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900000003

第3章 千秋百代筑蜀道 (1)

蜀道沿途崇山峻岭,万丈深谷。我们的祖先以大无畏的精神和聪明智慧,历尽千辛万苦,才打通秦蜀之间的通道。蜀道究竟是如何开凿的呢?

第一节 蜀道开通的传说

一、五丁开凿金牛道

五丁开凿金牛道的传说千古流传,家喻户晓,并散见于历史文献。《蜀王本纪》云:“蜀王……猎于谷中,与惠王遇,惠王以金笥遗蜀王,王报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惠王怒。群臣贺曰:天奉我矣,王将得蜀土地。”

怎样灭蜀“得蜀土地”?秦王得知蜀王贪财,便想出一个妙计。《括地志》这样记载:“昔秦欲伐蜀,路无由入,乃刻石牛五头,置金于后,伪言此牛能屙金,以遗蜀,蜀侯贪,信之。令五丁来引牛,堑山堙谷,至之成都。”

五丁率众打通了古道,但系毛坯路,且多断头路,路不畅通。恰巧,蜀王在妃子死后,思念美女,秦王投其好色本性,表示送五个美女给蜀王。蜀王迫不及待,又令五丁整修好古道迎美女。谁知在迎送途中发生了变故。《华阳国志》云:“(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抴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今其山或名五丁冢。”

这几则文献记载,故事完整,塑造了三种性格鲜明的形象:一是征服自然的古代筑路英雄群像,一个是足智多谋的秦王,还有一个是贪财好色的蜀王。传说表述了先民开通蜀道付出的艰辛劳动和牺牲精神,并为古道的修建赋予了神奇的色彩。

除了传说,关于秦王伐蜀,史书上也有记载。秦王采用“石牛屙金”的妙计,引诱贪财的蜀王派人修路迎“金牛”最后导致亡国。显然,传说的产生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并非无中生有。有专家认为,“民间传说可以说是劳动人民口传的历史”(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传说是另类鲜活的、真实的口传历史。特别是在古代,文献资料缺乏,传说是印证、补充历史不可缺少的资料。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说:“上古之时,传说与历史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之素也,二者不可区分,此世界各国之所同也。”(《古史新证》)

二、众说纷纭话五丁

五丁是传说中的人物。五丁是谁,千百年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八种说法。

一是“部落说”。相传五丁是古代一个部落的名称。

二是“弃婴说”。相传四川有个玉妃溪,据《成都耆老传》载:“妃与五丁同生,父母弃之溪。后闻呱呱声,就视,乃一女一男。女即蜀妃,男即五丁。”

三是“成年男子说”。古代,成年男子称“丁”。所谓“五丁”就是五个成年男子。

四是“姓名说”。认为“五丁”是古代一个人的姓名,姓五名丁。

五是“大力士说”。认为五丁是一个虎背熊腰、体形高大、力大无比的大力士。《华阳国志》云:“九世有开明帝……时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

六是“头目说”。认为五丁是古代筑路队伍中的一个“包工头”。

七是“群体说”。认为五丁既不是“头目”,也不是姓名,而是一个集体的代名词,即一个不畏艰险、勇于创造的劳动群体。

八是“劳力编制说”。古代征集的大批筑路民工,为了便于管理、调配,仿历代军队“五五制式”,以五个民工编成一个小组。

其实,五丁是谁并不重要,应该说五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象征征服自然、不断开拓的民族精神,象征大智大勇、无私无畏的民族形象。

三、五丁遗迹遍古道

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是,与五丁开道相关的遗迹(址)遍布金牛古道沿线。

金牛驿:又名烈金坝,在金牛道起点陕西勉县。

石牛:在陕西宁强汉水源洞内,一巨石圆滑如牛背,故名。

五丁开山处:在宁强县五丁关上,现有一石碑。

五丁山:在宁强县东北20公里处。

五丁峡:即金牛峡,在五丁山下口。相传“石牛屙金”的故事便发生在此处。

五丁关:宁强南沙河入秦的第一道关口。两山对峙,仅容一人一骑通过。相传五丁开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金牛驿:在宁强东北30公里处。

