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7300000002

第2章 孩子变成了胆小鬼 (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与心理特征,孩子同样如此。有的孩子很大胆,什么都不怕;而有的孩子却很胆小,什么都害怕,一只虫子、一盆水都能吓得哇哇大哭。孩子胆小,有时是由于缺少安全感,有时是由于本能反应,有时是受刺激所致,因而,父母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胆小的孩子,而是要了解原因,之后对症下药。

宝宝安全感测试

你家的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吗?请根据他(她)平时的一些表现,来做一个测试:

1.你的孩子敢到集体场所玩耍吗,比如说小区公园?

A.敢B.不敢

2.你的孩子会主动和小朋友打招呼吗?

A.会 B.不会

3.你的孩子敢晚上独自睡吗?

A.敢 B.不敢

4.在幼儿园中,你的孩子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吗?

A.不经常 B.经常

5.你的孩子会拒绝上学或者不愿意见老师吗?

A.不会 B.会

6.家里来客人时,你的孩子还像平时那样活泼、爱笑吗?

A. 是 B. 否

7.遇到小动物的时候,你的孩子经常吓得后退吗?

A.偶尔 B.经常

8.晚上的时候,你的孩子是不是怕黑?

A.不怕 B.怕

测试结果:

“超级胆小型”宝宝:测试答案中,当A项出现1~2次时,那么意味着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已经出现胆小、缺乏安全感的情况。家长便需要进行及时、适当、正确的引导和改造了。

“胆小型”宝宝:测试答案中,当A项出现3~5次时,你的宝宝已有些胆小倾向了。但父母不必太着急,要多观察宝宝一段时间。如果孩子还是如此胆小,妈妈就要采取行动了。

“超级安全型”宝宝:测试答案中,当A项出现6~8次时,妈妈就不必太在意了,因为你的宝宝既不胆小,也不缺少安全感,是非常正常的宝宝。

1.一见虫子就害怕

——胆小的背后有什么

在家人的眼中,3岁的果果一向是个“大胆”的孩子。家人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因为每当春节放炮仗时,果果的哥哥都会吓得躲回房间里,果果却能站在一边看爸爸放炮仗。平时,果果还能一个人去楼下的商店帮妈妈买东西,看到狗也不害怕。所以,邻居们都夸他胆大、勇敢。

可很多人却不知道,果果也有“胆小”的一面——害怕小虫子之类的小动物。无论蚊子还是苍蝇,抑或树上的小软体昆虫,都能吓得他哇哇大哭。

记得有一次,果果妈妈带着他去公园玩。玩着玩着,果果突然惊声尖叫,继而哇哇大哭起来。果果妈妈以为出了什么事情,连忙跑过去看,结果只是在他脚上发现了一只小蚂蚱而已。

“妈妈,我怕。妈妈……我要回家……”果果一边哭,一边拉着妈妈往家走。

“果果,没事,妈妈在。这是一只小蚂蚱,它不会咬你的。我们再玩一会儿好不好?”妈妈尽量安抚果果的情绪。

“不,妈妈,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果果使劲拉着妈妈的手,眼神之中充满了恐惧。

无奈之下,妈妈只好带着果果回去。而公园里比他小的孩子却在追着蚂蚱玩,一点都没有害怕的感觉。

为什么胆大的果果如此害怕虫子呢?果果妈妈有些不解。

案例深度解析

再胆大的小孩子也有害怕的东西,这是对不熟悉的环境或事物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胆大的果果害怕虫子,便是对虫子有一种紧张或恐惧心理。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些害怕的东西。有的孩子害怕汽车喇叭声,有的孩子害怕电闪雷鸣,有的孩子害怕小动物,有的孩子害怕陌生人,有的孩子害怕医生以及注射器等。一旦看到,孩子就会有恐惧反应,如惊慌、惊叫、退缩、痛苦、求救、逃避,甚至对抗。孩子的这些表现通常被父母认为是胆小、没出息。

真的如此吗?事实上,孩子害怕并非因为天生胆小,而是成长过程中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幼儿时期,90%以上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害怕心理,40%的孩子至少有一种害怕的东西。由此可见,恐惧是成长必有的感受。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呢?从儿童成长特点来看,1~3岁的幼儿正在努力分清“我”和“我以外”的事物,正在学习“我”和周围环境怎么相处。由于孩子小,辨别能力差,就会对一些以前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物品感到紧张和恐惧,自然也就相应地出现了怕黑、怕水、怕高的情形。其实,这只是孩子对周围环境或事物的不适应、不熟悉。这些现象不会作为一种模式固定下来,而会随着年纪的增长不断消失。因而,这种胆小可以说是“本能性胆小”。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会导致孩子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呢?

