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900000017

第17章 伟人伟业 (3)

从3月上旬到6月中旬之间,他向国会连续提交了15篇咨文,15项重要法案得到了通过。在这一百个日日夜夜里,那些新政设计师们疯狂地工作着,夜以继日:起草法案、条例和备忘录。当时的主旋律就是救济、复苏和改革。的确,罗斯福与他的智囊团好像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完整的理论依据,没有整体性、系统性,只是些杂乱无章的应对措施。然而当时的美国已经沦落到谷底,任何上攀的努力,都能取得成功。

罗斯福成功了,当然得益于美国民众对新政的厚望,得益于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的联袂支持,因为没人不希望国家复兴,没人会反对救国的努力!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的法案,始终能得到一路绿灯。制定出的法律很快得到批准,这对制止全球危机起到重要作用。这短短的一百天,便成为史书上著名的“百日新政”,也叫“百日立法”。

(2)智囊团 (2)

总体上讲,新政的措施有如一道拦河大坝,成为罗斯福坚实的靠山。他能够在这场空前未见的大危机中,力挽狂澜,皆得益于此。政府干预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它不仅缓和了一触即发的社会矛盾,帮助政府渡过难关,而且为美国的繁荣带来了契机。

在此,我们不妨略举几个实例,便能见一斑。货币方面,他放弃了金本位制,美元贬值40?郾94%,即把每盎司黄金的法定价格由20?郾67美元提高到35美元。工业方面,为了维护工人的基本权利和缓和劳资矛盾,政府公布的《 国家产业复兴法 》(1933年6月16日)明确规定:工人有权选择参加并组织工会,以及通过自己的代表同资方签订集体合同;雇主须遵守最高工时(一般每周40小时)、最低工资(一般每小时30~40美分)和按规定的条件雇用工人。为了缩减失业大军,政府组织了大量的公共工程。新成立的公共工程署(PWA)用33亿美元来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吸收失业者以增加就业。虽然1935年5月,最高法院判决《 国家产业复兴法 》违宪,但罗斯福政府也有办法,化整为零,又陆续出台了一些替代性的法令,恢复《 国家产业复兴法 》的部分内容。

国家调节农业生产的中心公布《 农业调整法 》(1933年5月12日),建立农业调整署,通过政府的奖励及津贴,来缩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从而实现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场主收入。

在失业救济和公共工程方面,主要措施有: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FERA),用30亿美元协助州和地方政府救济失业者;先后建立民间资源保护队(CCC)、土木工程管理局(CWA)和工程进度管理署(WPA),兴办公共工程,从而化解几百万失业大军的压力;1933年5月建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在流域包括七个州的部分地区,修建梯级水坝和电站,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等等。

概言之,新政有着其不可替代的进步意义,总体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一、缓和了经济危机,带领美国走出经济泥沼;二、扩大了总统权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三、对外政策的变化。“睦邻政策”改善了同拉美地区的关系;亲善政策,实现了美、苏关系正常化;打破“孤立主义”参与反***侵略的斗争;四、世界范围的影响。政府干预经济生活成为资本主义在经济危机时自救的一种手段,“福利国家”因此初现端倪。

3)叫板最高法院

罗斯福坚持新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总统为了将美国从经济大萧条中挽救回来,从而采取了一系列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在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上,罗斯福虽然不能僭夺国会的权力,但是他可以向国会借用部分权力,只要他能说服国会即可。然而最高法院始终代表着保守势力,1935年前,因为美国社会的重重危机,他们对罗斯福的新政采取忍让政策。后来,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再次作祟,最高法院随后多次否决重要的新政立法。据统计,休斯法院时期(1930~1941),最高法院总共作出14项违宪或部分违宪判决,而其中13项就是针对新政立法措施的。

罗斯福因此大感束手束脚,深为不快。1936年,罗斯福赢得第二次总统选举之后,不得不打算在司法上与最高法院一较腕力。他在给国会的国情咨文中认为,二十世纪的情况已今非昔比,美国的内政和经济结构却未能适应复杂现实,由此导致的种种挫败咎在司法部门,尤其是最高法院。

