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600000012

第12章 人祸饥荒千秋罪 (3)

起初,我们利用星期天到工厂附近的稻田里、池塘中或小水凹里抓泥鳅、黄鳝或小鱼小虾。再后来,到附近的山坡上采摘竹笋和野菜来充饥。不多久这些可吃的东西都弄光了。农民也开始起来保卫自己的肚皮,出现了个别职工被农民打得头破血流的情况。从此再没有人敢出去找吃的了。

在这一两粮、一粒米都十分珍贵的形势下,我却被扒手窃去二十多斤粮票和四十多元钱。一九六0年十月,厂“双革办”李技术员和我去长沙参观学习冷挤压技术。那时粮票很吃香,有了它可以到饭店就餐,吃鱼吃肉或买糕点,但粮票只有在出差时才有资格兑换(地方的粮票换省级的,省级的换全国的),所以往往借出差之机多换一些。车间里这个要请我换几斤,那个换几斤,只出两天差就换了二十六斤。由于走得匆忙,没有来得及给他们,全部放在身上就去了。当晚,我和小李住在长沙一家旅店里,为了安全,我把钱和粮票塞进枕头套里。第二天清晨,我俩洗漱完毕去吃早餐,出门没走多远看到一家餐馆卖糖包子,我马上去排队,并叫小李去占个座位。

等排队到我时,我掏出钱包,买了早餐票,把钱包放回口袋那一刹那,钱包被扒走了。我回头一看,原来在我后面拥挤的人群也突然消失了,我和小李马上追出餐馆:一个可疑的人影也没有。我俩到附近的派出所去报案,值班的民警爱理不理的。我认为好大的事,在他们眼里只是鸡毛蒜皮。可能是司空见惯而麻木不仁了。民警慢吞吞地拿出登记本来,登记了单位、姓名、被盗地点、物品名称、数量等。如果将来破案了,通知认领。走的时候还批评我麻痹大意,警惕性不高,要我今后多加小公,免得惹麻烦。在长沙匆匆办完公事后我就返厂了。由于是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出差,我在小李那里借了几元钱,除买回程车票外,还买了儿个香瓜和糕点,回到工厂里,和同事们一边吃,一边说说笑笑。我把在长沙遭到扒窃的事讲给大家听。

李工程师说:“看你这副样子,像是遭到扒窃的人吗?”

“我应该是什么样子啊?去伤心,去流泪吗?”

那些叫我帮忙换粮票的人顿时紧张了,询问中还夹杂着疑惑的口气。我感到受到了侮辱,马上表态:“你们放心好了,我姓王的就是饿肚皮,掉几斤肉也会把粮票还给你们!”有些好心人只要求还一半。

我立即说:“不行,我会一两不少地还给你们,不过只能分批分期地还,不能一下子全部还。”

我当场写了欠条,并注明了还给日期。我计划每月挤出四斤饭票,在一九六一年春节前全部还清。说话容易做起来就困难了。我当时的粮食定量是每月三十斤,本来就不够吃,再抠出四斤米,就更是饥饿难忍了。但是为了这口气,为了这张脸,再艰难也要熬过去。我终于按预订计划还清了这些粮票。我深深地喘了一口气,一位几个月不见的熟人,有一天在路上遇见我:

“你是小王吗?怎么一下子瘦得这样了?”

我苦笑着回答:“我本来就瘦啊!这年头还有发胖的吗?”

是的,这几个月为了还清这些饭票,我是怎么熬过来的啊!虽然瘦了几斤,但心里却很舒坦。

“新三反”运动后不久,厂里调整组织机构,将工具科与工具车间分开。车间只负责生产专用的工模夹具。工具科作为管理机构,除负责下达自制工具的生产计划外,还负责全厂外购工具的计划和采购。听说,以前本来就是这样,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中合并了。现在只是恢复以前的体制。

我被安排到工具科。科长姓邹,东北长春人,三十多岁,十几岁当电车售票员时就是共产党的地下交通员,也是随大军南下接收兵工厂的元老之一。在一九五六年前是厂团委书记,一九五七年在整风时,说了几句俏皮话:“党有权,工会有钱,无职无权青年团,离婚吵架找妇联。”这几句顺口溜不知是他自己编的,还是哪里捡来的。他的这些话成了反党的“右派”言论。若不是当时的党委书记是他的老上级,肯定会被打成“右派”,结果只作了“有右倾思想”的结论,撤职下放,现在刚从劳动岗位上抽上来。接触一段时间后,全科的人对邹科长颇有好感。他豁达乐观,平易近人,对部属很关心。他看到大家生活困难,就安排采购员到外办事时,在洞庭湖边买鱼和蛋回来按原价卖给科里的同事们。这样的好事未做几次,上级就发现了,他又挨了批评,但对此他满不在乎。

