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9400000011

第11章 格林童话的童话故事 (6)

樵夫听后,不忍心把孩子们单独丢在林子里,他担心野兽会吃掉他们。“你这个傻瓜啊,”女人说,“不那样,咱们四个全得饿死,你能干的就只是刨棺材板啦!”当然,童话的结局是被丢弃在大森林里的两个孩子亨塞尔和格莱特战胜了想吃掉孩子的老巫婆,逃出了大森林,平安回到了父亲的家,而此时,那恶毒的母亲已经死了,两个孩子从巫婆那里带回家的珍珠宝石让一家三口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我们刚才强调说,“继母”这个词在这个故事里只出现过一次,除此之外,樵夫的妻子都被称作“女人”或是“母亲”。这是因为格林童话中的一些继母形象,实际上在格林兄弟最初搜集到的故事材料中都是孩子们的“亲生母亲”,比如《白雪公主》就是一个完整的例子:

有一年冬天,雪花从天空飘落下来。一位王后正好坐在乌檀木框子的窗户前,做针线活,她很想要一个孩子。就在她想着有一个孩子该多好的时候,针扎破了她的手指头,几滴血滴在了雪上。王后于是想,并说:“要是我能有个孩子,皮肤像雪这么白,脸蛋像血这么红,眼睛像这乌檀木这么黑,就好啦!”没过多久,她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儿,白白的皮肤,红彤彤的脸蛋,黑漆漆的眼睛,于是就给这个孩子取名叫“白雪”。王后是整个王国最美丽的人,不过白雪比王后还要漂亮千倍。当王后问她的镜子:“镜子镜子,挂在墙上 全国上下,哪个女人最漂亮?”

镜子回答说:“王后您是漂亮的女人,可是白雪是比您漂亮千倍的姑

娘。”王后无法忍受,因为她想做天下最漂亮的女人。而现在国王正好出征在外,于是王后下令套好马车,带上白雪,驶往一个遥远的黑黝黝的大森林。这个森林里面盛开着无数美丽的红玫瑰。王后同白雪到达森林后,王后就对白雪说:“白雪,下马车去,给我摘几朵红玫瑰!”白雪听从王后的吩咐,从马车上下来,马车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奔驰而去,当然,这也是王后的命令A。

这是格林兄弟1808年搜集到的《白雪公主》故事的开头,可称为最原始、最原版的《白雪公主》故事。整个故事从开头到结尾,叙述的都是白雪公主的亲生母亲——王后是如何忌妒自己女儿的美貌,如何想方设法成为王国里最美丽的人,而对白雪公主痛下毒手的。我们现在熟悉的《白雪公主》不是1808年的故事,而是1857年版格林童话的《白雪公主》故事,这是格林兄弟在世时出版的最后一个全集版本,也是现如今人们阅读与翻译的主要蓝本。1857年版里的《白雪公主》是经威廉·格林进行了修饰加工的。也就是说,这时的王后不再是最初的亲生母亲的身份,摇身变成了白雪公主的继母,这是威廉根据他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改编的,是当时的人文社会背景决定的。而原始故事中王后的生母身份一定又与早期社会的某些因素息息相关。

这些早期的童话故事演绎着当时欧洲的民间习俗或社会风情。往前追溯到中世纪,那时儿童的地位、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与格林兄弟时代相比都是大相径庭的。比如,在中世纪,由于医疗水平低下、社会处于其发展初期,婴幼儿的死亡率很高,如果哪家的孩子夭折了,其父母亲要是为此而痛哭流涕、悲伤欲绝的话,这在当时是件很滑稽可笑的事情。此种行为在当时的社会是不被人们所理解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儿童在中世纪没有什么地位可言,更何况还都是尚未长成形、纯属不完整的“生物”。

所以,在当时要有人为孩子的夭折而痛苦,那情形就相当于现在有些人因为自己的狗死了而号啕大哭一样,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会对此嗤之以鼻的。B家庭里的两位成人——【A这是《白雪公主》1808年的手稿,参见Wilhelm Schoof, Zur Entstehungsgeschichte der Grimm-schen Marchen. Ibid. pp.164-165.BElisabeth Badinter, Die Mutterliebe.Geschichte eines Gefuhls vom 17.Jahrhundert bis heute. Muchen 1991, p.66.】

