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300000027

第27章 不当自了汉,布施得富足

有人问本焕长老:“我刚刚参观了弘法寺的佛堂,发现没有罗汉,为什么呢?”

本焕长老用家常的语气回答道:“我跟你讲,我这里是不供罗汉的。为什么呢?罗汉是‘自了汉’,他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断除自己的烦恼,自己好了就行了,他不理众生,不去救度众生。我这里要供菩萨,菩萨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

“那罗汉有意见怎么办?”

本焕长老开玩笑似的说:“罗汉有意见?呵呵,那他有意见就找我吧。我就批评他,你为什么不救度众生,不解救众生的痛苦?我修的11座庙,供的都是菩萨。”

所谓“自了汉”是只知自己温饱,不管他人冷暖的人,他们常常希求在没有付出的情况下坐享其成,在没有给予的情况下收获。在本焕长老看来,“自了汉”即便获得了解脱、没了烦恼,也不过一个没智慧的“色壳子”(禅语,指身体、臭皮囊)。因为在他看来智慧是需要牺牲,需要付出的。他曾举例说:“文殊菩萨成佛后自己不去享福,而是现菩萨身来娑婆世界救度众生,教化众生脱离苦海,他是在法布施啊!”

佛家讲“布施”,和我们平常讲付出、奉献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佛家的布施更决然、更难行,它不仅是要付出自己拥有的食物、财物、慈悲,甚至包括奉献自己的生命。

据《大智度论》载大萨他婆同着一伙商人,坐船渡海,中途,忽然一阵暴风巨浪袭来,船被击坏了,海水直涌坐舱,眼看就要沉没了。众商人面面相望,急得无路呼救了。

正是危急的时候,大萨他婆想到大海不沉死尸,便向众商人唤道:“不怕!我救大伙儿出海!快抓牢我的头发手脚!”

众商人一听这个呼声,争先恐后地抓住大萨他婆全身的各个部分。大萨他婆,待他们全抓牢稳当了,便快刀挥舞自杀了!

即时,大风吹起,大萨他婆的尸体若浮囊般,载运商人抵达了海岸。

佛陀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有所作为,牺牲自我,成就他人。一颗好心,满手好事。

佛陀降生于古印度,成道后,四处游化,阐释着人生的真理,广说佛法之要,教化了无数的弟子。这一天,佛陀亲自巡视弟子的房间,看见一位比丘躺在床上,于是问道:“你的身体是否安好,心中是否有烦恼?”这位比丘很想向佛陀恭敬地礼拜,于是努力地想撑起身子,但是因为疲惫不堪,所以根本无法起身。

佛陀见状,慈悯地来到比丘身旁慰问:“你怎么病得这么重,却无人照顾呢?”

比丘说:“出家至今,我看见病人也不曾细心照料、关怀他人,所以自己生病了,也就没有人愿意前来关心,我真是感到惭愧啊!”

佛陀听完后,便亲自为比丘打扫房间,清洗身体。顿时,比丘身心安稳、全身舒畅,一切苦痛顿时化为清凉。

未得佛陀开示前,比丘是个自了汉,因为不顾及他人,反过来才被他人惦念。不如像佛陀那般身体力行地去为他人服务,不做自了汉,在心中常留一个付出的通道,不断输出我们的同情心、慈悲心、热心和施与心。在别人遭受不幸时,不冷眼旁观,送上一句安慰的话,哪怕什么也不做,也能让人感受到生活还有继续的奔头;在别人向我们伸出求救之收的时候,不吝啬自己的热心,为救他人于水火,而积极奔走;当我们在钱财上有了剩余,不影响个人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施几分给还在贫穷中挣扎的人……

人们能够付出的东西很多,可以践行付出的机会也有很多,所以付出、奉献并不遥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论工作如何、能力大小,都在有意无意地自我付出着,也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着他人付出的成果。

付出是一种精神,体现的主要是给予者的态度,我们倡导付出,为他人、为社会是次要的,对一个付出的人来说主要的是付出能让人内心的富足。它像天使背部一片轻柔的羽毛,让人在别人的微笑和幸福中感到温暖,感到希望。

