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3800000036

第36章 了悟玄机生活禅14

(四)禅修时如果心依然狭隘,不开展广阔的放松状态,就将游移于两种极端之间:一端是压力与担忧,另一端是禅修的对象物,紧迫感随之而来。以轻松、开放的心禅修时,很容易就能完全投入禅修的对象物,因为心只专注于一件事。但过于放松时,心又容易涣散。所以必须设法找到最有效的放松程度,以不松不紧的方式维持警觉。

六、真正的无形之敌——自我与五毒

心和天空很像:没有形式、没有实质,没有范围和大小,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界,心是无限的。但是,我们把无限缩减为有限,并因而局限在所谓的“我”的狭隘领域之中,以此虚幻的并不存在的自我来认定自己,并作为一切关系的中心及标准。一切肉体上及精神上的痛苦,都由此而生。由我执产生五种基本毒素:愚痴、贪执、嗔恶、嫉妒及傲慢。所有确定它的存在及对它有利的事物,都变成我们执着的对象,反之,一切威胁到它的完整性的事物都变成敌人,都成为嗔恶的来源。自我的显现本身,就已遮蔽了自心及一切现象的真正本质,它使我们无法分辨真相与幻相。就这一点来说,我们是愚痴的囚犯。自我也使我们对任何领域内,可能形成竞争的人,产生嫉妒。而且,自我希望比他人优越,这就是傲慢。

七、保持耐心、恒心及规律

禅定已存于心,它是一种潜在的状态,上师只能指出这种潜能,并提供我们将之由内开展出来的方法。一般初学者相当向往禅修,亦很有信心,并具有必要的理解力,却很难持续修习。他们对禅修之道往往缺乏绝对不可或缺的勤勉及恒心。修习禅定的初衷,往往混杂着期盼迅速获得非凡之内在觉受的强烈愿望。这种期盼很快就遭到挫折:既无诸多美妙的觉受,也无非凡的境界升起。当厌倦感影响到禅修时,与其因沮丧或兴趣索然而放弃,不如休息一下,让心放轻松,然后再继续禅修。

初学者应该限定自己较短的禅修,每座十或十五分钟就好。一座禅修纵使进行得很顺利,也应该停下来。时间足够,可以在休息之后做第二座。一连串短的禅修,比一次冗长的禅修要好。一座较长的禅修即使开头很好,初学者也很容易陷入困难或感到疲乏。

八、三种障碍

(一)贪恋世俗。觉知身体及外相一切都是无常的,快乐终将会转变为痛苦,同时一切现象都缺乏真实性而只是自心的投射造作,可克服禅修的第一种障碍——对这个世界的贪执。

(二)缺乏信心。藉由吸收资讯升起一种初步的信任,以及开展极为重要的实修来增强巩固信心可克服第二种障碍——对佛法及传法上师缺乏信心,不相信佛法是唯一能契入自心本性的方法。

(三)涣散。觉知念头的升起,既不追随,也不试图阻断,只是不理会它,不执着念头是真实的,念头就没有任何影响力。当我们不去理会或干涉念头的来与去时,我们的心并不会因念头的升起而有所衰损,也是不会因无念而有所提升。让心轻松地安住于当下,可克服第三种禅修的障碍——涣散。

九、止

平息沸腾的念头,然后自在地停留在平静状态中称为“止”。

(一)禅修的前行(“十二个要点”构成了理想的禅修背景)1、四种基本思维,又称为四正念转心或四共加行。无常 人身难得 业报因果 轮回是苦。专注地思考并彻底了解这四种重要概念,否则不可能达到甚深的禅定。

2、四不共加行。皈依及发菩提心(稳固对佛法的向往并增长信心)金刚萨埵清净业障法献曼达福德资粮积聚法累积智慧的上师相应法

3、四种因缘条件。起因:觉知轮回本质是苦,并渴望了悟心之究竟本质(大手印)及获得究竟之解脱。主因:跟随一位指引修持之道的上师(人身上师、法教上师、法相上师、法性上师)。正因:明确了解禅修的目的及方式,免除任何附会或造作的意念,让心不涣散、自然地安住在本然的状态中,不做任何增减,重新发现心原本的状态。

要因:铲除期望与忧虑。

(二)身的安置“七支坐”(正确的禅修姿势能保持能量通道的端正)双腿交盘结金刚跏趺坐:左足先放置在右腿上,右足再交叉放置在左腿上。无法采取这种坐姿时,菩萨坐姿也可以:左脚弯曲紧靠右蹊部,然后将右脚平放在左脚前方。

