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6900000010

第10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4)

两岁的壮壮到3岁的正正家玩,正正在玩着他的玩具,看到壮壮来了,赶紧找来一个塑料袋,把他玩具中的所有汽车都装进袋子里,拼命往外拉袋子。妈妈问他干吗去,他大声说:“我要到外面玩!”当时正值冬天,外面刮着猛烈的北风。正正妈妈真是哭笑不得。正正妈妈无奈地对壮壮妈妈说:“他是不想让壮壮玩他的小汽车。”

星期五是孩子的玩具分享日,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从家里带来玩具,而佳佳却把自己的玩具抱得紧紧的,嘴里说:“这是我的玩具,我从家里带来的,我的玩具凭什么要给你们玩。”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表现,他们拼命护着自己的“宝贝”,不肯与别人分享。当两个3岁的孩子在一起争抢玩具和食物的时候,双方的妈妈都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平时总跟他讲要与小朋友一起分享,怎么一点儿都不管用呢?孩子怎么这么自私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懂得分享

我们习惯把孩子不懂得分享看成是孩子的品行问题,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孩子的“自私”是将来学会分享的必经之路,他们要经过这样一个心智成长的历程,才能慢慢领悟,学会分享。

3岁左右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他们由前两年的依恋逐渐迈向独立。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建立“所有权”的概念,开始明确我、我的、我的东西。在他们心中,所有拿到他手里的东西都是“我的”,他意识不到别人也有“我的”,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和别人分享。建立分享意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要先分清哪些是“我的”,哪些不是“我的”,然后才能在一个不断反复和练习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3岁的孩子还没有掌握“借”与“还”的概念,他们不懂得“借”出去的东西还能要回来,而是很片面地以为,东西只要一旦离开自己的手,就不再属于自己了。他们拿到手的东西也自然认为是“我的”,不肯归还。所以,他们才会有努力“护卫”“我的”东西的可笑举动。只有当孩子真正确认了什么是“我的”,什么东西属于自己以后,才能逐渐意识到什么东西是别人的,然后才能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区分开。

当然,这其中也有家庭教育的因素。有些孩子在家中是独生子女,很容易养成吃“独食”的习惯,形成“一人独大”的性格。因为缺少与手足、朋友分享的机会,再加上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过度满足,都可能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不会顾及周围人的感受。孩子长大之后,很容易因遭受挫折或打击而一蹶不振。

◎对孩子表现出的分享品质表示赞赏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能以为既然是孩子自然的心理成长阶段,就可以不用培养或引导了吧?其实不然,我们应该对孩子偶尔表现出的分享品质表示赞赏和鼓励。

我们与孩子朝夕相处,在孩子的一举一动中,要善于发现孩子表现出来的分享行为,并及时表示赞赏,进行正面强化。我们要帮助孩子从一点点的分享行为发展到不断地、自发地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

比如,孩子拿着吃的递到我们嘴边,我们一定要咬一口,然后称赞孩子:“宝宝能把自己的东西给妈妈分享,真是好孩子!”当然,不只是语言赞美,我们还可以用赞许的目光、灿烂的笑脸、微笑点头等方式赞美孩子的分享行为,这些都能让孩子感受到很大的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分享动机和行为,使他们能自觉地与别人分享。

切记不要因为一块饼干、一个玩具汽车就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3岁的孩子还不懂得分享的事实,耐心等待孩子长大,再慢慢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特别提醒:

对于3岁孩子伤害最大的就是强迫孩子分享。在孩子还没有分享意识和动机的时候,我们强行拿走孩子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这样的做法会加重孩子的“自我”成分,他很可能一生都学不会与人分享了。那么,孩子就真的变成“自私”的了。

鼓励孩子利用合作而非冲突解决问题

吵吵闹闹是上帝赐予孩子们的礼物,孩子们在吵闹中长身体,长智慧。打打闹闹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之间的争吵,大多发生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

——陈鹤琴

铭铭和京京都3岁多了。一天,铭铭和京京在一起玩,他们各自用积木搭房子。可是,搭房子的积木不够多,他们谁都不能搭成一个完整的房子。为了抢积木,两个人吵了起来,继而动起手来。最后他们俩搭的房子也倒了。铭铭爸爸从书房里出来了解情况,两个人都争相告状。铭铭说:“京京抢我的房顶,还把我的房子推倒了。”京京很委屈地说:“你还抢了我的台阶呢!”他们俩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

3岁左右的孩子在一起,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XX抢我的汽车。”“XX打我。”“XX不跟我玩。”诸如此类的矛盾和冲突经常发生,让爸爸妈妈很是烦恼。爸爸妈妈心里清楚不能不带孩子和同伴交往,搞得父母的神经一刻也不敢放松。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冲突和问题