看得高望得远,琐事不挂怀

佛经云:“不可以怨止怨,行忍得息怨,此名如来法。”又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结缘能助成善业,化解恶因,而结怨只会造成悲剧。本焕长老研习佛法多年,读过的这类禅宗公案自是不计其数。他说,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常不轻”菩萨之所以被人敬称为“常不轻”,是因为他见人就叩头行礼,从来不会因为看轻别人而和对方结怨。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诚如本焕长老所说:“未成佛时,要先结人缘,广结善缘。”善缘结下了,能在他日遇到难题时,得人相助,问题自然有望解决;而与人结怨则无处不受阻碍,无时不违心意,不仅办事难以成功,最终还可能导致人生更大的悲剧。

与人结缘会有福报,而要洒下福报的种子,需要在自己的心量、胸怀上下功夫。后来有人问他,怎么在心上用功夫,大家的心不都是一样的吗?本焕长老没有回答,而是讲了无德禅师点化信徒的故事。

信徒问无德禅师:“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呢?”

禅师并未直接回答,他对信徒说:“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

于是,信徒闭目冥思,心中构想了一座城垣。

信徒说:“城垣造完了。”

禅师说:“请你再闭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徒又照样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

信徒说:“毫毛造完了。”

禅师问:“当你造城垣时,是否只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徒回答道:“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

禅师问道:“当你造毫毛时,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呢?”

信徒回答道:“用全部的心去造。”

接着,禅师就对信徒开示:“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能大能小啊!”

人心能大能小,关键是看自己如何取舍抉择。心量狭窄,看得不高,望得不远,事事诸多计较,就只能在狭窄的天地间打转。胸襟宽大,不为小事挂心,才能开拓出一条条人生大道。本焕长老所说的在心量、胸怀上用功夫,其实就是努力让自己的心胸打开,争取将可大可小的调节到博大得足以装下“宽容”为止。

普通人的心胸多半过于狭小:不过就是少年时爱父母,结婚后爱伴侣,再后来就是爱儿女。在佛家看来,这种爱实在太少了。有些人心量小得连他人的一句恶言都容不下,因为无法包容,所以,整天都活在愤怒和争执中。

有位青年脾气暴躁,总是跟人起口角,甚至打架,听完一休禅师的说法后,他发誓要痛改前非,便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打架了,就算有人冲我吐口水,我也只会把它擦去,默默忍耐。”

一休禅师笑了:“何必擦掉?就让唾沫自己干了吧。”

青年不解,一休禅师继续说道:“你觉得无法忍受?其实,天底下没有什么不能忍受的事。把唾沫当作蚊虫停在脸上不就行了,总不能与蚊虫打架吧?虽然被吐了唾沫,但并不算什么侮辱,就微笑地接受吧。”

“可是,如果不是被人吐唾沫,而是被打了一拳,又怎么办?”

“这不是一样吗?不要太在意,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这话,认为一休禅师有些不可理喻,于是举起拳头朝他打去。

“和尚,现在怎么样?”

一休禅师道:“我的头硬得像石头,倒是你,手打痛了吧?”

落在我们身上的痛感,不会因为我们还击给对手而变得不曾痛过,反倒是握住对方的拳头,和他握手交朋友,能把疼与怒化成双份的满心欢喜。人在广阔天地间其实是很渺小的,可是心胸却能无限量地扩大。懂得扩大,其实是做人处事,结交善缘的重要原则。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登上高山时,在巍峨的山顶放眼一望,那种境界真是海阔天空,一下子就能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和烦恼的虚妄,身心似乎都被涤荡干净,心量也放宽了。可是一下山,便感觉自己又身陷尘世烦恼之中。所以,一个人需要以宽广的心态审视原有的人生,否则,人生只会越来越自私,越来越狭小,为人也会越来越计较,身心就会钻进牛角尖。而一个画地为牢、将心拘囿于小世界的人,是没有机会结人缘、积善缘的。

能结人缘、积善缘是一种胸襟,对他人的缺陷、过错,甚至恶意,都心怀包容,能化干戈为玉帛。有这种胸襟的人,凡事看得高、看得远,不被眼前利益所蒙蔽,当然容易有成就;没有这种胸襟的人,处处与人计较,琐碎小事就能扰乱他的心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相对减少了。了然如此对比,把心胸放开,给自己、给他人一个相互结交的机会,不因对方的误解、无礼而动心嗔怒,不因对方的挑衅而针锋对麦芒,善缘的花雨便会落满心田。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热门推荐
  • 沟通其实很容易

