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800000036

第36章 王刚梦想穿越激情 (2)

成都经济电视台好不容易把吴士宏请到电视台,想做一期有深度的专访和对话节目。谁来做对话节目的主持人呢?电视台的制片人想到了王刚,一个原因是王刚与吴士宏很熟,私交很不错,曾经从吴士宏那里拿到过很多全国的独家报道;另一个原因是,王刚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有思想、有观点的IT记者,能够真正与IT名家平等对话;还有个原因,就是王刚主持的电视节目也给他们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那次与吴士宏的对话非常成功,节目制片后来找到王刚,转达了台长对他“明星风范”的评价,也转达了电视台邀请他加盟的想法。王刚谢绝了电视台的邀请,不过台长留下话说:“什么时候不想在报社干了,就到我们电视台来吧。”

对干没有去电视台做主持人,王刚后来解释说,自己的普通话确实不太标准,肯定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学习,还有确实对做电视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而且那时他在报社如鱼得水,舍不得离开。不过从那以后直到现在,电视台和电台还不时邀请王刚去做对话嘉宾和主持人:1999年他被特邀到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厅,参加与英特尔CEO贝瑞特博士的《对话》节目;他主持过与求伯君、张朝阳等IT名人的电视对话,也曾被请到电台的直播间与丁磊聊天;他甚至还在新浪网上,主持了经济学家刘纪鹏与求伯君关于中国加入WTO的专题论坛;2000年有将近半年的时间,他成为成都经济电视台一档谈话节目的固定嘉宾。

对于“两栖记者”的经历,王刚有着自己的看法:“做电视要求给人新鲜感,对主持人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不过电视的限制也更多,临场状态、现场环境、时间、技术条件等等,都对最后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王刚更喜欢做报社记者,在他看来,报纸自由度更大一些,更能体现记者自己的思想。不过有一点是报社记者望尘莫及的,那就是电视里主持人个人魅力对公众的吸引力。王刚在电脑讲座和主持《王刚答疑》期间,吸引了不少女孩子追求的目光。有一个小插曲:有位女孩情愫暗生,很长一段时间王刚讲课她每次必到,每次节目必看。后来女孩冒充IT公司的市场经理,请王刚在一家茶楼见面,表达自己的爱慕和相思,王刚告诉他自己已经成家,女孩伤心不已挥泪而去。第二天,女孩又写来一封情真意切的情书。后来王刚再也没有见到过那个女孩,他不安的心情也持续了很久。

一位不是明星的普通记者,得到“明星风范”的评价,受到近似明星的关注。在王刚供职的《成都商报》.他竟然也得到了明星头衔:1999年12月31日,王刚的照片和他的报道作品简介出现在《成都商报》特别为纪念20世纪最后一天而出版的“午夜号外”报纸版面上,不过这次他不是以记者的身份出现,而是新闻的主角,他被《成都商报》授予年度“明星记者”,这是《成都商报》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评选出年度明星记者。两位明星记者中的另一位,是当时也在《成都商报》工作的、在国内颇有名气的体育记者李承鹏。

王刚另一次得到明星称号是在2000年7月。当时,国内公共关系领域最权威的杂志《传播》向王刚约了一次专访,作为采访过别人无数次的记者,王刚第一次成为专访的对象。《传播》杂志对这次专访非常看重,主编王晓燕亲自从北京到成都做这次专访。后来发表的上万字的专访,标题就是《成都明星记者王刚》,这也成为当期的封面主题:成都,梦飞翔的地方。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锦江春色来天地

从成为一名IT记者的第一天起,王刚似乎就注定与成都、与磨子桥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从成都起步,也从来没有打算过要离开成都,尽管后来有很多这样的机会。成都就是我历程的见证,磨子桥是我永远的加油站……”王刚说。

王刚至今都清楚地记得,他到《成都商报》做的第一组专题报道,名为《电脑城,品牌机的围城》。当时是1996年,作为成都的电脑专业市场,磨子桥刚刚起步,但也开始有了不小的影响,在以磨子桥为中心的电脑一条街上,上千家电脑商铺林立,而刚刚在磨子桥扎下根的四五家电脑城也是商家云集,人气旺盛。不过王刚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热闹非凡的电脑城里面,几乎全是规模不大的组装机商家的天下,零星几家品牌电脑公司要么生意冷清,要么准备关门歇业,反而是地处沿街的品牌电脑公司显得更有生机。刚刚成为IT记者的王刚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对电脑城、电脑公司以及消费者的采访,用一组报道分析了品牌电脑兵败电脑城的原因,探讨了解决之道。这组报道可以说是成都最早的关于电脑市场的经济报道,当时在IT市场影响很大,几家电脑城的老板看到报道之后纷纷找到王刚相互切磋。

