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900000025

第25章 本色性情 (4)

近来,有人对美国人的性观念进行过一次全美范围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的性行为并不像以往大家认为的十分随便和自由,萍水相逢即可上床做爱。或许这些偏见源自电影、电视、小说等文学作品。文学艺术作品追求夸张,往往将一些事例夸大、渲染,从而导致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再说,自从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道出美国出现艾滋病病例后,许多美国人自觉控制自己的性行为。此次研究显示,75%的已婚男性和85%的已婚女性婚姻关系稳定,伴侣间真诚相待互相信任,大多数人表示只有保持稳定的婚恋关系,才能两情相悦,白头到老。看来性自由、性解放已经不是当代美国人性观念的主流。

事实上,美国人仍旧相当看重对婚姻、家庭、情侣间的忠诚。笔者曾经读到过一篇报道,两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每当谈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时便充满感情。他们与妻子相识于年轻时代,现在虽然双鬓染白但情爱甚笃。一位非常矮小的老女人,每天早上10点左右必然会给在纽约的丈夫通电话,嘘寒问暖,互致问候,结束时总会说“亲爱的,我爱你”。还有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子,金发碧眼,相当帅气。他这人浑身充满着朝气,性格热情洋溢,公司里的气氛常常因他的出现而阳光灿烂。他工作出色,关心政治,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属于典型的美国年轻一代。然而,他办公室墙上挂着与妻子合影制成的巨大台历。每天中午饭过后,他肯定要给在一家大公司当主管的妻子通电话,询问她当天的工作感受,安慰她,末了也会互说一声“我爱你”。据报道,两人在高中时代就相爱,大学毕业后结婚的。他非常爱她,为她骄傲。他们正共同奋斗,希望在40岁前成为百万富翁。他们一直不生孩子,因为还想再多些两人相处的时间。

(三)妇女就业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家用电器的普及化、食物的简单化、家务的机器化,这些都为家庭主妇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大多数美国妇女都已经走出家庭,进入职场。1998年3月,《 华盛顿邮报 》发表了一项抽样调查报告。他们电话采访了2000名成年人,发现25~54岁之间的妇女参加工作的比例大为上升。1970年代为50%,1995年上升到76%,1996年女律师和女法官人数比1983年增加了一倍,占行业总人数的29%。

妇女们走出家庭,外出就业已呈不可阻挡之势。导致妇女就业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实现个人对人生目标的追求。据调查,如果有45%的妇女工作是为了挣钱改善经济的话,那么有55%的妇女是为了追求个人理想。她们的家庭即使经济条件不错,她们也希望继续工作。再有,提高收入也是原因之一。一般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最大开支莫过于买房子。即使中等收入的四口之家,如果单靠一个人挣钱,要想实现购买独门独户的房子,也难!

美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为妇女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1997年美国大学毕业生中,有半数以上是妇女。而获得学位的白人妇女,1977年占总数的25%,1993年就上升到44%。在黑人学生中,女博士的比例甚至还超过了男博士。

美国的一些公司还乐于雇用妇女做中层主管,因为她们要求的薪酬待遇通常低于男性。根据1995年对美国最大五百家公司调查,部门经理中有30%是女性,女强人在各行业中崭露头角。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希拉里·克林顿,她虽然在2008年的总统竞选中败给奥巴马,但是女性参与高层管理已是不争的事实。

实际上,即使在美国社会,男女完全平等仍尚需时日。妇女即使进入大公司,仍难以融入主流社会。有人对美国五百强公司作过调查,发现只有两位女性出任首席执行官。在这些公司中担任高级职务的,妇女也不过一成。哈佛大学曾对二十位取得商业女硕士的毕业生作过跟踪调查,这些年龄在43岁到60岁之间的妇女,为学业投资了十几万美元。毕业后,虽然全都被大公司录用,从事管理与咨询业务,但现在仅有两位还在大公司任职。其中15位仍在50人以下的小公司任职,或者经营自己的公司。

