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0001094

第1080章 一个接一个

这场远东地区的战争,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美国人虽说不十分掌握双方战况,但仅从七月初,海参崴飘起青天白日旗,就已经知道这座苏联远东最大的城市已经落入中国北方联合军手里,朝鲜更不用说了,金九都高调重返平壤,看来苏军已经被困在北部山区一带。

华盛顿是知道苏联为这次战争至少动用了百万大军,且不说横扫吧,打成势均力敌,都还不太出乎意料,然而事实的结果是苏军挡不住原蒙疆军队的进攻,弄得马歇尔都有些后悔,不该将苏联海军的行踪透露给中国人。

美国军方已经无法评价这场战争,中国内战的情况也不好判断,接二连三的倒戈让南京已经处于劣势,政治上的争论也异常激烈,主张放弃南京,与张垣建立联系的人认为,现在是一个最佳时机,美国可以在欧洲给苏联施加压力,与英国商谈结束闹剧般的宣战,从而建立与赵子赟的渠道,一方面可以确保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个联合,遏制苏联,这对美国欧洲利益的保障是有极大好处的。

反对者也有犀利的观点,在苏联凭借二战战胜国做大以后,放任中国北方联合政府统一中国,那么美国不仅仅在欧洲面临苏联的压力,在亚洲,还要面临不一样中国的压力,反而两头都有失,更何况,让英国退出,等同于把东南亚也拱手让出,英国人会作何想?如果和英国这个盟友龌龊,欧洲利益受损是显而易见的。

两边都有道理,杜鲁门实在难以决断,不过内心之中,他是厌恶赵家姐弟的,支持他们从心里就有道过不去的坎。再看看吧,也许苏联会重新形成优势,当然,这需要一点点鼓励,杜鲁门授意军方,在欧洲给苏联适当透出些松绑的味道。

七月十二日以后,华东地区连续下了几场大雨,阴沉沉的天然双方空军降低了出动力度,进入一个短暂的喘息和休整,这种天气对机械化程度很高的蒙疆第一师更加不利,吴增隆不得不在徐州外围休整,不过这种天气对第一野战军影响有限,林罗抓紧时间,一边让跟进各纵队赶到徐州地区,一边下达了歼灭二十八军、三十二军的命令。

天气让徐州可以喘口气,廖耀湘抓紧时间修建城防,老汤的脸色并未在城防逐渐完备下舒展,大雨拖缓了南京南线增援徐州部队的步伐,而背后捅刀子的事情还在如瘟疫般扩散。

老蒋拿下冯治安,让何基沣出任七十七军军长,本以为二十九军出身的七十七军与蒙疆有深仇大恨,断不会投敌,却没想到这何基沣是正版的共产党员,潜伏至今,三十八军的战场起义计划和七十七军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老何是军长,更有诸多便利条件,而他接到的任务,就是尽可能掌控七十七军,等待粟谭大军抵达宿县。

冯治安确实在带七十七军时,不止一次说赵子赟是二十九军的仇人,也难怪,曾经强大,占据平津的二十九军,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多少和赵子赟有些关系,只是,时过境迁,二十九军消亡快十年了,人员来来往往,也换了不少,还有多少人在乎当年的事情?

何况这一次是配合粟谭,并未直接与原蒙疆军队合作,面子上是过得去的,加上到七十七军起义时,前面已经有一票例子,这一步跨出并不困难。

何基沣本就兼任一七九师师长,说服吉鸿昌远房侄子吉星文也没有多大困难,虽然吉鸿昌和蒙疆曾经有些牵扯,不过吉星文知道,在族叔避难天津时,原蒙疆参谋长方振武是接济过他的,在吉鸿昌被害之前,吉星文曾经去天津看望过他,亲口听到吉鸿昌说了句赵子赟此人不简单,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也许会做出和方振武同样的选择的话。

有吉星文的三十七师,拿下王长海的一三二师应该不难,不过何基沣没想到,在粟谭兵临宿县,他利用开会和王长海摊牌时,王长海却埋怨他为何不早说!

三个师在手,粟谭两个纵队轻易占领宿县,这一来,堵住了南京增援徐州的南面通道,如何不让老汤烦心?

更让老汤恼火的是,鲁道源的五十八军也出问题了,五十八军属滇军,按理说派滇军和北方联合军作战,恐怕有些肉包子打狗的味道,不过南京仍然如此安排,是有一些道理的,龙云被拿下后,卢汉入主云南,而鲁道源和卢汉关系可不咋地,于是,漂泊在外的五十八军在鲁道源的带领下,投靠了新的主子,桂系的白崇禧,老白对五十八军投靠他自然喜出望外,五十八军可是抗战中的劲旅,战功卓著。

和其他杂牌军不同,五十八军受到白崇禧的特别照顾,粮饷无忧,脱离云南,鲁道源也就更有精力清除异己,将五十八军牢牢掌控在手中,作为新桂系的一员,鲁道源知道白崇禧此次调集桂系精锐北上,是为了老大李宗仁,这点力,得到桂系照顾的五十八军该出!

