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400000052

第52章 王安石的用人和交友 (4)

李定《宋史》本传说,李定年轻的时候在王安石那里求学。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孙觉举荐他,被召到京城,拜见谏官李常,李常问他:“你从南方来,老百姓对青苗法反应如何?”李定说:“老百姓觉得很方便,没有不愿意的。”李常说:“整个朝廷正在为这件事争得不可开交,你不要说这番话。”李定说:“我只知道要实话实说,不知道京城这里不是这样。”王安石举荐他,让他知谏院,御史陈荐弹劾李定听说庶母仇氏去世没有报丧,也不穿丧服。皇帝下诏让江东淮浙转运使调查此事,上奏说:“李定因为父亲年老,请求回家伺候养老,没听说他为生母服丧。”李定说:“自己确实不知道是仇氏所生,因有疑问,所以不敢服丧。”于是,以伺候父亲养老为理由解除了他的官职,不久又改为崇政殿说书。御史林旦、薛昌朝说,不应该让不孝之人占据劝讲的讲台,并且弹劾王安石,奏章上了六七道。元丰(公元1078—1085年)初年,提拔李定为御史中丞,弹劾苏轼,并把他抓进了牢狱。哲宗即位,遭到贬谪,住在滁州。李定对家族有恩,分财物给族人,救济他们的困难,自己家里却没有多余的财物。

得到让子孙当官的机会,他先让给哥哥的孩子,他死的时候,儿子们都还是布衣百姓,没有一个做官的。只是因为依附王安石,突然做了大官,又陷害苏轼,罗织他的罪名,因此,舆论对他的评价都很差,不孝的名声尤其显著。唐坰曾说李定是王安石的爪牙,而当时弹劾王安石的人,都喜欢拿李定说事,乱哄哄的,真是当时一大公案。所以,今天我要详细记录本传的文字进行辩驳。根据本传所说,李定是孙觉推荐的,孙觉,字莘老,以学问、品行闻名于当时,他与王安石虽然是老朋友,但由于对新法意见不同被罢官。这是这个人在当时被许多贤人称许的原因,怎么会举荐不孝的人呢?又根据本传的记载,说李定对家族有恩,得到让子孙当官的机会,他先让给哥哥的孩子,没有照顾自己的孩子。孝顺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是一样的,李定友爱兄长能做到这种程度,他怎么可能对父母不孝顺呢?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记载:“仇氏最初在民间,生了个孩子,后来做了和尚,就是佛印。以后做了李问的妾,生下李定。后来又嫁给了郜氏,生了蔡奴。蔡奴的工艺做得很传神。这时的仇氏已经嫁过三次人,她死的时候与李家已经恩断义绝很久了。

孔子不为生母服丧,这在《礼记》中是有记载的,何况他的母亲是妾呢?用这样的道理来衡量,即使不服丧,也不能说是错。何况仇氏既然是在郜氏家里死的,李定说自己确实不知道是仇氏所生,因有疑问,所以不敢服丧,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李定还是不忍心不为母亲服丧,所以才假托侍养父亲,要求解除官职,这是在实行心丧啊,也可以说是情至义尽了。而且,又怎么知道不是李定的父亲不许儿子为这个过去的妾服丧呢?”由此来说,李定不是不孝很清楚了。就算是李定不孝,与王安石又有什么关系呢?而整个御史台都以此来攻击李定,再由攻击李定进而攻击王安石,气势汹汹连续上疏六七道,这是什么道理?这就很明显了,那些攻击李定的人,不是因为李定不孝,而是因为他说了青苗法给百姓带来了方便。他们也不是攻击李定,而是攻击王安石。因为别人不肯随我一起破坏新法,就不惜编造故事来侮辱他的名节,这是剥夺别人的言论自由啊。这样的谏官,不用张居正的办法,一一拉来在朝堂之上打屁股,不能让这些凶蛮的人得到教训,然而后世那些史家,都赞美他们的耿直,真让人叹息啊。我并不是非要为李定辩白,只是看到当时攻击新法的那些人,他们的无赖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吕嘉问 字望之,帮助王安石施行市易法的人。《宋史》本传极力丑化诋毁他,但王安石曾经写过祭奠他母亲的文章,其中写道:“你生了一个有才干的人,我对他只有叹服和称赞,他秉公守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改变初衷。”王安石辞官回到江宁后,吕嘉问知江宁府,王安石的文集中《与吕望之上东岭》一诗,诗的最后一段是:“何以况清明,朝阳丽秋水。微云会消散,岂久汙尘滓。所怀在分襟,藉草泣如洗。”吕嘉问的为人,一定有值得我们欣赏的,而《宋史》的记载,真是不敢都相信啊。