究其原因非常简单:她们虽然在大公司里谋得职位,但是深感无法进入男人的世界,一种孤独无助之感总是萦绕着她们。男人俱乐部拒绝接纳她们,有些人甚至坦率地表明,他们不愿意见到女人出人头地,抢夺他们的话语权。大公司的高管开会,始终都是男人们说了算。女同事的意见再好也得不到重视。然而相同的见解出自“爷们儿”之口,便受到喝彩与采纳。所以,在这种空间环境内工作,压抑和郁闷憋得她们要死,所以她们宁愿自己开公司单干,也胜似留在大公司。总体上讲,美国妇女始终在不断地争取自己的地位,不平则鸣,已经成为美国人的性格。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女权主义曾经风靡一时。

『 三 女权运动

“女权主义”一词(feminism)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女权运动就是妇女解放运动。她们为了争取平等权利,为了争取与男子的平等地位而进行着斗争。

或许夏娃真的惹恼了上帝,女人与生俱来便遭受着许多生理痛苦与折磨,怀孕、生育、月经、哺乳,还有照顾抚养孩子等。诸多生理责任蚀尽了她们的精力,耗尽了她们的美好青春。更为难以忍受的是,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女人的地位为什么如此相似呢?

十九世纪以前,女人可以解读为柔弱、纯洁、虔诚、谦虚、温和,女人善于持家,女人应该相夫教子。在北美殖民地,女人的地位虽然稍微高些,因为那儿讲究个人创业,女人无法置身事外。面对成绩,或许她们也能滋生成就感,但是并不等于她们已经摆脱了整体上“从属”于男人的地位。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好似离她们还有相当的距离。

自美国独立起,国民经济渐渐走出困境迈向繁荣。第一次工业革命给美国带来革命性的发展。到1860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便直追欧洲诸强,仅比英国差一点。经济的发展势必要引起社会变革。十八世纪八十年代,便有人先后创办了女子中等学校,私立女子学校。妇女在受过良好的教育后,已经没有理由再将自己封闭在家庭之中。她们开始投身宗教与社会活动,希望通过改良社会的形式来体现妇女的价值。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了妇女道德改革运动,改革的内容是性道德标准,以及控制和管理性行为。那些妇女道德改革者认为,导致社会道德堕落的是男人而不是女人,应谴责并揭露那些放荡的男人,保护受辱的女性。1834年,“全国妇女道德改革协会”在纽约成立。不到十年,在全国便发展到四百多个支部。

1848年7月,美国纽约召开了第一届女权大会。女权主义的领导人伊丽莎白·斯坦顿模仿《 独立宣言 》写出了《 妇女的权利和感情宣言 》①,宣言在会上自然引起强烈的共鸣,并获得通过。她在会上宣称:“男人和女人一样,生来就应当是人类大家庭的自由与独立的平等成员,男人和女人具有同样的智力与才干,男人和女人同样具有自由的意志,争取个人权利和解放。”

1866年5月,美国第十一届全国女权代表大会在纽约召开,女权运动领袖苏珊·安东尼更是大声疾呼:“黑人和妇女现在具有同样的公民和政治地位,但是黑人只缺选举权了。”然而妇女呢?存在的不平等显然还有许多。

多年来,女权运动组织不断地抗议集会、呼吁奔走,游说于在州议会及联邦议会之间,希望妇女能够获得选举权。1890年终见成效,怀俄明在建州时确认妇女享有选举权。1890年,另有17个州和领地在学校选举中也给予妇女有限的选举权。国会也曾就联邦《 妇女选举权修正案 》一事举行过正式听证会,但因两院对此持不赞同态度,此事便不了了之。为此,妇女们又进入到漫长的维权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斗争依然是屡败屡战的境况。

有幸的是,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态度出现转变,才促使美国参、众两院于1918年分别以三分之二的多数相继通过了涉及妇女选举权的宪法修正案。该法案于1920年8月26日正式生效。法案明确规定,“合众国或其任何一州不得因性别关系而取消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投票权”。可以说,美国妇女在漫长而坎坷的斗争之后,在建国144年后才争取到妇女选举权。

