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600000006

第6章 寒门艰辛直奋进 (1)

从一九五一年起,父亲就很少在家,据说在陕西汉中、甘肃天水一带做生意。说是做生意,可从未见他赚过钱。不但未拿钱回家,还欠下邻居和乡亲们很多债。有人说:由于他欠了债,不好意思回家。有时,他偶尔回来几天,也是来去匆匆,像魂被钩在了外面似的。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一些债主经常到家里来讨债谩骂。欠人家的理短,母亲只能低三下四地说好话。

一九五一年土地改革,我家六口人分得了一亩多旱地,六亩水田。如果好好耕种,也可求得温饱。但家里没有壮劳力,没有耕牛和大农具。妈妈只能带着我们种旱地,至于水田,只有请好心的亲戚、邻居来帮忙种。但他们也只能将自己的农活忙完了再来帮我们。往往误了农时,错过了季节,收成差一大截。一九五二年一场大水灾把正在扬花吐穗的水稻冲得乱七八糟:稻田里积满了淤泥和沙石。母亲望着水汪汪的稻田嚎啕大哭:“天哪,你怎么这么不长眼睛哪!你不是要绝我们全家吗?!”一个乡下女人拖着五个孩子,不要说挣钱来养活大家,就是把生的煮成熟的,把布做成衣服也不容易啊。碰上这场大水灾更是雪上加霜了,粮食颗粒无收。全家六张嘴要饭吃,为了活命,家里值钱一点的东西都拿去变卖。铜锅、铜盆、铜水壶,箱子上、门上的铜包角都拆下来卖了。先卖铜器,后卖铁器,卖树,卖木头,卖竹子。最后除了煮饭、炒菜用的铁锅、鼎罐、棉被及衣服外,凡是值钱的东西都卖光了,全家人在饥饿线上挣扎着。

一九五三年夏天,三妹元菊病了。她的病是突然发作的。一天傍晚,在地坝里摆上桌子准备吃晚饭,我们院子十几户人家都有在地坝吃晚饭的习惯:一则凉快,二则省得点灯。妈在家把稀饭煮好后叫元菊送到地坝里去,她走出门口刚到阳沟的石梯边就突然摔倒了。稀饭泼在地上,全家人的晚餐顷刻间没有了。妈妈从屋里跑出来又骂又打:“眼睛瞎啦,这么大的月亮都看不见路……”

饥肠辘辘的哥哥姐姐们也跟着骂她。元菊坐在地上哭了起来,越哭越伤心。哭了一阵子后,大妹德菊去扶她起来。

她说:“大姐,我看不见了……”

大妹吓了一跳,急忙用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发现她真是看不见了。正在做饭的妈妈闻声跑出来,惊慌地哭了起来,全家大小都哭了起来,大家都给元菊赔礼道歉:“对不起,元菊!我们不知道,好妹妹,你怎么啦……”

当晚她哭到深夜才睡觉。第二天早晨,她惊喜得叫起来,原来是她的眼睛又能看见了,全家人都很高兴。妈妈把她抱在怀里,她高兴得笑起来。她笑得很灿烂、很开心。我们都以为昨晚的现象是偶然的,但是,到了当天晚上她又看不见了。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据有经验的人说:这种病叫夜盲症(农村叫“鸡母眼”),一到天黑就看不见东西。得病原因是营养不良造成的,只要拣几服药,多吃一些猪肝之类的营养品就会慢慢好的。但当时家里困难到了极点,饭都没得吃,哪有钱买药、买猪肝。只能任其恶化,听天由命。元菊的小病发展成大病,拖了几个月元菊就死了。

元菊死时才五岁,又聪明又伶俐,能说会唱,家里和全院子的人都喜欢她。她是不应该死的,她没有从饥饿线上挣扎过来。

元菊死后第三天,外婆在二舅的陪伴下到我们家来。二舅手上提着一只鸡,背了几升米。外婆一进门,妈就和外婆抱头痛哭起来:

“娘,我的命好苦哇……”

妈哭得好伤心、好悲凉,似乎把这几年的困苦和哀怨都哭了出来。外婆安慰她:

“元菊的死不是你的错,是她自己命薄。同住一个屋,同吃一样的饭菜,为什么大家都好好的?我们穷人就是要命大、命硬,阎王老子也不敢要我们。”

经过外婆、二舅的劝解开导,妈妈似乎平静了一些。

其实妈妈并没有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外婆走了以后,家里又恢复了悲凉的气氛。妈妈依然阴沉着脸不说话,每当吃饭的时候,一端起碗,她就想起死去的元菊,背过脸去,眼泪不住地往外流。元菊的死给母亲带来的震动和打击实在太大了。她抱着一岁多的四妹,经常对着墙壁呆望着,似乎在想什么。过了十来天,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与其在家饿死,不如将孩子送人。经过别人的联系牵线,她将一岁多的四妹碧儿送给了一个姓颜的木匠师傅;将三岁多的弟弟牛儿送给了本家伯父王青士;将七岁多的二妹德慧送给一位堂姑家。后来二妹忍受不了打骂和虐待,偷偷地跑了回来。她抱着母亲嚎啕大哭,发誓说:“就是在家饿死,也不去别人家。”