罗斯福召来司法部长卡明斯,授意他想法“制伏九个老家伙”。卡明斯秘密查阅有关文件,后来找到一份现任大法官麦克雷诺兹在担任威尔逊总统的司法部长(1913)时起草的最高法院改革方案。方案建议除最高法院外,联邦法官任职满十年以上、年逾七十仍旧在位的,总统有权增添一名新法官,而且地位还在原法官之上。罗斯福听了汇报后,指示按照这个思路改组最高法院。

在美国历史上,总统也曾经与最高法院多次发生冲突。总统利用自己对法官的任命权来积极干涉司法部门的情况并不鲜见。立国之初,最高法院只有六名大法官,1863年,林肯总统为了防止最高法院干涉其战争措施,将大法官人数增加到十人。既然美国宪法没有规定最高法院法官的人数,总统在理论上可以任命无数新法官进入最高法院,从而改变最高法院的政治结构。罗斯福试图任命六名新法官进入最高法院,希望借此使最高法院的法官由九人增到十五人,从而使亲新政的人员成为多数。

1937年2月5日,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法院改组计划”咨文。计划的核心内容是要求国会授权总统可以任命六位新法官进入最高法院,原因如下:一、根据宪法,总统在任何时候都有责任向国会提出有关司法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二、案件拥塞、缺乏效率。鉴于大法官们年迈体弱,他指出说:“宪法规定终身法官任职的目的是为了使法院能够远离破坏司法公正的诱惑或影响,而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死水一潭的法院。不断地、有安排地充实年轻的血液将使法院保持活力,将使法院能够依照不断变化的外界事实与需要,提高认识和适用司法水平。”

罗斯福说得冠冕堂皇,既有宪法依据,更有宪政先例,其想法、动机都无可挑剔。然而,政治家们哪个不是老谋深算,焉能不识其中玄机?如果国会同意“法院改组计划”,罗斯福就可以任命多达六名大法官进入最高法院,再加上原来三名自由派大法官,他可以在最高法院内拥有九名支持者,按照多数判决原则,他的新政无忧矣!

纵然罗斯福此时的权力已经达到鼎盛时期,但此提案还是引起轩然大波。纷纷有人出面指责总统,声言总统以提高效率为名,搞垮最高法院,将独立的司法系统收编为俯首帖耳的御用工具。此时的三权鼎立真正发挥出牵制作用。

议案出台不到几小时,参、众两院顿时分为两派,拥护与反对派均立场鲜明。最高法院在收到法案后,气氛骤然紧张……

反对派政治家和报纸猛烈抨击了“法院改组计划”。前总统胡佛甚至高呼“不许碰最高法院!”随后,各大社团也纷纷通过决议,指责法案。随声附和的有美国商会、自由联盟、美国革命女儿会、美国退伍军人团、全国制造商协会,以及律师协会、州议会、吉瓦尼斯俱乐部和妇女俱乐部。信件像潮水般涌进国会,高调反对。出乎罗斯福意料的,还是许多忠实追随者也都极力反对他的计划。就连民主党的领袖人物诺里斯也表态说:“我不赞成增加法官人数的计划。”

罗斯福虽然几经努力,又是炉边谈话,又是重新提交了修正后的“法院改组计划”,但他最终还是没能如愿。

尽管这项方案遭到普遍的反对没能成功,但是最高法院的众法官们却因此有所收敛。他们先是支持华盛顿州的《 最低限度工资法 》,而这类立法他们在半年前是曾经否决过的。随后,他们又批准了《 劳工关系法 》等一系列新政立法。随着几位老法官相继退休,最高法院班子几乎全部更换,九名法官中有七名由罗斯福任命。所以,罗斯福得意地总结他与最高法院的较量:输了战役,赢了战争。

(三)二战风云 (1)

1933年罗斯福入主白宫。这一年欧洲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希特勒在德国开始了独裁统治。罗斯福在加速新政立法、解决经济危机的同时,也是希特勒在开足马力、整军备武之际。意大利更是公然派兵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在美国最高法院与新政精英大肆斗法、拼得不可开交时,德国则重新占领了莱茵地区。罗斯福在首次获得竞选连任时,罗马-柏林轴心国成立。1937年7月,日本的战车开始肆无忌惮地碾压中国领土。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当时的国际形势之严峻,整个世界都弥漫着战争的阴云。

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卷入欧洲战争的过程和教训,像梦魇一样压在美国人心头。威尔逊总统以战胜国总统的身份,在一战后带着十四点原则去参加巴黎和会,期望主导国际事务。然而呢?

