赵振彪轻轻叹气,并不回答。

此事最终还是被王颂知道,他精神恢复一些后,对赵子玉上次回来提及的威廉没一起来也是心存疑惑,问赵子玉她又找借口岔开,陈娇儿忍不住告诉了爷爷,王颂也是无奈,看赵子玉时总是流露出伤感的表情,并欲言又止。

自威廉一事后,赵子玉其实很心灰意冷,她打算不结婚,一个人过算了,爷爷的表情她读得懂,老人是不希望她没有心爱的人相陪。

“大姐,你以后有什么打算?”陈娇儿将她拉到院子中问道。

“打算?”

“什么时候找一个心爱的人成亲啊。”

赵子玉脸一红:“你还没成亲!和姐姐说这事合适吗?”

“可我好想姐姐和我一样,能和心爱的人一起生活。”

“以后再说吧!”赵子玉叹了口气。

等赵子玉起身要回屋陪爷爷时,陈娇儿突然冒出一句:“找不到喜欢的,就找一个喜欢自己的。”

“你说什么?”赵子玉回头。

“不是我说的,是爷爷说的,我觉得振彪哥不错。”说罢,陈娇儿抢先进了屋,留下赵子玉一个人发愣。

良久,她的脸上浮起一片红晕,随后又摇摇头,当她走到门口时,里面传来王颂的声音:“娇儿,你和子赟以后要照顾好子玉,千万别出事,她一个人在美国很辛苦,我现在都后悔当初让她去,这也许会葬送了她一生的幸福,娇儿啊,别让爷爷在下面闭不上眼。”

话语重重打在赵子玉心头,她双眼变得朦胧,自己在威廉身上受了伤,可不代表没有优秀的男子让自己去喜欢,随即,一个人影也浮现在她眼前,这个人也许不出众,也许不像弟弟那样光芒四射,可他却真真实实守在自己身边四年,从没一句怨言,她相信若为了她,他可以去死。

也许妹妹的话有些道理呢?

赵子玉没进屋,她转身朝院门口走,这么多年,她知道赵振彪绝不会离开自己太远,他只会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注视自己。

来到院门口,赵子玉都没往四处看,她淡淡说了句:“振彪,你来一下。”说完她往院子角落走,院门口人影一闪,赵振彪果然出现了,他有些疑惑的看着赵子玉的背影,想了想,还是跟了上去。

世上也有很多巧合之事,赵振彪跟着赵子玉居然来到了赵子赟和陈娇儿最终定情的那个亭子,站在亭子里,赵子赟望着亭子外的同一座假山,一直那么静静的看着。

渐渐的,赵振彪心里不安起来:“子玉,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你说,要我做什么?”

赵子玉轻叹了一声:“振彪,你总是这样,不管什么事,你也不问,只想着去办,这让我觉得我欠你太多”。

“子玉,这是我心甘情愿的,到底什么事,你快说啊?”赵振彪有种不好的感觉,他急道。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我不但欠你太多,我也无法承受失去你。”

“子玉…..”赵振彪更担心了,赵子玉从未向他说过类似的话。

赵子玉缓缓转过身来,面带红晕:“振彪,你愿意娶我吗?”

赵振彪瞬间感到天塌地陷,他做梦都想不到赵子玉会问他这样的问题,一阵眩晕袭来,他感觉双脚发软,“我….我….”

“怎么?你不愿意?”赵子玉轻轻低下头。

“不…不….,子玉,我…..”赵振彪完全语无伦次。

“扑哧”赵子玉轻笑。

“子玉,我只是不敢相信。”赵振彪从最初的震惊中回了神,他走到赵子玉面前,伸手想抱她,可又有些不敢。

赵子玉淡淡笑着,将身子靠在他胸前,赵振彪双手有些无措的僵在那里好一会,才轻轻搂在赵子玉的肩上。

“你的心跳得好快啊。”赵子玉喃喃道。

“我的心只为你跳动。”

