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400000031

第31章 军队和国防 (2) (1)

三代时的士兵,不用选择也是非常精干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兵是从农民中选拔出来的,军队的数量是固定的,但士兵却是不固定的。国家有了危难,就要求一家出一名正式的士兵,这样也就罢了。所以,老人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病人也能放心地休息,在官府服役的那些老百姓,都是健壮的小伙子,没有战事的时候,他们照样在田里劳动,在山里打猎,不曾征用老弱的百姓;军队行动,运送粮草,也不曾养过无用的士卒。如果这些人手脚轻快,动作敏捷,艰难险阻都不在话下,手持武器一点都不费力,他们的聪明就能使得他们按照旗鼓的节奏进攻,他们的强锐就能使他们敢于赴死而不贪生,一支有千乘战车的军队,每名士兵都可以独自为战。所以,那时的战争总是杀人很少就取得了胜利,费用不多但兵卒的作战能力却很强。到了后世,兵和民有了区别,当了兵就不能再当老百姓,于是军队中开始有了老弱的士兵。

一个人,既然已经被招募为士兵,他的妻子和房屋,也就托管于军营之中,他的姓名也就登记在官府的户籍之中,既不能再去经商,也不能再去务农,只能靠官府养活,直到衰老也不能回去了,他的这条道只能一直走下去,所以,这些无用的士兵,虽然待遇越来越差,但总能养老送终。凡是一个人的生命,从二十岁以上一直到衰老,大约都在四十年,年轻气盛、勇武有力,敢于上战场和敌人拼杀,也就二十余年。如今要养老送终,那么,一个士兵大约将有二十年没有事做而只能让官府养活。照此推论,如果养兵十万,就有五万人可以除去;如果屯兵十年,就有五年是没有效益的费用。

如今天下招募的士兵非常多,当年陕西之战,把官府名册上的平民都征了兵,再加上明道(公元1032—1033年)、宝元(公元1038—1040年)年间,国内发生了旱灾、蝗灾,还有最近几年,青州、齐州的饥荒,以及河朔地区的水灾,百姓急于当兵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了,按照登记的户口来看,近世以来,官府募兵之多,没有超过今天的。然而都是老弱和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打起仗来,不能当古代的一半,而衣食的费用,却超过古代上百倍。这种情况长久得不到改变,是特别不应该的。凡是百姓中当了兵的,这些人中很少有良善之人。当他们年轻力壮的时候,往往是赌钱喝酒,不能安心在家里过日子,有时也能拼他的生命。等到他青春已逝,英雄气短的时候,大概也会感到后悔的,但已经追悔莫及了。

我认为,一个人到了五十岁以上,如果他希望回家去做老百姓,应该听其自便;从今往后,百姓中愿意当兵的,只收三十岁以下的,限制当兵的时间为十年,超过十年的,就请他转业或复员。如果百姓三十岁开始当兵,十年之后复员,他的精神力气仍然可以养活自己,并安排一生的规划。如果他在应募当天就知道当兵的日子不会超过十年的话,为这十年考虑,他大约不会因为从簿籍中除去他的名字而抱怨。以无用之兵一辈子白吃白喝的费用,招募新兵,响应的人一定很多。这样一来,县里的官吏不领导老弱之兵,老百姓中不能胜任作战的人,也不至于无辜地丧失生命。他们都知道自己不超过十年就能复员成为平民百姓,就会爱惜自己的身体,对可能违犯法律的事非常慎重,不至于和游手好闲、刁滑强横的人呼为同类,自暴自弃成为凶恶之人。如今天下的祸患,在于老百姓不了解当兵是怎么回事。所以,当兵的常常表现得骄横凶悍,老百姓都怕他们。但是,盗贼来了他们不能防御,外族侵犯他们也无力抗击。如今能让老百姓替换着当兵,当兵的也能复员成为老百姓,天下人对当兵的有了更多的了解,盗贼和外族对他们也就能有所畏惧了。

