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500000029

第29章 附录1 泰戈尔传(郑振铎)

他的诗正如这个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就感到和平,感到安慰,并且知道真正相爱。

许多批评家都说,诗人是“人类的儿童”。因为他们都是天真的,和善的。在现在的许多诗人中,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更是一个“孩子的天使”。他的诗正如这个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就感到和平,感到安慰,并且知道真正相爱。著《泰戈尔的哲学》的S. Radhakrishnan说:泰戈尔著作之流行,之所以能引起全世界人的兴趣,一半在于他思想中的高超的理想主义,一半在于他作品中的文学的庄严与美丽。他的著作在现今尤有特殊的价值;因为这个文明世界自经大战后,已宣告物质主义的破产了。(参阅《泰戈尔的哲学》第二页)

泰戈尔是彭加尔(Bengal)地方的人。

印度是一个“诗之国”,诗就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新生的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上所受的一次祝福,就是用韵文唱的。孩子大了,如做了不好的事,他母亲必定背诵一首小诗告诉他这种行为的不对。在初等学校里,教了字母之后,学生所上的第一课书就是一首诗。许多青年的心里所受的最初的教训就是:“两个伟大的祝福,能消除这个艰苦的世界的恐怖的,就是尝诗的甘露与交好的朋友。”许多印度人写的书,也都是用诗的形式来写的;文法的条规,数学的法则,乃至博物学、医学、天文学、化学、物理学,都是如此。结婚的时候,唱的是欢愉之诗;死尸火葬的时候,他们对于死人的最后的说话,也是引用印度的诗篇。

在这个“诗之国”里,产生了这个伟大的诗人泰戈尔自然是没有什么奇怪的。

泰戈尔的生辰是一八六一年五月七日。他的家庭是印度的望族,他的长辈出了许多名人,他的同辈和晚辈也出了好些哲学家、艺术家。他自己曾说道:“我小的时候所得的大利益,就是文学与艺术的空气弥漫于我们家里。”他的接待室里,每天晚上灯都亮着,客人来往不绝。他的兄弟Ganendra在家里搭起戏台,演过Pandit Taskaratna做的戏;他的侄子Jyotiprokash也教过他作诗。他的父亲Dabendranath Tagore更是当时的一个天才。泰戈尔在此优越的环境中成长,他的伟大的诗才受了不少的灌溉,自然是要出芽、生枝,而且开花、结果。

泰戈尔的母亲死的很早。他在儿童时代,寂寞而不快乐,很少出外——到街上,或园林里——去游玩。离了家塾以后,他进了本地的东方学校,师范学校,又进了英国人办的彭加尔学校,又被送到英国去学法律。但是对学校里的刻板而无味的生活,他十分憎恶。无论到哪个学校,都不过一年就退学回家。他父亲很知道他的性情,并不强迫他去服从学校里的残酷而不明了儿童个性的教师,只在家里请了人教他。

但他还有两个大教师呢!一个是自然界,一个是平民。泰戈尔他自己告诉过我们:自然界就是他的亲爱的同伴;她手里藏了许多东西,要他去猜。泰戈尔的猜法真是奇怪!凡是她给他猜的东西,他没有不一猜就中的。这因为他与自然界相处已久而且很深了,他很小的时候就爱她。他家里有一棵榕树,他少时常到树下洗澡游玩,到了后来,还记得它:

绕缠的树根从你枝干上悬下,呵,古老的榕树呀,你日夜不动地站着,好像一个苦行的人在那里忏悔,你还记住那个孩子,他的幻想曾同你的影子一同游戏的吗?

以后,刚格(Ganges)河的风光,喜马拉亚山的景色,几乎无不深深地印在他明彻的心镜里。

他与他父亲的工人交际得很密切。他在Sal aidah地方管理他父亲的农产时,除了帕德马河,他的最好的朋友就是一般农民了。所以他竟成了他们内在的精神的表现者。

在泰戈尔二十三岁的时候,他与一个女子结了婚。这个婚姻是理想的快乐的结合。到后来小孩们降临他家的时候,他又得了新的教师了。《新月集》就是在那时写的。在世界文学家里,没有一本诗集比他这个《新月集》描写儿童更好而且更美丽、真切的了。母亲的永久的神秘与美,与孩子之天真,都幽婉地温和地达出了十二分。且看:

大家都知道你是十分喜欢甜的东西的,——这就是他们所以叫你贪嘴么?

