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100000017

第17章

江南,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西晋永嘉年间,琅邪王司马睿,在大族王氏王导家族的护卫下,南渡江南。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王导等人的拥护下即皇帝位,自此,东晋开始偏安江南。

在司马睿在位时期,因为大量中原豪门大族纷纷为了避难南下,使得江南的豪门势力一下子膨胀了起来。从司马睿开始称帝起,豪门大族就成了朝廷立足的基础,尤其是以王导、王敦为首的王氏,更是把持了朝政,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

被人分享权力,是大部分尝受过权力滋味的人,最不愿意忍受的,司马睿开始启用刘隗,以制衡王家。永昌元年(322)王敦以诛刘隗为名自武昌发兵东下。其党羽江东世族沈充也起兵响应。叛兵攻陷建康,杀戴渊等人。刘隗北逃,投石勒。司马睿病死。晋太子司马绍即位。随后,王敦移镇姑熟,自任扬州牧,开始遥控朝政。从此,东晋开始了强将手握重兵在外,外戚专擅朝政于内的惯例。

建康城北,长江水从这里打了个弯,又拐过京口,绵延流向了大海口。自晋室建都建康后,这段江水,就成了名门望族观景赏色之处。白天,江中是熙熙攘攘的货船来回驶过,而偏静的地方,则是各式各样的画船泊在那里,高贵的却无所事事的贵族们,在拥护下,扬扇赞美着江色。或有三四友人,围坐在几案边,举酒清谈。到了夜晚,来往的货船基本不见了动静,只有一些灯火通明的画船,似乎不知疲倦的嬉笑于江边。

光禄大夫蔡谟站在船边,了望着江北默默不语,那里,有他的故乡,人老了,都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愿望,而现在,他只能隔江了望着家乡。蔡谟,字道明,开封兰考人。晋成帝咸和三年(328),苏峻发动叛乱,蔡参与平叛,遂迁任太常,赐爵洛阳男。后拜征北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永和初,拜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蔡谟站了一会儿,这才转身回来,跪坐在一个几案后,举起酒杯,笑道:“令则见笑了,老夫年老将死,怀望故土而已。”

对面几案后北中郎将荀羡举杯相应:“蔡公不须如此,此人之常情尔。”

荀羡,字令则,颍川郡颍阴人。

蔡谟叹了口气,道:“北望中原,心有感触。离家已经几十载了,只怕我这老骨头要埋在他乡了。”

荀羡急忙安慰道:“蔡公放宽些心,如今朝廷以殷公都督五州军事,广开屯田,恢复中原指日可待,蔡公必定可以复见乡土。”

蔡谟苦笑着拂了拂胡须,摇摇头道:“令则何必用此话安慰老夫。你我皆知此事凶多吉少,殷公虽然声望颇高,但是以前没有经历过战阵,如今匆促都督军事北伐,只怕难遂朝廷之愿。”

荀羡沉默了一下,然后道:“蔡公虽然说的有道理,但如今北方混乱,如若西边趁机邀功,朝廷也是担心无法控制,所以北伐势在必行。殷公名重朝野,想必不会让朝廷失望。”,西边,握有重兵的桓温,早已经成了朝廷的最担忧的将领。

蔡谟苦笑着摇摇头没有再说话。两人默默的举杯饮酒,忽然一个仆人走了过来,垂手禀道:“家主,桓荆州派人送书信到。”,然后从袖中取出了一封书信,走进,恭敬的递了上来。

蔡谟接过书信,拆开,见上面道:[北方大乱,此收复中州北伐之机也。然殷浩者,重清谈搏名望,轻军事领重任,此朝廷福耶士民福耶?蔡公天下智者,素有深略远见,何不以忠言上谏朝廷,以救军民。温虽不才,然久历征伐,愿亲率一师,北复中原,解朝廷之忧。桓温敬上。]