父母对孩子的死亡没有任何感情可表达,那么迫于大自然的灾害、社会因素——比如经济压力等原因,那时的父母为自救而随意抛弃孩子也就是正常的,没有什么不道德的,所以樵夫的妻子在原始的故事中完全有可能就是两个孩子的生母,在困境中扔掉孩子保全自己,在当时的社会里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名正言顺。

不过,以我们现在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伦理规范来看,父母亲做出这样的事不仅会被认为是残忍,不符合人类的道德规范,甚至会被认为是犯罪。人类观点的改变牵涉儿童地位的改变和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变迁,而这些变化都发生在中世纪以后,也就是从18世纪后期开始的。即便这时还存在着像中世纪那样的事实关系,但比如像家庭中“母亲的形象,母亲的角色,以及母亲的意义都转变深刻”A。到了18世纪后期,人们颂扬家庭里的母亲,让其地位得到提高,使其成为人类社会道德规范中的“理想的母亲”。而到了19世纪,人们加强了性别角色特征,母亲不仅是慈母,而且还要具备牺牲精神,“母亲将自己的生命传递给了自己的孩子,因而,孩子的诞生意味着母亲的死亡”B。那威廉将某些童话故事中的亲生母亲改头换面为继母,这是为了符合时代的需要,这样修改以后,继母的行为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继母现在面对的不再是自个儿的孩子——自己给予了生命的那个人,而完全可以将动机归结于——这是人的自私心在作祟。

(四)恨

人类毕竟就是人类。即使威廉可以用笔将原始故事中的亲生母亲按照人类历史发展后的标准来重新安排,但是人性中永存的那黑暗与见不得光的一面却是无法用笔能一下子抹掉的,比如说“恨”。孩子被母亲拒绝,还有一个原因,海因德里希斯认为,那就是恨,这个恨同忌妒倒是挺接近。“一个寡妇有两个女儿,一个美丽而勤劳,一个又丑又懒惰。寡妇呢,偏偏爱又丑又懒的一个,因为那是她的亲生女儿;另外一个却不得不干所有的活儿,成了家里的灰姑娘。”这是格林童话第24个故事《霍勒太太》开头的几句话。

说到“亲生女儿”,德文中的用词其实并不十分明确:是说丑的这位是寡妇亲生的女儿,【AElisabeth Badinter, Die Mutterliebe.Geschichte eines Gefuhls vom 17.Jahrhundert bis heute. Ibid. p.113.BRudolf Geiger, Marchenkunde, Zwoff Betrachtungen zu den Grimmschen Marchen. Stuttgart 1991, p.25.】 还是寡妇认定这个丑的才是自己的“亲”女儿,就因为她骨子里更像自己的母亲?整个故事只说了一次寡妇是继母,但当“金姑娘”从霍勒太太那里返回家时:她走进母亲的房间,因为满身粘满金子,受到了母亲和妹妹的亲热接待。姑娘讲述了全部遭遇。母亲听见她怎样获得巨大的财富,就想让另一个又丑又懒的女儿也有同样的好运气。

整个过程都在说“母亲”,而不是“继母”。这可以证实我们的怀疑,两个姑娘都是寡妇的亲生女儿,很明显,那个懒姑娘更受母亲喜爱,并被娇宠,相反,勤劳的那个不被母亲认同、疼爱(这反倒导致了她后来的好运与幸福)。人类的这个恨,在我们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男孩受宠,女孩却受到家里人的歧视,甚至被遗弃、被杀害,这样触目惊心的人间悲剧也是到处可以看到的。或者,家庭里某个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更受父母的喜爱,导致其他孩子因不满父母的“偏心”而滋生出“怨恨”来,好端端的一个家里不是充满了爱,而是恨,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常见的。

