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500000032

第32章

陈平未及作答,樊哙就快言快语地,接口说:“大道行是不顾及小处的,大礼仪是不顾及小节的。何况现在人家是刀俎,我辈像是刀俎上的鱼肉,避之不及,还告什么辞?”

陈平素来风闻刘季的为人,心里面很敬重沛公,此时也对沛公说:“孔子曾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当断不断,自受其乱。’沛公且自便,我自回项王便是!”

于是,沛公断然而去。

沛公临行时,拜托张良替他辞行。张良问沛公:“公等来时带什么礼物没有?”

沛公说:“我带了一双白璧,想要献给项王;玉斗一双,想要献给亚父。正赶上他们发怒,不敢拿出来,望足下替我献给他们。”

沛公还嘱咐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军中,不过二十里罢了,足下估计我已回到军中,你再进去献物辞行。”

张良答应了。

当时两军相距四十里,不远。

沛公为了逃避危险,就丢下车骑,脱身骑马,由樊哙、夏侯婴、蕲强、纪信四将持剑操盾,步行护卫,从骊山下专寻僻狭、多草木之路而疾行,一个时辰的功夫,就回到了灞上的军中。

陈平估计沛公回到了军中,便进去向项羽、范增禀明情况。

张良也辞谢说:“沛公酒量小,不能来辞行,已经回军中了,万望大王恕罪。”

听张良如此说,项羽就接受了那一双白璧,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再追问此事。

范增将玉斗丢在地上,拔出佩剑击碎了它,怒而叹息道:“唉,小子不足以与其谋大事!将来夺项王天下者,一定是沛公啊!我们这群人,都将是他的俘虏!”

且说沛公经芷阳从小道急行,马不停蹄,人不离鞍,一个时辰便回到了军中。

沛公一下马,立即怒喝左右:“速将左司马曹无伤绑来见我!”

左右即刻将曹无伤五花大绑,推至沛公的面前。沛公怒骂道:“你个逆贼,老子不曾亏待于你,你为何倒要来害我!我今要斩你,你有何话说?”

曹无伤自知终不能免死,乃缄口不言。

沛公喝令刀斧手,将曹无伤推出辕门斩首,枭尸号令三天,以儆效尤。然而刘季又追忆起了曹无伤多年追随自己,立功甚多的事来,乃下令厚养其家人。

鸿门宴罢,项羽即着手西进咸阳的事宜。

数天后,项羽率军继沛公之后再进了咸阳。

项羽首先将宫中所有封存的财物掠劫一空,装载财物的车辆塞闾载途,车辆汗牛,箱箧累马。昔日大秦的万民之物,今日尽入了项氏箧笼。

咸阳人目睹此情此景,无不摇头叹息:“唉!这王者之人,前有秦王,后有来者,到底是雄是寇?”

数天之后,偌大一个秦宫,便清风穿户,荡然无物了。

项羽又下令,将那后宫的三千佳丽,尽充项氏寝宫。自此,项氏军中,日夜笑怒啼哭,无期无尽。

享乐之后,项羽面对着这阿房宫,方记起了自己的国仇家恨。

那奉玺投降的秦王赢子婴,原本由沛公军看管,生活无忧的。今项羽见了子婴,就记起了自己的家国仇恨,怒其为暴秦王者,是楚人人人得而诛之之人。

项羽一怒之下,一尺简牍,叫子婴身首异处,三族尽行诛灭。

那始皇征集数十万民夫,用血泪铸成的三百里阿房宫,随着项羽的一声令下,被付之一炬,大火三月不灭,烈焰冲天,三秦之地,烈焰滚滚,浓烟蔽日。

可怜阿房宫,这建筑史上的旷世奇葩,大秦皇权的威严象征,随着历史风云吹去了,永远消失了。始皇希望的永垂,瞬间终结。

一千多年后,当元代大臣张养浩去西北赈灾路过咸阳时,写下了这样的曲子: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张养浩极目所过之处皆伤心之景,发出的慨叹乃千古绝唱!

项羽在咸阳恣意妄为,以为籍恃武力,天下便可由此而定。

这时又有人向项羽献策说:“大王,这关中之地,山河险阻,四面多关塞之隘,易守难攻,其间土地肥沃,能成霸业。大王可称王关中。”

但是, 项羽看着化为焦土的秦宫,心中又怀念故土,于是项羽拒绝了立足关中的建议,决定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项羽对别人说:“富贵了而不归故乡,就像是穿了锦绣之服在夜间出游一样,谁人知你富贵了?”