读了他们的这些论述,我们看到,当时养兵的积弊,就是有一万个理由,也不能不进行改革了。范镇、欧阳修和苏轼诸位先生的这些建议,正是后来王安石所实行的。为什么要等王安石来做这件事呢?因为这件事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天下大业,终非坐而论道者能够完成的。宋仁宗固然是个优柔寡断的君主,不可以和他谈论改革的大计。而宋神宗却是个英明的君主,完全可以辅佐他实践自己的主张。然而,一旦皇帝决定要进行改革,实行新法,诸位大臣就一个接着一个变了脸色,没有谁敢负这个责任了。其中第一个阻挠新法的人就是司马光。他说:

如果兵卒淘汰得过多,就会造成人心惶惶,很多人都愁容满面,怨声载道的,然而,国家太平,法律一向都能得到伸张,此事虽说也会引起一些骚乱,但估计不会有太大作为。不过,诏书一下,万一有些流言蜚语乘机传播,把老百姓惊动了,朝廷就是想要省事,收回成命,也很难了。而且,朝廷的威信也将立刻丧失,以后再向他们发号施令就困难了。如果坚持推行新法,又会惹得众人怨气十足,就像后梁要分魏博的兵,结果导致了张彦之乱,这事是可以当作借鉴的。

司马光的这种论调,大概可以作为当时反对派的代表言论。他的理由,不过是顾虑到骄横的士卒不容易制约,一实行省兵,即裁军,就会刺激他们,演变为暴乱。这种观点不过是在姑息他们,培养毒疮而已。假如没有王安石,那么,这个举措很可能就会因为缺少主见而泡汤了。有一天,皇帝与王安石议论裁军的事,皇帝说:“司马光认为一定会发生唐朝建中之变那样的乱子。”王安石回答:“皇上鞠躬尽瘁,勤勤恳恳地治理国家,上下之间互相信任,没有发生这种事的道理。建中年间发生的动乱,是因为唐德宗任用卢杞这样的人而疏远陆贽这样的人,他没有亡国已是他的幸运。如今需要皇上当机立断,不再犹豫,详细地制定条例,以逐步地推行。”神宗终于下定决心。

于是,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诏令诸路监司,即中央政府派出的监察人员,核实各州的兵卒,不符合新法的,按照规定办理,不能胜任禁军的,降为厢军,不能胜任厢军的,就免除为老百姓。不久,又下诏要求挑选诸路中的一半,即四十五岁以下能够穿起盔甲的人,作为最高限额,五十岁以上愿意回家做老百姓的,尊重他们的意愿。按照旧制,兵卒到了六十一岁的时候,才能免去军职,即使这样,仍然不能马上批准。实行新法之后,免除军职做了老百姓的人越来越多,冗兵由此被大量减裁。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神宗又下诏废除合并各个军营,陕西马步军营三百二十七个,合并为二百七十个。马军的标准为三百人,步军四百五十人。其后陆续都进行了合并,马步军营五百四十五座,合并为三百五十五座,而驻守京城的军队,以及各州府、诸路和厢军,都要汇总各营兵卒的数额,按照标准补足余额。自从熙宁至元丰年间(公元1068—1085年),每年都对军队大量裁减,并且增加了武卫军,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不过数年都练成了精兵。

冗兵应当裁减,当时人人都懂得这个道理,然而,不敢做的人,借口害怕激起兵变。但是,王安石毅然决然地要做这件事,而且制度严明,并不惊扰百姓,他们所担心的兵变在哪里呢?不过是诸位有身份的人,害怕做事,不肯负责任,不能任劳任怨,宁肯坐视国家的凋敝,也不肯用自己的名誉地位赌一把,在成败未知的情况下做一点尝试。他们自以为得计,但不知国家要这样的大臣究竟有什么用处。治平年间(公元1064—1067年)的兵卒,总共有一百一十六万两千,到了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裁减为五十六万八千六百八十八人。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稍有增加,也只有六十一万二千二百四十三人,大概是从前的一半。