四十六军反叛,鲁道源都一度想回兵解决韩练成,从哪个方面看,五十八军都不会出问题。

可现实的是,任何一支军队,是千千万万的人组成的,有些时候,主帅决定一切,手底下都跟着,比如抗战期间,很多将领投敌,手下的人也跟着当了汉奸,但有些时候,却不一定,关键看有没有什么引子。

五十八军就属于后一种,从军长,到师长,到团长,都没几个动过起义投靠的念头,老实说,手下士兵,也不会毫无缘由的去想什么起义,至多会想找机会当逃兵罢了。

云南倒向北方联合政府之后,卢汉自然十分关注这支在外的滇军,他希望所有的滇军都响应他的号召,当然,鲁道源对五十八军队掌控能力他也十分清楚,也知道说服鲁道源恐怕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为此,他想到了两个人,余建勋和马釜,马釜曾经是新十一师的副师长,在抗战中背了黑锅,被老蒋撤职查办,从此再也没有重返战场,未能和日寇较量,马釜一直耿耿于怀。至于余建勋,更有些悲催,他原本是龙云安插在五十八军,遏制孙渡和鲁道源的人,却被鲁道源架空,成了说话不管用的师长,这口气,让余建勋一直憋到抗战结束,最终还是不得不离开五十八军。

卢汉倒也不指望二人能够策反五十八军,他只希望二人能够给五十八军制造麻烦,最好鼓动士兵逃离五十八军,回来参加他的云南兵团。

马、余二人对这个任务欣然接受,尤其马釜,他在新十一师还有些威望的,内战爆发后,有些老部下私自给他捎来消息,问他该怎么办,并试探的问过回云南卢主席会不会既往不咎的话。

马釜是想着给老部下找一条出路,余建勋则是抱着整垮五十八军的心思,二人秘密北上后,找机会先和马釜在新十一师的老部下联系上,这一番试探后的谈话,让二人有些惊讶,五十八军士兵不想和联合军打!尤其不想和原蒙疆军队打,他们说要是真和原蒙疆军队对阵,就逃。

怕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底下的士兵不管什么政治不政治的,他们只知道,在他们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的是蒙疆,按照士兵的说法,要不是蒙疆提供武器弹药和药品,不知道有多少弟兄再也回不到云南,抗战侥幸存活,谁还愿意把命搭在和蒙疆军队作战中?

听到这些情况,马、余二人猛然发现事情有门!二人一合计,决定冒险,首先拉拢和说服新十一师的,以此为基础,准备哗变。

五十八军一路北上,到了安国,四十六军起义,这给五十八军震动很大,一些犹豫的基层军官决定跟随马、余二人,先脱离五十八军再说。

不料事情败露,鲁道源派兵将马、余二人,以及两千多基层官兵围在营地,二人见大势已去,本着不连累跟随他们的人的想法,在营门外一番慷慨陈词,要求围困他们的侯振邦放这两千多弟兄一条生路。

作为继任的新十一师师长,侯振邦带兵围困时,心头非常恼怒,马、余二人来拆他的台,让他颜面全无,势要将二人拿下。

但二人一番话,让侯振邦有些犹豫,思来想去,他对眼前的局势也比较悲观,既然如此,想走就走吧,于是乎,他回复这两千多人,既往不咎,他只抓马、余二人,实在不想留的,就走吧,省得以后临时当逃兵,让他难以处置。

侯振邦有些忽略了这两千多人的影响力,更忽略了马、余二人的示范力,五十八军不想打仗的人多了去了,就差一个引子,一个出来领头的,这二千多人不但没有想留下的,还提出马、余二人要和他们一起走,不行就打!

给脸不要脸,盛怒之下,侯振邦命令进攻,可这一次,命令不好使了,派出的两个团直接跑了一大半,跑到对方那里去了,弄得侯振邦反而要担心马、余二人来打他!

一边飞报鲁道源情况不妙,侯振邦一边反思,这场内战,别的不管,至少滇军恐怕是没什么心思打,尤其是云南还旗帜宣明的站在了北方联合政府一边,传言省内民众非常支持,军心已经不稳了。

冷静下来,侯振邦喊话,让马、余二人过来谈谈,余建勋认为侯振邦是缓兵之计,建议立刻南下武强,靠拢第二野战军,马釜则认为都是云南人,他不相信五十八军其他师的士兵会和他们火并,如果能说服侯振邦,不但新十一师可全部带走,也会给五十八军致命打击。