“那组报道就是我进入成都IT圈子的敲门砖。”王刚这样评价说。从他开始成为IT记者起,他就凭借这组专题报道,成功地打入IT圈子,成为电脑城老板们的熟人、座上客甚至朋友。同样是这组报道,王刚开始了与磨子桥长达8年的交往。

他成为IT记者之时,正值磨子桥起步阶段。可以这样说,王刚的职业生涯,伴随着磨子桥共同成长,他报道和见证了磨子桥从起步、到成熟、发达的发展过程。

从《电脑城,品牌机的围城》报道开始,他高度关注着磨子桥的发展与变迁:首先是电脑一条街的起点—磨子桥地带成都电脑城一枝独秀;之后在这弹丸之地,七家电脑城先后冒出,相互间商战激烈;紧接着电脑一条街中段实力更为强劲的东华电脑城出现,与磨子桥商圈抗衡;然后在更加远离磨子桥的电脑一条街末端,当时的巨无霸世纪电脑城横空出世,一度转移了电脑市场的重心;再后来,百老汇、新世纪杀入磨子桥,使得磨子桥重新夺回控制权;没过多久,新生代电脑城数码广场和@世界联手坐镇跳伞塔,几个回合之后,跳伞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长达数年的电脑城商战,一直都是磨子桥和电脑一条街永恒的主题,电脑城之间合纵连横、时敌时友,有的风光一时、盛极而衰,有的昙花一现,转眼间成为匆匆过客。在每一个阶段,王刚都用自己的笔,记录着磨子桥的沉浮与兴衰。在这些报道中,王刚记忆最深的是他几番采访世纪电脑城主人、蓝光集团董事长杨铿之后写下的深度报道《资本的力量》,第一次跳出了IT业和电脑市场的思维圈子,得出了“电脑城是资本运作的一颗棋子”这个全新的结论,这一报道至今还被业界人士所提及。

王刚不仅记录、见证了磨子桥10年来的发展,也亲身参与并推动着磨子桥的前进。成都市武侯区政府一位领导说.下刚的一组报道,催生了一条街的诞生。这条街,指的是以磨子桥为起点向北的新南路“办公自动化一条街”。1997年,曾经以汽车配件一条街而闻名的新南路拓宽改造完毕,新南路的走向成为当时这里的商家和政府谈论的话题:一条崭新的路如何进行规划,是重返以前汽配一条街的老路,还是学习邻居一环路,开辟成又一个电脑一条街,一时间众说纷纭。争执不下。对这一热门话题,王刚毫不犹豫地跟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刊出7篇连续报道《新南路上的摇滚》,一步步采访、调查,在报道中他否定了汽配街和电脑街两种观点,大胆提出了建立“力、公自动化一条街”,与磨子桥电脑一条街协调发展的思路。这一提议立即得到当地政府机构和部分厂商的赞同,政府方面的负责人找到王刚一起探讨这一可行性。后来王刚多方奔走,《成都商报》与武侯区政府、致民路街道办事处一起召集成都市上百家办公自动化设备厂商开了一次座谈会。再后来,“办公自动化一条街”的牌子在新南路上树立起来了。

两年一度由成都市政府主办的成都电脑节,是成都IT行业的大事,也是成都市民家喻户晓的重头戏。1998年第一届成都电脑节在磨子桥举行时,英特尔CEO兼总裁贝瑞特博士专程赶来参与,磨子桥电脑一条街万众云集、盛况空前,激情飞扬的场景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成都的电脑节和磨子桥因此扬名全国乃至海外,贝瑞特和英特尔公司也因此与成都结缘,为以后英特尔在成都投资3.75亿美元建立生产厂、把成都作为全球首批WinMax试点城市等等大手笔埋下了伏笔。不过很多人不太清楚,电脑节的前身,正是《成都商报》在1997年举办的成都首届家用电脑展示会。

1997年,电脑对普通市民有着神秘而巨大的吸引力,家用电脑的概念在中国刚刚提出。王刚与当时成都电脑城总经理、成都电脑界领军人物胡欣凌女士酝酿办一个专门面向市民和普通家庭的家用电脑展示推广活动,以区分当时以商用市场为主的计算机展览会。后来借出差的机会,王刚在上海考察了上海的家用电脑展示会。同年8月,《成都商报》和成都电脑城联合主力、了成都首届家用电脑展示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成都市民的热情大大超出了王刚和主力、单位的想象。

