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300000038

第38章 要做就做得令人欢喜

佛陀与阿难,迦叶两位侍者行脚。到了中午,三人口渴,正好附近有处瓜田,佛陀便请阿难前去化缘西瓜。

阿难来到瓜田化缘,可看守瓜田的年轻女子一见阿难就果敢而恼怒地拒绝了他的要求,并将阿难赶出了她的瓜田。阿难失望地回到佛陀处,向他诉说了刚才的经历。佛陀听后,便让迦叶前去。

迦叶到了瓜田,那年轻女子一见他便向他顶礼,殷勤地问候他,还主动挑了一个最好的西瓜给迦叶。

迦叶抱着西瓜回到佛陀处,向佛陀请教为何阿难与自己的境遇会如此不同。于是佛陀便向他们讲述了两人过去生的因缘。

数万劫前,迦叶与阿难同为出家人,二者经常结伴行脚。某盛夏的一天,二人在路上碰到一具已然腐臭的猫尸。走在前头的阿难看见了掩鼻走过;而走在后面的迦叶,却慈悲地将死猫掩埋,为它三皈依。

最后,佛陀说:“那死猫转世后便是那瓜田中的女子。她之所以能得人身,便是因为当年迦叶为她皈依祝愿。所以她才能对迦叶心生欢喜;阿难之所以受到辱骂,就是因为当年一念嫌恶之心。”

佛陀口中的“心生欢喜”,即是心存感激,这份感激是女子对迦叶善行的回报,行善、回报之间的来往即是佛说的因果报应。在佛家看来,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彼此的因缘际会中生生不息地存在着,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以外的事物,关系到他们将来如何对待自己。

身为修行八十余载的高僧,本焕长老向很多人开示过“欢喜”二字,他说:“对国家、对人民、对佛法有利的事情就做,要做就做得令人欢喜”。在他看来,令他人欢喜即是令自己欢喜,联通你我欢喜的桥梁无非一个善字,一个缘字。善由缘生,缘因善结,可并不是所有的善都能缔结令人欢喜的缘分。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人都挤得水泄不通,故信徒间就有人提议,要建一座较宽敞的讲堂。

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五十两黄金,送到寺院给诚拙禅师,说明是要捐助盖讲堂用的。禅师收下后,就忙着做别的事去了,信徒对此态度非常不满,因为五十两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可以给平常人过几年生活,而禅师拿到这笔巨款,竟连一个“谢”字也没有,于是就紧跟在诚拙的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是五十两黄金。”

诚拙禅师应道:“施主不必多言,我已经知道了。”说这话时,禅师并没有停下脚步,信徒便提高嗓门道:“喂!师父!我今天捐的五十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呀!难道你连一个‘谢’字都不肯讲吗?”

禅师刚好走到大雄宝殿佛像前停下反问道:“你捐钱给佛祖,为什么要我跟你谢谢?你布施是在做你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要将功德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请你把‘谢谢’带回去,从此你与佛祖‘银货两讫’吧!”

施善行善不是黄金交易,与人钱财,不一定回收利润。倘若有一种所谓的善行,是通过他人有无回报来衡量的,那么佛祖、菩萨就是世间最不会行善的人、最不会让人欢喜的慈悲,因为他行善布施从来不求人给回报。

行善的时候,就单纯地做行善的打算,而不起“将来可能会用到他”、“他可能会回报更多”等等功利性的心念,看到人家可怜应该同情,但是同情就是同情,施与帮助之后,心无一事,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否则受者、施者之间就会有“要回报”、“求回报”的负担,因此即便做了好事、结了缘分,也不过是一种负担。

这一佛理是本焕长老所推崇的,他曾亲笔题写“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悬挂于自己的厅堂之上,为的就是时时提醒自己要利益众生、度化众生。他主持的弘法寺弘法寺香火极盛,但在招待游客的餐饭、住宿上始终坚持免费供应的传统。

人们好奇便问本焕长老的弟子印顺,为什么这样作。印顺和尚说:“寺庙是民众灵魂的家园,其一砖一瓦都来自社会捐赠,每一炷香都寄托了每个人的愿望,向游客们收取门票和香火钱是不应该的。寺庙倾力做慈善,多年来捐作慈善的钱数以亿计,仅汶川大地震一下就捐出两三千万,当时寺里只剩下百万维持开销。而本焕长老对此表示,庙门还开着,有什么怕的。”

本焕长老信善信缘,行善结缘,即使在己身拮据时依然能淡定地应对,足见其禅宗的胸怀:毫无保留,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地帮助别人。正所谓“救尽天下苍生,心中不留一念”,这才是真正的佛境界,除此以外,皆是非欢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行善欲求行得满足,让人在接受的时候感到欢喜而非负担,应当抱持不求回报的心态,一心为他人着想,让一切施予了无痕迹。

想了做,做了成,处处逢归路

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

能信不行空费力,空谈论说也徒然。

——明·憨山德清

好高骛远的人,头脑里常常动着各种念头、各种谋略,自认为心怀大志,只是机会还没到或者是还没有执行而已。殊不知踏实地走一步路,胜过说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话。想了就去做,不要心存等待。人的心胸、志气要大,落脚点却须实在;着眼宜深宜广,行动起来却要稳当。

想了要做,做了要成

佛法劝诫人们戒除妄念,因为妄念是人心底一种狭隘的欲望,往往脱离了人们生活的现实而存在。脱离了现实的基础,任何想法都会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难以实现。就如同谁都想成为世界级的富翁,谁都想拥有纵横天下的智慧一样,目标固然好,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定,触手不可及的期望不过是狂妄而已。

