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300000011

第11章 慢慢来,着急不能成功

《羊城晚报》的记者采访本焕长老,问本焕长老怎样看待出家。本焕长老答道:“社会的事、大家的事情很多,也不能个个都出家。”

记者欲要反驳,说:“可是现代人有很多烦恼啊,小孩子要努力考大学,毕业又要担心就业,找到工作后还要担心买房买车……”

本焕长老没等他说完就说:“这个事没办法急的啦,各人有各人的因缘,各人有福德因果。有了福德就能成功,没有福德就不能成功,慢慢来,着急也不能成功。”

本焕长老略带地方口音的接话,一针见血的点出了现代人烦恼的根源:着急。

因为着急,所以人们总是为更快、更早地达到目的而心浮气躁,不能遂了心愿时,还要哭爹喊娘,骂天咒地。可是花开有花期,树绿有节气,一棵小苗永远不可能在一天内开花结果。达成一件事,就像培植花种,纵然盼它发芽、盼它开花,还是要耐心等待一个温度、水分、时间恰到好处的时刻,早一点不行,晚一点也不行。本焕长老的一句“慢慢来,着急不能成功”,其实是在叫人以养花的心生活、进去,静候一个恰当的契机,和自己真正想要的未来、真心想要的所求相遇。

一位学僧问禅师:“师父,以我的资质多久可以开悟?”

禅师说:“十年。”

学僧又问:“要十年吗?师父,如果我加倍苦修的话,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禅师说:“得要二十年。”

学僧很是疑惑,于是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只为禅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禅师说:“那样你永无开悟之日。”

学僧惊讶道:“为什么?”

禅师说:“因为你只在意禅修的结果,又如何有时间来关注自己呢?”

太过注重的结果的时候,行走的步调会紊乱,匆忙赶路的过程中,双脚触及地面的力度就会减轻,如此生活就会有失踏实,进而会降低生活、成功的的质量。为此,禅师才劝诫学僧,凡事切不可急躁冒进。戒除急躁,能够真正静下心来,看清自己的混乱,看清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

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多得数不过来。我们总是希望尽可能多的东西为自己所拥有,于是心浮气躁、汲汲营营地追求。求得了这个,丢失了那个,心中满是愤懑,求不得、舍不得,懊恼不堪,生命就这样在拥有和失去之间流走。

佛经里说:“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增不减的道理,其实就是自然界运行的一种规律。好比阴阳图,阴盛,阳就会衰,但从整体来看,阴阳的总量并没有变化。在佛教看来,增减是一种假相,但世人却以为增减是实在的,因而整日在增与减的变化中计较。手中拥有的东西,比如财富增加了,就喜不自胜;握住的东西,如权势少了,就心焦绝望。其实从人生的大范围来看,有增必有减,此时增了,彼时就要减;财富增了,其他的“有”便要减;财富减少了,或许幸福反而能增。可是人们偏偏不懂得增减背后的无常机制,像个弹簧一般任由无常摆布,对此老子叹问:“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

“动之徐生”,是“慢慢来”三字的另一种解释,它可阐述的意义很多,浅显而言,慢活便是。徐生贵在一个“慢”字,就像能源一样,长远地开采,慢慢地享用,珍惜地利用,便不至于过快地枯竭,如若是不加节制,乱用一通,即使能源无数,无限再生,也只是糟蹋而已。因此“慢”是万物生生不息地长生妙用,而在本焕长老来看,“慢慢来”的重要性远不止于如此,它还是做人做事的法则。

为人态度从容,可以怡然自得,和谐处众,以智化怨;做事不暴不躁,可以不乱不浊,冷静就难,淡定受喜。如此,即使不盘腿打坐,也可洞悉天地自然奥秘。因此,面对记者的抱怨,本焕长老只给“慢慢来”三字告诫。这一点,对于普通人而言,尤其这个时代,尤为需要。

普通人中少有人能获得养尊处优的机会,除了儿时可以享受父母的照顾,一旦成人,便须自谋生计。可是谋生计者,几乎每一天都在争分夺秒,忙忙碌碌,然而,事事穷紧张,却始终不知如此疲惫究竟为了甚。以“慢慢来”的心,换一种生活方式,放慢脚步,有条不紊地走向自己的那个成功。

如果是个生意人,慢慢地赚钱,细水长流,钱永远都有的分;一下子成了暴发户,下次没得赚,富了这代,穷了后代不是做生意的长久之道。

如果是个小职员,慢慢地学习,循序渐进,成长的空间永远都存在。操之过急,难免让人觉得浮躁,被人看出功利之心,反而不是优秀员工的生存之道。

如果只是一个无权无钱的小人物,那就慢慢享受小人物的小幸福。就像自驾游一样,不在乎终点,只在乎沿途的风景。把手边的事做好,享受生命的过程,感受过活的幸福。

……

简而言之,不论处在何种职位,收入何如,慢一拍生活就是自然生活,把生活当求学去修习,不求学优而仕,只把心安放在自然地求索中,循序渐进,那么人生便会在徐生慢活中得到片刻的宁静,得到生活的享受。自然地生活不会乏味,而是安稳,不要被急躁的心情牵着鼻子走,让内心纷杂的念头安定下来,在一呼一吸之间,顺着生活本有的节奏,沉淀一份心平气和、悦纳甘苦的醇厚、成熟。

心平气和,烦恼不生

有一个人被烦恼缠身,于是四处寻找解脱的秘诀。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看见在一片绿草丛中有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横笛,逍遥自在。

他走上前去问道:“你看起来很快活,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他试了试,却无济于事。于是,他继续寻找。

不久,他来到一个山洞里,看见有一个老和尚独坐在洞中,面带满足的微笑。他深深鞠了一躬,向老和尚说明来意。

老和尚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他说:“是的!恳请不吝赐教。”

老和尚笑着问:“有谁捆住你了吗?”

