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7200000004

第4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 (1)

礼品备齐还不能出发,想见书记、省长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须事先与他们的秘书预约,不然枉跑一趟省城是常有的事。

董作为要调走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几乎到了真的地步。

高天泽每天接到这样那样的核实电话不少,多是董作为的朋友打来的。高天泽说没有这个事,对方说无风不起浪,要他提醒董作为不要掉以轻心。他想跟董作为核实,又怕董作为批评他捕风捉影,正在为难时董作为叫他弄几斤茶叶,说要上省城。

高天泽立即打电话到桂花茶场。场长说今年的春天比往年来得晚,气温也比往年低几度,新茶出的慢,几百亩茶园只摘了四斤茶叶……县长拿走一斤,还剩下三斤。

正好够用!高天泽心想:书记、省长、人大主任各一斤。

董作为批评他不该自己瞧不起自己。他一头雾水,不明白领导的意思。

董作为问:“秘书及其他人不配喝茶?”

高天泽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董书记的意思是还要给领导的秘书、司机、警卫员一人搞一点。这些人跟领导鞍前马后也够辛苦的,不说跟领导平起平坐,也应该意思意思。

减半,他们一个人半斤别的茶叶,加上领导的三斤,一共四斤半。

礼品备齐还不能出发,想见书记、省长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须事先与他们的秘书预约,不然枉跑一趟省城是常有的事。

董作为经常交代高天泽,要主动同省长、书记的秘书搞好关系,要他跟司机小丁学习,说小丁就会搞关系,与省长、书记的司机是铁杆子。

高天泽曾想讨教几招,可小丁卖关子不说。其实他知道,无非就是带这些哥们去舞厅泡小姐。这个办法对司机管用,对秘书不见得奏效。

小丁把小车开到省委大院。

董作为和高天泽下车。走近大门,高天泽向武警战士亮明身份后,放行。

邓中康在办公室等他。

董作为进去后,高天泽就留在秘书办公室。石秘书给邓中康当了五年秘书,是邓中康在西北当省长时的秘书。

秘书是各为其主,主人关系好秘书之间来往就亲切。

邓中康不喜欢董作为已是公开的秘密,原因并不全是因为他是前任省委书记的人,而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邓中康身边有不少人总爱议论董作为,说他是全省地市州委书记中能力水平最差的一个,加之南集地区是全省最落后的地区,一直引起不了省委的重视。

董作为知道邓中康不喜欢他,想改善关系,努力过多次,怎奈邓中康对他依然不感冒。他俩在一起谈话一般不会超过十分钟,谈完工作之后就无话可讲。

其实最能交流感情的,是工作之外的话题,如家庭、爱好、对国际国内大事的评价等都是最好的话题,怎奈话不投机半句多。

正因为有这层关系,高天泽跟石秘书的聊天也很吃力,客套过后便出现冷场。高天泽想活跃气氛,于是故意扯一些闲话,怎奈对方不接招。没办法,高天泽把茶叶交给石秘书后便回到车上等候。

他的屁股还没有坐热,董作为就上了车。人还没有坐稳他就催小丁快走。他说这种地方是是非之地,其他省委领导见你找书记不找他会有意见,最好的办法就是偷偷地来偷偷地走……

高天泽不明白,地委书记找省委书记是最正常不过的事,用不着偷偷摸摸像是做小偷一样的怕被人发现呀?

董作为上车后很高兴,话立即多起来。他有个习惯,人高兴话就多,不高兴就闷在车里扎葫芦。

邓中康刚才明确地告诉他,继续留在南集当书记。

任务完成、目的达到,董作为轻松一大截,接下来,便是应付。

在江山仁办公室,董作为没有说其他话,只申明特意来看省长,顺便请省长品尝南集新茶。

江山仁说他小气,每次送礼就是茶叶,难道南集再也没有其他好东西。

他知道领导是在间接批评他。

南集这几年工业没有上新项目,农业产品又单一,还是个典型的农业地区。按常理讲,工业落后农业应该胜人一筹,可南集却是一样落后……

董作为把重头戏放在后头。

每次到省城,最后一站就是王嘉驹家。来的多了,王嘉驹的保姆、公务员及亲戚都跟他很熟,彼此间也很随便。

“怎么样老董?”王嘉驹总爱这样称呼他。

董作为在王嘉驹印象中是个老实人,是一名老实的农村基层干部。

二十年前他们就很熟,王嘉驹到董作为任职的县搞调查研究,董作为代表县委陪同王嘉驹在农村调查了十五天,彼此间留下很好的印象。那时董作为是县委副书记,也不知道王嘉驹会有发展。君子之交淡如水,他们之间没有掺杂丝毫功利色彩。