背挺直如箭。

双肩平展如秀鹰的双翼。

双手结禅定印:右掌安置在左掌上,两掌皆向上。

下巴内收,与喉部成一直角。

眼睛往下望,目光停留在离鼻尖四指的空中。

嘴唇及舌头自然放松。

无法维持这种坐姿,可遵循两个简单的重点:脊椎全然挺直,及双手结禅定印。

(三)如何处理念头(心的安置)1、初学者往往期待自己会有完全无念、绝对平静的心境,这是错误的想法。念头是否出现,它们在不在那儿并不重要。禅修的重点在于保持不涣散的警觉,我们只要保持觉知及专注就可以了。

2、必须避免让心因为“我正在禅修”之类的念头,而变得紧绷。

3、不畏惧念头,不评判也不执着于念头的好坏,应该以既不排斥也不接受的态度来看待念头。

4、当念头升起时就任它自然地过去,不追随过去或未来的念头,不期待它们消失,也不试图阻断它们。

5、如果没有念头升起,也不要因而感到自满。不执着于现在的任何念头或觉受,不抱持任何期望或担忧,即不附加任何的心识活动。

6、把心放置在选定的专注物上,保持在一种觉醒的状态,不涣散,但很自在,放松,开阔,清明。

(四)使心专注的辅助物1、专注于一个不清净的辅助物。(比如一把椅子)不是刻意细察、分析辅助物的特征,也不是把心投射到辅助物上,只是把心放在所看到的物体上,不涣散,不被念头牵引,也不紧绷。不应该强迫自己专注,应该要随顺升起的状况,轻松自在地继续安住。

也可将呼吸做为专注点,将注意力放在呼吸的自然动作中,视心与呼吸为一体。以放松但专注的心自然地吸气与呼气。

2、专注于一个清净的辅助物

任何代表证悟者或悟境的象征或非象征性物体,如佛像。在初学阶段,观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甚至无法观想,是很正常的现象。经常重复练习,观想就会愈来愈清晰,愈来愈稳定。

观想在前额高度的地方,有一个非常明亮的白色明点。这个明点象征我们的心和上师的心无二无别,因此也是清净的对象物。

3、不使用辅助物。

最后可以不用辅助物来修“止”了。心是自在的、放松的,同时也是不涣散的。

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每天练习。如没有任何明显的偏爱,可以轮流使用每一种方法。

(五)击沈与亢奋(修持“止”有两种主要的障碍)有击沈的倾向,应该让心保持警觉一点,睁大眼睛,并想像自己正看着天空。“止”意涵着清明及深沉的自由感。尽管昏暗的心也没有念头意识而显得稳定,但却是一种晦暗不明的状态。无念与明性(心是清明的)兼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止”。若主要的问题在于亢奋或念头过多,则应该将心放松,阖闭双眼,并想像自己正看着地面。

觉知自己的禅修困难,并知道如何正确地加以对治,是非常重要的。轻松、自在及开放的感觉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禅修的根本要素。

十、观

了悟心的本性或本质的过程称为“观”。“观”导致直接的体认。由于比单纯的“止”更深入了知心性,“观”又称为“慧观”。

(一)身心的安置。先向上师祈请,以“七支坐”让身体安住之后,将心安置于“止”的状态,保持开放、轻松及自在。

(二)审察分析。1、审察念头起自何处、驻留于何处、消失至何处审察这个平静的心驻于何处,在内、在外或在内外之间?它来自何处?消失至何处?这种审察徒劳无功,却可以让我们经由亲身体验而发觉心无所住。

2、分析安住之心的本性

分析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尺寸?本质是什么?你会发现这种分析不太可能找到答案,没有任何一个真正存在的实体可被指认,它不独立存在。由于被视为真实,念头成为痛苦的原因。

也可以修止时的辅助物作为审察的对象。

(三)交替审察与安住。放弃审察,重新回到“止”,安住在无任何可指认之特质的觉知状态。然而,让心安住使我们感觉到“安住的心是存在的”,一种快乐、平静、存在、可体会的感觉。不加以审察时,感受到“安住的心存在。但是,刻意去审察它的特质,完全无法描述它是什么,因为无法找到任何可称之为“安住的心”的东西。但是,如果因而推断这个“安住的心”根本不存在,这又和让心安住时所产生的存在感相抵触。我们因此发觉这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存在境界。“观”即是认知及直接体验到这种境界。