    沟通其实很容易

    本书试图引导读者去思索关于沟通的本质与目的,剖析在职场上所有可能影响沟通的因素。让读者分享成功者身经百战的心得与说服技巧。例如:面对“秘密”的处理方式、如何说“不”、如何运用肢体语言、造成沟通错觉的因素、解说的艺术等,循序渐进,提高读者自身的沟通能力。
  •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曹操说:汝的谋略修为远胜于吾,他日必当有一番大作为。孔明说:汝真乃天神下凡,吾佩服之。孙权说:遇到汝,吾才败得心服口服。刘备说:本以为最棘手的大敌是曹操,没想到还有汝!仲达说:汝乃妖孽也,吾不与汝相争便是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且看他如何颠覆乱世,成就霸业!名扬天下!
  • 极战天骄:逆世魔瞳姬

    极战天骄:逆世魔瞳姬

    初见时,他斜依床榻,鎏金龙眸迷离深邃:“女人,过来帮本王解了欲火。”“滚!你不是有手吗?”九国争雄,六界无序,若我堕魔,天下何处能安身?牵她的手只是紧了一些,语气不容反驳:“呆在我身侧,这便是你的安身之处。”女子旖旎一笑,百媚千娇。我没有来生,只活这璀璨一世。群号:235433099,欢迎加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一夏晴深

    一夏晴深

    为了逃避从天而降的婚约,为了活成一个自由的古人,她不知天高地厚地去闯荡江湖,别了青梅竹马的少年行云,又遇到了玉树芝兰以多情自许的“无缺”公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那段被遗忘的记忆究竟属谁?谁才是那个与她许足三生承诺的人?
  • 撞到恶魔学长

    撞到恶魔学长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带着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捻,我就跑,轰的一声学校不见了…….正式加入渊海私立学园第一天,我呢,.喜玫玫穿着超级美美的裙子去,哼着歌儿走在宽敞的校园小道,哦不,是大道上。哦,MYGOD,站在大道边一脸坏笑的帅哥是怎样?虾米?唱歌唱到需要以扫地来偿还债务?这位仁兄有没有搞错,我不过唱个歌而已,什么时候就欠了债了。二年级A班的这位学长是很拽厚,居然敢扣罪名在我头上——什么污染学校环境,对校长不敬,所以,要清扫学生会办公的地点一个月作为补偿?切,谁理你,叫我扫地,我就去嗑瓜子,气死你,哈哈。
  • 决胜职场的120条人生经验

    决胜职场的120条人生经验

    职场人士突破瓶颈的必读制胜经典,全面提升处世智慧的办公室必备书。最经典的案例、最实用的生存法则、最具针对性的职场生存技巧。在本书中,应对职场问题和提升自身能力的经验会尽收眼底,你会在阅读不同故事的同时,了解职场中的各种生存之道,体会做人处世的道理。
  • 昆虫记:昆虫与蘑菇(第10卷)

    昆虫记:昆虫与蘑菇(第10卷)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九:圆网蛛的电线报,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狼蛛、圆网蛛和蝎子等昆虫为了生存不懈努力的画面,证明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吃东西是为了活下去,而我们人类中的一部分人,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吃东西。
  • 刁蛮小姐惹上嚣张拽少

    刁蛮小姐惹上嚣张拽少

    “喂!你干嘛这么嚣张?你拽什么拽呀!别以为你是这儿的校草就不得了了!别以为你是学生会会长我就是怕了你了!本小姐告诉你!我南宫灵惹上你了!”这是嚣张小姐的强势宣誓,也彻底的惹火了腹黑冷酷校草,且看这对冤家如何斗智斗勇,爆笑上演女追男的故事!
  • 零失败学烘焙

    零失败学烘焙

    《美食天下(第1辑):零失败学烘焙》集结了营养师的权威营养知识,烹饪大师曹广泉等几十年的烹调经验,讲解烹饪知识,介绍家常食材家常菜。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最新的营养学研究成果,本着有助健康和疾病康复的原则选取菜品,对大众的食疗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不同人群的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的生理特点,本着对特殊人群关爱的原则选取营养知识和菜品,给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人群进行饮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