常秩(公元1019—1077年)常秩字夷甫,有道的人,也是王安石的好朋友。《宋史》因为他是王安石的朋友而诋毁他,丑化他。本传说:“神宗即位,三次让人去聘请他,他都辞谢不应。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下诏让郡里以礼恭送他上路,不要听他辞谢的话。第二年才来到朝廷,奏对之后就要辞谢回家。皇帝说:‘你既然来了,为什么不能多住些日子,将来不能用你,再回去也不迟啊。’就拜他为右正言。”本传还写道:“最初,常秩隐居不出来做官,大家都以为他一定是个隐者。后来王安石做了宰相,施行新法,引起天下沸腾,认为不便出来,常秩在民间,见到他所颁布的新法,认为很好,再一下诏,他就来了。在朝廷中担任谏官和侍从,低头看人脸色行事,没有什么建树,声望也就一天天地衰退了,当时很多人讥笑他。常秩对《春秋》很有研究,著有讲解《春秋》的文章数十篇,等到王安石废止《春秋》,才完全避讳不再讲他的学问了。

”今天看来,在同一传记之中,前后相去不过数行,记载就有这么多的矛盾,这是以前的史书中从未见过的。神宗是在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十月下诏请他来京城的,常秩多次辞谢,没有去。直到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才开始入朝,本传前面的记载是对的。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是在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常秩被召,是在以王安石为宰相的前两年,而常秩来到京城朝见神宗,是在王安石做了宰相的两年之后,而且,仍然有三次派遣使者聘请,又让郡里以礼恭送他上路,才勉强来到京城,这怎么能说是“一召即起”呢?为什么他们喜欢诬蔑别人竟到了这种程度?但又为何这么笨呢?刘敞《杂录》说:“隐士们得道的,有孙侔、常秩、王令。常秩是颍州人,开始时不为人所知,欧阳修在颍州做太守,要求官吏整理郡中的户籍,核实订正他们的等级,常秩的资质排在第七等,众人马上请求说,常秀才清廉贫苦,希望能放宽他的等级。

欧阳修感到很奇怪,向他们询问,都说,常秀才很讲孝悌,是个有道德的人,不是个一般的庸人。欧阳修为了修改他的户籍请他来相见,很喜欢他的为人,常秩这才出名了。”如今来看欧阳修的文集,从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到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他与常秩的诗和书信有十几条。欧阳修比常秩年长六岁,还称他为“常夫子”,又说,愿意包着头巾,拄着竹杖,穿着葛屦,和先生一起四处走走。到他去世的时候,王安石为他写了墓表,称他是“违俗而适己,独行而特起”。凭着刘敞(字原父)、欧阳修、王安石三个人的贤德,都这么向往常秩这个人,这个人的贤德也是可以想见的了。而《宋史》却这样诋毁他,而且还说他:“做学问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反而追随着时尚,不断变化,就像装在水井上的桔槔,想要它不动几乎是不可能的。”啊!只是因为他与王安石往来,就把他抨击得体无完肤,想不称它为“秽史”都不行啊。它还说常秩因为避讳不再讲他的《春秋》了,根据我的考证,王安石并没有废除《春秋》,常秩就是有取悦王安石的想法,也用不着讳谈《春秋》啊,对于这种诬蔑,辨都不用辨了。