应该承认,美国在一战中出过兵,有过贡献,还发了战争财,其经济实力甚至超过了英国。但是,他的十四点原则由于强调世界和平与自由,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尤其让所有殖民地独立,这绝对是英、法二强难以接受的。结果呢?可以说威尔逊在这次和会上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他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东西,美国国会甚至拒绝批准《 凡尔赛和约 》。

1)缚手缚脚

新一代美国人滋生出强烈的和平主义情绪。据当时的民意测验,70%以上的美国人主张将国家的全部资源和精力首先用来解决国内危机。国会孤立主义派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会顺水推舟地炮制并通过《 中立法 》的外交政策纲领。内容概括说来,就是反对与欧洲结盟,反对干预其他任何大陆的战争。禁止美国将武器运往交战国,禁止用美国船只运送武器。

然而,罗斯福总统深知世界和平正受到***的威胁。1937年10月,罗斯福在芝加哥参加新建大桥的落成典礼时发表了演说:“……战争都会蔓延。战争可以席卷远离战场的国家和人民。我们决心置身于战争之外,然而我们不能保证我们不受战争灾难的影响和避免卷入战争的危机。”

这番演说遭到猛烈抨击。看到自己与民众的意见有这么大的距离,罗斯福不无后怕地说:“你一心想领导人们前进,回头一看,身后没一个人跟着,多么可怕的情景啊!”

1937年12月12日,日军向南京发动了进攻,美国炮舰“巴奈”(PANAY)号停泊在长江位于南京西南大约27英里的地方。一些美国商人、外交官和新闻记者在炮舰上避难。“巴奈”号与附近美国公司的三艘油轮上全都飘扬着醒目的星条旗。然而,下午一点半左右,日本轰炸机从空中俯冲下来,对“巴奈”号实施轮番轰炸。当乘客和船员们坐木筏和小船上岸时,又遭到日本飞机的扫射。两名美国水兵和一名意大利记者中弹身亡,还有40人受伤。三艘油轮也遭到轰炸和扫射,在下沉之前冲到了浅滩……

罗斯福和国务卿赫尔向东京发去愤怒的电报,要求日本对此严重事件进行道歉和赔偿。然而国内的孤立主义者们唯恐因此激怒日本,形成美、日对抗。他们执意掣肘,以209票对188票的结果否决了修改宪法、规定在总统宣战之前进行公民投票的提案。

罗斯福并没有在此事上大做文章,而是于1938年1月,敦促国会立即增加20%的海军建设费。国会经过激烈辩论,同意给海军十亿美元用于发展。显而易见,美国的有识之士也看到了战争的威胁,同意加强防务。

1938年3月,德军进入布拉格。1939年9月,德军攻占波兰。英、法不得已而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5月,英、法联军在德军打击下溃不成军。

富兰克林·罗斯福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注视着**德国对法国的蹂躏和对英国的打击。他自始至终认为希特勒是个“狂人”,他预见**分子不仅威胁着欧洲的民主制度,而且也严重威胁着美国的生存。

同类推荐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寂静玛尼歌

    寂静玛尼歌

    浪子啊,你虽已死,但你能否说出,在你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远足值得铭记?因为有着在戈麦高地上与康巴藏人一同游牧四野的传奇经历,作为一个汉人,柴春芽才敢于书写他对中国西部牧野生活的缅怀。因为漫游了西藏大地并最终皈依了藏传佛教,柴春芽才勇于坦露心迹,探索灵魂的深度与载力。
热门推荐
  •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如何摒弃坏习惯,培养和保持好习惯,是提升业绩的关键。亚龙老师的这本书从常见的职场现象切入,结合大量生动、经典的故事和案例,提炼和总结出了有效提升业绩的50种习惯,观点简约睿智,介绍的方法简单实用,让读者得以在轻松的阅读中对照、思考、学习和借鉴,优化自己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方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主母惊天下