那给项羽献言建都关中的人,在此事之后认为项羽不足以成大事,很鄙视他,就说:“人言楚人乃是‘沐猴而冠’,今观之,所言不差,果然如此!”

这话不久就传到了项羽的耳朵里。项羽听后大怒,立即将此人抓来,千刀万剐,还没有解除心头之恨。

项羽杀了那个讽刺他“沐猴而冠”的进言者,心头仍是郁闷。古人说,事理通达,心气平和。我们也可以倒过来说,心气平和,才事理通达。项羽气闷,心气不平和,事理就不会通达,做起事来,就会无法无天。

他觉得自己统帅诸侯之军开进了关中,他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诸侯之王了。他甚至觉得,现在他在关中可以为所欲为了。自己之言,无人不听;自己之军,无坚不摧。自己足可以号令天下诸侯!于是,他遣使星夜疾驰,快马加鞭,去彭城上书楚怀王,希望怀王封自己为王。

怀王也遣使回报项羽,希望他按原来的约定行事,以便言出必信,令出必行,这样才显得公允。

项羽得到了怀王的回书,没有想到怀王居然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大怒。

他对左右说:“往岁始起兵举事时,为求民意不得已才立怀王的后裔为王,以号令天下人讨伐暴秦。三年间,我等披坚执锐,冲锋陷阵,风餐露宿,讨伐无道,方得有今日之功。那怀王于国未建寸功,反倒多嘴多舌,指手画脚!”于是,项羽决定不理睬怀王,自行裂土封疆,分封诸侯。

亚父范增为项羽出谋划策说:“今诛灭了暴秦,天下群龙无首。楚怀王于国未有寸功,不足以号令诸侯。大王巨鹿一战,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威震诸侯。大王今天挟有诛秦之威,又拥有楚军之重,功宜为王。望大王自立为王,号令诸侯,以安天下。”

项羽听了范增的话,大喜,说:“亚父所言正合我意!”

于是,项羽与范增谋划自立为王之事。

时张良因为为沛公辞行而暂留项羽处。项羽知道张良乃是大才之人,想将张良纳入自己的麾下,此次谋划,张良亦被邀在坐。

范增素来忌讳张良之才,今欲借封王之事为难张良,想借项羽之手除掉他。

范增知道,要封项羽为诸侯之王,这是张良所不愿意的,此时,谁要是反对项羽封王,就会触怒项羽,那是自招其祸。

想到这里,范增就开言道:“素闻子房谋略不下乐毅、管仲,今项王欲自封为王,不知子房有何见教?”

张良听了范增之言,知道项羽欲自封王,哪里有他这个局外人插嘴的份!范增的用意他心里太清楚了。可既然问到头上了,不说话肯定是不行的,张良徐徐说道:“大王自起事以来,诛秦势如破竹,威震天下,不仅消灭了秦军主力,收服了章邯、司马欣、董翳,还拯救赵国于水火,毁暴秦之根基,功盖诸侯,宜为诸侯之王。”

范增做梦都没有想到张良竟然同意项羽封为诸侯之王,他追问道:“子房所言极是。那依卿之见,宜封为何王?”

张良道:“大王乃诸侯之王,又出身楚国,承张楚之志,扬张楚之威,不如封个‘西楚霸王’。”

项羽闻听得张良之言,深合心意,乃重赏张良,张良婉言辞谢了。

范增用计不成,只得无奈地撇撇嘴。

项羽乃自立为“西楚霸王”,广派使节,诏令天下。

范增知道张良绝不会久留在楚营的,此人助谁,对西楚的大业都是个威胁。现在不趁机除掉此人,后患无穷。范增就向项羽献计说:“张良乃韩国贵胄,韬略可比管仲、乐毅,大王当留住此人,以断沛公臂膀而助大王成其王业。”

范增知道,项羽是留不住张良的,项羽欲留,张良不从,项羽就会杀他。

项羽听后,旋即召见张良,他对张良说:“本王闻你才高,欲留你为本王参军,勿要推辞!”

张良对项羽深施一礼,说:“在下为韩王送沛公,今欲回韩王处。在下身为韩民,回到自己的故土,效力于自己的国家,此乃是子房之夙愿,万不敢因富贵而忘义!”