一九六一春节前,厂里想了很多办法筹集过年物资。利用各种关系,批条子、走后门,又从工厂拿一些紧缺物资去交换调剂,总算搞到一些年货。我过了这辈子最“丰盛”的春节。分到个人的有十几种:糯米半斤、面粉一斤、黄豆半斤、白糖二两、橘子二个、黄花二两、猪肉半斤、粉条二两、白酒二两、香烟二包、火柴一盒……

这些东西加起来才四元多钱,名目_上的繁多,实质上的贫乏,令人感到心酸。

“政治到食堂,干部下伙房”“生活优先,民以食为天”……这些口号说明各级政府对人民生活和生命的高度重视。我们工厂将食堂化大为小,各个单位都在办食堂。想了很多怪招使大家尽量吃饱。如制造人造肉、小球藻、稻草发糕、糠发糕、双蒸饭,但大都是些欺骗肚皮的办法。食品的体积大了,营养却更差了。肚皮越撑越大,越吃越难填饱。还有的吃进去了拉不出来。有一天邹科长去厕所,半个钟头还不见出来,我以为出什么事了,跑进去一看,他蹲在那里,额头汗珠直往下淌,脸涨得通红,他正在用竹片从肛门抠大便,把肛门都抠出血了,抠出来的全是糠渣子。我急忙跑回办公室拿些纸去,先给他将血止住,再扶他到医院去。他在医院躺了好几天,肛门的伤口才愈合。

为了填肚皮,大量地吃青菜、牛皮菜,几乎所有的人都得了水肿病,脸是浮肿的,下肢也是浮肿的:小腿用手指一按就凹下去一个坑。走路没力气,爬楼梯要扶着扶手慢慢爬。尿特别多,特别急。感觉尿胀了就得马上跑厕所,一边跑一边做准备,稍微慢一点就会拉在裤裆里。有一天晚上,我尿床了,垫单、褥子湿了一大片,我都是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了,该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却出现这样的事,多丢人啊!

有一天晚上我加班,照例加班夜餐是一个二两的馒头、五分钱的汤。所谓“汤”,一般都是晚餐的剩菜加点水。那天剩下很多海粉没卖出去,大师傅看我狼吞虎咽吃得津津有味,又给加了两大勺,肚子胀得鼓鼓的,好长时间没吃这么饱了,吃得真过瘾。海粉是海草、海带蒂等加工制作的,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可能是减肥的健康美食,俗话说是刮油的,在当时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吃,更不能多吃。但控制不住还是吃了那么多,到夜里两三点钟,肚子肠子咕咕叫,翻江倒海,腹部一阵阵疼痛。胃水往上翻,吐又吐不出来。我将头部靠在床沿边,任清口水往外流。折腾了两三个钟头才平静下来。这次饱餐得不偿失,把肠里、胃里的油水刮得干干净净。像 大病一场,好几天都打不起精神来。

我们科有个姓易的小伙子,湖南辰溪人,是从技工学校分配来的。长得眉清目秀,挺有点灵气。他的定量是三十二斤,经常不到半个月就吃光了,后半个月只能搞邪门歪道。组织上决定要我给他保管饭票,每天按定量给他,他挺不住饥饿,跑到工厂附近的麦地里,将正在灌浆的麦粒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后来把胃吃坏了,吃什么,吐什么,脸黄得像涂了一层蜡,人瘦得皮包骨。一九六二年初他被下放了,拖着奄奄一息的身体回老家了。不知是死是活。我一直惦记着他,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对于他,似乎总有一种负罪感。

人们在饥饿线上挣扎着,在诅咒,在反思。同事们坐在一起就是谈“吃”,回忆一九五八年前应有尽有的生活。鸡、鸭、鱼、肉、鹅,红烧、清炖、粉蒸、爆炒、黄炯……。

一个个说得津津有味,垂涎欲滴。当时称之“精神会餐”。大家都在叹息,往事只能回味,这样的日子可能是一去不复 返了。

饥饿像瘟疫,饥饿像魔鬼,它疯狂地肆虐在中国的大地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城市到农村,从工厂到学校,它钻进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家庭。长时期的营养不良而带来的疾病越来越多了。水肿病、肝炎、结核病、妇科病。男人、