这句话将赵子玉彻底融化,在她耳中,这是比那些诗词还要美的誓言。

同类推荐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 大唐王朝3

    大唐王朝3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本书回忆中国大学在晚清民国时期的整个进程,包括那时的大学、大学教师、大学生们,包括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那些流芳青史的运动,那些意义非凡的事件,那些艰难、曲折、复杂、漫长的办学历程,那些或快乐有趣或感人肺腑的校园小插曲,那些振聋发聩、空谷足音的思想和言语,那些山水秀丽、楼宇精致、书声朗朗的校园。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关于1949年以前中国大学的百科全书;是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史的“民间版”、“通俗版”、“故事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朝圣之路。因为,那正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啊!
  •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考古本身是对真相的负责,没有天马行空的幻想,没有逃避现实的揣测。当你翻开这本书,接受一个个来自远古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撼时,一定会感慨历史迷人的魅力和生命的神奇。它们跨越了时空,在千万年后的今天出现在我们眼前,却丝毫没有阻隔感,而让距离消失的正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生命温度。
  • 两宋烟雨三百年

    两宋烟雨三百年

    本稿讲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前世今生,他出身将门,弱冠入伍,在乱世中几经挫折,最终定鼎江山,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混乱纷争的局面。该稿充满权谋和霸术,既有乱世的政治博弈,也有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有争权夺利的不择手段,完整展现了五代、宋初的政治情景和天下形势,以及王朝的兴衰更迭,统治者的利益博弈。它是一幅乱世浮世绘。
热门推荐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奈何桥上他忽然问她,“为何追我三世?”她却只是莞尔一笑,眼中透过男子看到那白雪皑皑的天山上,他帮她渡了天劫,这生生世世百年便是她欠他的,这是天命。他是仙,她是妖,他为另一个女人不再为仙,她为了他不再修道。在这场爱情的比赛中,一个被爱,一个等爱,一个守着自己的执念,一个为他守着执念,他们不分胜负……风雨千年后,他们终于携手,原来,他已经爱了她千年,只是不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花落未殇

    花落未殇

    一叶落花飘荡尘世伴随着风的叹息伴随着爱的真谛原来,爱情总是在不知不觉当中降临只是,这样的爱情真的会是长久的么?或者他们的爱情是某个人的游戏而已……
  •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国学大师蔡元培不仅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思想,而且还撰有关于国人道德修养的丰富著述,为后人提升道德境界、加强内炼修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典读本。本书编者重拾瑰宝,文白并存,精编细选,结集成书,凝聚了他论述国人修身立德处世的全部精髓,是今天的我们思考社会人生、加强内在修养不可多得的道德范本和践行宝鉴。
  • 文化难题(走进科学)

    文化难题(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牡丹梦

    牡丹梦

    ,引来无数的传说与梦幻。也有野史,还有民间传说。这些人和事,有古有今、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有哭有笑。《牡丹梦》中有简有繁地写了满族历史和文化的孕育、兴起、强盛、衰落及传承中的一些人物与事件,小说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把他们写进《牡丹梦》,参考和采集了一些史料,既有正史,就当故事或是笑话看吧。《牡丹梦》的创作源泉,是兴洲那株鲜活的白牡丹,奇迹般地在塞外度过了三百二十八个春夏秋冬,都与兴州牡丹有着不解之缘
  • 腹黑老公狂宠妻

    腹黑老公狂宠妻

    她是被父母抛弃的弃儿----从小狂野不羁,逃学、打架样样都来;她爱他,不惜以死相逼留在他身边;她爱他,不惜顶着小三的身份被他的妻子羞辱;可结果……她跟着那匹混身透着危险气息的狼走了;她说:我不甘心!她说:如若我40岁还嫁不出去,你就娶了我吧!可最后……她回来了,站在这匹狼的身侧,一脸的凉薄,一身的风华:那个男人说:我们重新开始好吗?而她却错上了那匹狼的床,她翻身骑上他大声怒吼道:“司墨,你丫的说不疼的,为何我不仅那里疼,连全身都要散架了似的!”他这才懒懒的对她说道:“原来是真的疼啊!那让我再试一下,他们说第二次就不疼了!”一个是铭心刻骨的初恋,他温润而儒雅;一个是风雨同行的良师,他腹黑而狡黠;野性难驯的她……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狼性老公狂宠妻》
  • 三少爷的剑(古龙文集)

    三少爷的剑(古龙文集)

    天下第一的剑客,神剑山庄三少爷谢晓峰,厌倦了江湖,决定抛弃自己的身份与地位,隐姓埋名,化身为“没用的阿吉”,在社会的最底层打拼。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即使是做一个“没用的阿吉”,也会遇上无法预计的事,最终他不得不重现江湖。更多精彩,尽在古龙武侠经典巨作:《三少爷的剑》。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