项羽一生看重名节,现在听了张良的话,却被张良的义气所感动,赞叹道:“真乃义士!,本王若强求于你,那就是本王错了!”

范增见项羽如此说,气得半死,一为自己又用计不成而恼恨,更为项羽不识才、惜才而痛心,心里直骂:“竖子不足与谋,如此大才你不留,还谈何霸业!”

范增暗地里又进言项羽:“大王,那张良是天下高士,大王若是留不住他,就应该杀掉他,以绝后患。”但是项羽却没有答应。

四月,项羽与谋臣范增及心腹之人就分封诸侯事宜进行谋划。

范增对项羽说:“怀王乃项氏所立,无功于天下,不能号令诸侯,宜加封个‘义帝’之名,远戍南国,弃之不理。”

项羽道:“亚父之言与本王不谋而合,本王已议定将怀王远迁于郴地。”

范增又说:“这样处置义帝甚好。某观天下诸侯,可与大王争锋者,乃沛公也。鸿门宴上,大王不忍心杀之,必成后患。今分封诸侯之时,宜用心谋之。”

项羽道:“说得是!亚父有何见教?”

范增说:“那巴蜀之地乃秦时迁谪罪人的蛮荒之地。大王可封沛公为汉王,封其巴、蜀之地。再夺其士卒,不致追随。可封章邯、司马欣、董翳三降将于三秦之地,分王关中,扼守要冲,使沛公不得复出关中。则大王可安心王天下矣。”

项羽闻言,喜不自胜,赞叹道:“妙计!妙计!”

项羽乃依计而行。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戏下大会诸侯,谕告天下,分封天下诸侯,共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将原来彭城的楚怀王迁至潇湘之郴县,封为义帝,另立都城于郴。

项羽于是颁布分封令:“秦行无道,天下共诛之,致群雄并起,众诸侯戮力攻秦。今夷灭暴秦,众诸侯劳苦功高,宜当封赏。

今迁楚怀王为义帝,以郴县为都。迁鲁公项羽为西楚霸王,封九郡之地,都彭城。

迁沛公刘季为汉王,封巴蜀之地,自择都。

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封咸阳以西之地,都废丘(今陕西兴平南)。

迁秦长史司马欣为塞王,封咸阳至黄河之地,都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

迁秦降将董翳为翟王,封上郡之地,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北) 。

迁魏王豹为西魏王,封河东之地,都平阳(山西临汾)。

迁张耳之臣申阳为河南王,封河南之地,都雒阳(河南洛阳东)。

令韩王成仍为韩王,以阳翟为都(今河南禹县)。

迁赵将司马卬为殷王,封河内之地,以朝歌为都(河南淇县)。

迁赵王歇为代王,着令迁于代地,设都于代(河北尉县东北)。

迁赵相张耳为常山王,封赵地,以襄国为都(河北刑县)。

迁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以六为都(安徽六安北)。

迁鄱阳君吴芮为衡山王,都邾(湖北黄冈邾城北)。

迁义帝相国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今湖北江陵)。

迁燕王韩广为辽东王,都无终(河北蓟县)。

迁燕将臧荼为燕王,都蓟(北京西南)。

迁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山东平度东南)。

迁齐将田都为齐王,都临淄(山东临淄)。

迁齐王族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山东秦安东南) 。

谕此!”

分封完毕,项羽强命众诸侯解散军队,各去封地就国

这就是:强者王侯败者寇,

不获其鹿怎罢休!

同类推荐
  • 岳飞传

    岳飞传

    孩子们之所以喜爱《岳飞传》,白了少年头,其中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句:“三十功名尘与土,空悲切!”,是因为它展现了一代抗金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八千里路云和月。还有岳飞那篇千古绝唱《满江红》。莫等闲,《岳飞传》汇聚英雄群像,弘扬传统文化
  •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继《历史的坏脾气》之后,推出了第二本《历史的底稿》。两本书的观察怎样另类,有何特别,用张鸣的话概括,可以是四个字“不合时宜”。《历史的底稿》的序言里,他说出了“不合时宜”的原因:在社会生活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不怪,都是些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来的常识而已。张鸣写晚近中国的两本书,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历史的底稿》里,牙刷、辫子、人头像章文人的舌头以及义和团的药方都被作者拿来当题目,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
  • 汉末匹夫