孩子之间会因为一些问题出现矛盾,常见的原因有:物品的分配不合理,比如上面的例子中铭铭和京京争夺积木,还有一些孩子是争夺图书或者其他玩具和用品;他们认为别人妨碍了自己,比如玩具被别人抢走了,别人把自己的脚踩痛了,头发被人揪疼了,座位被别人占了,等等;有些时候还是出于竞争、嫉妒或者维护荣誉,比如有的孩子看到父母抱别的孩子,他就会打他,或孩子对游戏结果不满意;出于正义感,比如有些小男孩看到好朋友被人欺负了,就为他打抱不平,等等。

孩子之间为什么经常发生一些矛盾和问题呢?这是由孩子的认知水平决定的。3岁左右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也不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又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缺乏良好沟通经验,与同伴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多半是出于好心却办了坏事,遭到误解也不会辩解。因此,彼此之间很可能随时发生一些问题和矛盾。但孩子的情绪不会因为刚才的矛盾而受到影响,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又玩在一起。

◎冷静对待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我们要冷静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如果我们的孩子和小朋友出现了问题,不要过于紧张,因为这是每个孩子都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我们要明白,这是孩子成长的一种经验积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吵吵闹闹是上帝赐予孩子们的礼物,孩子们在吵闹中长身体,长智慧。打打闹闹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之间的争吵,大多发生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

孩子之间出现问题,不但可以让孩子在冲突中学会交往,还可以帮助孩子改正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学会尊重别人、宽容和合作。

◎鼓励孩子利用合作而非冲突解决问题

大多数3岁左右的孩子,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身体攻击,一种是退缩回避。一般情况下,孩子的问题还是需要孩子自己来解决。但毕竟孩子经验有限,当孩子向我们求助的时候,我们要引导孩子正确地处理所面临的问题,帮助孩子认识到解决冲突的办法有多种,使他们懂得友好相处,彼此合作。鼓励孩子用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比如上面铭铭和京京争抢积木的例子中,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铭铭缺房顶,京京缺台阶,你们两个的房子都搭不好。这么多积木只够搭一座房子,不如你们两个……”为了引导孩子,可以适当卖个关子。两个孩子想了想,抢着说:“我们两个一起搭个大房子。”

由于是孩子自己想出的办法,他们会非常合作地去做好,当孩子搭好之后,不要忘了对他们进行表扬。

当孩子因为物品分配不满意,或者在游戏中因为太自我而造成的矛盾,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利用合作而不是冲突解决问题。比如,两个孩子因为争抢一个椅子吵起来,一个说是他先找到的,另一个说是他先找到的,两个人谁也不肯让步。这时候,父母就可以告诉孩子:可以玩“剪子、包袱、锤”来决定谁坐这把椅子。孩子对这样的友好合作的方式很满意,即使输掉的一方也会心甘情愿地认输,去找别的椅子坐。

三四岁的幼儿开始具有初步的对社会规则、行为规范的认识,能做最直接、最简单的道德判断。喜欢与人交往,有了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的愿望,对父母有着很强烈的情感依恋。

特别提醒:

3岁的孩子喜欢与人交往,有了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活动的愿望。但当孩子之间出现问题,我们不要武断地判断谁对谁错,也不要以为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就是品行不好。我们要教给孩子用合作的方式而不是用冲突解决问题。

孩子之间的矛盾由他们自己去解决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也是孩子体现自立能力的重要内容。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利用处理人际矛盾来锻炼孩子的自立自主意识,所以经常会看到,两个小孩子争一个玩具的时候,妈妈们急忙跑过来,劝这个拉那个,把矛盾平息下来;孩子和伙伴闹别扭了,撅着嘴回家了,妈妈赶紧领着孩子去找小伙伴做工作,调和矛盾,看着两个孩子握手言和,才放心回家。

——东子《玩到5岁学啥都不晚》

我们很多做父母的以为替孩子解决一切问题是自己应负的责任,还有的父母会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而找老师、找园长告状,或是自己的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了就找对方的家长理论,生怕孩子吃亏,全权代理孩子的成长。

我见过这样一个场面:夏天的晚上,人们在楼下乘凉,一个三四岁的男孩不知道什么原因打了一下比他小一点儿的男孩,孩子的奶奶不干了,上去就打了打人的孩子一下,结果,打人的孩子的奶奶赶了过来,两个奶奶便大吵了一顿。

前些日子看到这样一则报道:

有一个姓宋的男孩,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上面有6个姐姐。他是在父母和姐姐们的宠爱呵护下长大的。小时候,每次他与同伴发生矛盾,父母都会想办法替他“摆平”,不让他受半点儿委屈。父母全权处理他和别人的纷争,让他养成了爱告状的坏习惯。一有问题,他就哭着回家找父母帮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有了父母能帮他解决一切困难的观念。他变得专横跋扈、不可一世、自私自利,小朋友都不愿和他玩,他很孤独苦闷,但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他用挑剔、苛责别人来维护他脆弱的自尊心。他动不动就对人发脾气,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到了青春期,他怪异的行为受到同学的非议,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他被孤立在团体之外。最终,这个被父母宠坏的男孩离家出走了。