所以本焕长老说:“你们年轻人妄想多,想了还要做,做了以后还要成!”长老并不否认年轻人的“妄想”,想法多并不是坏事,但想了之后要能够去做,还要能做成,要通过恰当的方法使“妄想”变作现实。

一个年轻的小和尚在逛集市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人摆了个摊子,只见老人旁边有一个盛满水的大木盆,里面有许多大鱼游来游去。老人不卖鱼,只是向有意捞鱼者出售渔网,捞鱼者捞起来的鱼无论大小,都归捞鱼人所有。小和尚一时善心大发,他想:“我要把这些鱼都捞起来,然后全部放生。”

于是,小和尚买下了一只渔网,在大木盆里去捞鱼,然而鱼还没捞上来,渔网就碎了。于是小和尚又买了一只渔网,接着再捞鱼,然而还是在捞上鱼之前渔网就破了。小和尚又买了第三只渔网,结果还是同前两次一样,在鱼还没捞上来之前,渔网就已经破了。

这时,小和尚见老人眯着眼看自己的蠢样,心中似乎在暗自窃笑,他便气愤地说:“施主,你这网子做得也太薄了,几乎一碰到水就破了,那些鱼又怎么捞得起来呢?”

老人回答说:“小师父,看你是个出家人,应该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没想到你也不懂啊。当你心中生出意念,想要捞起多少鱼的时候,你可曾打量过你手中所握的渔网是否有那么大的能耐?当你沉迷于眼前的目标之际,你衡量过自己的实力吗?”

虽然小和尚想到之后,能够立刻动手去做,却在做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无法达成目标。像小和尚一样空有远大目标,却不顾及目标可行性,也不为实现目标制定切实可行方案的人,往往难以成事。做事需要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然后衡量现状,不为自己无能为力的事徒然嗟叹,也不为成功的遥远而临阵退缩,而要为现在能做到的事尽心尽力,从触手可及的目标做起,一步一步前进,最终实现理想。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座山之间有一条小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二人成为好友。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已过了五年。

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没有在意。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十天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了左边这座山的庙里,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诵经读书,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

左边这座山的和尚微笑着说:“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了,可以有更多时间诵经打坐,钻研佛理。”

没有规划的人容易随波逐流,一无所得。目光远大的人,会有长远的计划;有长远打算的人,会实实在在做好眼前的事。而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本焕长老认为:“行贵在坚持,贵在不间断。不能说今天行了,明天就不行;此时行了,彼时就不行。”同时,还需要有专注不移的工夫:“修行人,如果想把功夫用好,要时时刻刻和在在处处行,白天行,晚上也行,坐着行,走着也行,醒着行,梦中也行,那才是好的。”

同类推荐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是《陕西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的《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与佛的故事、中国佛寺的早期记录、陕西古代佛寺的建筑特色、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佛教在长安的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佛寺等内容。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热门推荐
  • 玩游戏测试智力(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玩游戏测试智力(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姓氏大典

    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坐不改姓”,却不多见。总是先问“尊姓”;有事同人接触,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有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 有卓越贡献的伟大民族,总是称呼“某同志”、“某先生”。国人历来重视姓氏。“行不更名,是由五十六个人数不等的民族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又是由几千个姓氏细胞所组成。和人初次相见,是做人的尊严。这个“某”,著述很多;关于姓氏的探讨介绍,就是对方的姓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创业改变命运

    创业改变命运

    创业改变命运,作者郭瑞增,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本书是关于教你如何成功创业,改变自己人生的专著,书中列举了马云、史玉柱等人的成功故事。从这些成功创业者的故事中,我们需要获取的,不是迅速致富的宝典,而是传递给自己一种自我努力、发愤图强的精神动力,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向着灿烂和辉煌迈进。
  • 萌宝来袭:极品爹爹腹黑娘

    萌宝来袭:极品爹爹腹黑娘

    他真是一个极品的男人,身份高贵,却总爱调戏良家美少女;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却是人人咬牙切齿的无良草包男。修为高深,却常常扮猪吃老虎坑死人不偿命。她只是被迫打了他一耳光而已,三年后,他却死缠着她不放。送银子,赠大宅,她一脚踹之。他却紧抱她的大腿,可怜兮兮道,“孩子他娘,求带走……”
  • 网游之复仇宝典

    网游之复仇宝典

    传说江湖中最神秘的的门派是红颜门,此门只收女弟子,且只收一人。传说红颜门拥有江湖第一武功秘籍——红颜宝典,得红颜宝典者得江湖天下。江湖是什么?江湖是2330年华夏国推出的一款全息仿真网络游戏,虽然只是游戏,但却无比真实地演绎着亲情、爱情、友情,背叛、阴谋和仇杀。种种网游热血与狗血,都在一个女人复生后上演。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步步生花:穿越之霹雳皇后

    步步生花:穿越之霹雳皇后

    师父居心叵测,让他身败名裂;师兄骗她感情,让他死无全尸;小师妹给她设下生死陷阱,就让她生不如死!弹药师借尸还魂,辱她者,她必辱之,害她者,她必千万回报!还有他,欲借她力、谋她身、夺她心,她偏要拆他台、踹他小弟、戳他心肝脾肺肾!什么,要姐做皇后?行,领着千军万马过了霹雳火雷阵先!包子已死,天才重生。行走间,石榴裙下尸横遍野!谈笑中,舌灿莲花怎敌得过步步血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