调查结束后不久,王嘉驹当上了省委书记,再到董作为所在的县。此时的他已忘记了董作为的名字,只知道他的相貌特征。县委书记告诉他,这人叫董作为,在中央农业干部管理学院深造。

董作为是在大专毕业后,才知道王嘉驹已经当上了省委书记的,并且得知书记一直没有忘记他,心里很是兴奋,可他不敢轻易登门拜访,怕人家议论他跟省委书记攀关系。

田淑琴知道这层关系后,威逼董作为去找王嘉驹。

那时候的董作为的确很老实,怕见大官。

恰好王嘉驹再一次来县里搞调查研究,田淑琴见丈夫还是不愿找王嘉驹,便李代桃僵单刀赴会。

王嘉驹接见了她。

田淑琴把董作为的情况向王嘉驹作了汇报。董作为当了十几年县委副书记,大专毕业没有一点长进……她来得正是时候,全党重视文凭。

王嘉驹让董作为来见他。

董作为来了,老朋友相见,王嘉驹很高兴,问董作为愿不愿意到省委办公厅工作,要是愿意就到办公厅当处长。

去省城?董作为没有想过,更怕的是适应不了城里人的生活。

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

王嘉驹笑了,四年多时间许多东西都在改变,唯有对方的性格仍然是老样子。认识一个人不容易,了解一个人更不容易,王嘉驹对董作为的了解又深刻地进了一步。他认为董作为诚实可靠,可以委以重任。

王嘉驹回省城不久,董作为便当上了县委书记,三年后升任南集地委副书记,再三年升任南集地委书记。

他这几年的经历印证了一句古话——十年不鸣,一鸣惊人。

当上地委书记后,董作为的眼界豁然开朗起来,昔日土包子形象荡然无存,唯有改不了的乡音在提示旁人——他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干部。

在王嘉驹眼里,董作为再怎么变也是昔日那个诚实可爱的董作为。

随着年龄的增大,王嘉驹越来越留恋友情。当了十几年省委书记,年年高朋满座;离开书记岗位方晓人情冷暖。这是一个很世俗的社会,有利就来图,无利就避让,只有董作为还是老样子。

董作为把刚才见到书记、省长的情况向老书记作了汇报,并把社会上的传言和自己的忧虑和盘托出。

工作上的事王嘉驹不愿多讲,特别是有关人事变动方面的事更不愿多讲,原因很简单:一是他知道的情况不多,干部问题、人事问题都是省委职权范围内的事,他们人大只管省政府各个厅厅长的任命,并且这些厅长的名字也是由省委定下来后交人大通过,人大只是履行一下法律手续,一般情况都能通过,只有少数个别人落选;二是党的纪律不允许,党内没有公开的事他不能透露,违反原则的事他不干,他明知道邓中康想动董作为,但他就是不能说出口。听董作为刚才的口气,似乎邓中康改变主意了,他不知道邓中康肚里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邓中康亲口告诉他要调董作为到统战部的,现在突然改变了主意,难道是邓中康听了他的话?

老书记的猜测完全准确。

邓中康的确是听了他的意见才决定暂时不动董作为的。邓中康认为,王嘉驹的话很有道理,农贸市场倒塌,董作为的儿子垄断建筑市场,在这些问题上董作为有多少责任?在问题没有搞清楚之前动人不妥,不说董作为本人不服,常委其他同志也可能有想法。只有证据确凿、事实清楚,才有说服力。

邓中康与江山仁商量后,决定先派检查组,等问题搞清楚后再作决定……

“有些事你要靠自己把握,我老了,也帮不上你的忙。”王嘉驹指着座位请对方坐下,“你儿子搞建筑不要太霸道了,让出一部分市场给其他人,可以分散大家的目光。”

董作为连连称是,他更想向老书记解释他儿子并没有垄断建筑市场。

王嘉驹却把话题岔开:“走,最近搞了一盆赤楠树桩,去看看?”

搞盆景是他们共同的爱好。

王嘉驹的前后院都有一个大草坪,四周摆满盆景。这既是老书记的锻炼场地,也是他的艺术长廊。

两人来到赤楠盆景旁。

“好!”董作为扫了一眼就叫好。不是恭维话,这么大的赤楠树蔸他还是第一次见。虽说南集盛产赤楠,可是能见到这么大的赤楠还是第一次。

谈起盆景,两人可谓是棋逢对手。

不过董作为今日还有事,不想多谈,得找一个合适话题退出谈话……

恰好司机小丁拿着电话过来:“董书记,潘大姐找您。”

当着老书记的面董作为不便接电话,他让小丁告诉对方他马上就到。

王嘉驹谈兴正浓,不想董作为离开,便问:“谁的电话?”

