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000000106

第106章 (1)

两个月前那个秋天的下午,文义持了福阳朋友胡云坤的信,来到康平市某郊县一个叫莲花镇的小镇里。小镇不大,有八九千人口,依山傍水建筑——一半房屋在山下江岸的平地上,一半房屋从江岸逶迤到半山腰。山上有树,还有几个小亭子、一座白塔,风光旖旎。站在山顶,俯瞰东西两江之水在这里交汇,就像一个美人的两条玉臂在拥抱着整个小镇。文义一走到这里,就迎面感到了一种亲切的气息。江风的清凉和空气中泥土、庄稼的味道,使他想起了家乡的小场,猛然间就有了一种脚踏实地的归宿感,仿佛再也不是漂浮在空中的尘埃了。

他很快就向人们打听到了镇办食品厂的地址。他走过两条街道,来到了紧靠山脚下一片普通的建筑前。这些建筑虽然低矮,也像康平市菠林山那些棚屋一样,显得有些凌乱,然而却很干净、整洁;也有七弯八拐的巷子,巷子里却没有污水、垃圾,更没有苍蝇和屎尿。他又走过一条巷道,爬了几级石梯,就来到了一处较开阔的地方。这里有一块不大的水泥地面广场,广场里面是一排厂房,两边有几幢宿舍样的楼房,不高,只有三层。宿舍的窗口前晾晒着各式各样的衣服。厂房都是平房,里面显得很宽大。文义一走进前面的小广场,一股奇异的香味就向他迎面扑来,那是食物烧煮和加工发出的混合气味。

文义知道到目的地了。他向人打听胡淑蓉,没一会,从一个生产车间走出一个身材窈窕,穿白衣,戴白帽,面皮也十分白净的姑娘。文义一见,心里像是被什么猛地撞了一下——即使在医院里,他也没见过这么白皙、素净得令人目眩的天使般的姑娘。这姑娘不但白净,而且也十分漂亮。眼睛虽不太大,但却很黑,像深潭似的,盖着长长的睫毛。鼻子短而直,又使她的面孔显得十分朴实。在那一刹那,文义差点脱口而出:“你真漂亮!”可是他没有,他怕这样唐突冒失会使别人难堪。不过,他却在心里迅速冒出一个念头:他今后一定要自己的恋人也穿白衣服!这白色在他心中,已经是纯洁、质朴和美的象征了。

姑娘走到文义面前,对他似乎甜蜜地笑了一下——文义不知道她自己感觉到笑没有,但他却真真切切地看到她笑了一下,而且笑得那么美。这个微笑从此也在文义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姑娘笑后才问:“是你找我?”

文义的目光虽然没直接落在姑娘的身上,可眼角的余光却不由自主地被姑娘吸引了过去,听了姑娘的问话,才急忙回过神,点着头说:“是!你是……”

姑娘说:“我就是胡淑蓉。”

文义一听,高兴极了,好像在遥远的他乡遇到故知。他“哦”了一声,急忙向淑蓉伸出手去。

可胡淑蓉看着他的脸,没向他伸过手来。文义有点儿尴尬地放下手,接着从怀里掏出了胡云坤给她的信。

胡淑蓉看完信,又抬头看了看文义,目光中也似乎多了一些明亮的东西,说:“真对不起,舅舅回家去了!”

文义一听,心立即凉了,忙问:“不会不回来吧?”

胡淑蓉说:“天黑时可能回来。”

文义松了一口气,说:“那我等他!”

胡淑蓉想了想,说:“到寝室去坐吧,还早着呢!”说完,就把文义领到了左边一幢宿舍楼里。文义走进去,看出这里全是女工宿舍。过道里,窗台前,挂的都是女人的衣服和用品。还有一股化妆品淡雅的香气,飘散在空气里。

胡淑蓉把他领到二楼的一间房前,打开门,让文义进去了。屋子不大,里面有两张床,收拾得像她自身一样素净而整洁。文义知道这屋子里住着两位女工——后来他知道了另一位女工名叫贾艳。他在一张凳子上坐下了,把背着的简单行囊放在干净的地上。胡淑蓉拿过一只白色口盅,给文义倒了一杯开水,放在他面前。不知咋回事,文义觉得胡淑蓉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有魔力一样,吸引着他的目光不断偷偷地去觑她。她把开水放在桌上以后,转过身把文义放在地上的行李提起来,放在了右边一张床上。文义估计那张床是胡淑蓉的,他刚想说话,胡淑蓉却先开了口:“你歇着吧,我还得上会班。舅舅回来了,我就对他说去!”说完,就急忙走了出去,顺手拉上了门。