崔公度(公元?—1097年)字伯易,学问渊博,文章写得也好,当时人们称他为“曲辕先生”。曾经作七千字的《感山赋》,欧阳修和韩琦都很器重他,刘沆举荐他“茂才异等”,他以生病为理由谢绝了他的好意,没有应召。英宗时(公元1064—1067年),授予他国子监直讲,以母亲年老为理由再次辞谢。幼时与王安石就是好朋友,王安石在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有《与崔伯易书》,为王逢原的去世感到悲痛,说世间能够了解王逢原的只有我们两个人。王逢原安贫乐道,超越凡俗,和王安石正是同样的节操。

而崔公度能够得到他们二人这样的称赞,那么他的高风亮节,也是可以想象的。但《宋史》本传说:“只知道取悦王安石,拍他的马屁,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他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蹲在厕所里见他,他也不在意。还从后边握住王安石衣带的一端,王安石回过头去看他,他笑着说,你的带子上有污垢,让我用袍子把它擦去吧。看到的人都笑了,也够恬不知耻了。”嘿,不知王安石蹲厕所时为什么还有人在旁边,说见到的人都笑了,为何厕所里会有这么多人呢?这真是不尽情理而且极其肮脏、卑劣的话,居然写到正史中去了,这是什么样的用心啊!关键是,只要这个人稍微得到王安石的礼遇,务必丑化,诋毁他,使他不能和人类站在一起才罢休。

王令(公元1032—1059年)字逢原,王安石生平第一畏友,刘敞所说的隐士得道的三个人,有一个就是他。王安石文集中与他往来的诗文,不下数十篇。他去世的时候,为他写了墓志铭,把他称为“天民”。《宋史》没有他的传,《王直方诗话》说:“王逢原被王安石赏识,王安石执政以后,一些要来依附他的人,每天都把门口挤得满满的,一个个都是满嘴奉承话,王逢原非常反感,就在他的大门上写了一首诗:‘纷纷闾巷士,看我复何为?来即令我烦,去即我不思。’意思是说,应该有知道羞耻的人,但是,来请求拜见的还是这么多。”考王安石所作墓志铭,王逢原去世是在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实际上是在王安石执政前十年,这样的诗从何而来?可知宋朝人对待王安石,只要能够诬蔑他的,都要发挥到极致,所有的亲友没有一个可以幸免的。幸好《宋史》没有为王逢原立传,如果立传,那么,就像常秩把《春秋》束之高阁,崔公度在厕所中擦拭衣带的事情一样,又要弄得满纸都是了。

这三位君子,常秩、崔公度虽然曾经一度在朝廷做官,都没有担任繁重的职务,他们对于新法,可以说没有半点关系。王逢原则在新法施行前,已经去世多年了。但后来那些舞文弄墨的人,还是竭尽全力地诬蔑他们,由于这样的缘故,使得我对史书中所记载的吕惠卿和章惇等人的可恨之处,也不敢完全相信。不是我爱这个人连带地也爱他房子上的乌鸦,实在是过去这些挥笔写作的人讨厌一个人甚至连带到他的仆人,不能让我完全相信他们。

王安石任用的人不止这些,他所结交的朋友也不止这些,但就是以这四十个人来说,他们中的贤才占了多一半,不肖的人只有十分之二三。这里所说的不肖,他们的罪状大概也还没有定论呢。凭着王安石的宽宏大量,是不肯用“不肖”来看待一个人的,有时也会被人出卖,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如果说他喜欢谄媚逢迎的人,难道王安石肯这样做吗?所有的人,如果你曾经被王安石任用过,或者你是王安石的亲友故交,或者你不肯随声附和来诋毁新法,虽然你是个君子,也一定要诬蔑你是小人,这样一来,他们说王安石专门任用小人也就有根据了。只有一个罪大恶极的祸首蔡京,他与王安石是远亲,熊本又曾以奉行新法机敏多才举荐过他,但他的取悦于人,投机钻营,谋求仕进的本领,在王安石这里完全用不上,反而用在司马光的身上了。所以,王安石虽然说不能知人,但比司马光还是高出一筹了。

同类推荐
  •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科学巨人: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科学巨人: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妖倾天下