蔡谟叹了口气,看着书信发怔。桓温坐镇荆州,手握重兵,前不久又领兵灭了李汉,功绩有目共睹,可以说是朝廷的栋梁。可是,朝中大臣们却十分担心桓温势力过大,成为割据诸侯,无法控制,所以处处想法压制。当初朝廷商议是否重用桓温时,刘曾说过:[让桓温镇守荆州,一定可以可以使西边安定的,但,只恐怕将来难以控制他了。]。即使是蔡谟自己,也和大多数朝臣一样,对桓温怀着深深的戒心。

荀羡看着发怔的蔡谟,没敢说话,只好举着酒杯细细的抿着酒。

蔡谟沉思了一会,这才苦笑着转过头来,看到荀羡的摸样,笑了一下,把书信递给了荀羡:“令则看看吧。”

荀羡接过书信,看了一遍,然后递还给蔡谟,道:“桓温坐镇荆州,手握重兵,威震朝廷。倘若此次由他督兵北伐,一旦成功,只怕朝廷复有王敦之事。蔡公切不可答应此事。”

蔡谟苦笑着点点头:“老夫知道。只是担忧殷公如果失利,只怕朝廷再无借重之人,到那时,王敦之事不可避免了。”

荀羡拱手道:“朝廷多次下诏拜蔡公为司徒,蔡公何不应诏就职,以壮朝廷之威,也可防祸事发生?”

蔡谟摇摇头:“皇帝年幼,大臣名士太多,都不喜欢管理政务。作什么事情要有自知之明,老夫自知内无强朝廷之力,外无制大将之法,到最后,只怕落个声名狼棘,后悔晚亦。”

荀羡默默不语。

远处,偶尔漂过几叶小舟,有的舟头立着几个飘飘然如神仙的潇洒身影,那是一些名士出游常见的行装。

第二天,蔡谟上表,以有病为借口,请求致休。

丞相府,位于建康南城,一条小溪靠着假山流过,小溪旁边,坐落着一个凉亭。凉亭内,会稽王司马昱斜卧在一张胡床上,身旁伺立着五个婢女,一个婢女手中端着的盘中盛着茶杯,和一汤勺白石散;一个婢女手中端着一盆清水;一个婢女捧了一条绢巾;一个婢女端着一个痰盂。

司马昱伸了一下手,端着茶杯的婢女走近胡床,跪下,双手把木盘恭敬的举了起来。一个空手的婢女急忙走过来,轻轻拿起汤勺把白石散送入司马昱的口中,然后放下汤勺,端起一个茶杯,用茶杯盖拂了拂茶叶,送到了司马昱手中。司马昱接过茶杯,用茶水把白石散送下。那婢女接过茶杯放入木盘,然后又从木盘中端起另一个茶杯,揭去茶杯盖,送到司马昱手中。这时,端着痰盂的婢女急忙走过来,跪在胡床的另侧面。司马昱用茶水涑涑口,然后吐入了痰盂。立着的婢女接过茶杯放入木盘,端木盘的婢女和端痰盂的婢女这才站起来退到了一边。端着清水的婢女和捧着绢巾的婢女急忙走近,跪在侧面,司马昱在盆中清洗了下手,用绢巾擦擦,然后把眼闭上了。除了一直伺候的那个婢女退到了亭子边外,其他婢女都退下去处理手中的物件去了。

很快,司马昱的神色舒展开来,接着又露出了兴奋的神色,本来搭在腹上的双手,悄然滑落在了两边。片刻,神色又恢复了正常,司马昱吁了口气,这才挣开了眼。当时东晋名士很多都喜欢服用白石散,因为它能让人有飘飘欲仙的感觉,正符合出世的信念。

早就等候在旁的一个仆人见状,急忙走近,跪下垂首禀道:“殿下,殷都督送书到。”,从袖里取出一封书信递上。等司马昱接过了书信,仆人又道:“殿下,枋头苻健的使者在府外等候召见。”