    汉末匹夫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并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看一个山贼如何在一个混乱的年代闯出一个新的天地,看李自强如何铸造一个新的盛世天朝!
  • 大秦王朝4

    大秦王朝4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在数千年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为自己谱写下了波澜壮阔的辉煌画卷。本书内容有:不朽的辉煌建筑,像万里长城、大运河、皇家故宫等;惊叹世人的文明创造,像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让人感怀不已的英雄人物,像蔺相如、项羽、卫青、岳飞等。你想了解这些知识吗?那就不妨翻开本书会心一阅。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冷少霸宠妻

    冷少霸宠妻

    他是冷氏集团的掌门人,集万千荣耀于一身。她是孤苦无依的灰姑娘,处处受制于人。他爱她,她却不爱他,所以他只能强取豪夺。……在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她被逼陷入这场无爱的婚姻。他无所不用其极,让她步步沦陷,最终掉进他设下的牢笼。她在寒冷如冰的婚姻中守望,等待着他厌倦的那一天。“当初是谁求我帮你?想要离婚吗?你没有资格!”……他一次次的胁迫,将她逼入人生的死角。终于她学会顺从听话,学会暗藏锋芒,学会心狠手辣。“你心里的委屈,不管是谁给的,都交给我。”可他却忘记,她心里的每一道伤口,都是他刻下的,伤痕累累。向来缘浅,奈何情深?当他们都想要回头的时候,却发觉早已物是人非。……★☆★☆推荐汐奚的文:《娇妻难养,老公太霸道》《裸爱成婚》《真欢假爱》《总裁的烙痕》
  • 成大事必备的九项修炼

    成大事必备的九项修炼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还需要打造自我,锻造自我,这就要看运用什么方法和手段。为此,经过精心准备,推出了此书,从以下九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锤炼心智——要有成大事的想法;绝妙口才——练就能言善辩的好口才;完美交际——成为一个交际高手;锻造才智——做一个才智出众的人;良好习惯——让好习惯成就你的事业;雕琢性格——别让负面性格连累你的一生;修身养心——身心健康自然事业有成;丰富学养——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有胆识,才会有成就。
  • 回望家园

    回望家园

    闲来翻书,常常由衷的羡慕古代所谓“文人”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里,诗、书、画犹如血脉,时而各行其道,时而汩汩交汇,径直通向他们的心灵。他们在艺术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穿行,反观当下,在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当然还有诸多的原因),不要说达芬奇式的巨人不复出现,就连文艺也被分割成了不同的营垒。不同艺术门类之间隔山而望,跨门类的“通才”已近罕见。当然也曾发现几位作家朋友,或是因为家学,或是因为机缘,有幸对音乐、绘画、书法之类有所涉猎,其作品就有了旁人所没有的气象,着实令人羡慕。正因为如此,当我偶遇吕中元先生的散文集《回望家园》时,那份惊喜就可以想见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舞天朝

    凤舞天朝

    她表面上的身份是A市有名的铁嘴,律师界的翘楚,三十岁的老处女一枚,背后却是古老家族的传人,一觉醒来身处异世。以武为尊?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废材灵根?姐不仅是控灵师,还是控魂师,就算姐打不过你,姐还有几十万的幽冥大军。炼丹师很赚钱?那正好,姐的炼丹术无人能及。什么,姐还有一个五岁的儿子?大笑三声,连生孩子都免了。当凤凰涅槃,且看她在异世如何整夫君,斗婆婆,治小姑,惩小妾,带着小鬼头儿子在异世混得风声水起。人渣相公后悔了?想收回休书,窗户都没有。太子求婚?不好意思,姐对种马男人没兴趣。正当母子两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时,却不想儿子的身世竟然是……从此二人行变成了三人行。终于,某一天,某女发彪了,秀腿一伸,一脚把某个死皮赖脸的男人踢出了院子……
  •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向那些具有常识的读者揭示了国内外盛行的阴谋论的历史、沿革;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思辨,指出了各种阴谋论长盛不衰的原因;并指出阴谋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不可证伪性和妖魔化。由此希望读者能更加理性地思考,不被妖魔化的思维所裹挟。
  • 基姆(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基姆(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而他们的雄姿,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真实的获奖内幕,作品的风格特色,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全新的译文,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但他们那高擎理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