次年8月,在王刚和胡欣凌等人准备如期筹备第二届成都家用电脑展示会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成都有这么好的群众基础,何不举办全国首个电脑节?于是一帮人开始拼了命地行动,可惜还是晚了一步,9月份北京抢先举办了中关村电脑节,没有成为全国第一让他们很是懊恼了一段时间。不过紧接着一个巨大的喜悦足以给他们补偿,那就是通过他们与政府、英特尔公司的共同努力,贝瑞特博士答应亲自前来出席电脑节的开幕式。没有成为全国第一,却成为全国最有名的电脑节,命运给了他们一次难得的机遇。n月2日,贝瑞特作为首个到成都的国际IT领袖出现在电脑节开幕式上,海内外媒体和IT嘉宾云集成都,而身为电脑节组织参与者和记者的王刚,从北京到成都一路追踪贝博士,并完成了他对贝瑞特的第一次专访。从那以后,贝瑞特每年都要到中国访问,而每次英特尔公司都要邀请王刚与贝瑞特见面。2004年6月,王刚在美国波特兰采访世界青少年工程与科学大奖赛时与贝瑞特不期而遇,谈起成都的电脑节,贝瑞特依然是感慨不已。

在1998年电脑节开幕那天,王刚满怀激情写下一篇评论:《电脑节,成都的新名片》,从此,名片的说法不胫而走,直到现在。

王刚在磨子桥、成都IT行业和读者中的影响得到了验证:2000年第二届成都电脑节,王刚与托普公司董事长宋如华、管家婆软件董事长邝宁等一起,入选了“四川十大IT风云人物”。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任尔东西南北风

很多IT人士对王刚的评价都很高,认为王刚是国内最好的IT记者之一。王刚在国内IT圈里的知名度很高,口碑很好,在IT行业里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成都IT业的老板们。国内比较有名的IT记者基本上来自全国性的大报或者IT行业权威性的专业媒体,作为一个地方媒体的记者,王刚是如何使自己的影响走出磨子桥,走出成都的?

“我很庆幸我当初选择了《成都商报》。《成都商报》虽然是一家地方媒体,但它在本地巨大的影响力,使得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敢小觑……”王刚说。

业内人士评价王刚“是一个有思想的记者”。与当时其他一些IT名记以讲故事为主,在文章中把自己的观点隐藏起来的做法不同,王刚总是喜欢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思想的层面与业内先锋进行交流。1999年10月,王刚发表在国内三家主流媒体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业内很大的关注,还引发了一轮讨论。当时正值互联网如火如荼,新经济炙手可热,业界和媒体对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一片溢美之词,王刚却察觉到互联网洪流下的隐患:IT产业过分强调技术至上和网络建设,应用滞后;传统企业盲目投资,企求一夜之间转型为新经济;行业标准和网络核心掌握在几家国际巨头手中……这些关键性的因素,将给看似蓬勃发展的中国互联网经济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同类推荐
  • 唯有青春,最难将息

    唯有青春,最难将息

    中国年轻人和日本年轻人是性格反差很大的两个文化群体,本书围绕爱情与婚姻、职业与梦想、情绪与自我展开讲述,是作者近藤大介先生在日本成长、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笔记和观感,着重对比了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差异,中国年轻人与日本年轻人的区别。分析了日本人没有梦想、家庭教育失败、工作方式僵化、虚荣和贪婪冒进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日本从蛮荒之地、欧洲的弃儿走向繁荣富强道路上的突出作用。在对比中日两国年轻人的一些迥异的同时,点出了属于两国的优劣之势,让我们更加了解青春,也通过一个异国人的眼睛参透自己应如何度过青春。
  • 穷人穷什么

    穷人穷什么

    打开《穷人穷什么》,改变就已经开始!审视你的现状,改变你的观念,增强的你品位,摒弃你的弱点,就能找到你自己的出路。你知道穷人与富人间的区别吗?《穷人穷什么》从心态的角度,给予说明。看看《穷人穷什么》,你就可以知道你与富人间到底差距在哪。然后从中吸取教训,说不定,下一个富人就是你。《穷人穷什么》立足于让穷人认识自我,尤其是认识自己的弱点,知耻而后勇,它不想让穷人沉溺于一种假想的贫穷快乐中,而是以直面人生的笔触唤起穷人改变自我的勇气。
  • 大地母亲时代的来临

    大地母亲时代的来临

    她独创“央金玛歌舞觉醒法”,蜕变为圆满的女人。通过古老的“观音法门”,央金拉姆,使观者快速进入觉知的境界,世界级的心灵音乐家,2011年,深得弟子和观众欢迎。《大地母亲时代的来临》是央金拉姆修行经历和体悟的整合,是首位获格莱美音乐奖的中国籍歌手。,获得格莱美音乐奖。她曾是奇正藏药的创始人,事业巅峰之时,是一本专为现代忙碌女性而写的觉醒手册,潜心修行;她曾是坚定的不婚族,却用600秒定下婚约,帮助女性战胜内心的烦恼,把音乐、舞蹈和修行融为一体,禅修大师,找回温柔慈悲智慧,毅然放弃事业,从此缘定今生
  • 像浙商一样思考