文义突然觉得遗憾起来,好像有点儿失落感。他以为她会留下来,和他摆会儿龙门阵,比如问问他为啥要到这里来,或者问问她弟弟在康平市的情况。可是她没有,匆匆走了。也许她真忙,上班的纪律严着呢!这样想着,文义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又才认真地打量起这房中的一切来。这是他除妹妹文英的房间外,第一次这样静静地置身在一个姑娘的闺房里。房里的一切和淡雅的香气,使他有了一种局促不安的感觉。他拿过桌面上一面圆镜,先对着镜子照了照自己的面容,发觉自己脸上蒙着一层因长途坐车带来的灰暗的神色,头发也被风吹得十分凌乱。他突然为自己这副尊容感到不好意思起来。这是他长到二十多岁,第一次为自己的面容难堪,他说不清为啥会有这种心理。眼前又浮现出了胡淑蓉刚才那白衣天使般的美丽、洁净,越对比越觉得自己丑陋。自我难堪了一会,把镜子翻过来,就看见镜子背面嵌着一幅彩色照片——穿着夏装的胡淑蓉。这又是另一个国色天香的美女,带着浅浅的微笑,像出水芙蓉似的清纯、高雅。文义看着,心里不觉有了几分慌乱,好似偷看了不该看的东西一样。

傍晚的时候,胡淑蓉的舅舅杨建设回来了。看了胡云坤写给胡淑蓉的信,没说什么,让文义留了下来。文义提着自己的行李走进男工宿舍的一间屋子里,有了一种游子找到家的感觉。

第二天上班后,文义才彻底了解了这个镇办食品厂的情况。所谓食品厂,只不过是将花生、蚕豆、豌豆、薯类等农副产品,加工成干果向市场出售。偌大的生产车间里,当门的左边是一溜烘烤食品的炉灶,右边是几眼大灶,用来煮食品的。大灶另一边,是几口清洗缸,清洗缸的里边,是两口卤锅。除食品装袋和塑封以外,整个生产、加工工艺都在这个车间里完成了。车间里炉火熊熊,弥漫着浓厚的水蒸气。但整个生产流程有条不紊,地面纤尘不染,和文义先前在菠林山加工卤鸭的棚屋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了。文义也确信了这是一个正规厂子,虽然生产规模不大,但他放心了。

他再仔细看,整个生产流程设备简单,技术也不十分复杂,他蓦地心里一动,想起自己家乡地里,出产那么多的花生、红薯和豆类,以前都是拿到市场上贱卖了,要是也这样精加工一下,价钱不是就成倍上涨了吗?想到这里,他忽然激动了。他觉得这是老天爷的有意安排,让他走到这里来!这是不是冥冥之中有只看不见的大手,在指示自己的前程呢?他觉得完全是。这并不复杂的技术,他相信凭着自己的聪明,完全能够很快学会。这简单的设备,除了两台并不昂贵的搅拌机和塑封机以外,其余的烘烤床、蒸煮灶、清洗缸,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并不需用多少力气就可以盘好。更重要的是家乡黄土地年年出产的原材料,不用到市场上购买,就可以保证生产。是呀,这确实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收入高的短、平、快项目呀,怪不得人家乡镇企业搞得红红火火。文义越想越激动,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他一定要把全套技术学到手,然后回到家乡去,办起自己的工厂,让父老乡亲们看看他的能耐,同时,也让家乡迅速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他说不定还能干一番大事业,成为像报纸上、广播里,常常宣传的那种乡镇企业家呢!

但是,令文义非常失望的是,厂长杨建设却只给他安排了一个杂工。每天,文义都只是做着一项单调的活儿,就是从仓库材料员那儿,将一袋袋花生扛到车间,然后倒在蒸煮锅里,接着又到另一间屋子里,将塑封好的成品又扛到仓库里,交材料员验收。这单调的活儿令文义烦闷。这倒不是因为扛麻袋的活儿比别的活儿更辛苦,他有的是力气,吃苦他不怕。他苦恼的是这样干下去,就干个十年八年,也永远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可他又毫无办法,他是打工的,必须听厂长的话。有几次,他想鼓起勇气对胡淑蓉的舅舅提出到车间干活的要求,可一看杨建设那阴沉、不苟言笑的面孔,勇气就烟消云散了。

还有一件令文义不得其解的事,那就是胡淑蓉姑娘。时间久了,文义忽然觉得胡淑蓉是一个谜。她不像她弟弟胡云坤那样外向,倒有几分像杨建设。她很少笑,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文义甚至怀疑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留在他印象中的那个感觉甜蜜的微笑,是不是自己看错了。她也很少说话。文义在心里,已经自觉地把她当做了朋友。有许多时候,他不但情不自禁地偷眼觑她,而且渴望着和她交谈。可是,即使他们偶然碰面了,他也看不出她有一点热情的表示,他也便失去了搭讪的信心。这样一来,文义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个冷美人!