交替修持安住与审察,可以让我们获得这种认知。一旦达到某种程度的禅修经验之后,这两种境界就再也无法区分,也不必要再交替修持。达到定静与审察合一不二,是“观”的至高意义。可是,交替修持是第一个步骤。

(四)一些错误的观念。1、必须清楚了解,“观”并不限于分析,实际安住于分析结束时的觉受才是重点。修“观”时,只须观察到发现它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找不到的地步就可以,然后安住在什么都找不到的状态。

2、完全不执行任何分析和不停地分析一样,是错误的。我们接受“心并不是具体的东西”的信念,纯粹是因为上师这么告诉我们,我们内心深处很可能仍然藏有很深的怀疑。我们认为这很可能是真的,因为上师是这么说的,可是我们并不完全确定。如果藉由分析而亲自证实心无法被视为一自行存在的物体时,疑虑将会消散。透过直接经验而获得的证据,将铲除心具有真实存在性的信念。至于取得证据之后还继续进行分析就毫无意义了。

3、一般而言,修持“观”之前,必须先修“止”以减轻心识亢奋的现象。如果直接修“观”,念头可能会更多。这就是为何我们必须先建立“止”的良好基础。但是,当我们经历到极大的痛苦时,修“观”会有很大的帮助。

4、“观”既认知心的化现,也认知这些化现缺乏真实的存在性。这并不表示我们应该试图消除心的一切化现,或否定心的创造力,而是要看清显相缺乏独立存在的特性。了解这个显相不是真实的,就是了解空性。“观”知形相及缺乏真实性,是显相与空性融合的体认。

5、止观的教授是藉由言语的助力而传承的。先得到教导是必要的,但是知识性的了解并不够,唯有上师的加持,并经由实修开展内在的了解,才能真正发现并了解自心本性。同时,恒常不辍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十一、大手印

大手印是导向了悟究竟本性的禅修,也是最高层次的修行。“大手印”代表一切众生的究竟本性。我们无法以存在及不存在的观念来定义心。心的本性是无法以言语表达的,因为它是法身(又称为究竟身)。法身超乎一般的思维及言语表达范围,超越任何概念。

(一)大手印的来源。在噶举传承中,大手印法门毫无间断且完整无缺地传续:本初佛金刚总持——帝洛巴——那洛巴——马尔巴——密勒日巴——冈波巴——第一世大宝法王(噶玛巴)杜松浅巴——历代噶玛巴传续至今

(二)大手印三要素。1、无执是大手印之足。离贪执之“足”得从了解一切现象的本质开始。2、虔敬是大手印之首。虔敬之“首”,其对象是一切传承上师,特别是我们的“根本上师”(直接为我们引见自心本性的上师)。3、禅修是大手印之身。心不涣散、不排斥也不接受事物地安住于当下之“躯”。

(三)大手印五要。1、皈依及发菩提心。皈依是让自己安受诸佛、佛法(佛陀的法教)及僧宝(将已内化之法教传授给众生者)的保护。这是佛教修持道的基础。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本。

2、观想自身是本尊身

如果有个人的本尊,就观想自己与之无二无别。否则,就观想自己是观音菩萨。

3、向上师祈请

观想外相是阿弥陀佛的根本上师,热切地向他祈请赐予加持,观想外相为阿弥陀佛的根本上师,化为光由顶门融入自身(仍然是本尊身)。于是,上师的身、语、意和我们的身、语、意合而为一。

4、禅修

祈请后,让心安住在与上师融合为一的状态中。可能会有无法言喻的觉知心性的经验,它超越语言及概念。如果我们的觉受是可表达的,这表示我们尚未达到目标。但觉受并不代表心,不能做为修持的指标。

完整的法道通常涵盖四个层面:见,正确的知见或知识性了解;修,恒常不懈的禅修;行,如理如法的行为;果,修持的最终成果——证悟成佛。

5、功德回向

将功德,即因禅修而产生的一切正面潜能用来利益一切众生。这种广大的愿心,可使我们在此生中达到为度众生而成正觉的目的。我们也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迅速得到正觉。

同类推荐
  • 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

    温总理推崇备至的两本书:《沉思录》:给您浮躁的心灵带去宁静的思考的伟大著作;《道德情操论》:全面系统地剖析人类情感的传世佳作。在市场经济变革大潮中的今天,这两本书能给人们浮躁的心灵带来宁静和思考,本书将这两本书合而为一,一本在握,即可以领略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
  • 洛克菲勒给子女的一生忠告