女人都没有性功能。那几年,除了高级干部和食品、食堂、粮食行业的工作人员外,几乎都不能生孩子。城市和工厂还好点,饿死人的情况较少,农村的情况要严重得多。一九六一年六月,我出差到重庆,顺便回老家看看。从重庆到家乡的公路两边增添了许多新的坟墓。我们院子里十几户人家没有一个新生儿,五十岁以上的都死光了。活着的都像从地狱爬出来的一样。个个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大家见了面既高兴又悲伤。“德能,你可回来了,想不到我们还能见上一面,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爬过这个坎。”个个眼泪纵横。他们哭诉着:这几年本来是风调雨顺,但公社干部瞎指挥,强制推行什么新技术,不执行的就弄去斗争、毒打。上面一阵风吹下来,所有的东西都捆成集体的了,就是人心捆不到一起。集体的种什么没什么,养什么死什么,什么都是集体的,集体什么都没有。不准私人养猪、养鸡,不准种自留地,眼睁睁地看着挨饿,吃草根、树叶、树皮,吃野菜,甚至吃观音土。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他们似乎在问我—我这个小知识分子能回答得了这个大问题吗?

天快黑的时候,屋后半山坡上传来悲戚的歌声:“你我庄稼佬哟,从小苦到老哟。衣也穿不暖啰,哎哟,饭也吃不饱哟!”多么熟悉的歌声,永远难忘的歌声。十多年前我们唱着这首歌打倒了地主富农,推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土改后的那几年,农民过了几天像样的日子。可是这些年来我们都干了些什么啊?现在不是吃饱穿暖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这歌声此时听来如泣如诉,如悲鸣,如呐喊,多么震撼心灵,多么撕人肺腑啊!

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在死亡线上挣扎着,家乡的惨状目不忍睹。我对他们又帮不了什么忙。我不忍心再看下去,没住几天就走了。临走时,父亲一再告诉我:“回到单位不要直说,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天垮下来有长子顶着,你算老几!不要管那些闲事。”为了使他放心,对于他的告诫,我表面上直点头,而我的胸中却燃起满腔的怒火。一九五八年,我们高举着“总路线”的大旗,高喊着“三面红旗万岁”的口号,在人民公社的天桥上狂热地奔向共产主义的天堂。我们在天堂的大门口欢呼,雀跃。可是天堂的大门突然上了锁。从一九五九年物资紧缺到后来全国性的、长时期的饥饿,生灵涂炭。而我们却像一群小孩、一群愚民那样被人欺骗着、愚弄着。当官的告诉我们:“全国的形势是大好的,困难是暂时的、局部的。”后来又告诉我们:“目前的困难是自然灾害和苏修逼债造成的。”是谁在讲假话?这不仅仅是个责任问题,如果真的源头未找到,那些反人性的历史悲剧还会重演。

同类推荐
  • 走进格林童话

    走进格林童话

    本书对格林童话在德国的诞生追本溯源,捋清它在中国的特殊读者群--译者的不同接受与传播历程,分析研究由格林兄弟创建的“童话范式”,并深挖儿童文学背后更深层的秘密,拓展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空间,促进儿童文学研究的深化,重新架构儿童文学理论风景,提升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地位。
  • 见喜

    见喜

    在这孤独的世间,总有一个人,将你当成生命中,那唯一值得千里迢迢去奔赴追寻的喜;当大地冰冻,山河褪色,繁华落尽,容颜枯萎,人生依然如初见般,惊心动魄,热烈痴缠。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 心灵甘泉:沙与沫

    心灵甘泉:沙与沫

    沙与沫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让那些困顿彷徨的人们,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诗文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字句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不同需求。
  • 闲居诗韵

    闲居诗韵

    本书以历史、地理、人文为写作范畴,是一本散文为主、诗歌为辅的文学集子。其中诗歌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当代诗歌和古体诗歌。
热门推荐
  • 渡鬼人笔记