一位母亲因为忌妒、恨、贪婪、自私等这些人性的弱点,就可以将自己变成童话中的“继母”形象。其实,这些人性的弱点并不是我们有可能成为母亲的专利,任何一个人,如果任由潜藏在自身的这些阴暗面滋长,也可以轻易变成一名歹毒的“继母”。并且“继母”的存在也并不是西方社会独有的社会现象,人性弱点的直白体现,在我们东方社会中也是司空见惯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这些弱点也就成了人类的共性。当然,人类借助于文学艺术创作出的各种继母形象把人性的弱点展示得可谓淋漓尽致,然而人类的终极目标是期望自己的明天会更加美好,不过是想借这些艺术形象来警示自我,期待自己身边的“继母”越来越少,围在身边的都是真正的“母亲”们。因此,弗朗茨·福内森(Franz Vonessen)在他的文章《继母》中阐述的观点值得大家深思:

比起忌妒的母亲,人类有一个更为糟糕的敌人——忌妒,而它可说是人类自找上门的。……当人类承担着亲自教育自己的伟大任务时,即自己做母亲,那么人类想来应该是可以完成得比较好的;然而最糟糕的情况是人类抑制自己,不尽力去做好一名母亲。

这难道不就是成为了一名继母吗?让我们再思忖一下这个所谓的“资格”继母:一位忌妒孩子存在的“继母”伤害到的也许只是这个孩子,抑或,受伤害更多的是她本人?!她这样做,难道不也就背叛了她自己的存在,还有她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因为反过来 说,如果其他任何一个人忌妒她的存在、她自身好的天性,这种蔑视与不尊重同时就会伤害到这个人本身以及这个人的才智,这个才智本来他是想好好发挥的,即便比起其他人也不过半斤八两而已!……这就好比,我们每个人必须穿越人群走完这一生,这个人群中有的是像母亲推动你前行的,有的是像继母那样对待你的……但是你自己总有一天要作出选择:你自己愿成为一名“母亲”还是一位“继母”?我们人类的最高目标是,不要掺和继母的行为,也就是说,面对其他所有人不仅没有丁点的忌妒,还要施人以恩惠。不过,一个人能达到这种境界,他得学会像一位母亲一样去面对和对待自己才行。……真正的母亲是本性,它存在于我们自身又与我们相碰撞,即我们自己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也是我们自己的母亲。……一旦谁对别人不施以恩惠,那他连自己也不得不一并伤害了。相反,谁做到了对别人的幸福由衷高兴,丝毫不存忌妒之念,那这个人就达到了人类的最高境界,他就可以拥有“母亲”这个称号,当然,这时的母亲是从至高意义来理解的。A

童话凭借其特殊的艺术手法不仅反映着人类以及社会的本质与特色,而且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这点在童话被翻译、传播到我国时,就被国人在接受中所发现。从鲁迅当初的“不知何玩意儿”很快到张梓生的“童话能够适合儿童心理。随着自然发达的顺序,开浚儿童心灵,在幼稚教育艺术教育上,尤有看重的价值。德国教育家最先利用童话教育幼儿,欧美各国看出他所行的成绩很好,跟着施用……《格林童话集》里有《狼和七只小羊》的故事,德国教育家多用他来引起儿童母子的感情。他们假借童话中的本事,暗示道德,这种利用法,最为上着”B,这期间短短不过十几年的工夫。

我国儿童的被发现、儿童文学的发生、儿童文学的研究都是具有外源性特征的,它在五四时期由西方儿童文学催生。追根溯源,这一切的发生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是我国清末民初开始的对西方儿童文学的译介活动,这里面自然就包括了来自德国民间的格林童话的翻译。通过我国译界的翻译活动,童话这个文学体裁被国人逐步熟知与研究,其功能、价值被国人所接受,于是五四以后,很快我们也效仿西方国家,以格林兄弟、安徒生、王尔德等为榜样,积极采编民间歌谣、故事等民间文学,同时亦创作出表现自己民族文化与特质的童【AHarlinda Lox(her.), Dunkle Machte im Marchen und was sie bannt. Ibid. pp.59-60.B王泉根评选《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前引书,第440页。】话故事,出现了一批如叶圣陶、张天翼等知名的童话作家。