    洛克菲勒给子女的一生忠告

    一本书真实记录了洛克菲勒创造财富神话的种种业绩,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商业方面的智慧。我相信,现代许多商业类书籍的很多观点都出自这里,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阅读本书,你还可以学到洛克菲勒的处世哲学。相信这位在世98年的商业巨人,肯定有着别人所不可替代的处世思想与智慧。如此,即使把此书看做成就财富人生的圣经也不为过。它将向你展示一位商业巨子如何从无到有创造财富,又如何抓住每一分钱来赚取更多的财富的。
  • 影响你想影响的人

    影响你想影响的人

    本书从生活、工作、恋爱婚姻三个方面出发,多角度、多元化地分析总结了各种不同的影响技巧和方法,让你在引导影响他人的时候有的放矢,从而实现良好的预期。本书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实的语言,潜移默化之中让你从心理学的角度重新思考世界、理解人性。
  • 处世三不:不生气 不抱怨 不折腾

    处世三不:不生气 不抱怨 不折腾

    人际交往和职场生存的三大利器。不生气:在遇到烦恼和不愉快的时候,我们是一直被这个烦恼所困扰而生气,整日沉浸在痛苦中,还是忘掉它,把烦恼和不愉快抛到脑后?不言自明,不生气是处世的一大智慧。不抱怨: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我们的愿望。不折腾:不要没事找事,无事生非;不要朝令夕改,忽左忽右,不要翻来倒去,改来改去;不要重复做一些无意义、无关联、不必要的事情。不折腾,就是忠于事业;不折腾,就是有所作为;不折腾,就是努力工作;不折腾,就是专注目标!
  • 因为不能飞,所以要奔跑

    因为不能飞,所以要奔跑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因为迷茫,所以叫人生。如果你不能飞,就奔跑;如果你不能奔跑,就走;如果你不能走,就爬。但无论你做什么,你都得一直前行。《因为不能飞,所以要奔跑》用4大要点5种方法8个问题12种诀窍,全面强大你的内心和硬实力,它有系统有步骤地教你如何与“苦逼”的人生死磕到底,直到这个世界为你让步。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全家都能用的老偏方:一个老中医的坐诊实录

    全家都能用的老偏方:一个老中医的坐诊实录

    本书是一位知名老中医的坐诊实录,收集了老中医40余年来的诊断中医偏方,这些偏方经过无数患者验证,行之有效,可以说面面俱到,非常适合家用。也许伴随你多年的皮肤问题,经过几样简单的食材,即可轻松化解;也许伴随你父母多年的老顽疾经过几副中药的调理,即可治愈;也许,你的孩子感冒、发烧,书中几个简单的小偏方,你随意选一个即可巧妙地化解……一本超实用,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偏方书籍。一本书,一个中医院到自家门口。
  • 爱是黑夜的灯

    爱是黑夜的灯

    《爱是黑夜的灯》采用全景式的手法,再现社会,再现生活,再现人生。作品故事生动,极具感染力,对历史典故的述说娓娓道来,对红色风暴的描写简洁明快,对社会变革的记叙严谨客观,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真实深刻。
  • 让青少年养成好习惯的160个经典故事

    让青少年养成好习惯的160个经典故事

    本书精选了160个关于自信、乐观、孝顺、诚实、设定目标、关注细节、时间管理等27个方面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中渗透着习惯的力量,对青少年朋友的阅读可以产生强烈的导向作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每个人都具备成功的潜质,都能成为“龙”。然而,为什么总有人“翻下龙种,收获跳蚤”?其实,只要你掌握了激发潜能的方法和原则,你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塑一个成功的自己!请相信:成功(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挖掘成功的潜能,找回本应成功的你。
  • 网游之商行下

    网游之商行下

    他只是个普通人,一个很普通的人。但是他喜欢别人叫他大少,他的梦想是,有一天,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少,不再是个银枪蜡头的虚假大少。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重生之腹黑帝妃

    重生之腹黑帝妃

    一代修罗门楼主,杀伐果断。想不到竟然死于自己最为信任的人手里,怨气横生。一朝得以重生在异国。她,纳兰家族嫡系孙女,天生无法修炼斗气,相貌丑陋,在整个京都闻人笑道的笑柄。性格懦弱,在家族里人人欺辱。当她变成了她,那些曾欺她辱她伤她欠她之人一一讨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