从王安石最初执政以来,能够裁减宫廷费用和其他冗费十分之四,执政十年,能够陆续裁减多余的兵卒达到二分之一,由此看来,他的魄力真是雄奇伟大,果敢坚毅,我们是很难超越的;他工作起来任劳任怨,艰苦卓绝,却是可以想见的。这两项工作,都是当时的批评家们每天摇唇鼓舌谈论的东西,说说可以,却不能实行,王安石实行了,又处处诋毁他,这些人可以说是没人心的人。后代研究这段历史的人,对于这种丰功伟绩,竟熟视无睹,他们也可以说是有眼无珠的人。王安石裁减的兵卒,《宋史·兵志》有详细的记载,如果有学者想将建隆(宋太祖年号,公元960—963年)以来的制度和熙宁(宋神宗年号,公元1068—1077年)以来的制度作一番比较,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可以再去翻阅,这里就不再叙述了。

第二,置将法

王安石裁减军队的做法,不是一种退缩的政策,而是一种进取的政策。大宋的军队数量虽然很大,但却不能用于作战,其中有很多原因,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将领与士兵互相不了解,不熟悉。宋太祖吸取了晚唐、五代时的教训,担心将领把军队当作自己的私家军队,于是开创了更戍法。所谓更戍法,又称出戍法。北宋初年,根据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所以称为更戍法。更戍军冠以驻泊、屯驻、就粮等名目。通常出戍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江南、淮南、两浙、荆湖、川峡、广东等地,以三年为期进行轮换。

出戍条件恶劣的边远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这种办法的弊端,不仅是代人服役的人掺杂在其中,浪费了国家的钱财,也伤害了老百姓,而且,朝廷临时任命出戍军的统兵将官,造成兵不知将,将不识兵的局面,这样一来,有兵也就等于没有兵,虽然有利于防止将领专权,却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王安石执政以后,开始在全国各地分置将领,训练士卒,总的隶属于禁军,目的是让士兵了解他的将领,将领也要训练自己的士兵,平时严格训练,没有了轮流出戍的辛劳,有了战事则派遣他们出征。这的确是北宋兵制的一大改革。考察当时军队的数量和配置的情况,列表如下:

天下总共设置了九十二将,还有马军十三指挥,忠果十指挥,土军两指挥,共有二十五指挥,与将并行。这是王安石所制定的关于常备军的编制。其中一将一指挥手下有多少兵?历史没有明确记载,如今已经很难考察。但知道忠果十指挥的名额是各五百人,而东南路诸将所管辖的士兵有三千人以下的。大约各自按照驻屯地区的情况有多有少,名额并不一样。

这里所说的将,并非将帅的称呼,而是一个团体的名称。大概类似于今日新军编制的所谓镇,或类似于日本军队编制的所谓师团。它以第一将、第二将作为这些军队的编号,也与今天的制度契合,但它能选择全国险要的地区,分派军队驻防,使他们都能满意,这又是今天治理军队的人不能望其项背的。其中第一项的三十七将,是用来守卫京城,防止契丹入侵的。韩琦曾经请求撤去这些军队,以此来消除契丹的疑虑。其中第二项的四十二将,是要图谋西夏。王安石对于这两个外族政权,一直处心积虑地要征服他们,所以,他在这两个地区集中了特别雄厚的兵力。

其中第三项的十三将,则以守护境内地方上的治安为主,所以安排也很靠后,他的兵力也只有全国的五分之一而已。这种新的军队编制办法,与晚唐、五代的制度不一样的地方,主要在于这些军队都是禁军,皇帝自任大元帅来统帅他们,将官都由中央派遣,不能把军队视为私有,所以,不会有军权旁落的祸患。它与宋太祖以来的制度的区别则在于,将官与士兵相互熟悉,又能进行切实的训练,而没有了更戍的烦恼。和当今之世的各国制度相比较,只有德国、日本的陆军编制法与他的办法最接近,而中国现今的制度,仍然要向王安石学习,还未能达到他的境界呢。荆公远远地超越了他的时代啊。

自从元祐(宋哲宗年号,元年为公元1086年)以来,王安石的新政被推翻了,新的将兵之制虽然没有被完全废除,但是,却给予州县官员统辖军队的权力,与军队将领分权,使得军令不能由一个地方发出,士兵的懒惰也就日甚一日。逐渐地女真人长驱直入,没有人可以防御,而宋朝也就从此南渡了,多么可悲啊!