司马昱听到苻健这两个字,眉毛皱了一下,接着拆开了书信,上面道:[殿下永福。氐酋蒲洪称三秦王、大单于,已非朝廷可用。今洪已死,传位于子健,氐酋反复如此,实为可恨。然北伐大事,不可废也,朝廷可善加抚慰,借彼之力,以助大事。赵胡冉闵,祖晋人也,多曾诛戮胡人,使北方大乱,方使朝廷有北伐之机,今投朝廷,益重加封赏,令其内乱,浩当提虎狼之师,收复中州,以解朝廷西面之忧。]

司马昱脸色舒展开来,轻轻的拂了拂胡须,点点头:“让苻健的使者进来吧。”

仆人叩了下头,然后站起来下去了。

司马昱坐起来,招了招手,一个回来伺候的婢女急忙上来,仔细的为司马昱整理了下衣服,另一个婢女上来,恭敬的递上一柄蒲扇。

苻健的叔叔苻安跟着仆人到了凉亭外,悄悄的抬头看去,见亭中胡床上,端坐着一个俊美的男子,身穿白色丝衣,右手拿着一柄蒲扇,身旁伺立着两名彩衣的婢女。望去,气质高雅,犹如世外神仙中人。

苻安急忙近前跪下,伏地行了大礼,然后恭敬的道:“罪人符洪使者苻安,拜见丞相。”

司马昱摇了摇蒲扇,问:“朝廷一向对你们不薄,你们氐人为何反叛朝廷?”

苻安急忙叩头有声,然后不顾出血的额头,回道:“丞相明查,氐人焉敢反叛朝廷,这都是那麻秋蛊惑我家家主,我家家主本想禀明朝廷,等候朝廷之命,不料那麻秋看到离间的计策没有成功,竟然下毒杀害了我家家主,如今我家公子已经斩杀了叛贼麻秋,特派罪人苻安前来领罪,等候朝廷诏命。”

司马昱顿了下,然后摇摇蒲扇,道:“原来是这样。”

苻安忙伏头回道:“丞相明见,氐人一向忠于朝廷,如今中州已有内乱的征兆,我们氐人愿意为前驱,为朝廷扫清北方效犬马之劳。”

这话刚好说在了司马昱的心里,他左手拂了拂胡须,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你们氐人真的愿意为朝廷出力,帮助朝廷收复中州?”

苻安叩头道:“我家公子已经带领族人在枋头把今年的种子种下,怎么敢不帮助朝廷收复中州呢,如果不忠心于朝廷,岂不是自绝生路?请丞相放心。我家公子为了请罪,特派罪人带了薄礼,呈送丞相。”

司马昱放下了心,点点头:“只要你们氐人忠于朝廷,朝廷也不会薄待你们。你先下去吧。”

多日后,朝廷大臣争议此时北伐是否已经错过了时机,司马昱于是称氐人已经请罪,准备帮助朝廷收复中州,正是最好的时机。于是大臣们不再多嘴了。不过,大臣们认为,氐人反复,不可全信,这个时候应该重封新投靠朝廷的冉闵,以便牵制。于是朝廷下诏,以秘书少监郑 宝为使,奉诏书封冉闵为魏公、征北将军,都督冀、幽军事。以少府少监朱哙为使,奉诏封苻健为镇北将军、济阳郡公。

同类推荐
  • 爆笑中国史

    爆笑中国史

    一本让你笑破肚皮的书,网络红人麻辣解读中国历史上哪些传奇的事儿!
  • 明史演义

    明史演义

    明太祖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即驱逐元帝,勉强支持了数十百年终弄到一败涂地,把明祖创造经营的……,其问如何兴,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统有段极大的原因。但总属普通说法,不能便作代兴衰的确证。明代由兴而衰由盛而亡,却蹈着元朝五大覆辙:第一弊是骨肉相残,第二弊是权阉迭起,第三弊是奸贼横行,第四弊是宫闱恃宠第五弊是流寇殃民。先贤有言:“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国必兴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国必衰亡。此外还有国内的党争,统一华夏,嗣后传世十二,凡十七帝历二百七十有六年,国外的强敌,胶胶扰扰,愈乱愈炽,这句话虽是古今至言,明朝的系统是汉族为主
  •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吕氏外戚