这下可把董作为问住了。稍停片刻他说:“一个朋友……有公事找我。”

这个潘大姐名叫潘露霞,是董作为当县委书记时的一名机要员。前几年下海到省城做生意,发了一点小财,现在与人合伙搞房地产开发。

董作为每次到省城来,除了王嘉驹家必去之外,再就是潘露霞那里。

车子开到望江饭店。

潘露霞一行人在大厅等候。落座后,潘露霞一一作了介绍,董作为一一和他们握手。

“小高,把我的名片发给大家。”董作为提示高天泽。

发去一摞名片又收回一摞名片。

高天泽已经习惯同这些商人打交道。确切地说,眼前的商人是半官半商,不信请看酒桌上的话题,三句不离政治——某某中央领导的儿子是他们的哥们,某某省长请他们吃饭,某某部长约他们打高尔夫球,信不信由你。

董作为的意见是,不能不信,不能全信,当成“参考消息”就好。

凡是商人请客高天泽就吃不饱。特别是吃海鲜,看似一大堆,吃起来只有一丁点,结起帐来却是好几千……吃惯家常菜的人不愿吃怪菜。

董作为却说,吃不惯要学会吃,吃了几次就想吃,这是他的经验。

小丁也是一样,对吃不感兴趣,对烟有兴趣。他爱抽烟,要是主人派几包“中华”比吃什么都满足。

酒足饭饱后商人们纷纷告辞。

董作为叫高天泽和小丁自由活动,他还有事要跟潘露霞商量。

高天泽不敢走远,怕董作为突然找他。这种事经常发生,所以,他干脆回到车上休息。

小丁问高天泽知不知道“老板”在干什么。背后他爱称董作为为老板。

高天泽当然知道,但是秘书的职责有一条:不该知道的事就不要打听。

还是不知道为好。

听到喇叭叫,田淑琴知道丈夫回来了。

果然是董作为。

她把丈夫让进屋,吩咐保姆三儿上水果。

董作为喜欢吃水果,是因为听医生讲水果对身体百利无一害。

从小他就吃惯了生红苕,现在改吃水果,多少有些不适应,总觉得水果是小孩吃的东西,吃饭才是最大的营养。

田淑琴常责怪他不爱惜生命,督促他按医生的话去做。

爱妻的美意不能辜负,他开始慢慢尝试,不久竟上瘾了,到了宁可不吃饭也要吃水果的地步,发展到后来,国产水果不吃专吃国外水果。

现在他坚信:水果可以养人。

田淑琴安排好丈夫的饮食,又上麻将桌。她一生就这么一点爱好,没人敢干涉。

董作为也鼓励她,因为只有她上桌,他才能安静。

牌友等得不耐烦,却从不敢露出不耐烦的嘴脸。这些陪她打牌的人都是有求于她的人。

严格地讲,她们的牌打得不大,每场下地输赢只有一两百元。可田淑琴怕输,输了一两百元就心疼。

董作为劝她不要心疼,现在一两百元买不来快乐。

同类推荐
  • 小五义

    小五义

    《小五义》的全称为《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共一百二十四回。书中以襄阳王赵珏因抱恨前仇,招兵买马,阴谋造反,天子旨准钦差颜按院大人奉旨查办为主线,主要讲了各路英豪纷纷效忠为民,弘扬正义的事迹。其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侠义豪情种种,皆在其中。另外人物形象塑造生动,跃然纸上,让人对豪强劣绅憎恨的同时,也对英雄豪杰的行为肃然起敬。此书在民间广为流传,也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 机器人时代

    机器人时代

    当有一天,满大街上行走的不再是单纯的人类和动物,还出现了机器人,那会发生些什么呢?
  • 冷酷杀手

    冷酷杀手

    本书是一部反映当代人精神疾患的推理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林海燕,是一个年轻美丽、正直上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女医生。但由于遭遇神秘玫瑰花,使她被列入某个案件的嫌疑人之中。为此,她只能身不由已地成为受命运摆布的木偶,成为渴望听到正义的声音、良知的证词的阶下囚。这便是《冷酷杀手》,对个人与社会间关系所做的发现与阐释
  • 一场游戏一场梦(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场游戏一场梦(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本书包括跳动的涟漪,岁月如诗,爱在心灵深处,真爱无疆,温馨的亲情,爱的世界,生命中的那些感动。
  • 早年的雪

