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9400000027

第27章 (1)

流连在格萨尔征战过的地方

于油油贝嘎唯色

史诗《格萨尔王传》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全藏区及周围地区都是格萨尔征战过的地方。2002年夏天,我们随甘孜首届“相约格萨尔故里”活动团由成都出发,经丹巴、道孚、炉霍、甘孜、马尼干戈,向专家认定的格萨尔出生地德格县阿须草原进发时,不经意就走在了格萨尔征战过的地方,走上了西行格萨尔故里之路。一路上,我们流连复流连,想捉住些格萨尔的气息。

丹巴的古碉和道孚的民居

《格萨尔王传》中有许多关于藏式建筑的精彩描述,除了格萨尔的森珠达孜宫和神帐,格萨尔手下大将、子民,甚至被降伏的妖魔的居所也多次提到。自古以来藏族人就很注重居所及周围环境的营造和选择,游牧时的帐篷,定居时的民居,都很讲究形式美。丹古碉和道

孚民居算得上藏式建筑中极有特色的两类。

丹巴县城不大,在内地来说就是一个镇的规模。因被卡在窄窄的山谷中,抬头见山;因地处关内,街上大多是没一点藏味的三五层小楼,冬天窗户上悬挂着香肠腊肉,让人一时会

以为身在成都郊区;街上穿汉服说四川话的人分不清是藏是汉,小店一家挨一家,卖的东西都差不多;网吧满街都是,小孩是主顾。

丹巴以民居和古碉闻名,最漂亮的藏房和寨子在甲居,最密的碉楼在梭坡乡。

本来,车是可以直接进甲居寨的,只是从河边到寨子的山路正在改建,我们也就以步代车。丹巴曾经是个死角,周围的县级公路都不错,而一进入丹巴境内,立马变成土石路,颠簸不已,尘土飞扬。2002年,呈放射状的几条路都在巨变中:从县城到成都的柏油路快要完工了,到康定、马尔康的新路在修建中……不知该为丹巴高兴还是担心。

攀爬之中,甲居寨渐渐在我们面前露出脸来。寨子沿山势而建,从河谷到山巅,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面向大金川,匀匀称称、错落有致地分布,自然得像是从山里长出来的。藏房为树丛和田野簇拥,站在任何一户人家的晒台上,都可以将河谷一览无余。这样的房和这样的环境和谐交融,令我一下子想起以前看到的某楼盘广告词:诗意的栖居,甲居无疑是它最生动的注解。

和碉楼一样,丹巴藏房的墙体都用石头砌成,外貌美观,内部格局也非常得体。藏房一般为四层,底层圈养牲畜,二层为客堂、厨房和锅庄,三层为居室,顶层设经堂,牲畜、人、神之间的等级关系在建筑上体现出来。顶层的楼角供奉白石,安放陶罐煨桑,外缘环围着黄、黑、白三种色带,而外墙壁主体则用石灰浆粉刷成白色,雪白的墙壁在阳光照耀下尤其醒目,藏房看上去总是簇新的。

嘉绒藏区的碉楼源自羌碉,但其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非凡气势、千姿百态,已经青出于蓝。嘉绒藏区最集中的碉楼在丹巴,丹巴梭坡乡的卜角顶片区,只有181户人家,但高碉就有42座之多,不愧“千碉之国”的美誉。

传说以前嘉绒藏区,凡有男孩的家庭必须修一座碉楼,此风延续下来,逐渐形成了“千碉之国”。其实,古时藏民为了保护村寨不受侵扰,对付部落之间的战争才是古碉群形成的真正原因。碉楼之上,四面八方,一目了然,进可攻退可守,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敌”。清乾隆时期,朝廷两次出兵攻打大小金川,当地土司联合各地方势力,凭借地形险要,仰仗高耸云际的坚固碉林,使清军累遭重创。战事长达24年,清廷才取得胜利。乾隆深深体会到高碉的厉害,据说,清军回京时,带去嘉绒青年精英,安置在北京西部一带修筑古碉,生儿育女,现今北京香山尚有古碉遗址。

丹巴的碉楼建筑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形,最多的达到十三角(十三角碉在整个嘉绒藏区仅有三座,就有两座在丹巴境内)。碉楼的高度,从二三十米到五六十米不等。碉楼功能众多,建于村寨要道旁、交通要隘、关卡等地的称“军事防御碉”;专门为土司守备而修的曰“官寨碉”;村寨中心,用于镇魔的八角碉叫“风水碉”。此外,还有警碉、界碉、房中碉等。