“没有。”

“既然没有人捆住你,何谈解脱呢?”他翻然醒悟。

绳索没有将人捆缚,真正让这个人感到身陷囹圄的是他心中的烦恼。相比于麻绳、铁索来说,烦恼无形,却能十分有力地让人寸步难行、画地为牢。他们常常抱怨,抱怨学业不顺利,抱怨生活节奏太快,抱怨工作太累,这些人虽身在牢笼外,却将自己的心困在了牢笼之内。和他们不同的是,有另一种人即使身陷囹圄,也能够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心,欣赏明媚春光,聆听虫鸣鸟语,享受柔和微风。

对此,本焕长老开示道:“烦恼,它们还在翻来翻去,一刻不停,象一锅开水,吵吵闹闹、上上下下的。这种情况,大家不要怕,怕它也没有用。它翻它的,你搞你的,不要有心跟它斗,不要起烦恼,你只管心平气和地去用功,因为你是粗的,它是细的,但是时间久了,你也会细的,那时就该它走人了。”

本焕长老的这番话中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烦恼丛生的根源在人心,莫名的烦恼,没有缘由地烦恼从来都是拿着我们派发的通行证进入人心的;第二烦恼是弹簧,愈要可以去消除,反而会适得其反;三,制服烦恼需要平心、静心,不可操之过急。

古人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的需求是出产烦恼的土地。想要幸福时,会为了得不到爱的人、向往的生活烦恼;想要晋升时,为了被他人顶替、无法得到领导的信任苦恼;想要漂亮的衣服时,因为手头紧张、薪金微薄而心生郁闷……有所求,就可能求不得,这是世间永远抹不掉的矛盾。但是人们不能因为得不到而没有需求,我们唯一能做的不过是把需求的标准降低,自己为自己松绑,不要过于执着。

《金刚经》中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不执着,让心自在,不让心停在任何事物上,不让心在某个事情上码堆,事过心过,事来心生。如果不丢掉,就是心有所住,也就是心被困住了。

有一次湖南的希迁禅师他问一位新来参学的学僧:“你从什么地方来?”

学僧恭敬地回答:“从江西来。”

禅师问:“那你见过马祖道一禅师吗?”

学僧回答:“见过。”

禅师随意用手指着一堆木柴问道:“马祖禅师像一堆木柴吗?”

学僧无言以对。后来,这位学僧见到马祖禅师,讲述了他与希迁禅师的对话。马祖道一禅师听完后,安详一笑,问学僧道:

“你看那一堆木柴大约有多少重?”

“我没仔细量过。”学僧回答。

马祖哈哈大笑:“你的力量实在太大了。”

学僧很惊讶,问:“为什么呢?”

马祖说:“你从南岳那么远的地方,背了一堆柴来,还不够有力气?”

学僧在希迁禅师那儿受窘,心中有不快。这份不快伴随他从湖南回到江西,之后被马祖禅师识破。禅师把学僧心中放不下的不快、烦恼比作一捆无法丈量的柴,虽不曾点破,却不无幽默地批评了学僧庸人自扰的心态。

既然烦恼是自己招致的,那可不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消除烦恼呢?本焕大师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一个整天喊“我不烦恼,不烦恼”的人,反而是被烦恼绑得最紧的人。剔除烦恼,不是要等到烦恼来了后去防御,而是要在烦恼来之前去修心。“修心”二字是本焕长老所说的要用功夫的地方,用工夫修习一份心平气和。

气息的平静是假装、强求不来的,诚如南泉法师曾说,这份平静“越要保持,越要偏离。”如此不妨在时间地河中驾驭一叶小舟,闲看两岸的风景向后退去,我们的视线只是停留在两山间嵌漏下来的那抹斜阳中。

不刻意追求,不勉力索取,不用任何执著心给自己设置障碍。能活得简单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每天留一点时间独处,退回内心,在心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时时矫正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和心态。保持本色,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人应活出自己的本色,保留一颗原始朴素的初心,而不应随波逐流,给自己增添负担。

在不断的跋涉中,时时清理生活中由欲望带来的多余累赘,拥有的东西只满足基本需要就好。然而一时的淡然不过是清闲,一时的简朴不过是懒于打点,真正无烦恼的心平静气,是人一生的修行和坚持。印顺法师曾称赞自己的师傅已经到了不起妄念的地步,这一句话可以概括完的八十载休息,是无数白昼和黑夜交替的静坐、参悟。

