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200000006

第6章 修省篇 (3)

人的一生要过很多关,其中名利这一关就很不好过。关于名利,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说法。例如,“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金山寺上俯瞰长江而立,看着千帆相竞的繁华江面,乾隆若有所思,不禁向身边的方丈问道:“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每天来来往往有多少船?”方丈沉思片刻后,回答说:“整个长江中来往的无非就是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的确,人活在世上,无论贫富贵贱、穷达逆顺,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就连古代科举制度激励读书人头悬梁、锥刺股的警言都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这些都清楚地告诉我们名利的重要性,以及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就算一个人再怎么“视金钱如粪土”,也不能否认“名”和“利”自始至终都是我们最基本的人生支点。“名”是人的精神追求,而“利”就是人的物质需要。

人皆有名利之心,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名利观。有的人爱财,但取之有道,用之有方;然而也有些人为追名逐利不择手段,甚至违背道义。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贪图名利最真实的写照,更是人的天性。但这种见利忘义的人往往不得善终,最后被名利所捉弄。

多少年来,民间就流传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谚语,可见和珅是多么深入人心,没有流芳百世,而是遗臭万年。然而事实上,历史上的大贪官和珅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文人,深受乾隆赏识,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和珅非常聪明,精通满、汉、蒙、藏几种语言,为满人中的佼佼者。不到三十岁,和珅已经权倾天下,官位之高、官职之多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然而这样一个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仕途家庭都非常美满的人,怎么就成了历史上最大的贪官,最终身首异处,被后世不断唾骂呢?最大的原因应该就是“贪”吧!

人为财死,权令智昏,和珅聪明有才,但也看不破“钱”、“权”二字。和珅自打进入官场后就原形毕露,一贪而不可收拾。从乾隆四十年到四十一年的两年,和珅官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军机大臣与九门提督,其后又总揽国家的人事、军事、财政、外交等实权,凭借自己的权势疯狂地聚敛天下钱财。卖官、受贿、结党营私,拼命地捞钱……他占有土地80万亩、房屋2790间、当铺75座、银号42座、古玩铺13个、玉器库2间,另有布庄、粮店等几十个。和珅共积聚白银9亿两,相当于大清王朝14年的财政收入。然而富可敌国的他,最终还是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1799年,和珅被嘉庆抄家,并赐死于狱中。想当年,他意气风发,飞黄腾达,步步青云,最后却落了个“缧绁泣孤臣”的悲惨结局,再多的财富也会烟消云散。

和珅辛苦一辈子敛的财,可到头来只能感叹“死后原知万事空”,而这就是天下贪官必然的下场。英国作家毛姆说过:“为欲望而疯狂,无异于替自己挖井掘墓。”的确,自古为了功名利禄而背信弃义的人,尽管是位高权重、才高八斗,或是贵为天子,但也难逃衰败消亡的命运。

名利是把双刃剑,既可能给人带来幸福,也可能带来痛苦,全看运用它的人智慧与否。人固然不必强求名利,也不必强拒名利。通常而言,这两种态度,都是对名利过于看重的反应,这样的心态不可能安宁。真正的平和心态,是对人对事抱着一颗平常心,一颗不卑不亢之心,不求额外的名利,也不拒绝正当的名利。要警惕的,只是不得当的、过度的虚名。

三国的张松之流可以说是三国名士,却贪婪成性,最后出卖自己的主子。西晋时期的张华也是位杰出的文人,但因贪恋相位而被赵王杀害。北宋权相之一蔡京,艺术天赋极高,素有才子之称,在书法、诗词、散文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有辉煌表现,却以贪渎闻名于世。还有唐朝的宋之问更是无耻,为了将一首诗据为己有,竟将自己的亲外甥杀死,而他也因为人品低劣遭人唾弃。孔子说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个有才而贪图名利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这句话是告诫我们不要过分追求世俗的物质享受和功名利禄。

人人都有一颗追求名利的心,这是非常正常的,只是有的种子播下后没有发芽,而有的发了芽却没有开花结果。名利如过眼云烟,昙花一现,很少有人既开了花又结了果。因此,试着保持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名利,不因名利而烦恼的人才是最明智的,否则只会为名所累,被利所害。

拒绝名利是不真实的,因为毕竟人是有欲望的,但绝不能为名利所困扰,也绝不能为名利所驱使,更不能见利忘义。我们应当时时注意,用高尚品德稳稳地驾驭自己的名利之心。值得赞美的是,许多人能把个人之名利看做身外之物,他们既不为得到名利而沾沾自喜,也不因失去名利而痛苦不堪。

林芳仕,衡阳市农科所首席科学家,被全国的专家誉为“衡阳的袁隆平”。南方有2/3的杂交水稻种子都是他的科研成果,亩产达到了600公斤左右,是原来的3倍,基本解决了人民吃饭的问题。2000年,他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了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的亲切接见。