然而,女权运动在1920年赢得选举权后反而跌入低谷。激进派和保守派之间因观点不同而出现分裂。各派女权主义者在这期间各行其道,从而衍生出四种观点:一、社会女权主义者;二、和平主义者;三、专业妇女和女权主义者;四、具有反叛精神的新一代妇女。

同类推荐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本书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脉络。以及古今各阶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并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对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还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安邦,尽力展现古代东方文化的思想精髓,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以豁达恢弘的气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向读者展开一幅中华文明的画卷;同时以凝练的笔触,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着力阐述古代中国文明是如何哺育出中国宗教和哲学传统的。本书加入了许多有意思的“文化常识”板块,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希望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有所收获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热门推荐
  •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书分为旧学宗师、人文大家、科学巨擘三个部分,试图从宏观的背景、独特的视角、生动的场面,反映他们精彩的人生,表现其鲜明的个性。如辜鸿铭的怪癖、吴宓的浪漫、刘文典的“名士”风度、黄侃的“狂狷”、章太炎的“疯”、胡适的优雅、鲁迅的启发、马寅初的激烈、马约翰的耐心、李叔同的多礼、熊十力的性情、冯友兰的拙扑、沈从文的天真、黎东方的生动、钱钟书的睥睨、雷海宗的磅礴、林语堂的幽默、郁达夫的无奈、华罗庚的谦逊、闻一多的尖锐、老舍的文采……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 山村鬼奇谈

    山村鬼奇谈

    为何村子里面的总是接二连三的死人,为何半夜的房子里面会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为何每天早上床尾总是有一片地方是湿的,跟鬼打交道有很多避讳的大家都知道吗
  • 塔界至尊

    塔界至尊

    他是一个另类身世显赫却一夜流浪,不能凝聚明蒙之气却背负身世阻扰,宿命安排,皇朝崩溃,流落天山。机缘巧合得到一部残缺功法,残碎重生,没有孕灵育丹他就伪造,变色的明蒙之气让他成了另类中的另类。他们是一伙人叛逆、疯狂却对他言听计从,十年杳无音讯为了他却掀起了一次又一次能量风暴,逆天,为勇者而战!!何为逆天,苦渡有缘人,人心险恶,风云变幻,且看颜永如何逆天顺势,集聚散落之碎片,在塑塔界辉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想出头,先学会低头

    想出头,先学会低头

    如果把人生比作爬山,那么有的人在山脚下刚刚起步,有的人正向山腰跋涉,有的人已信步顶峰。但不管身处什么位置,都请记住:要“自视甚低”,时时警醒自己。即使“会当凌绝顶”。也要记住低头。因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不低头就难免有碰头的时候。社会上有这么一种人:他们能力超群、才华横溢,但也恃才傲物.认为自己不可或缺。因此狂妄自大,不能很好地与周围的人相处。这种人虽然优秀,却总是与成功擦肩而过,因为他们不懂得低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灵魂里的铁

    灵魂里的铁

    本书为李克的首部个人诗集。收录作者创作、发表的140首新诗,分为《说出那个词》、《事物的内部》、《光芒涌入》三个专辑。
  • 一等俏农女

    一等俏农女

    【读者群,狐狸部落,296620430】杨千千不解,她想骂爹,她的人生怎么会这样悲剧?她是商场女强人,虽不是翻手为云,却也覆手为雨,终于时髦一把,风骚一回,本以为可以幸运地玩次开心的穿越。可家有悍妇,穿来三天每天被骂醒,家徒四壁,一群年幼兄弟姐妹,穿衣吃饭都是问题!但有杨子千在,担心什么?有手有脚有大脑,钱会有,地会有,大米也会有,可突然来门口哀嚎的大妈从哪儿来?“三姐,那是咱二婶娘。”什么?极品亲戚还敢上门?小六,关门放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