对于母亲这个异乎寻常的举动,周围的乡亲和本家,有的人能理解,也有很多人说闲话。说母亲在甩包袱,只顾自己,不顾儿女。还有人说母亲对父亲不负责,将来父亲回来要找她算账。面对这些压力,母亲决心不变,她毅然决然地说:

“元菊是怎么死的,他们不晓得吗?我不怕娃儿他爹找我算账,我只怕不该死的元菊找我算账。只要儿女们能活下去,我愿背这个骂名。”

俗话说,儿女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对于一个母亲来说,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多么痛苦、多么无奈的事啊!母亲的心在颤抖,母亲的心在流血。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伟大的母爱并不表现在她把儿女们死死地抱成一团,与饥饿和疾病作软弱无力的抗争。为了让儿女们能活下去,不怕流言蜚语,敢作敢当,忍受着屈辱和责难,不也是伟大的母爱么?

一九五三年农村成立互助组,这是农户自愿组合的劳动组织。一般都是门当户对或优势互补。我家既无劳动力又无耕牛和大农具,没有人愿与我家组合。甚至有人说:“当家的在外面做生意赚大钱,在这里又想占人家的便宜,像蚂蟥一样两头吸。”母亲听了,气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有同一个院子的王德光同情我们,愿与我家结成互助组。他家有十六亩水田,四亩多旱地,只有他一个主劳动力,从来未请过帮工。他吃苦耐劳,非常能干。他一年干到头,从早忙到晚,是远近闻名的“拼命三郎”。他身体壮得像头牛,干起活来也像牛一样,是“吃得、做得、累得”的庄稼汉。有人与他打赌,两斤半五花肉做成粉蒸肉另加两斤半米做成饭,让他一顿吃下去,他居然吃得干干净净,照常到田里干活。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妈妈和妹妹们帮他干地里的活,他帮我们干田里的活。我在暑假、寒假也拼命地干活。插秧、挞谷、割麦子、挖地、除草,除了犁田外,什么农活我都干过。

五十年前,在川北山村里,农家孩子考上中学本来是件很稀罕、很光彩的事。可是我的母亲不但不高兴,反而满脸愁云。乡亲邻里向她恭喜时,她却说:“天哪!哪有钱去读书哟?”

入学通知书上注明:报到时缴纳第一个月的伙食费四万八千元(折合现行币值四元八角),加上书籍费、学杂费一起接近八万元(折合现行币值八元)。再加上棉被等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总共要十万元(折合现行币值十元)以上。相当于卖三百多斤稻谷的钱。对我家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母亲从外婆和二舅那里借来三万(折合现行币值三元)多元,眼看快开学了,还有大部分钱无着落,正当大家愁眉不展,束手无策时,弟弟的养父王青士出了个主意:叫我家办一桌酒席,由他出面请一些乡亲邻里来吃饭,当时川北把这个办法叫“打会”。这个办法还真灵,在酒席上王青士首先带头出了两万。其他的叔父、伯父、堂兄这个几千(折合现行币值几角),那个一万(折合现行币值一元),当时就筹集了八万(折合现行币值八元)多,不但人学的首期费用够了,而且还可以置办一些生活必需品。

临上学那天早晨,院子的乡亲邻里都来送行,有的送鸡蛋、大米、黄豆,有的送布鞋、毛巾,真使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多么朴实的乡下人,多么厚道的父老乡亲。就这样,在亲戚、邻里和乡亲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跨进了中学的门槛。

一九五三年前的达县第一初级中学(简称达一中)在县城大西街边的山坡上,门口有两棵黄桷树。学校是由一个叫朝天宫的古庙改建的。记得读书以来,从初小到高小,从大树到檀木场,从乡村到城里,所在学校全是由老祖宗留下来的寺庙改建的。这说明了政府对教育的漠视程度。据说达县从一九O三年就有中学了,但军阀混战,外敌入侵,连年的内乱外患给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也给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摧残。抗日战争期间,为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中学曾搬到檀木场乡和麻柳乡,后来几经沧桑,分分合合,拼拼凑凑,五十年来没有显著的发展,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很重视教育,对教育事业下了很大的工夫。

经过整顿、合并和充实,到一九五三年达县有了三所初中、一所高中、一所师范。这时的乡村小学也发展得很快,每年的小学应届毕业生有一万人以上。但中学的发展步伐没有及时跟上。一九五三年三所初中的招生人数才八百人左右。由于落榜生太多,社会反响太大,后来又补招了三百多人。在这八十多万人口的大县只有这么几所中学显然是不够的。在这三所中学中,达二中是女子中学,达三中在石桥。达一中占尽了天时地利,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师资力量最雄厚。解放前这里是川北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传播地。许多热血青年在这里接受革命思想,走向革命的道路,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他们中有的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人已成为新中国的各级领导。