可是不久后的一件小事,却又让文义改变了看法。那天,文义一连扛了好几袋原料和成品,累得满头大汗。当他把最后一袋花生扛进热气腾腾的生产车间时,更感觉身上燥热了。他将麻袋放在大灶前,拿过肩上的毛巾擦了擦汗。然后,他解开袋口的尼龙绳,用手去抱麻袋,想把花生倒进锅里。可抱了几下,都因麻袋太大太沉,没抱起来——过去,他都是直接将麻袋搁在灶台上,打开袋口,把花生倒进锅里。可这次是放在了地上。他又用力抱了一下,还是没抱起来。正在这时,他看见清洗缸前忙着的胡淑蓉,一面甩着手上的水珠,一面走了过来,用她湿漉漉的双手,帮文义抬起麻袋,将花生倒进了锅里。文义内心一阵感动,他不知道胡淑蓉隔得那么远,是怎么看见他抱不动麻袋的。他抬起头,感激地冲胡淑蓉笑了笑。可胡淑蓉却没事一样,低着头,又默默地离开了。文义虽然没看见她的微笑,没听见她的只言片语,却从此相信她绝不是一个冷美人了,只是还一时摸不准她的性格。

还有一次,下班以后,文义一个人在车间里拖着地板,这也是他杂工的活儿。车间很大,他只穿着一件背心,露出健康有力的胳膊,可头上仍冒着热汗。拖着拖着,他忽然发觉对面有一把拖帚在向自己拖来。他抬头一看,竟是胡淑蓉。文义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才说:“你,咋来了?”

胡淑蓉仍然没答应他,只专注地埋着头干活,半晌才说:“都快吃饭了。”

这是胡淑蓉这天晚上说的唯一的一句话。这短短的几个字,却让文义感到十分温暖、激动,更改变了对胡淑蓉的看法。

同类推荐
  • 靠山河

    靠山河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2009年中国悬疑文学精选

    2009年中国悬疑文学精选

    本书是“2009年选系列丛书”的悬疑文学作品选,精选了2009年度最优秀的悬疑文学作品,尽显年度悬疑文学写作之盛景与实绩,入选作者广泛,作品主题内容丰富,风格与手法多样,全书包括了生死翡翠湖、方圆、迟到的复仇、多重加密、聊斋会、我这样的人、一线危机、香芙街的蛋糕店等16篇。
  • 古龙文集:天涯·明月·刀(上)

    古龙文集:天涯·明月·刀(上)

    本书接续《小李飞刀2:边城浪子》的故事。此时,傅红雪已成为天下知名的大侠。他与雁南飞约定一年后在凤凰集了结恩怨,没想到雁南飞却碰到凶险诡异之事。为了破解名震江湖的公子羽之追杀,为了忠实于好友的托孤,为了战胜自己内心的欲望和软弱,傅红雪又重新踏上了波涛诡秘的江湖厮杀之旅……
  • 三言二拍精编(4册)

    三言二拍精编(4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
  • 犯罪心理档案

    犯罪心理档案

    这是一部囊括了几乎所有犯罪元素的惊心之书,每一起凶案都让人头皮发麻,真凶一直藏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同眠共餐。善与恶的殊死角逐背后,充满着绝望、怨恨、嫉妒、贪婪、傲慢。公安厅最隐秘最不可告人的犯罪档案完全揭露,你将深入一线的犯罪现场,深入剖析诡谲罪案,展现不寒而栗的凶案全记录令人心惊。直面最令人恐惧、最沉重难解的人性之恶!
热门推荐
  •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以问答形式,分中草药基础知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和附表三部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其中,中草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性能及其使用方法、贮藏保管等用药常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简要介绍了50余种临床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常用中草药用附表形式作了简单介绍。《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通俗实用,可供家庭、基层中西医药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 江湖断案:女心理师

    江湖断案:女心理师

    一个没有浪漫细胞的女人被月老通知要去把她的命定爱人带回来,否则将孤苦终老。可那死男人长啥样?不知道。什么个性?不知道。做什么的?不知道。不找行不行?当然不行。认为凡事皆有逻辑的苏小培这回是踢到铁板了——这是一个现代女心理学专家到古代和一位萌壮士谈谈恋爱破破案的故事。
  • 肝胆病调养食方

    肝胆病调养食方

    肝胆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免疫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胆石症等。其中病毒性肝炎又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等不同类型。各种肝胆病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可能形成“肝炎一肝硬化一肝癌”的传变三步曲。肝脏有病,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胆囊有病,也可能影响肝脏功能。因此,维护肝胆功能的正常,对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
  • 蠢物小萌妃

    蠢物小萌妃

    从小就当男人来养的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王爷,还是一个嚣张绝世的女王爷。没事的时候,带上一群如狼似虎的丫鬟上街,调戏帅哥,霸占美男,谁敢龇牙,就揍谁一头包。唉,坐吃等死日子真的好惬意。。。。。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博采众家之长。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文学成就也很高,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但我们尽量侧重选择活泼灵动、浅俗直白,本书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并能够使欣赏者毫无间隔感的元散曲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

    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

    当我们翻开书,去努力寻找时,才恍然发现,那些常识性的知识,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常识是最基础的、最朴素的,但同时也是最丰富、最深刻的。《每天学一点常识》书系立意于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本书《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就是《每天学一点常识》书系之一。它通过知识+故事的形式,让你轻松悦读,并掌握文学常识。
  • 春明外史

    春明外史

    男主人公杨杏园旅居北平,以卖文编报为生,与青楼雏妓梨云一见倾心。不幸,梨云因病而亡。其后,杨杏园又结识落魄才女李冬青,以诗文相赠,感情愈见深厚。但李冬青终因身有隐疾,佳期难成,黯然离开北平。杨杏园亦因抑郁成疾而终。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