    像浙商一样思考

    正所谓“无浙不成市”,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可以说,“浙商”是当今中国人气最旺的创富商帮。作为一个商人群体,何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保持“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是什么样的思维,让他们创造了那么多的财富神话?本书意在带读者走进浙商的思维世界,看看他们是用怎样的经商哲学创造财富的。像浙商一样思考,你也能成就属于自己的商业梦想!
  • 饭局经济学

    饭局经济学

    饭局经济学是一门边缘却又现实的学问,看似简单易行,实则别有洞天。我们收集了诸多古今官场、商场、职场、关系场的精彩之“局”、代表之“局”和那些劳而无功甚至起了不良影响的“反局”,为您解析其中关系与利益的博弈,精彩评说“局”外功夫。
热门推荐
  • 婚在迷途

    婚在迷途

    他人前逢场作戏,她便同他虚以委蛇;他人后反复无常,她便同他小心斡旋。明明只是一场契约,可她却误陷豪门三年。于是:他人前逢场作戏,她便同他虚以委蛇;他人后反复无常,她便同他小心斡旋。明明约定好三年后离婚,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拉长战线,而且理由充足。直到有一天,他面无表情地对她说:你赢了,离婚吧!
  • 血沙

    血沙

    K1特种部队与FOS改造塑造的无敌战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历浩劫之后,大难不死的刘威凭着在K1练就的杀人技巧、由FOS改造得到的金刚之躯,走上了为兄弟复仇的不归之路。男儿自当饮血沙场,在血火中获得永生。这是血与沙的故事!
  • 名门的新宠

    名门的新宠

    当了他三年的床伴,她从来没有争风吃醋过,因为她知道她没有资格,他恨及了自己。然而,听到他即将订婚的消息传来,她心如刀绞。当他的未婚妻找上门来,她心如止水,倔强地转身藏起那一纸验孕单。*一个月后,本城省委书记的儿子祁墨,海龟高干子弟,在最落魄时遇到的男人,强拉着她到民政局登记。他说,“只有嫁给我,才能保你平安,还能打击那个伤害你的男人。”他说,“嫁给我,能够让你脱离目前的困境,反正这辈子我不可能再爱上另一个女人了,因为我爱的女人,嫁给了别人。”眼前的这个男人英俊挺拔,完美的轮廓挑不出丝毫的瑕疵来,她不明白他为何看上自己,她不是傻子,不想刚逃脱了狼窝又进了虎穴。她冷静地问,“为什么?”他高深莫测地笑道,“因为你是我回国后碰到的第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女人。”他或许没有说真话,但是她定定地望着眼前的这个男人,她需要疗伤,而这个没有爱情的男人,对她而言,是最好的选择。没有爱的婚姻,一辈子是那么的遥远,但是她却不再会受伤。(原来的《以身还债》大修之后,内容改头换面,男主待定,先PK)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天晴

    明天晴

    希望明天晴,一直晴。“什么是幸福?”“幸福?”她歪着头想了一会,回答道,“以前我一直认为,所谓的幸福就是有一间大房子,里面住着一航,他当我是孩子,会把我高高地抱起,会给我买很多的零食,会陪我去任何地方……”“那现在呢?”“现在?”她微笑,“对于我来说,可以没有大房子,没有吃的,没有玩的,只要有一航,那就是我的幸福。”
  • 暴君的女人

    暴君的女人

    他,只是不会爱人,所以才会攻下城池,屠杀所有人,只为得到她,才会在强暴她之后,还妄想她爱上他。而她,成为他父亲的祭品,他的女人,只为了-—杀了他,替亲人报仇。他说:夏一,你可以将匕首捅入本王的心脏,却不能阻止本王爱上你。她说:慕容俊,这辈子,耗尽所有心血,我——只为杀了你这个暴君!历史最黑暗的五胡乱华时代,爱恨纠缠的男女。哪里,才是他们的归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对于很多青年朋友来说,读一读关于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正史 ”很重要,但也不妨多了解一点常常在细微处见出历史真精神的“史屑” ,知道一些掌故轶闻,这样既补充了正史之不足,也能培养自己对于历史 的兴趣。本书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精选与时代精神结合紧密、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故事 ,并根据内容对每个故事都进行了深刻、精当的经验要诀分析,以期对怀有不同心理需求的读者以精神上的享受和人生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