(1)不良环境效应。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不仅宠爱孩子,也会尽量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因此很少让孩子出门。此外,城市的孩子多住高楼,居住环境相对封闭,接触到的陌生环境和陌生人较少。孩子见到陌生的环境与人,自然就会紧张、恐惧。

(2)强化反应所致。

有些孩子的父母本身胆小,或怕某一事物,并当着孩子的面有所表现,如父母怕虫子,一见到虫子就大叫。孩子原本就怕虫子,而父母的行为则给孩子留下这样的印象:“妈妈都怕,看来这东西真的很可怕。”这无疑会强化孩子的害怕或紧张心理,导致孩子以后一见到虫子就大叫,或吓得躲起来。

(3)警觉意识过度。

孩子有害怕的东西,就意味着孩子已经具备避免伤害的警觉意识。具备这种警觉意识,孩子才会更少地受到伤害。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的一点,刚出生的婴儿并不具备害怕的意识或者并不明显,所以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害怕。

心理学家支招

恐惧、紧张是人类自我保护避免受到伤害的一种最常见的反应。孩子对危险物品、不熟悉的东西以及环境产生恐惧或紧张心理是十分正常的,如本文中的果果。孩子年纪小,对他来说,没见过的小东西都是危险的,所以就紧张、害怕。而对于熟悉的事情,他则表现得大胆。这说明孩子的内心已经开始建立“判断”的机制,开始思考哪些东西会伤害到自己,哪些不会。但如果孩子对于某个事物过于紧张或恐惧,父母就要多加重视了。

为什么要多加重视呢?这是因为过于紧张或恐惧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年和童年时期的恐惧心理如果没有得到积极的引导,孩子长大以后就有可能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影响孩子个性的成长。比如,孩子变得胆小、退缩。由此看来,孩子的恐惧心理有必要及时、恰当地纠正。

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

(1)多了解害怕的动物。

孩子之所以怕小动物、小虫子,是由于孩子对于这些事物了解太少了,了解多了,自然不会这样了。因此,父母要想帮孩子消除对小虫子、小动物的恐惧心理,就要让孩子多了解这些事物。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动物世界》,边看边给他讲解。看到老虎,就告诉孩子老虎的习性、喜欢吃什么等,让他慢慢了解动物是怎么回事。

(2)带孩子和昆虫亲密接触。

为了帮孩子消除怕小动物这种恐惧心理,父母可以经常带着孩子去动物园,鼓励他摸摸温驯的动物,喂它们食物,看它们玩耍(但切记要注意安全)。如果孩子怕虫子,就可以多带孩子去公园捉小虫子,也可以带孩子去郊区、去昆虫纪念馆走走。只有当孩子了解了这些动物之后,才不会产生莫名的害怕和惊慌。

(3)巧用淡化效应。

在一些公园、游乐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当父母看到一些小虫子爬到孩子身上时,就会尖叫着帮着孩子赶走或踩死那些小虫子。父母保护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做法就会强化孩子的害怕心理。如果父母发现孩子身上有虫子,最好不要表现得太在意,悄悄拿下就可以了。在心理学上,这种方法叫淡化法。对事物不要做过分的夸张、强化,往往更有好的效果。

(4)让孩子慢慢接受。

从恐惧到接受,心理上的转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孩子年纪还小,接受事物比较慢,因此,当发现孩子害怕这些小虫子,甚至表情紧张、尖叫的时候,父母除了要给他解释和示范之外,还不能着急,要给他足够的时间,让他慢慢地接受。不能一看到孩子害怕,就给孩子贴上“胆小鬼”的标签。