    吕氏外戚

    秦旭“不小心”“非礼”了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的父亲叫吕布!!于是秦旭悲催了!各种摧残各种恨啊!既然逃不出这魔掌!为了自己的小命!为了身后的一大家子!那就玩命的搀和吧!于是……刘大耳朵、人妻曹和孙绿眼,你们要倒霉了……
  • 颠倒鸳鸯

    颠倒鸳鸯

    林翔,一个形象设计师,坐在飞机上,突然天气发生异象,穿越时空来到古代,竟然掉到了烟花巷,被迫男扮女装,还竟然有人看不出他男的,以为他是女的,喜欢上“她”。林翔不知道招惹谁了,莫名其妙的被追杀~!“你们认错人了”林翔心里那个冤啊~!竟然有两个林翔~!
热门推荐
  • 霸道皇子刁蛮妃

    霸道皇子刁蛮妃

    顺势将手中的金冠戴到头上,这样也能穿越?洛瞳瞳,影院新生,第一次进组拍戏便华丽丽穿越到了千年以前的夏朝。她,震国大将军洛文的宝贝独女,自小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刁蛮可爱。他,夏朝二皇子,宇文夜,风流倜傥,逍遥不羁。他,夏朝大皇子,宇文晨,样貌绝美,冷若冰霜。他,夏朝首富冷明澈少主。当他遇上她,她又遇上他,故事就这样再一次重演。只是这次,结局不再重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终极御妖师

    终极御妖师

    凶狠残暴的千年蛇妖,神秘莫测的九尾妖狐;巨角神牛,金翅大鹏,火眼狻猊,深海巨蛟。这些你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洪荒大妖都生活在我们的都市之中,和你每天遇而不见。直到那个有着神秘能力的少年的出现。异能不算逆天,恰恰够用,纵横都市,唯我独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空间有精灵

    重生空间有精灵

    知名设计师叶慧是最忠实的唯物主义者,可是无意中救了下界历劫的仙人,叶慧的世界观被彻底颠覆--她重生了!而且还得到了仙人所赠的上古仙坠,从此随身携带空间。虽然重生后的人生并不如意,但是有了随身空间,也给了她许多便利!青梅竹马的男朋友,与生俱来的技术与天赋,看她成就重生之后的辉煌人生!
  •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是一本随笔集,按照余秋雨先生走出的路子,和评论家将之视为标杆的尺度丈量,有不少文章可以归结为历史文化散文。 汇总完该书,一向不愿算账的我居然拨拉了一回心中的算盘。入选进来的作品全是近15年写下的,而自以为还耐读的篇章多是近七八年的收获。算起来自己走进写作的天地已有30年了。可是其间有半数时光都没涉足这个领域。而进入这个领域后又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近乎练笔。由此看出,历史文化散文还真不是轻易就能摆弄成的。我有些胆大了。
  • 爆笑囧穿:贪财小蛮女驾到

    爆笑囧穿:贪财小蛮女驾到

    他嚣张:你注定是我的,遇上腹黑的他。众多皇子,一辈子别想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她冷哼:本小姐只喜欢钱,争权争势争皇位,他表面云淡风轻,对你没兴趣,不幸穿越到古代,尔虞我诈,一边玩去!,与世无争。实际上却心狠手辣,她刁蛮,精灵古怪,诡计多端
  • 紫苏求仙记

    紫苏求仙记

    疼痛之后的新生还未曾欣喜多久,偌大的宗族分崩离析。一个人在这条路上磕磕绊绊,是棋子也是被培养的棋手。传承者们相互比拼厮杀,谁会成为最后的继承者?在不同的世界行于不同的路上,骤然相见时却是刀锋相向……缘聚缘散,她的羁绊总是偏向短暂,当她走到尽头的时候也是无人相伴的吧?-----------------注:本文不是快节奏的故事哟~!
  • 初唐第一猛将

    初唐第一猛将

    我愿以手中七尺长枪,荡尽天下……李恪,已经是封无可封,李治改封李恪为逍遥王并且世袭罔替,他麾下的部队为忠勇护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