五丁路:街道名,在广元城区东坝。

石牛路:街道名,在广元城区上西坝。

五子山:又名五指山,在剑阁盐店西,“五峰东西锐立若五指”(《五指山龙王庙碑记》),相传为五丁的化身。

剑门关:在剑阁县剑门镇。两山对峙,中间有一条长500米的通道。相传是五丁用利剑开凿的古关口,其状如门,故名剑门关。

金牛峡:在剑门关内剑溪河西岸,是一条三公里长的峡谷。

五丁开山雕塑:在剑阁剑门关。

五妇山:在梓潼县北六公里处,相传是五丁力士拖蟒崩山之处。

石牛堡:又名石牛铺,在梓潼石牛镇南端,卧龙山之东。现存卧式一点五米长的巨型石牛圆雕及《石牛堡碑记》。传说五丁和美女被压在山下后,金牛南跑几十公里后变成了一头石牛。

五丁冢:在梓潼。相传五丁被压死的地方,山裂后成了五座山峰。

五妇冢:在梓潼北。相传为五个美女被压死的地方。古有五妇神庙。

剑泉:在梓潼北金牛道旁。相传五丁拖巨蟒时,宝剑掉在路边,化作一泓清泉,宝剑隐没在泉水里。

五丁祠:在梓潼剑泉东。

五妇村:在江油云集乡。

金牛坝:在金牛道终点成都西郊。相传金牛运到蜀国不屙金,便被抛在田坝里。

金牛公园:在成都,园内有铜制金牛一条,长五米,高三米。

五丁路、金牛大道:街道名,在成都西郊。

显然,这些地名、遗迹,是广大百姓对开通古蜀道祖先的崇敬和怀念,五丁形象将千秋万代深刻在人民心中。

第二节 千难万险筑蜀道

“秦蜀崇山,旅途畏艰,先秦修栈,历时千年。”(金牛道上朝天军师庙《录事》碑文)

蜀道工程艰巨宏大,当时生产力低下,劳动工具原始落后,筑路持续时间长久。蜀道开凿和整修经历了漫长的阶段。

一、蜀道的雏形阶段

从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来看,至少在一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便在蜀道沿线从事渔猎和原始农业活动。考古发掘也证明,沿蜀道一些城市如西安、汉中、广元、绵阳、成都等是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之一。有人类活动,便少不了行走、往来。比如下地耕作或出外放牧、打猎,自然而然地踩踏出一条条人行小道。后来,相邻群众往来或交易,踩出的小道更多,正如鲁迅所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种个人或群体行为踩出的路,都是粗坯小道。褒斜道上有一小地名叫“手扒岩”,相传是古人砍柴伐木时手攀足踩一步步走出来的小道。这些小道古称“隙路”,都系断头路,且多短途,算是蜀道的雏形吧。

二、蜀道的发现阶段

最早较规范的蜀道是怎样被发现和利用的呢?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武王伐殷,巴人助焉。”《史记·周本纪》也有类似的记录,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诸侯兵会者四千乘”,诸侯中就有巴蜀的“矛”、“微”等诸侯国参与。即是说,在3000年前,秦蜀之间就有可供行军的小道了。甲骨文中有“周王伐蜀”的记载,《史记》收录了“蜀人来朝”等史料,也说明春秋前秦蜀之间已有小道相互往来,至少证明有人发现了这些短途小道并开始利用。

三、蜀道的成型阶段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4

    中华美德4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这里记载的是一个尘封百年的最原始的西藏,直到今天也鲜有曝光的珍贵纪录。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不需要神话和传奇的铺衬,她圣洁,充满神喻,同时,拥有万千变化。如果不是100年前一个人的真实历险,并在民国以寥寥几十册自印本的形式面世,我们至今不会了解到这段惊心动魄又叹为观止的藏地亲历。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热门推荐
  • 曾经那些飘落心碎的日子