他山之石

爸爸姓名:杨坤

爸爸职业:摄影记者

儿子姓名:鹏鹏,3岁

我是一个摄影记者,更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业余时间总喜欢到野外去拍摄一些风景。有一次,我从野外拍摄回来,刚到家,儿子就跳了起来,要我抱抱,给他讲故事。我随手放下东西,把儿子抱起来。可兴奋不已的鹏鹏却突然大喊大叫起来,连连用手推我的肩膀,要从我怀里挣脱。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同样纳闷的妻子走了过来,看了之后说:“不就是一只小虫子吗?难道鹏鹏是因为这个害怕的?”

按理说不至于呀,鹏鹏可是个胆大的小家伙,一只虫子就把他吓坏了?

妻子问他:“你是不是看到那个小虫子了,所以害怕?”

鹏鹏的眼睛还盯在我的肩膀上,一边抽泣,一边回答:“是的,妈妈。它是不是在咬爸爸呀?”

原来如此!

我把身上的小虫子弄下来,放在手上,然后告诉鹏鹏:“鹏鹏你看,这个小虫子以后会变成美丽的小蝴蝶,它是不会咬人的,你看爸爸把它放在手里,它也没有咬爸爸对不对?你过来看看,摸摸它!”

刚开始,鹏鹏还是非常害怕。但在我的鼓励下,他还是仔细看了看,然后就让我扔掉。为了彻底打消鹏鹏的恐惧心理,我抽空陪着他去了一趟昆虫纪念馆,让他了解更多的昆虫知识。

在了解到这些知识之后,鹏鹏再也不害怕这些小虫子了,甚至还有了研究的兴趣。当周围小朋友害怕这些小虫子的时候,他还会安慰他们,这让我们自豪不已。

2.一见水就怕

——如何引导不敢尝试型孩子?

北京的夏天天气很热,特别是桑拿天,更是让人喘不过气来。圆圆妈在逛超市的时候发现有儿童专用的游泳池,就买了一个,想让圆圆畅游一番。

回到家,圆圆妈便迫不及待地把游泳池拿了出来。圆圆爸充了气,灌了水,一个游泳池很快就成型了。

“天气这么热,赶紧让圆圆来学游泳吧。你看,还有配送的游泳圈呢。”圆圆妈迫不及待地想要让圆圆享受一下游泳的惬意感受。

“咱家圆圆本来就害怕水,她敢下去游泳吗?”圆圆爸有些担心。

“不知道,赶紧把她抱来看看吧!”圆圆妈给圆圆爸下了“命令”。

很快,圆圆被爸爸从房间里“请”了出来。可圆圆一看到游泳池,立刻就往后缩。

“圆圆,快来游泳,又好玩又凉快!”圆圆妈说道。

“是呀,圆圆,你不是说天气很热吗?爬到游泳池里就不热了。”圆圆爸也在旁边为她打气。

可是,圆圆的眼中充满了恐惧,急忙跑回了房间,玩起了芭比娃娃。

“圆圆,你赶紧出来吧,很凉快的。”圆圆妈跟了进去,伸手去拉圆圆。没想到圆圆非但没有出来,反而哭了起来,边哭边喊:“妈妈,我不要游泳,我害怕……”

“你害怕什么?”圆圆妈明知故问。

“水,我害怕水……”圆圆的哭声越来越大。

为什么怕水的圆圆不敢去尝试呢?

案例深度解析

在我们身边,好多孩子都像本文的圆圆一样怕水。这些孩子多表现为,怕父母给她洗澡,看见浴盆就哭,或一听父母让她洗澡就躲起来。如果父母带他们去公园,这些孩子也多不敢站在湖边戏水。

如果孩子身体正常,怕水就算是一种心病,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恐水症”。之所以有此症,是由于孩子对水有恐惧心理。

同类推荐
  •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穷孩子”,其实就是“逼”出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成长的本领。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家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那时面对挫折仿徨无助。还不如让他小经受“磨难”、“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所谓“穷孩子”,是要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给孩子制造“拮据”的环境,让孩子最大限度地体验生活,从而磨炼孩子,提高其耐受力,进而促使其刻苦奋进,促使其独立自强。“穷孩子”是激发孩子自身的能量的一种教育理念。
  • 兴趣决定孩子的能力