嘻!那么,他们把我们喜欢你的人叫做什么呢?

这句母亲对她孩子说的话是如何诙谐而慈爱呀!总之,天真烂漫的儿童世界,教导他以不少的真理。在他三十五岁前后,他的夫人死了。他的爱女、他的爱儿也都相继而夭亡。这个可怕的阴忧笼罩在他身上,使他做出世界上最柔和甜美的情歌,使他的灵魂更有力,更尖锐。他的诗,在这个时期所写的也很优美。后来遂转其笔锋去做颂神之歌,不复作情诗。

这蔓延的痛苦,因爱与欲望更深邃而成为人类家庭里的悲哀与快乐,这就是永远融合、流溢在我诗人心中发出来的歌声中的东西了。

这是他《颂神诗集》(Gitanjali)中的一句,我们读了觉得他还有余痛浮绕在笔端呢。

一九〇二年,他创办了一个“和平之院”——山铁尼克当(Shantiniketan)学校——校址在Bolpus离加尔各答不远。在那个地方,他的两个大师——自然界与儿童——已融合在一起了,这个学校的教法,用印度的古法,而参以西方的方法,是一种森林学校。凡是到那里参观过的人,都以为泰戈尔的计划非常成功。以前只有二三个学生,现在已经增加到二百人。他得的诺贝尔文学奖金,已捐入此校为基金。听说,他的著作所得的利益也都消耗在这个学校里。Macdonald君做了一篇关于这个“和平之院”的游记,说:“无论什么东西在那个地方都是和平、自然而且快活。”任何好争斗、好烦恼的成人,一到了这个“和平之院”,听见早晨的儿童的清脆抑扬的歌声,没有不忘记他的困恼的生之担负的!

他的著作多自己译成英文。最初出版的是《园丁集》。此诗集一出,凡是说英语的民族与懂得英语的民族,无不大为惊讶。以前泰戈尔的名字,除印度外,知道的人极少。自此以后,这个白衣的和平天使的威力立刻弥漫于全人类之间,瑞典的文学会,也立刻把一九一三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金,致之于他的座前。

一九一五年,他到了日本,受日人极狂热的欢迎。一九二〇年,他到了美国,这个拜金国的国民也是非常鼓舞地去迎接他。一九二一年,他到了德国。德国受欧战之刺激,思想大变,对于这个东方的“自然之子”,更表示一种特别的敬意。据柏林通信说,他讲演的地方,德人特别布成森林的景色,因为大家都知道,泰戈尔不仅是“人类的儿童”,而且是“自然的儿童”。

在一九一九年,法郎士、巴比塞、罗素、爱伦开诸人,在法国巴黎发起了一个“光明团”,提倡永久和平的、非战的运动,泰戈尔也在里边。他又尽力鼓吹印度的独立,曾向英国政府请愿许印度的自治,他们竟因此把他的“勋爵”(Sir)头衔取消。

泰戈尔的文学运动,开始得极早。在他十四岁的时候,即已开始做剧本。十九岁时,他做了第一篇小说,因此著名。后来继续做了不少的剧本,当时即已在彭加尔及加尔各答各剧场演出。到了现在,加尔各答还在那里演唱他的戏。

他的著作,初时只传布在家庭内,后来才刊登于Cyanankur月刊上。他们同他定约,做诗的投稿者。他的散文著作,最初也登载在这个杂志上。

他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彭加尔文写的;凡是说彭加尔话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诵他的诗歌。后来由他自己及他的朋友将许多种诗陆续译成英文,诗集有《园丁集》《新月集》《采果集》《飞鸟集》《吉檀迦利》《爱者之贻与歧路》;剧本有:《牺牲及其他》《邮局》《暗室之王》《春之循环》;论文集有《生之实现》《人格》《国家主义》;杂著有《我的回忆》《饿死及其他》《家庭与世界》等。

在彭加尔文里,据印度人说,他的诗较英文写的尤为美丽。一个印度人对W. B. Yeats说:“我每天读泰戈尔,读他一行,可以把世上一切的烦恼都忘了。”他自己也说:

我的歌坐在你的瞳人里。将你的视线,带入万物的心里。

我的歌声,虽因死而沉寂;但是我的诗歌,仍将从你的活着的心里唱出来。

是的,泰戈尔的歌声虽有时沉寂,但是只要有人类在世上,他的微妙幽婉之诗,仍将永远由生人的心中唱出来的。

他的戏剧和小说,与诗也有同样的感化力。一个印度的批评家说:“他的英雄与女英雄都是出于平常人之中的,他们的淳朴的快乐与忧愁,泰戈尔用异常的内在的沉刻的情绪,用音乐似的词句,写出来给我们看。”