    妖倾天下

    “大王,褒娘娘把后宫妃子都给打了。”“快找御医给娘娘看看伤了手没有。”“大王,褒娘娘跟御前侍卫跑了。”“全体出动请回娘娘,注意别伤了娘娘。“”大王,娘娘要点烽火玩。“”点!“不一样的褒姒,不一样的周幽王,不一样的春秋王奴之恋!
  • 大宋王朝2

    大宋王朝2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情订田缘:傲娇女寨主

    情订田缘:傲娇女寨主

    她是美容界的黄金圣手,莫名其妙在山寨重生,为了一百零三口人,她利用随身空间,带着山贼们赚的是金银满屋。没想到,要斗官、要斗富,还有个将军,誓要踏平山寨!身边有忠心影卫,高明剑客,更有个蛊术无双的师傅!她花容月可不是弱质女流?不管是谁,只要踏进了金银山,就通通留下!山寨的小日子过得精彩纷呈。寨主有令:抢到最帅的新郎赏金一万两。史上第一悲催又傲娇的女寨主,从此踏上了带领山贼奔小康的致富之路!
  • 末日之魔卡

    末日之魔卡

    地球上,未知的病毒导致末日降临,经历过整整70年的努力,人类团结一致,成立人类联邦国,建造一个巨大的人类城市,也是地球上唯一的一个人类城市。重新在地球站稳脚步,加上得到上个文明的顶尖科技,人类研发出空间传送技术。但是因为人类数量不够,要重新占领地球的统治权,需要更多强大的人类战士和人口。加上发现宇宙所有拥有智慧生命的星球都被这种病毒感染。联邦国联合猎人公会向全宇宙各个星球支援,一边调查病毒的来源,一边拯救宇宙其他生命,让这些人来到地球,成为地球的居民。一场卷席整个宇宙文明国度的阴谋渐渐浮出水面。
  • 中国古代贤人传

    中国古代贤人传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荟萃的书,取名《中国古代贤人传》。书中所选择这些垂范卓越的人物,他们的影响、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永远引为骄傲的。例如书中所选的周公、管仲等人,就是我们常想到的“贤人”。书的取名,响亮明快,发人联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给历史上的某个方面有名气、领风骚、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做传的书,很有文化意蕴。相信这部书一定很受欢迎。
  • 可以没脾气不能没骨气

    可以没脾气不能没骨气

    无论何时,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当我们对生活的失败大发脾气的时候,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沉稳和坚毅,就容易迷失自己。脾气暴躁,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甚至会使我们走向失败。不急不躁、不怨天尤人、不轻易发怒是良好的品质,一个做事光明磊落、生气蓬勃、令人愉悦的人,到处受欢迎。自制力强、冷静沉着的人往往比焦虑万分的人更容易应付各种困难、解决各种矛盾。切记:控制脾气拿出骨气,就会改变命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旧年的血迹

    旧年的血迹

    本书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作品集。收录老房子、奔马似的白色群山、环山的雪光、寐、旧年的血迹、生命、远方的地平线等小说。 当十年前的文学新星丛书收录阿来的这部小说集时,人们还不能真正体会这些描写阿坝藏族历史和现实生活小说的真谛,可随着他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获奖,他早期的这些小说便透露出真正的艺术价值:那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不正是土司制度衰微的缩影吗?那一步一趋的朝拜队伍不正是藏族寻求精神家园的写照吗?阿来正是从这本书开始起走向中国文学圣殿的。
  • 帝都殇

    帝都殇

    中土洛朝,天启三年。初春时节。南方地暖之处梅香已化,正是桃梨争春之机。只是幽灵山上气候偏冷,暖润之气向来晚至,孤峰绝顶之上尤见残雪伶仃,遥洁如穿庭树花;清辉寒水掩映下仍有雅梅舒萼吐蕊,娇灿冷颜之外,亦近亦远处,淡香袅袅,萦绕不绝。白云下,寂寂万仞水崖,众鸟飞尽,不若山下碧潭幽谷,凌波耀彩,修竹影妖,飞禽走兽于绿竹清水间穿织,自春晖和谐中渐融离尘别世的宁戚。天医宫,便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