    早年的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抱怨不如感恩

    抱怨不如感恩

    世界500强企业首选的职业精神培训工具书!与其抱怨,不如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感恩,才能不断创造卓越。关闭抱怨“工厂”,开启感恩“花园”。只要我们抛弃抱怨,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工作,就一定会让自己的世界发生质的改观,从而开创非凡的业绩!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
  • 穿越辅佐至尊红颜:绝代小才女(全文完结)

    穿越辅佐至尊红颜:绝代小才女(全文完结)

    某燕友情推荐:http://m.pgsk.com/a/39949/《长门殿(网络版)》文/古晶后妈古晶,无数帅哥奉送。http://m.pgsk.com/a/44866/《初唐挽歌》文/龙胆花http://m.pgsk.com/a/31076/《三生石上旧精魂》文/龙胆花http://m.pgsk.com/a/26400/清梦(清宫文)》文/龙胆花《清梦》及《三生》是八爷党的文文,燕子是死忠八爷党,这个链接一定要做。《初唐》是龙胆花姐姐新作,自然要顶。
  •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历史纪实散文,用纪实的手法记述了贵州清代明贤高廷瑶和他的后裔高以庄、高以廉、高培谷、高可亭、高言善、高言志等人生平事迹。
  • 出语惊人

    出语惊人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先有故事,后有智慧”。智慧故事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故事,是通往智慧殿堂的使者,引领我们透过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引领你走向人生的辉煌。故事,是连缀智慧的闪亮珠玑,折射出哲人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你的人生成功之旅。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娘子难为:夫君太腹黑

    娘子难为:夫君太腹黑

    虫子新文:高门弃妇点击试阅:【傻少爷的爱妻养成记】穿越小媳妇,傻子小夫郎,虎视眈眈叔叔伯伯一群狼,谁是真傻,谁是真狼,还请各位看官往下看来……白家五位少爷,个个纠缠难应付!冷酷威严大少爷,一肚子坏水二少爷,疯癫美人四少爷,鲁莽笨拙六少爷。还有那不知真傻还是假痴的七少爷,个个虎视眈眈,叫她辛苦抵挡。白家女人也叫她头疼,无意争斗,却又不得不斗……众人皆以为她贪恋白家权势,却不知……她想要的,不过是一片真情罢了。穿越成小媳妇,落得一个痴傻郎,只是每每出现危机总能无形化解,真的是机缘巧合,还是真心所为?【这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文,不要吝惜你的轻轻一点,点开之后,你便会发现一篇不一般的种田,宅斗文……】白逸飞:筱苒,你这姑娘聪明,身在我们白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然清楚,而且……莫要将你的那些小聪明使在不该使的地方。莫筱苒:大少爷说笑了,筱苒,怎会有那番心思。白逸然:啧啧,筱苒一副天仙的样子,我自小怎么没看出呢?该是向父亲讨了去,跟了那傻子,实在是可惜。莫筱苒:二少爷,自重!白逸谦:筱苒觉得好便好了,我心中即使喜欢……却也不好与弟弟抢。只是……逸和他……莫筱苒:四少爷,还请转告三少爷一声,谢了厚爱。白逸风:我就是喜欢筱苒,我名正言顺地抢,绝不做那些偷鸡摸狗之事,筱苒若不跟我,我自不会强迫她,但若她随了我去……哼,你们就谁也都拦不着。莫筱苒:六少爷,您可别再跟七少爷过不去了……白逸墨:莫莫,来,吃果果。张嘴,啊……莫筱苒:七,七少爷,别,别过来……白家少爷大全:大少爷白逸飞——高大威严,许是因为乃白家长兄的原因,一向不苟言笑,白家子嗣众多,却无人敢逆他之言。二少爷白逸然——谦谦君子,古道仙风,看似温文尔雅,实则一肚子坏水,心计无数。四少爷白逸谦——与三少爷为双生子,出生的时候身体便羸弱的很,三少爷没熬过去,偏偏让他熬过来了,却时常挂念着去世的老三,小时瘦小,长大后却成了个妖孽的美人。六少爷白逸风——毫无心机,总是被二哥耍的团团转,是个愣头青,粗枝大叶。七少爷白逸墨——样貌俊朗,性格沉稳,偏偏一开口说话便露了相,成了个不折不扣的傻子。下面是好姐妹们的文文,都不比虫子的文差哦,大家都来看看,嘿嘿~《重生之高门嫡女》:重生,种田,女强《弃妇翻身》:种田宅斗,虐恋情深《养夫》:养夫千日,用在子时《大皇女》: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排除计算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排除计算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