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600000004

第4章 爱心相助过难关 (2)

舅外公住在檀木场街上,离我家有六十里路,两年前小舅舅带我走过一次。一般地说来,我走过的路是不会忘记的。由黄都场到兴隆场这三十里路比较好走,兴隆场以后都是弯弯曲曲的土路,山坡较多,人烟稀少,有时还穿行在阴森森的树林中,心里本来就有点恐怖,偶然听到鸟的怪叫或树枝哗啦啦地掉下来,吓得毛骨悚然,浑身冒着虚汗。走过沙陀寺后基本上都是平坝,心里就轻松自然了。但到了土主河,心里就发麻了。这里是明月江的一段,我家门口那条河是它的支流。比较起来土主河水深流急,河面也宽得多。涨大水的时候这里是个渡口,小木船是行人过河的工具。平常搭着浮桥,所谓浮桥就是在河中放几个四方形的木架作为桥墩,再在桥墩上并排放上两块木板,两侧没有栏杆或扶手。人在木板上行走时有些摇晃和上下闪动。胆小点的大人都不敢过,更不用说小孩子。两年前是小舅舅牵着我走过去的。这次临走时,妈妈一再嘱咐我:“过浮桥是件危险事,千万不要独自过桥,等有大人过桥时将你牵过去。

”于是我在桥头坐下来,等了一会儿,看见一个挑着担子的人走过来,我立即站起来,迎面鞠了一个躬:“叔叔,请你帮个忙,把我带过河去吧!”那人满身大汗,头上冒着热气,不解地望着我,我又说一遍,他嗷嗷直叫,原来是个哑巴,他眼珠子瞪得大大的,似乎有敌意。他摆摆手,挑着担子匆匆地走了。我又坐了一会儿,还是没有过河的人。我很纳闷,今天行人怎么这样稀少呢?再这样等下去,不知什么时候才有人来。眼看太阳已经西下,我肚子也有点饿了,还有十几里路,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河水面虽然有四十多米宽,但三分之二是浅可见底的。

我把心一横决定自己过桥,为防万一,我把棉衣和长裤脱下来,与书包捆在一起拿在手上。一旦掉进水里,立即把东西扔掉,凭着自己的水性,逃命是没有问题的。主意一定,我就镇静下来,一步一步,小b翼翼地走在浮桥上。临走时妈妈告诉我,过桥时眼睛要看脚底下的木板,不要看水面,若看着那滔滔的急流,就会头昏眼花两腿发抖,容易出危险。我想着远方正在为我担心和祝福的妈妈,想着马上就要到舅外公家,走上新的求学之路,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竟然到了对岸,当我走完最后一块桥板时,一屁股坐在桥头的沙地上,紧张的心情顿时轻松了,我这才发现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了,浑身冒着热气,马上把棉衣和长裤穿上,胜利的喜悦使我脚下生风,大步流星地往檀木场方向走去。

舅外公对我的突然到来感到又惊又喜:“天哪!这么远,你,一个小娃儿是怎么来的呀?”我把过土主河浮桥的情况简单地说了一遍,他更是惊奇,逢人便夸我:“一个人敢过土主河的浮桥,将来肯定有出息。”

檀木场在达县与开江县的交界处,街道沿着一条东西向的小河傍水延伸。联结两岸街道的是一座木桥,桥长约二十米,宽约六七米,桥上有屋梁,屋顶上盖着瓦,这样的桥叫亭子桥。桥面的两边可以摆货摊,中间可以行人。炎热的夏天,河面上习习的凉风引来不少人在这里乘凉、摆龙门阵。最闷热的夜晚,很多人搭上凉床在这里睡觉,很有点热闹的气氛。

舅外公家离桥头只隔一间门面。房屋宽约五米,纵深约十四米,进门右边摆三张方桌,左边是灶和擀面板。后面是磨坊和猪圈。在磨坊猪圈的阁楼上便是住房。住房里横着摆两张床后,剩下就一米多宽了,显得十分拥挤。当时,乡镇上的商店、饭馆、面馆都没有商号,舅外公开的这家面馆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算是老字号了。一个乡下农民经过二十多年奋斗,从杂工、跑堂到师傅,进而在这小镇上占有一席之地,也算他真有点本事。舅外公只有一个独女儿,叫何祥贞,论辈分我应叫她表姑,但他们要我叫她“姥子”(檀木的方言有点怪,如把母亲叫“依呀”或“奶子”)。虽不知为什么这样称呼,我只能入乡随俗了。我的小舅舅在一九四五年大约十五岁时过继给舅外公当儿子,名字由刘自恒改名为何祥寿。