若没有这般坚持,一个过百岁的老人何以由内而外地释放一种饱含沧桑力度的慈祥。王国维先生曾说写诗为文有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从苦思冥想到信笔疾书,是一个从刻意到随意,从生疏到成熟的过程。而修心求静,摆脱烦恼,也是一个这样渐变的过程。

其实,就算本焕长老本身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彻悟的,任何令人赞叹的事业背后,都离不开时间中的历练。正是因为这样,本焕长老才特别强调用功夫。对于俗世中的人来说,这点功夫并不玄妙,它实际上就是生命的一种积极、快乐、简单的状态,注重加强自身的心灵建设,持续不断地净化心灵,满足于一份单纯而简约的幸福,自不容烦恼滋生。

同类推荐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热门推荐
  • 齐天大圣在漫威

    齐天大圣在漫威

    孙悟空粉碎金身,一缕元神穿越时空,来到了漫威的世界,附身在一个华裔少年身上。
  • 重生:美人杀手惑天下

    重生:美人杀手惑天下

    【女强】美女杀手异世重生,看她玩转朝堂与江湖,魅惑天下!她是国家顶级杀手,拥有天生灵力,虽然表面看似天真无邪,但却心狠手辣,只是因为在一次执行任务中遭人暗算,竟然狗血般的穿越了,灵魂附身于北寻国皇后身上,只是,这个皇后,虽有着倾城之姿,但却是个草包,表面风光一片,实则无尽凄凉。后宫的女人处处欺辱她,就连皇上也对她白眼相看,她只是他们的棋子,她的四周全是算计。笑话,她堂堂一个国家顶级杀手,聪明如她,狠毒如她,怎么可能随人欺辱任人摆布?想要欺负她,算计她,那就要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本事!她的人生格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定斩草除根!”欺辱、阴谋、算计,看美女杀手穿越后如何应对如流!
  • 着装小窍门

    着装小窍门

    本书从不同的行业出发为大家介绍不一样的职业之间一些不同的着装技巧。
  • 种羊

    种羊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羽灵

    羽灵

    正?邪?亘古不变的话题。世上又何来绝对的正义与纯粹的邪恶?昔日同门是否会因以后的立场不同而挥剑相向?修仙一说又是否是镜中花,水中月?伊人倩影,音犹在耳,为何终随纷飞花逝?温语相问,君心何失。为何只刹那,便是一生。
  • 你为什么还没有成功

    你为什么还没有成功

    对于时代青年所经验的烦闷、消极等等滋味,我亦未曾错过,自读马登的原书后,精神为之大振,人之观念为之一变。烦闷、消极、悲观、颓唐的娇雾阴霾,已经驱除尽净,现在所面对着的,是光天化日下的世界大同人生了。
  • 上班赚钱下班理财大全集(超值金版)

    上班赚钱下班理财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是一部专为中国工薪阶层精心准备、量身打造的理财教案。全书从“上班赚钱”、“下班理财”两大层面进行论述。“上班赚钱”部分着重论述要以的职业精神和正确的工作态度全力以赴对从事工作,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工作,才能从工作中获得回报,在职场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同时阐明了智慧工作的准则和技巧,激励人们创造优秀的业绩,从同行中脱颖而出,得到老板的赏识,成功升职加薪,让职业前景更为光明。
  • 等不到天亮等时光

    等不到天亮等时光

    单亲家庭的常晓春在学校备受欺凌,偶然被夺目闪耀的少年时光解救,两个人开始了懵懂的友情,也注定了一生的悲剧。晓春的姑姑和时光的爸爸抛弃一切离家,让两个家庭同时陷入崩塌的境地。时光因此当众羞辱她,让晓春的青春期开始变得苦涩又绝望,而后他去往了别的城市,两人天各一方。晓春升入中学,时光又神秘地回来了。时光痛恨常晓春的身份,更痛恨自己对她念念不忘的情感。晓春则依旧爱慕这个俊美冷漠的少年,心里依然期望他会喜欢自己。好友、同学都提醒她时光有可怕的心理疾病,但她仍旧一意孤行,追随时光。直到时光以钱要挟晓春的妈妈,疯狂地将晓春囚禁在身边时,晓春才发现时光淡漠忧郁外表下那可怕、不安又惶恐的内心……
  • 阎王娘子会煮饭

    阎王娘子会煮饭

    身世凄凉忧愁善良的厨娘新婚之夜被夫君害死,发誓要将阴曹地府坐穿,定要等来夫问个原由。开个酒楼饭菜飘香,谁料却挂到阎王这个长期饭票腹黑阎王,貌美厨娘,妖有情精有意,倒是演出一场轰轰烈烈的肥皂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安胎养胎最佳方案(幸福爱巢)

    安胎养胎最佳方案(幸福爱巢)

    优生开始于择偶随着人们对于优生学认识的深化,对配偶的选择已不局限于品貌端庄、身体健康,而是更加重视遗传素质和其他的因素。因为择偶不仅仅是男女的结合、个人的幸福问题,而是关系到后代的素质和民族的强盛。所以说,青年男女选择对象是很需要有科学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