流连于梭坡乡碉林中时,路遇的小伙子问我要不要去看他家的古碉房,实在很感谢他的热情,因为一般的碉开口(窗口)非常高且小,是没法进去看的,能进去的只有房中碉,得惊动主人从家里进去。他家的碉是房中四角碉,在房屋3楼晒台上方有一窗口,爬进去,往上看一层层铺着竹笆,各层间有整木做的梯相通;底层有储存粮食的小库房、睡觉用的平台……碉墙墙基的厚度近一米,实在坚不可摧。这座四角碉旁边还有一座八角碉,截面形状是工整的八角星形,非常独特。

小伙子怯生生地问我,你说这古碉能不能拆?拆了的话会不会给抓去坐牢?我大吃一惊。后来多次听到老乡谈拆碉的问题,原来当地房中有碉的人都觉得高碉是个隐患怕上面的石头落下伤及家人,特别是刮大风时,万一地震更不可想像。另外也有人建新房时图取材方便,因为一座古碉的石材够修好几幢藏房了!

传统的留存和生活的安稳进步之间似乎总有矛盾。后来据我了解,县里是这样的政策:古碉是文物(梭坡古碉群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绝对不能拆,如房中有危碉的只能迁移房子不能动碉,县里有大约数百元补助。我心里踏实下来。

当天下午,在梭坡乡两座古碉下,举行了神奇的少女成人仪式。四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藏族少女,排成一排,面对父老乡亲,俯首弯腰接受德高望重的老人的颂词和献上的哈达。随后,约上百人的锅庄队载歌载舞,向少女们献上美好的祝福。在丹巴,为年满16岁的少女举行成人仪式是一种风俗。据说,这种仪式只有梭坡才有,经过成人仪式的少女就成人了,可以交男朋友,可以成家了。

对道孚民居的印象也是我对藏式建筑的第一印象。2000年,第一次进藏,可能因为海拔渐高,一路上都靠着车窗昏睡。有天中午,迷糊中觉得车停了,睁眼所见惊得我睡意全无:街边,绛红色木屋一间挨一间,面街的窗开得比门宽,窗四周交错排着红、白、黑色条。窗内多摆食品和日常用品,东西不多,几袋饼干,几条秋裤。买东西的人穿黑色或绛红色藏装,站在窗外,半个身趴在窗框上,不看东西看街,卖东西的人也穿黑色或绛红色藏装,站在窗内,也是半个身趴在窗框上,不看东西看街。因是路过,没机会走进任何一间道孚的民居。以后,想到藏区,绛红色木屋,红、白、黑色条,立马带着酥油和阳光味儿跳在我眼前。

2002年,有机会走进道孚民居了,道孚却已大变。街边不见了绛红色木屋,取而代之的是方正的水泥商铺,铺天盖地摆满了货品,铺外墙面半截贴着白瓷砖,没了窗的位置,操四川话的男女老板跷着二郎腿半躺在商铺门口竹椅上。路人说,要看民居去人家看呀,街上能看见啥,让我的心稍稍平静了些。

转了一圈,发现整个道孚县城绛红色木屋都很少见了,可能禁止砍树后没更多木料修屋了,居民区外表都是很汉化的水泥建筑。当地人说,虽然外表几乎没了藏族特色,屋里道孚民居传统特色还是保持着。他还说,典型的道孚民居是白墙红壁花窗,“品”字滴水檐,一楼一底或二楼一底。外形多为四方形,二楼呈L形、凹形或回形,四壁以片石砌墙或用泥土夯筑成土墙。屋内,木材是唯一建筑材料,墙面,天花板,地板,房间隔板,柱子,全是木材。装饰这些木材的是藏式或汉式彩绘,龙飞凤舞,仙鹤展翅,麒麟腾欢,八宝吉祥。

看起来,现在的道孚民居很像一个个穿汉装的藏族人。

措普湖和新路海边的修行者

格萨尔12岁那年通过赛马登位,做了岭国大王,到81岁升天前,一直带着子民南征北战。其间,很多次格萨尔会放下一切,选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闭关修行。有时在山洞里,有时在庙里。修行的地方,入口总有一块巨石,挡住一切。

巴塘措普沟的措普湖边,有一片由巨大石头组成的石阵。石多是圆形或椭圆形,青黑青黑,人可以在上面走或跑。石间有许多天然形成的石洞。细心点,你会发现石壁上零星有些方形或三角形的孔,孔口不大,往里看,黑乎乎的,像某种生灵的鼻孔。凑近点,能感觉到丝丝温暖的气息。孔上部有遮盖物,木片,石片,或油毛毡,像孔一样黑乎乎,很容易被忽略。当地人说,有许多出家人在这片石阵里修行。怪不得,来这儿玩的藏族人不多,来的也是轻手轻脚、轻声细语。