    兴趣决定孩子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只要父母善于发掘,精心培养,善加引导,多多支持,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毕加索”,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爱因斯坦”,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莫扎特”。总之,只要有兴趣,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发出耀眼的光芒!
  • 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本书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习,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等角度,总结出100个要点,来阐述如何教孩子。
  • 父母给孩子的200个健康常识

    父母给孩子的200个健康常识

    青少年时而悲叹、时而激情四射;时而无聊、时而君临天下。他们更容易体会到这极致的喜怒哀乐,在人生的高峰与低谷之间不停徘徊。当年轻的身体和心理高速度地发育成长着的时候,他们有太多的问题不可解。这时就要看父母的功课有没有做足了。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努力的父母。
  •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

    关于人与自然的紧密关联,雷切尔·卡森这样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如今,在强调让儿童与自然重逢的时候,我们同样面临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阅读的缺失,这虽是儿童的,但首先是成人的,因为年轻父母们也很少读书了。孩子需要陪伴,更需要我们讲故事给他们听,可以和他们一起读读书。就如同与自然的关系那样,可以感受阅读之关的人,一定可以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
热门推荐
  • 红屋骑士

    红屋骑士

    这是大仲马又一部艺术性、可读性都很高的长篇佳作。作品以法国大革命为历史背景,描写了一个悲壮凄婉的爱情故事。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革命党抓住后判处死刑,王后的崇拜者红屋骑士莫朗在朋友的帮助下几度冒死营救,总是功亏一篑。最后王后处死,骑士殉情。
  •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官渡之战》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官渡之战的有关内容。
  • 躲在成功背后的50个职场细节

    躲在成功背后的50个职场细节

    很多人觉得自己职场浮沉多年,已深谙职场之道,其实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那些揣在领导心里的盘算,潜伏在深处的游戏规则你未必知晓,而这些恰恰是决定你职场走向的关键。本书通过发生在经理助理爱琳娜、市场部经理郑言、市场部助理许晴、公司高层之间的故事,为你详尽解析公司的重磅秘密,职场的绝对潜规则。相信这些绝密情报会为你的职场打拼推波助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保镖

    无敌保镖

    特种之王在一次任务之后回到都市,却意外拥有了一个冰霜美女总裁老婆,不是冤家不聚头,且看兵王最终如何抱得美人归。
  • 卡门(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选)

    卡门(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选)

    梅里美是文学史上划过天空的一颗流星,短暂但是美丽,正如他的作品,虽然少,却是篇篇珠玑。《卡门(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选)》选取了他的成名作《马铁奥·法尔科内》、他的巅峰之作《卡门》,以及《古瓶恨》、《古瓶恨》、《蓝色房间》等,相信肯定不会让读者失望。
  • 异瞳

    异瞳

    一次意外,她有了一双能看见异样物体的瞳孔,能看到人的身上会出现白、灰、黑等颜色的气团,白色是气运,是运气、命数和幸福;黑色是丧气,是只有在人心充满欲望的时候入侵的心魔兽;黄色的气团是她收留的宠物宝儿。她带着宝儿将要和这些心魔兽做怎样的斗争呢?
  • 谦卑的人有福

    谦卑的人有福

    人生在世,为人处世是一生的必修课。做人是一种学问,处世是一门艺术。做何种人,如何做人?本书精选了季羡林、王蒙、蒋子龙、铁凝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带您重新认识谦虚、善良、减实、克制、礼貌等道德品质,让您学会打造良知这张行走世间的通行证。
  • 绝世媚妃

    绝世媚妃

    “恭喜尊主,神功得成……”一夜缠绵,暧昧的气息还没褪去,她的心就坠入万丈深渊,原来,她的身体只不过是他练功的引子。只因一个“凤掌得天下”的传说,她成了众皇子争夺的对象。然而,谁是真心?谁又是假意?破茧成蝶,红颜一笑,惹得狼烟四起。狼烟四起,却也只为红颜一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