就是他的论文,也是充溢着诗的趣味与音乐似的词句。他总之是一个诗人。

“他是我们圣人中的第一个人:不拒绝生命,而能说出生命之本身的,这就是我们所以爱他的原因了。”

这是一个印度人的话。但我们的意见也是如此:

我们所以爱他,就是因为他是不拒绝生命,而能说出生命之本身的。

本文的参考书:

(1)K. Roy: R. Tagore: The Man and His Poetry.

(2)R. Tagore: My Reminiscences.

(3)C. Martin: Poets of the Democracy.

(4)W. B. Yeats: Introduction to “Gitanjali”.

(5)“Crescent Moon” and Other Poeme, by R. Tagore.

1 即恒河。——编者注

2 即《吉檀迦利》。——编者注

3 这里系指作者撰写此文的时代,即20世纪20年代。——编者注

同类推荐
  • 摇响青春的风铃(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摇响青春的风铃(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摇响青春的风铃》带你品味那如水的青春。作为双语读物,《摇响青春的风铃》为中英双语对照版,既是英语学习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让读者在欣赏原法原味和凝练生动的英文时,还能多角度、深层次地品读语言特色与艺术之美。
  • 享受一分钟的感动

    享受一分钟的感动

    本书截取了生活的精彩文章,其中亲情、友情、爱情故事以及励志等文章,能够使你享受生活快乐,体验人生意义的同时,让你树立信心,帮你克服人生路上的各种绊脚石。
  • 流行文化篇(老外最想和你聊的101个英语话题)

    流行文化篇(老外最想和你聊的101个英语话题)

    不流行的话不说,不地道的英语不讲!遇到老外开口就“哑火”?不知道从什么话题开始交流?没有关系,本书帮你告别难堪!阅读本书,让你了解当下最流行的欧美文化主题,使你能够轻松开始与老外的交流。本书精选全世界最热议的101个流行文化主题,内容覆盖音乐文化、影视文化、商业文化、体育文化、民族文化等多方面。每个话题都包括背景介绍、常用句子、重点词汇以及一段情景对话。对话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校园生活、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等。语言通俗易懂,话题生动而不失深刻。
  • 那些无法拒绝的名篇

    那些无法拒绝的名篇

    《每天读一点英文》是一套与美国人同步阅读的中英双语丛书,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内文篇目取自美国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的读本,适于诵读;“实战提升”部分,包括导读、单词注解、诵读名句,学习英语的同时提升演讲能力。
  • 聆听花开的声音

    聆听花开的声音

    阅读《聆听花开的声音》,你可以感受到田野上的清风,可以找到心灵宁静的港湾,可以发现生活中被人们忽略的真理,从而拥有一颗宽广的心,走向成功……感受英语的魅力!体验英语的快乐!当鲜花盛开时,我们会沉醉在花海中,为它们的美丽、娇艳赞叹不已,但你可知道它们的真正动人之处,在于它从含苞待放走向盛开的那一刹那。聆听花开的声音,默默感受鲜花盛开过程中的美丽。
热门推荐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神秘现象

    世界神秘现象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好吃易做家常菜

    好吃易做家常菜

    用家常食材做营养美味菜肴。选用最家常的食材,学习最常用的烹调方法,即使是新手下厨,也能做出色香味俱佳的营养家常菜。
  • 元破九天

    元破九天

    一出生便是遭遇危机,但那只是成长道路上的第一关而已。看热血少年如何成长,一步一步走到最后。跨过荆棘,坦途终现,磨砺之后,真金现形,努力者从不会被埋没!
  • 三国云起

    三国云起

    三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梦想!纵观三国英雄云起云落,回首再看三国风云不免有些感慨!人生如梦,且看一个梦想着回到三国的年青人真的回到三国时代的金戈铁马!
  • 汤姆叔叔的小屋(领跑者·小学生新课标经典文库)

    汤姆叔叔的小屋(领跑者·小学生新课标经典文库)

    专为小学生打造,符合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扫清字词障碍,有效提高阅读水平和作文水平。在快乐的阅读中健康成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代理人

    代理人

    七岁,我以为我会和普通的孩子一样长大,工作,成家,但是因为误碰了一个葫芦,而放出了那个东西,改变了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