    曾经那些飘落心碎的日子

    相遇的简简单单,相识的不明不白,是宿命还是缘分。一直到她离开的时候,她也不明白。原来蓝色混合红色是紫色。
  • 佳玉

    佳玉

    佳玉挎着背篼去锅炉房。路面被冬霜打得又硬又滑。佳玉走出紧靠农田的那排平房,上一段长长的黄土斜坡,再从子弟校旁边的天桥上穿过,矿区昏黄的灯光就迎照着她矮胖的身影。雾很浓,悬浮的冰粒子扑打着她的脸,她感觉脸上东一块西一块被饥饿的冰屑咬烂了。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
  • 兴安野猪王

    兴安野猪王

    这部小说由五个故事组成:《黑瞎子沟传奇》、《豹子沟传奇》、《野狼沟传奇》、《兴安野猪王》以及《虎峰山传奇》。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英雄事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 穿越:拐个夫君回现代

    穿越:拐个夫君回现代

    90后创业美女白如冰在一次西安旅行,无意中误入百年一遇的时空黑洞,穿越到一个历史没有的皇朝,女主凭借在现代的经商经验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事业有成的她究竟情归何处?暗楼的清冷公子(也就是前朝五皇子)or商界首富玩世不恭的公子又或者是同为穿越人的他?分分合合,谁究竟是她的真名天子,和她一同回到现代又会是谁?(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洛少别来无恙

    洛少别来无恙

    “爹地,妈咪做饭把家烧了。”“咱有的是钱,再建。”“爹地,妈咪跟何叔叔跑了。”“出动,记住别伤了夫人。”“爹地,妈咪喊你回家离婚。”“哦,这个不可以。”他是集团首席,毒舌冷酷无情,情感冷漠症。她是寒门孤女,爹不疼娘不爱,还带着小拖油瓶。他为她建了一座城,她弃他的真心如敝履,一心只想着逃离。她逃逃逃,他追追追。
  • 穿越千年之绝色公主迫嫁记

    穿越千年之绝色公主迫嫁记

    华丽丽地穿越成一个绝色公主,还没来得及享受荣华富贵,先被人卖进青楼,后遭一邪皇强吻,他还很是得意地说,你已是你父皇顶债给朕的妃子了,怎么样?做朕的妃子可是很风光的!明明是强迫自己嫁给他的,还如此得意?愤懑中给他一耳光,他勃然大怒,吼道,“你这笨女人今日起就是朕后宫的弃妃了,回国后,立刻打入冷宫!”呜呼,她直接晕倒!一个来自现代的女子,在贸然穿来的古代里,面对暴君,面对追随而来的男子,她要怎样的抉择?爱,在有的时候很无力,柔以为水!可有的时候,爱又是强大的,强大到可以飞越时空,不受任何阻隔!爱恨情仇,在曲折的情节里缓缓山重水复,又渐渐柳暗花明……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世界第一王子殿下

    世界第一王子殿下

    旅游失事,遭遇海难,被海怪拖入北极冰川。醒来后,居然已经是一百二十三年后的世界。关山越发现,这个世界好像变得太多了。他什么时候成了帝国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尊贵的王子殿下?然后关山越得知,在继承帝位之前,他必须找到几个能♂力♂超♂凡的专属骑士。关山越:不想说话,心累。核心词:攻:海妖、任性、少女心、萌萌哒、要要要、射手座、触手系、精神控制、武力值爆表。受:王子、三观正、怎么都不死、平时不发火发起火来燃烧整个世界、有时很暴躁、美貌可爱?、日更不坑!2、主受,一对一,慢热长篇,殿下由弱到强,一路强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