第三,保甲法

裁军,重新编制军队,都是王安石一时的权宜之计,聊救时弊罢了。如果说到他的根本政策,还不在这里。王安石大概是一个主张全民皆兵的人,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废除募兵制,改为征兵制,于是,保甲法应时而出。

同类推荐
  •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主要内容包括: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周作人:心里住着两个“鬼”的淡漠旅人;张恨水:惹得读者为作品人物“请命”的书生;刘半农:“如君之人已不可再得”;许地山:“他似乎永远不会说‘不’”等。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 ,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着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那历史巅峰发出的宏音,应该让他们永垂青史,英名长存,永远记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作为我们的楷模,以使我们未来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出类拔萃者。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入世花都

    入世花都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廖煌从小跟着一位仙人师父在一处世外桃源中长大,道法符咒奇门炼丹样样精通,但是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于是当一个机缘降临时,他来到人间,去红尘之中修行人道。面对红尘的缭乱,繁华的世界,权力、金钱与美色的诱惑,这就是人道当中的修行。临行前,仙人师父留给廖煌一些宝贝以及三句话:一、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本质永远是拳头大的才是老大;二、打蛇打七寸,打人要打脸,尤其是遇到那种给脸不要脸的,更要狠狠的打,不然他不长记性;三、本门弟子,是容不得外人欺负的!…………欢迎进入二冰打造的都市幻想世界,这个世界当中,满足你的所有野心!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将爱情进行到底

    将爱情进行到底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友情、爱情和奋斗的故事,里面有梦想、有流行、有浪漫,而同时也有现实中的无奈与困惑。该小说通过感人剧情,反映出真实的人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如果从来没有遇见你

    如果从来没有遇见你

    三年前面对母亲的阻挠,林宇辰对罗紫藤说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开她的手,无论怎样都会和她在一起。可三年前的圣诞夜,回家多时却再没联系过罗紫藤的他打电话来说他要和她分手……三年后,再见他时,他已是她好姐妹的男友,并绯闻不断,且对她进行纠缠。三年前的苦衷,三年后的隐忍,究竟为了什么?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风华无双之毒医宠妃

    风华无双之毒医宠妃

    她,二十一世纪暗组织的一名顶级女杀手,拥有绝世容貌与妖娆身材,曾一人横扫若干名敌手,被誉为“最具潜力与爆发力的杀手”,没有之一。强横如她,却不料被未婚夫与亲姐姐联合起来暗杀。一觉醒来,竟穿越了?!她穿越的对象竟然还是个地位却连婢女都不如的丞相府二小姐!他,神佑帝国的帝君,一代战神。墨发银带,白衣胜雪,华贵逼人,宛若天神。拥有绝世的容颜与才华,竟从第一眼就看上了这个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陋的女孩。那一刻,他心里缺失许久的那一块,仿佛终于被填满了。万般维护,只为她一展笑颜!当新时代的顶级杀手魂穿于异世懦弱丑颜二小姐的身上,又会发生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当其貌不扬的她遇见宛若天神的他,是成为对手,还是并肩作战?是相携此生,还是患难与共?风云诡谲,万念俱变,步步惊心。暗杀,毒医,谋略,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可是新世纪的新新人类,凤无双誓要在异世活出自己的精彩。以至于,若干年后,提起凤无双的名字,那个大陆,无人不竖起大拇指予以称赞,无人不对她俯首称臣。凤无双便是那个超越帝君的存在。且看一代天之骄女如何在这异世纤手拂云,万剑归心,只为寻一处安宁之处,与他携手共度一生!坚信一生一世一双人,1vs1宠文,正剧!推荐自己的新文《先婚后爱:盛世军宠》
  • 网游之狠角色

    网游之狠角色

    本书以武侠网游剑侠2为背景。讲述了一无名小卒成为一代狠角色的历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