达一中的设施比我们乡下好多了。一个人一张课桌,一张凳子。课桌面掀开就可以放书和文具,桌面略为倾斜,与眼睛成一定角度,方便看书写字。学校还有宿舍和床铺供乡下的同学免费住宿。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除了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外,平时不准出校,有事必须请假。早晨起床后,先在广场上集合听校长训话或讲学校的重大事情,然后做早操,上早自习,吃早饭。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晚上两节自习课。除了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以外,早晚自习雷打不动。学生学习非常刻苦,老师教书也很认真。我们这个年级是一九五三年进校,一九五六年毕业,所以简称五六级。由于录取率低,这个年级的学生素质,考试成绩在达一中来说是空前的。

一九五四年六月达一中从朝天宫迁往三坟坝。新校址在凤凰山下,靠近北门大操场,那里原是一片乱坟岗。经过一年多的平整建设,耸立起一片漂亮的高楼。右边是教学大楼,左边是宿舍大楼,宿舍楼的前面是娱乐室和饭堂,教学楼的前面是宽阔的操场,是学生们集合、娱乐和锻炼的场所。一条小溪从凤凰山上飞流直泻,从学校左边经过。是学生们洗衣、散步的好地方。学校的设施、环境比原来好多了,在当时的达县堪称一流。

同类推荐
  • 浪漫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浪漫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学阐释的弊病,也克服了教学论专家所编读物可能选文与解读不当的弊病。编撰的目的是:选择课本之外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学的加工,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每本书都以“忧患意识”、“生命礼赞”、“大自然:温情澎湃的歌”之类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语句把几十篇佳作组织成若干单元。单元内部由以下板块构成:单元人文内容概述、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解读、话题、相关资料索引。这套丛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观念,有助于中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品味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感悟。这套丛书竭诚为中学生的成长加油!
  • 一枚钉子前进

    一枚钉子前进

    汉语诗两大精髓是意象化与音乐性,这从“神韵”两字中就可以体会到。意象化有共同的语言学、超语言学、逻辑语言哲学基础,音乐性的资源更是储藏在丰富的汉语自身,汉语新诗完全可以传承古典诗歌既要吸收异质又不能丢掉自我,既要有非凡的智慧,还要有更多“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作一句空”的人共同努力。我相信这样的努力不会白费。
  •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由“世纪交响”、“长篇平台”、“绿野美卉”、“文坛撷英”。,曾先后在全国文联、新华社、《文艺报》社做编辑,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这是其所著的一部关于中国当代小说文学评论的文集,担任过《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雷达,并兼任母校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调皮女生:爱上王子

    调皮女生:爱上王子

    她调皮可爱,却又脾气火爆冲动,爱打抱不平,他冷酷无情,处事完美无缺,命运的邂逅让他们相遇,还有他们的朋友的恋情哦!
  • 重生之奈何为狐

    重生之奈何为狐

    无上帝妃生了,生了个蛋。无上帝君是龙身,无上帝妃是凤体,原本都是卵生动物,这时候生出一个蛋来,虽在意料之外,倒也在情理之中。可是,蛋里面爬出来的是一只小狐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乐元素

    快乐元素

    快乐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选择。本书会告诉你如何选择快乐。
  • 清穿之妾室守则

    清穿之妾室守则

    还请大家多多支持~~~~,老九将信将疑;也有人说太聪明的女人都是无盐女。灯光摇曳,有人说太美丽的女人都是笨蛋,这位如出水芙蓉般的美人儿,老九不得不信;只是,假设三百年后的大清依然存在的故事!又有人说想生儿子必须找丑女人,您是哪位??新书为平行时空,老九抚额长叹……本文纯属虚构,温泉水滑,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清穿后遗症:太子妃养成记
  • 全盘操手

    全盘操手

    神兵利器,想要么?给钱!锦衣玉食,想要么?给钱!帅哥美女陪练,想要么?给钱!杀人报仇任务,想轻松解决么?给钱!没钱?那就付出同等价值的代价!我们的宗旨是,只要你付得起代价,在游戏里,任何问题我们帮你解决。裘洛:我要读者多多,收藏多多,看这本书的大大都生活幸福。安洋:那你付出的代价,就必须是极限更新。裘洛:……新书<百兵图》上传,大家多多支持!神兵图鉴,尽在轮回!
  • 习惯正能量

    习惯正能量

    国外研究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好的习惯是种正能量,也是能量的储蓄。培养好习惯,就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贮存正能量。
  • 幻日

    幻日

    一个纯朴天真的少年,一个家破人亡的少年,一个资质平庸的少年……由于种种原因,阴差阳错间踏上修真的道路。一切是偶然还是冥冥中的注定,乱世之中,妖魔横行。面对私欲,苍生,又该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妖、魔定为邪?诛邪定为正?正邪有别,人亦有好坏。坚持自己的道路,只道是沧桑易变,本性难欺。难道就只有正道才能诓扶正义,即为苍生,是妖是魔又有何异?还是傲视苍穹的仙?那仙之路又何寻?
  • 双生

    双生

    双魂少女换壳重生,挑战史上最鬼畜高校向阳高中!鸡飞狗跳的同居生活酣畅淋漓的竹马之恋。卖萌当道不是罪,推倒帅哥才是真!90后鬼马青春写手索妃爱,用爆笑和眼泪刺激你的阅读神经。不被征服,便被沦陷。陪你一起,学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