    主母惊天下

    她,是叱咤商界的月氏总裁,亦是令人谈之色变的黑道大小姐。本该风光无限,却不料一场意外让她魂穿异世,从那极巅之峰沦落为月王府的痴傻幺女。低贱如草芥的庶女身份,呆愣似痴儿的行为举止,让她一度成为月王府的污点,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但,蛰伏数年,一朝觉醒。她让漫天的火光洗刷尽了所有耻辱。望着满目灼热的绯红,她冷眸轻笑。自此,世上再无月氏王府,再无月家痴女。*王者归来,她披彩而至。稚龄六岁,却以雷霆之势稳坐萧府当家主母之位。风云世间,天地色变。自此,无数男女皆为她月轻言而痴而狂!————————————————推荐好友文【驭魔】修罗邪妃【相公很难缠】by恋上糖菓(完结V文,强推~)凰焰by言清弦(很好看的女强文)
  • 囧囧娇妻:燕归君不归

    囧囧娇妻:燕归君不归

    唐小古本来以为,上有大哥罩着,下有个小酒楼靠着,这辈子就可以好吃懒做的小掌柜。可没想到天要下雨哥要娶媳妇,当了十三年的小少爷居然要被未来嫂子当小妞嫁出去——是可忍孰不可忍,想抢我的饭碗,我就抢你的男人!喵喵的诱兄计划,这辈子就是要吃定你!这辈子就是要吃、定、你——
  • 穿到古代做妖女:两宫皇后

    穿到古代做妖女:两宫皇后

    想她无缘无故穿来三年,战战兢兢的过着自己的小资生活,做她的第一美女,战神妹妹,成日等着那仙人一般不惹尘埃的未婚夫凤国三皇子娶她过门,却阴差阳错的成了鸾国的王妃,因为意外救了妖娆魅人的鸾国皇上,转身却又成了鸾国的皇后。且看她长袖善舞的后宫生涯——鸡飞狗跳后妃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独宠极品剩女

    独宠极品剩女

    无论身边有多少纷争,嫌烦。不愿意去争太多,他花心、风流、极致出格。清雅自我,私企的富二代,却也不乏心计。她仿佛置身事外,任它电闪雷鸣,风华正茂;她35岁,徐娘半老,我自云淡风轻。名不见经传、色不见卓绝、品不见圈点的她,他29岁,如何征服花心大少?,她谨慎、小心、在国企机关中每走一步皆如履薄冰。具有所有有钱人身上张扬着的缺点国企的小职员,太懒;不愿意去抢太多,活得简单、通透、却也无色无味。
  • 公子太妖娆

    公子太妖娆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曾经在那神秘的千家庄中有那么一位小主子,长得那是翩翩撩人,当然,牵动了万千少女的心。】凡是得罪过这位公子的人,不是翌日突发恶疾,就是不出三日之内家财尽失,男主强大,可谓百试百灵,绝没有一次落下。】*北澜王朝,都城——落都之内,无人不知,女主情痴,无人不晓,这上官大将军府上的小公子是大将军的心头宝掌中肉,打不得骂不得,女主也毫不逊色。所以,芙城之人都人人唯恐哪天运气不好遇到这位小公子。凡是得罪过这位公子的人,就算你是皇亲贵族,也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数年前,女主更腹黑,边城——紫玉关之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那边关之地曾将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本文一对一宠文,那就是,“惹天惹地,也莫要惹到上官小公子!”因为,后期越来越强大,结果都会‘惨不忍睹’。*【女主前期卖萌,活生生的一个二世祖。也是越来越妖娆了。【男配很强大,男主绝对身心干净!】☆★☆★☆★☆★☆妖孽的异族皇子,温润的太子爷、自傲的二皇子、冷酷的四皇子、可爱搞怪的七皇子,男主腹黑,还有那塞外桀骜的雄鹰.而江南芙城之内,男主痴情,美男多多,总有你喜欢的一款!☆★☆★☆★☆★☆偶简介无能,亲们自行补脑吧
  • 蝙蝠

    蝙蝠

    爱情,不是最终的依靠。只有退到底线时,才发现,身边默默陪着你的才是真正值得的情感。三篇动人的短篇治愈故事集结,蔡智恒用文字温暖你人生中的低潮。
  • 妻主

    妻主

    在女人出将入相执掌乾坤的世界,别人都能三夫四侍,她必须从一而终,否则就会消失。这不是最糟的,她还要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打造一个保家卫国世人景仰的男元帅,看她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化解美男诱惑,翻云覆雨成就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