同类推荐
  • 大汉王朝4

    大汉王朝4

    本书为《大汉王朝》第四卷,以通俗的笔触和富于细节化的阐述,呈现历史最鲜活的一面。
  • 辛亥革命始末

    辛亥革命始末

    《辛亥革命始末》以辛亥革命为核心事件,讲述从1908年到1912年间的中国历史和社会变迁。本书开始于宣统皇帝登基,结束于南京临时政府北迁。这段时间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人物和事件错综复杂的时期。本书生动通俗的描述了这段严肃、深沉的历史,吸收运用当前史学界发掘掌握的最新资料,抓住其中的主要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华章,其中穿插了重要人物的介绍,点缀着有趣的历史细节。
  • 特种兵在古代

    特种兵在古代

    一个从没有失败过的特种兵,阴差阳错地来到了古代。过人的技术,冷漠的性格,让他在新的时代成为无可替代的万人迷...
  • 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王传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无良皇帝

    无良皇帝

    为自己的新书广告一下《横眉》,为一部都市类型小说。有如下几种方式能找到,在本浏览页把尾数替换为85220。或点击作者博客,可以找到。或在搜索栏中搜索。或在首页白金作者推荐栏中,可以找到。手头上有闲票的哥们,不要吝啬,帮忙投上票,不胜感激。
热门推荐
  • 妃来雀仙:不嫁腹黑皇上(完结)

    妃来雀仙:不嫁腹黑皇上(完结)

    此文原名《鸾宫:麻雀皇后》,作品宣言:以小白的方式写不小白的文!如果喜欢,请收藏!----------------------------宰相府内,某女使劲扯着嗓门吼道:“来来来,快来下注啦,再不下注就要开啦!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诶~”没错,她就是相府内那个嗜赌如命的大千金,骨牌,麻将,二十四点无所不会。又一次聚众赌博被狐狸般的老爹抓到,拿出一卷圣旨,爱情戏苦情戏悲情戏亲情戏,总之先骗入宫再说。“哎,雪儿啊,爹也是没有办法啊……”既然要当国之栋梁,那就一栋到底吧,家里的小狐狸女儿也奉献出去好了。出嫁,当今皇上广纳后宫,车辇还没进宫门,三大妃子就先在街口交汇处大打出手。不想夺宠。却无心插柳柳成阴,一曲乐曲,弹死了一个中书令,毁了一个良淑妃。他设计让她做皇后。她却一一化解。精彩片段欣赏:⑴“皇上,臣妾真不会弹琴……”她可怜兮兮的说道。“爱妃……君无戏言,你不要让朕食言嘛”“那……好吧”她敛眉遮住眼中的笑意,小手开始庄正的一挥:“嘎吱……噼里啪啦……啪哒……”“抱歉,我真的不会弹琴……”⑵“爱妃,听说,你这落雪殿出了百鸟朝凤的奇景?”“是呐,可是,鸟儿都没了……”她摆摆手无奈的说道。他的表情露出了一丝的阴沉:“嗯?爱妃,鸟儿没了?”“是啊……因为——臣妾把它们全烤了!”她笑得没心没肺的反问道:“皇上,你要尝尝那烤鸟肉吗?可香,可好吃了”⑶天气晴朗,皇宫上头万里无云。观星台上,他说:“你是我这辈子里遇上的最烂的那一朵桃花”她不乐意了,问道:“江山和美人,你选哪个?”他贪心道:“都要。”
  • 相灵师

    相灵师

    到底遮掩着什么?一切都是谜团……,相灵师是个神秘的职业,传说中这个职业能看到阴阳二气,还能通过特殊的手段改变阴阳二气的比例,用灵术操纵天下气运……那一年,我用乡下池塘里一条黑鱼精的内丹,打开了相灵师的神秘世界……相灵?养灵?除灵?可以改变阴阳二气的我,未来的道路如何抉择!天池里巨大的铁索,楼兰古国千年不死的王,野人山长满人脸的妖树……千年谜团,人谋,鬼计
  • 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节约是企业实现效益倍速的利器,建立节约型文化是企业实现效益的长久之计。本书正是一本培养节约型员工的必备教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历来闻名世界的长寿之乡都地处高寒地带或远离尘嚣、无污染的偏僻地区。然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发达地区的江苏如皋却是一个例外。作为世界唯一地处平原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如皋的长寿文化源远流长,长寿现象独具魅力,当地百岁老人在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名列世界前茅。环境稀松平常,却养育了众多百岁人瑞,这一长寿现象背后到底蕴藏什么奥秘?世界长寿之乡的人们在饮食、生活起居、运动以及日常养生、养性方面有着怎样的智慧?长寿神话真的是可以复制的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执掌神罚

    执掌神罚

    天劫自古归属天道,而天道无情,只会绝对的公平!可有时绝对的公平等于不公平...周无忌,一个华夏国的普通少年,天地间最大的幸运儿!得到神罚纹章,踏上成就有情天道的路途。天地虽大,神通者虽众!但尔等生死由吾掌控,不管你是神是圣!跟随主角的步伐,踏遍千奇百怪的位面,追随周无忌的成长,看他慢慢成长,最终成为有情天道。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