因此,本文要细说格林童话这枝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奇葩对我国儿童文学发生、发展的影响,就不得不还原它在我国的传播与接受史,而这个传播与接受史,笔者认为,首当其冲应该捋清楚格林童话在我国译界学者——中国“特殊读者”中的接受与传播史。想想,如果没有译者们的辛勤劳作,我国的普通读者就会无缘格林童话,那也就不存在什么格林童话在我国的接受与传播了;而译者最初面对格林童话时,他们俨然是一群非常“特殊”的读者群,他们的“读后感”——译本也就构成了格林童话在我国传播与接受史中最原初、最具有学者气息重要部分。

同类推荐
  • 象形

    象形

    本书(川上主编)收录了《志向》、《历经火与水》、《狂躁》、《奔丧》、《暗锋消失》、《明迪——红草莓,蓝草莓死神》、《陷阱》、《光阴》、《移动的标本》、《太阳花》、《黎衡——凌波门》、《在傍晚的窗前读书》、《油漆绿》、《生命的放映机》、《别后》、《陈均——生活史的形状》、《箱子》、《给另一个人》等文章。
  • 荒野的狐灯

    荒野的狐灯

    重新演绎了袁枚的著名鬼怪笔记小说《子不语》里的精彩故事。一个死人千里赴约,去向同窗好友交代身后之事,执念不舍,一直到化作了一具僵尸,作势扑人!一个青年爱上了一个姑娘,染红了她的长发,却看见圣庙门前的一个赑屃头上猩红耀目,一个仙女思凡,对一个卖鸡的农夫暗生情愫,在城门口拦住他,说:你卖掉鸡会得钱八千四百文,一个书生去深山里寻死,却不期遇见了已死的相好——一个妓女。而旧相好再不肯跟他缱绻,说:我已经是仙女了。这是一场场人与鬼之间的缱绻缠绵。它惊骇诡异,曲折动人,描摹出了一切魑魅魍魉最本色的一面。它让我们突然惊觉,有些鬼怪,竟然如此可爱!《子不语》,又名《新齐谐》,中国历史上最伟人的志怪小说之一。
  • 一枚钉子前进

    一枚钉子前进

    汉语诗两大精髓是意象化与音乐性,这从“神韵”两字中就可以体会到。意象化有共同的语言学、超语言学、逻辑语言哲学基础,音乐性的资源更是储藏在丰富的汉语自身,汉语新诗完全可以传承古典诗歌既要吸收异质又不能丢掉自我,既要有非凡的智慧,还要有更多“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作一句空”的人共同努力。我相信这样的努力不会白费。
  •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墙根人生论》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文思流畅,历四百年而不衰,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蒙田随笔集》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清明如水,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帕斯卡思想录)》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妃要自由:王妃很抢手

    妃要自由:王妃很抢手

    王妃要自由同王爷约法三章:我不管你,你不管我王妃时尔搞笑,时尔腹黑,时尔装傻,时尔呆萌。。。。。那就要看王妃遇上什么人啦但她最重要的是,我需要自由,自由路上,人不惹我,我不惹人,人若惹急了我,嘿嘿。。。。。我也是心狠手辣的,要不,试试这是本妃第一次写作,希望大家我多支持啦,多给意见,多收藏。。。那都是动力啦。开始在文章里见吧。
  • 有朋·有书

    有朋·有书

    本书分为有朋自远方来、一生与书为伴两部分,内容包括:初识庐山、中国的世纪、企鹅与麦肯森、东方书店的山田、剑桥与潘仕勋、圣智陈锦煌、又一个大伟、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动者、胜利的回忆与纪念、天津与世界零距离、关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考等。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十岁赌王皇贵妃