◎父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危害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代替孩子解决问题,一味地保护、偏袒孩子,最终伤害的是孩子自己。姓宋的男孩的悲剧不能不令我们反思,在幼儿时期,他本来可以通过和伙伴之间的冲突来学习如何与人交往。但是父母剥夺了他成长的机会,以至于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更不能在与人交往中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关系,没学会谦虚合作,最终导致了人格的扭曲。

如果孩子之间只要一发生冲突,父母就去干涉,就会剥夺他们自己探索、自我学习的权利,更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依赖,什么事情都要父母替他们去解决,一有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父母。但我们不能帮孩子解决一切问题。所以,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是退缩、怯懦、自卑、承受能力差,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说,成长是孩子的事情,父母是代替不了的。

◎正确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

同类推荐
  • 魔方步步高(超级智商训练营)

    魔方步步高(超级智商训练营)

    本书注重对阅读技巧的培养,体现了英语学习中的大阅读观。书中设计了“读能诊断”、“阅读指南”、“难篇精练”、“难题精练”、“阅读欣赏”、“拓展任务”六个模块。其中“读能诊断”、“拓展任务”栏目设置了主观试题,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阅读指南”栏目具体全面剖析了阅读及应试的技巧。
  • 面具与火焰(魔力校园)

    面具与火焰(魔力校园)

    在一只黑猫的带领下,安小小在学校的树洞里得到了一只神奇的面具,面具令她能够听到别人的心声。而她的同桌丁翘楚却发现自己能够操控火焰。原来丁翘楚的真实身份是妖魔混血儿!城市里连续发生了好几起纵火案。丁翘楚和安小小配合无间,找到了真凶。为了救安小小,丁翘楚爆发了妖力,手心出现了火龙!
  • 宇宙环游(走进科学)

    宇宙环游(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胡桃夹子

    胡桃夹子

    故事讲述七岁小姑娘玛利发高烧时梦见归她保护的一个咬核桃小人(胡桃夹子)和老鼠打架。后来她听了教父讲的故事,认定咬核桃小人就是教父的侄子小朵谢梅。在幻梦中,她与小朵谢梅同游有着蜜饯牧场、橘子水河、香甜蛋糕新村的小娃娃王国,然而她美丽的想象却被大人们斥为胡说八道……
  • 谁绑架了波斯猫

    谁绑架了波斯猫

    原来,是神探小鹰校园幽默推理小说系列丛书之一。丽丽突然失踪了,同时,一封信从天而降:如果你不在三天内将40320元打到指定的账号上,一天,丽丽就会被扔进江里。《神秘的亡灵日记》的故事内容如下:波斯猫丽丽是富婆王老太的心肝宝贝,丽丽是被人绑架了!谁是绑架者?为什么他要的钱数是40320元?不看完这本书,你是不会猜出答案的,本书是由董恒波编著的《神秘的亡灵日记》,快来挑战一下你的侦探智商指数有多高吧!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盛唐红颜:长孙无垢传

    盛唐红颜:长孙无垢传

    现代女子林微微高中毕业之后的某天,在家中一朝穿越成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五岁多的宝贝女儿长孙无垢;将军爹爹的宠爱让她无忧无虑的生活,当爹爹战死之后,却因着她的缘故娘亲和嫡亲哥哥都被同父异母的大哥赶出府门,却意外遇见了长得与隔壁班校草酷似的灰衣书生;她亲历了历史著名的玄武门之战,并且这场兄弟之间的夺嫡居然是为了她;她从古灵精怪,到贤良淑德俱佳,成了满朝文武,世间众人敬服的贤德表率的传奇故事。盛唐红颜长孙无垢,贤德冠三宫,恩宠覆六殿;一身宠,满门荣,名留青史,一代文德顺圣贤后长孙氏。
  • 调侃年代

    调侃年代

    本书精选作者的三篇小说力作:闻酒识女人、调侃年代、春夏之后。作者用饱含真诚的笔墨游走于人间百态,畅谈了女人与红酒的点点滴滴,酣畅地叙述了毕业后的苦辣酸甜,虔敬地探讨了生命的真谛。
  • 当你途径我的盛放: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

    当你途径我的盛放: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

    这是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也是每一个向往自由的人都应该阅读的文字。它是来自人和自然互赠性情的心灵之歌。书中收录多多诗作60余首,随笔40多篇,另有作者行脚途中若干摄影作品。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编订的。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隽永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味。
  • 好女十八嫁

    好女十八嫁

    那啥,把书名想歪的人统统面壁去……捂脸……偶只是说好女十八了,好嫁了而已……老爹是大侠,叔叔是高手,听来这个家世不错啊!可等等,为啥这一家子个个都这么面黄肌瘦?什么,家里连锅都揭不开了?怒啊,既然当大侠如此没钱途,何不做个小地主?且看史上最有潜质的一代未来侠女如何发愤图强,誓奔小康!
  •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蒙古族英雄史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