小舅舅长得少年英俊,瓜子脸,浓眉大眼,高挑的个头,粗犷中透着一种秀美。他聪明勤快,到了何家以后,粗活重活都抢着干,很快就学会了面馆的技术,红案、白案样样都会。舅外公夫妇很喜欢他,视如己出,给他定了亲,未婚妻是舅外婆的姨侄女陈显贞。在他结婚的前夕,一九五O年,一场重感冒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死时才二十岁。他的死对舅外公夫妇打击很大,他们只能用宿命论来解释自己的不幸,来麻痹自己的思想,解脱自己的痛苦。小舅舅死后,舅外公夫妇把全部的爱和希望倾注在“姥子”的身上,她是舅外公夫妇的掌上明珠。她聪明、贤淑、性格温良,读书成绩也很好,本来准备上中学的,小舅舅死后,只读完小学就辍学回家,在面馆里当帮手。赶场日子请师傅,冷场日子就全靠她做事。她为人厚道,心地善良,在街坊邻里中口碑极好。

其实舅外公对生意上的事和家里的事都管得较少。清晨,他把面搭好了,就去坐茶馆了,一去就是大半天。据说他以前并不是这样的,自从小舅舅死后他就变得心灰意冷了。舅外婆精明能干,无论是生意上的事或家里的内政外交都是她当家。她平常不爱说话,也难得一笑,显出很威严和冷漠的样子。对于我这个远房亲戚的到来,不仅要管吃管住,还要管学杂费,她持什么态度呢?我感到高深莫测。

我心里十分明白:在这里,我一方面要读书,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做事。清晨,我天还未亮就起床扫地,下门板,生炉子,掏炉灰,然后去早自习;放学回来把书包一放就卷起袖子、系上围裙,洗菜、剁肉、跑堂端面、洗碗洗碟,看到什么做什么,忙个不停;晚自习回来就跟着他们守堂。那些开完会的乡村干部或学校上完晚自习后的老师,有的会来吃宵夜,做完这些人的生意已是午夜了,才上门板,清场睡觉,天天都是如此,尽管很辛苦和困倦,但心里却很快乐,一是一日三餐能吃饱饭,二是读书的环境和条件比在老家好多了。 檀木场完全小学在街西边的场口上,是一个叫文昌宫的旧庙改建的。从初小到高小共十二个班。这里向来文化较发达,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校长况余熙出身于县城的书香门第。语文老师杨先成的美术功底也较深厚。街头上那些有趣的宣传画都出自他的手笔。他在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搞美术展览。教导主任杨兴林老师,历史、地理教得出色,他讲近代史鸦片战争时,声情并茂,鼓动人心。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很浓,除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外,早晚自习课,风雨无阻,雷打不动,而且所有的老师全程陪伴,

无一例外。当时没有电灯,大家都用桐油灯,晚自习下课后,我们提着灯、唱着歌,浩浩荡荡地从街上走过,给这古老的乡镇带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其实,舅外公家的日子也过得很拮据,主要是生意很萧条。大户人家被没收了土地和家产,变得一贫如洗。一般农民暂时也没好起来,大多数人连吃饭都困难,能在面馆里消费的人寥寥无几。赶场日子还马马虎虎,冷场日子来吃面的人稀稀拉拉,少得可怜。尽管这样,每天还是照样开门营业。煮面那个炉子从早晨烧到午夜,有时连当天烧的煤炭钱都挣不回来。

面馆里除用的葱蒜、辣椒、咸盐、酱醋等调料、佐料是用现金买的外,主要原材料如小麦、猪肉、油等都是以赊账的方式买回来的,如果生意好就货如轮转,早晨购进材料,晚上即可付款,皆大欢喜;如果生意不好,买回来的东西销不出去,只有厚着脸皮听债主的闲话。有时相互间甚至会吵架谩骂。多少年来他们就是靠这种现买现卖的小本生意维持全家的生活。有时,家里吃的大米也是吃一顿赊一顿,早晨赊账,下午付钱。“姥子”左脚长了一个疮,没有认真地医治,长期溃烂,几年不愈,每天照样站在炉灶边煮面,有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尤其是夏天,高温的天气和炉火的烘烤,汗水把她的衣服都湿透了。她从不叫苦,从不叫累。每当晚上洗脚换药时,她痛得哇哇直叫。但是他们对别人却非常宽厚、仁慈和善良,很多亲戚朋友都受过他们的帮助和接济。在一般人看来,他们在这个家族中是最富有的。只有我在这里呆久了才知道,他们自己也是在困难和痛苦中挣扎着,在艰辛地支撑着这个家,支撑着自己在亲朋中、在社会_[的地位和声誉。