    十岁赌王皇贵妃

    ★★★★★★★★◎◎◎◎◎◎★★★★★★★★京城有三大避,第三避就是舒家丑娃舒子叶。却哪知,丑女就是赌王,只要赢了她就是新一届的王中之王了!”于是,再也没见舒家小女出过府。“果然是赌圣王潇的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来来,赌王就是丑女。一赌,赌来声名鹊起;二赌,赌来公主之名;三赌,赌来远嫁他国;那一年,今天是最后的决赛,晚风掀起面纱一角,半边脸上的喇叭花胎记吓死了王大妈。四赌,就赌这一场舒子叶是输是赢!”…“不好了不好了,赌来皇贵妃之位……十岁赌王,以一手赌术叱咤朝堂,引得乱世英雄竞相折腰。同一年,京城大街上时而出现一个戴着半边玉面面具的小公子。★★★★★★★★◎◎◎◎◎◎★★★★★★★★收养仪式(排名不按前后,按领养的时间~):【舒子叶】——亲妈【chm7588】【独孤霄】——亲妈【丄悹雨桐】同样十岁,一个是人人喊打的舒家丑女,一个是人人传颂的玉面赌王。赌王舒子叶在公海被枪击,身体倒进海里…不见了…”【安静】——亲妈【若水血】(雪莲公子,“舒子叶?你是说史上最年轻的唯一一位蝉联三界赌王的女人舒子叶?”“就是她就是她!就在昨天拉斯维加斯的赌场上,祝你一切安好!)【姚乐东】&【夙行风】——亲妈【月宝】(月宝好强悍,养了一对相当难养的娃~妖媚男&狐狸男)【楚瑶琴】——亲妈【蝶舞倾心】(刁蛮公主,不错不错,她的亲亲夫君是哪个?)【舒子岳】——亲妈【蓝舞晴空】(有点小小变态的舒家大哥被领走了,他们大赌咱小赌,鼓掌鼓掌~)【舒子勤】——亲妈【爱紫莲】(舒家老二派头很大,还没出来就被领走了呢!)一场赌王争霸,她又打败了泰国赌王,成就十岁赌王公子夜的盛名。【古晨】——亲妈【马赛克a十四】(猜猜他是谁……)【钱夭夭】——亲妈【相见恨婉】(悍妇被领走了,恋想想给她许配了什么样的人家)先看一看,喜欢就收藏哈~
  • 一个后妈三个娃

    一个后妈三个娃

    月圆之夜,老公大人郎性大发,吓得她连滚带爬,N次后她怒烧男人别墅次日,男人赖上门:“亲爱的,我没地儿住。以后负责养我!”,悲剧的她误拣3个有尾巴的宝宝,当上后妈。3只赔钱货3天花光她所有积蓄,更招来飞禽鸟兽,从此她家沦落成动物园。为养活三只小吃货,她错嫁全城最神秘的大富豪。
  • 缘来难逃

    缘来难逃

    父亲入狱,母亲离家,凌薇再也没有了昔日光环。她逃了三年,再度归来,等待她的却是意想不到的磨难。流言?绯闻?猜忌?每一个看似亲近的人却各怀鬼胎。待到身心俱疲时,她才发现,那个身份复杂的人,才是她的救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盗梦笔记

    盗梦笔记

    一名退伍军人因为一连串的怪梦被认定为精神病,就在大家质疑他的同时,他的妻子和孩子却一夜之间凭空消失,为此他背上了莫名的罪名,开始逃亡生涯。此后的三年却让他成为身价上亿的房地产商人,其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一番事……
  • 丑女惑世:不屑为皇妃

    丑女惑世:不屑为皇妃

    穿越之前,她有着绝代容貌,穿越之后,却不得不将自己给装成了丑女.刚醒来的时候,她居然是被人给扔在了乱葬岗里,而且还稀里糊涂地被一个戴着冰冷面具的王爷给捡回了家中。而他娶她的目的,只是为了要无尽地羞辱,折磨于她!这一切,到底是因缘巧合,还是天生注定?
  • 废后归来:至尊凤华

    废后归来:至尊凤华

    前世她贵为大将军之女,从小与太子青梅竹马,成为最尊贵的皇后。那知后宫深似海,从前青梅竹马却也不过转瞬即逝。胎儿被害,打入冷宫,弟弟为救自己而死,却遭受满门抄斩。一朝为敌国宠妃,匕首亲自插入他胸膛,鲜血染红了白色长裙,大仇终报,匕首插入自己心脏,终于得以解脱!却知重生回到了小时候,或许只是为了亲口和他说一句对不起!安嫣然;我若在你心上,情敌三千又何妨。温懿轩;你若在我身旁,负了天下又怎样。安嫣然;你赢,我陪你君临天下,你输,我陪你重头再来。温懿轩;你生,我陪你踏破天涯;你死,我守你直到白发。一句话文案;淡漠女扑到腹黑男的故事。青梅竹马,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