    渡鬼人笔记

    我是一名渡鬼人,我渡过无数的鬼,有酒鬼,无头鬼,哑巴鬼,藏在人心底的鬼——每一只鬼的背后都有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因为一只轮回之镯的牵引,我被传送到了战火纷飞的乱世战国,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我用我的一只阴阳眼,见证了一段段苍凉而又动人心魄的爱情。太子丹,大燕亡国的公主,秦王嬴政,公子扶孙,每一个人都用他的血和灵魂,祭奠了一个深藏在岁月轮回之中的秘密,千万人为了这个秘密,前赴后继,死于苍茫的时光之河……这究竟是一段尘封在苍穹之下的秘密,还是一段千万人终其一生也无法破解的诅咒?我,一个渡鬼人,在这历史的长河之中,是随波逐流,做这历史的见证人,还是覆手翻云,颠倒乾坤?让这千年历史风云变幻?
  • 外星殿下的宠妃:相亲相到外星人

    外星殿下的宠妃:相亲相到外星人

    大龄剩女遭遇外星王储,看剩女如何玩转外星宫廷。苏三三,小名小三,大龄剩女,永城一家小医药制剂公司的文员,终日为五斗米折腰,在经历了惨痛的、血泪淋淋的一百次相亲后,终于遇到了自己梦中的白马王子——流年!流年,市医院的外科副主任,海归,年轻有为,文质彬彬,不但学识渊博而且非常富有,像他这样优秀的男人居然拜倒在苏三三的石榴裙下,这让苏三三对着突如其来的爱情既忐忑不安又热血沸腾。两人开始交往,然而苏三三心中的忐忑不安却越来越强烈,终于这种不安得到了证实,流年根本就不是地球人,人家是外星人,而且还是卡扎星系的皇位继承人!他来地球的真正目的也不是为了寻找自己未来的皇后,是为了挫败一起惊天惨绝人寰的阴谋。这让苏三三欲哭无泪!苏三三该何去何从?因为某种原因而接近苏三三的流年王子会不会最终爱上苏三三?流年所在的星系的皇室尤其是流年的母后能不能接受一个被他们成为没有头脑、品种恶劣的种族的女孩做未来卡扎星系的王后?那天大的阴谋能否被流年阻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相亲相到外星人——穿越光年之恋》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微辣嫡妇

    微辣嫡妇

    (一)你若狠厉,我自无情!嫡母,欲毁之名声,送入寒门。她,紧要关头,以金簪刺喉,虎口脱险!嫡母如此狠心,她便下定决心,为自己寻一个未来!(二)你若无情,我便微辣又如何?被抬进平国公府冲喜,相公被预测寿夭?大婚当日,相公竟要求约法三章?原来只是个摆设!罢了,那就看她如何打理这平国公府后院一亩三分地吧!你既无情,莫怪我无义!(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什么时候开始,他开始要黏着她了…什么时候开始,她也离不开他了…原来,一切都在静悄悄地改变…
  • 这样授权最有效: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员工授权技巧

    这样授权最有效: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员工授权技巧

    只有授权,才能让权利随着责任者,只有权、责对应才能保证责任者有效地实现目标。授权不仅能调动部属积极性,也是提高部属能力的途径。管理者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双眼永远要比双手做的事多。本书立足于中国人思维模式,汲取西方之精华,注重实操性,让管理者即学即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他们看我不顺眼

    他们看我不顺眼

    《他们看我不顺眼》收录了柳恋春近年来创作发表的24个短篇小说,其中多为公开发表的小说和省级文学刊物获奖作品。
  • 简·爱 呼啸山庄 阿格尼丝·格雷

    简·爱 呼啸山庄 阿格尼丝·格雷

    本书是勃朗特三姐妹最负盛名的代表作的合集。勃朗特三姐妹是人类文学史上的奇葩。大姐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如野蔷薇般的小女人,她用行动告诉我们“人的价值=尊严+爱”;二妹艾米莉·勃朗特笔下的《呼啸山庄》交织着让人意乱情迷的恩怨情仇;小妹安妮·勃朗特以细腻的文笔,在《阿哥尼丝·格雷》中为我们展现出一副对比鲜明的社会生态图。
  • 赢在执行(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赢在执行(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职场上的成功,需要我们通过执行去获得,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将每一项工作都出色地执行到位。本书用全新的视角与独特的思维,将执行者所需的能力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以求帮助人们彻底解决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培养最佳执行力,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最好的执行者。"
  • 中国古代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中国古代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本书所收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的。 本书所收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