舅外公家的这一切都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努力学习,很快地,我的学习成绩就提高了。那时,期终考试后,每个班都要按分数放榜,第一、二、三名画个红椅子在名字下面,在檀木场读书的第一个学期(高小三册)中我得第二名,原来这个班的第一名谭家财名次未变,第二名丁远威被挤到第三名了。到了一九五二年下半年即高小四册毕业班期终考试,我跃居榜首,原来的第一名被挤到第二名了。

舅外公全家看到我读书这么长进,在家做事这么勤快,非常喜欢我。还有一点:我耿直诚实,在面馆里跑堂结账,经常与钱打交道,我从不私拿一分钱。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钱对我是多么重要啊!我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难得开口的舅外婆有时也夸奖我。她看到我穿得太寒酸,还给我做了几件衣服。“姥子”对我也挺好,她买水果、零食时总会给我一份。

同类推荐
  • 迅风辞赋集

    迅风辞赋集

    本书为辞赋作品集,是作者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更是一个身处基层的文学爱好者艰辛奋起的例证。作者曾两次荣获中国地市报副刊作品二等奖、四川报纸副刊作品二等奖,还荣获了“中华赋坛十大精英辞赋家”荣誉称号。
  •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本书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学大师鲁迅的杂文,让您可以充分领略大师的文学风采。
  •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善良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使得性情、习惯上产生了差异。
  • 中国船

    中国船

    军人加诗人,他的诗,首首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忱,对历史的关注,对生活的深情,他是把自己整个心灵都放进诗句中写作的诗人,因此写出的诗有血肉、有骨骼、有痛感、有生命,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 老牛犁痕

    老牛犁痕

    我同牛增慧同志相识已有半个世纪,我们是老同事、老朋友。近年来,增慧在周围同志的鼓励支持下,把他从1956年当唐山农民报通讯员以来所写的分类文章搜罗起来,准备汇印成集。
热门推荐
  •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

    ,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展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本德、陈云、邓小平的题字。同时,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全部日记,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演变,书中精选的与雷锋有关的一些珍贵题词图片,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报道和评价、雷锋精神内容的书包括雷锋生平、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及其在现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等内容,讲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给读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最新最完整的诠释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 “秀”出正能量

    “秀”出正能量

    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或爱情上的成功,就要敢于秀自己,善于秀自己,不能等待,不要沉默,否则就永远不会得到机会的眷顾。《“秀”出正能量》是一本讲述如何秀自己的自我表现书。本书不仅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上秀自己,还告诉你如何在口才上秀自己,如何在情感上秀自己,如何在外在气质上秀自己……它会让你认识自己的能力,正确秀出自己的才华。
  • 最强女仙

    最强女仙

    亡国公主落难天涯,机缘之下拜入仙门。洞天福地修道,宝藏灵宫寻仙,通天大道,携手闯之。神秘宝物,可将灵石变废为宝,助她成就修道大业。纵横六合,无拘束;九霄之上,我为尊……这是一个女子历尽劫波,最终寻得无上仙道的故事。------------------------------------------------------新书发布,《邪医狂妃:帝尊,宠翻天!》,求票支持!请大家点击屏幕右侧(手机用户请下拉点击作者还写过)链接,或者直接搜索蛇发优雅即可。已有500万字完本作品《仙诀》登录腾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皇上护短:宝贝小皇后

    皇上护短:宝贝小皇后

    一场阴谋,刚穿越过来的她被下药送上了花轿,嫁给敌国当皇后。原本当炮灰的她竟摇身一变成了冷血帝王的宝贝小皇后?那……多少等着瞧戏的人被气得吐血!他宠她,包庇她,却轻松将她推上宫斗浪尖?皇上,你真坏!她发誓死前一定要将皇宫闹得鸡飞狗跳……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海洋刺客

    海洋刺客

    战争并非人间才有,动物界也充满了争斗与厮杀。在《海洋刺客》中,看“海上霸王”虎鲸如何称霸海洋世界,看“丑陋毒王”纹腹叉鼻鲍如何吓退掠食者,看“伪装高手”石鱼如何隐藏自己……《海洋刺客》生动揭示动物界鲜为人知的战斗场景,告诉小读者一个真实的大自然;并以高清晰图片从多个角度展现所选动物的风采,努力为孩子们奉献一道视觉上的美味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