同类推荐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万剑神尊

    万剑神尊

    一个性命堪忧,生活在底层的家族少年,被卷入一场筹谋千年的迷局,是破?是立?万剑之下,且看一代神尊崛起!
  • 宁负天下不负卿

    宁负天下不负卿

    她,让皇帝倾心,让权倾朝野的王爷动情。她,却被二人无情推入权利纷争的漩涡,直至死亡的边缘。他说:“你跑到天涯海角,也一样要做朕的女人!”她,究竟是皇兄的宠妃,还是出塞的和亲公主?她,甘愿隐姓埋名只为做他府中一名不起眼的小妾,在他与别人的洞房花烛夜含笑远望遥不可及的鲜红喜字……他却说:“你只不过是本王的掌上玩物!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当事过境迁一切已成定局,长夜里又是谁的眼泪湿润了冰冷的长剑,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否能不负前世那三千回眸,那一眼惊鸿又是否缘定三生……
  • 妃谋:美人有毒

    妃谋:美人有毒

    她是人人敬畏杀神,本该叱咤风云,众人瞩目,却危机潜伏……一声枪响,从此痛了心,冷了情。她是晟曦王朝最尊贵的嫡女,本该荣华富贵,万人倾慕,却纨绔花痴……三尺红绸,从此失了梦,断了魂。一朝穿越,当她成了她,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异世重生,她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然而,天不遂人愿:有人雇佣杀人、谋财害命有人散播谣言、污蔑陷害有人阴谋诡诈、算计利用有人……她说:“你千不该万不该伤了了我的人。”她说:“我的命由不得别人肆意安排。”……她说:“这江山如梦,我便入梦;这人世如戏,那我便入戏。”她说:“既然天不遂人愿,那么即使刀山血海,横尸千里,我也只好与之斗上一斗。”【男儿心语】北冥寒:从你开始懂我的那一刻起,我便告诫自己即使再痛也要对你放手。我给过你机会走出我的世界,而你却……如今你在我面前,那么今日之后,即使是登刀山剑树,堕火坑镬汤,入阿鼻地狱,我也要将你融入血肉之中,刻于骨血之上,永远伴随我身侧,生生世世,不离不弃。淳于妄:我把自己沉寂在夜色之中,任由黑夜的触角将我紧紧缠住。而你仿如一抹微光,穿过重重黑暗,照入我早已冷透了的心……纵使是江山如画,于我不过刹那繁华。水木宸: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从此失了一颗心。【骨感总结】当冷艳光华她遇见隐忍腹黑他和邪魅肆意他与温润如玉他,当亲情浮于冰川之上,当爱情置于烈火之中,当人心飘荡摇曳,当天下风云突变,所有的故事都将跌宕起伏。本文一对一。
  • 御棺

    御棺

    这是一个人、兽、魔三界共存的世界,气道为尊,弱肉强食。一名少年意外死去,却又意外的出现在自己的坟墓上,更加意外地得到一口奇异的棺材。“棺材在我手,灵气不用愁。御棺闯天下,三界任我游!”山顶上,杜言一边用手拨着刘海,一边嘿嘿笑道。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 随身农场好种田

    随身农场好种田

    穿越成了农家女,家大业少真头疼。母亲老实,父亲憨厚,伯父伯母小叔小婶太极品。幸好老天给了好福利,随身携带升级农场。贫穷日子踏实过,开山种地多赚钱。极品公子排排站,挑个最佳做夫郎。******书友群:345988301,欢迎大家进来坐坐****
  • 深夜剧院:隔墙有眼,与魔鬼捉迷藏(新惊魂六计)

    深夜剧院:隔墙有眼,与魔鬼捉迷藏(新惊魂六计)

    汇集当前剧院里最扑朔迷离、最精彩好看的志怪故事。不可终结的秉烛夜谈,等你来参加!身临其境的感觉、凄婉的情感、恐怖的气氛、悬念重重的故事,藏匿在我们身边,藏匿在高校的阴暗角落、医学院的停尸房、看似干干净净的白领办公大楼,还有深夜的剧院、荒野、公寓。
  • 这样做人没压力

    这样做人没压力

    本书讲的是为人处世中经常遇到、又不大容易解决的问题,类似问题带给人的压力,会渗透到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人不能没有一点压力,也不能有太大的压力。面对压力,你不能躲进桃花源里,以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聪明的做法是选择适应和改变,——既然不能逃避,就勇敢地与压力作斗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一品茶楼

    一品茶楼

    父女?兄妹?当然不,相信我,某司徒绝对是守礼的孩子。融合有穿越、宫斗,以及1女N男情节的正统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