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土气的穿着、木讷的谈吐,初见林芳仕,人们根本无法把他跟“衡阳市农科所首席科学家”挂上钩。可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农民专家,用32年的努力为农民创造出了30亿元的价值。

1971年,林芳仕参加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办的杂交水稻培训班,成为袁隆平的第三代弟子,并暗下决心要做个像袁隆平那样的人。70年代初,农民吃饱饭还成问题,杂交水稻才刚问世,而衡阳地区的杂交水稻只能作一季中晚稻栽培。为了解决杂交水稻作双季晚稻栽培的问题,林芳仕冒着酷暑,忍着蚊虫叮咬,不分昼夜地守在试验田边,对杂交水稻进行温度、开花、编号的记录。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精心培育的4亩多试验田终于结出了“硕果”,从而首次证明在南方稻区杂交水稻作晚稻栽培切实可行。1975年,林芳仕在衡阳实践秋季制种159亩,获得亩产29.5公斤的好收成,比当时在南宁制种亩产高出73%。

80年代,林芳仕又将优质杂交早稻栽培当做自己的攻关课题,着力提高粮食的品质。在十多年里,他先后培育出了“威优98”、“金优974”、“金优463”、“岳优136”等优质杂交早稻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等优点,在全国累计推广5000万亩,亩产量达到450~500公斤,其粮价每50公斤比常规稻高出20元以上,为农民增收25亿元。

1983年,他参与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得了国务院特等发明奖。在此后十几年间,他的研究工作势如破竹,无数新品种新组合在试验田里结出了累累硕果。林芳仕用不屈不挠的科研精神破解了一道道研制杂交水稻的难题,并取得了令国内外专家刮目相看的成绩。

30多年来,他有21个春节在海南度过。刚去海南时,没有房子,他就搭起了草棚;没有水,他就地挖水井;没有科研设备,他因陋就简。遇到台风时,地里青菜全部死光,餐餐只能吃南瓜、豆腐、花生米。他白天选种,半夜还要起床去赶老鼠,就为了保护那些田里的种稻。同事们心疼他,可他只是淡然一笑:“我出身农民,这点苦不算啥。”

1995年春节,林芳仕一连10多天在海南做杂交水稻实验,高强度的工作最终使他累倒在田埂上。当被告知要开刀做手术时,他为了不影响工作,一直到实验完毕回到衡阳后才到医院做手术。

终于,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科研之花:30多年来,林芳仕在几亩窄窄的试验田里,育成了15个杂交水稻新组合,获得了9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并多次参与“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超级稻”等国家重大攻关课题的研究。他选育出四个两系法籼粳杂交新组合,得到了袁隆平的高度评价。

作为衡阳市农科所首席科学家、高级园艺师,林芳仕从来没有休息过双休日,干的活比农民还辛苦,可他的年薪只有3.5万元。1992年,他父亲患脑血栓瘫痪,由于家境贫困,老人不肯花钱治疗。当时还在海南搞杂交水稻的林芳仕只能借钱寄回家,给父亲治病。因此,对自己挚爱的亲人,林芳仕的内心深处不时涌出一丝愧疚。

然而即使如此,他也从不贪图物质享受和所谓的名利。有人开出二十几万元的年薪,许诺解决两套住房,解决妻儿就业的诱人条件,要他跳槽,他不为所动。1994年,他辞去农科所副所长的职务,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而他认为这一职务应酬太多,耽误了自己的科研时间。

“林老师从不好高骛远,从不贪图名利,”林芳仕的助手吴松青说,“他用的办公桌还是五六十年代添置的。”林芳仕的“金优974”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有关部门奖给他5万元。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可以全拿,但他把奖金的一多半分给了助手,他与妻子拿到的奖金不足2万元。对物质享受满足于现状的他,对科研却始终追求更高境界,时刻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的科研团队奋发上进。

林芳仕每次在外出差,只要看到有用的参考资料他都会自己买来送给助手,鼓励他们多出成果。而每次报成果,共同发表论文时,他都是“急流勇退”,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后。一位助手将自己的论文《高产杂交早稻金优463》寄往国内一家部级杂志,怕文章不发表,就署上了林芳仕的名字。他知道后,连忙打电话到杂志社,硬是说服编辑将自己的名字删去才罢休。

“全国先进工作者”、“衡阳市首批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科技兴衡十大功臣”、“省优秀专家”、“衡阳市学科带头人”——近年来,他头上的光环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耀眼。然而,林芳仕对这些看得很淡,他对记者讲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这些就像稻花,最终会消逝,人们需要的是稻谷。”

人生于世,若能学水的清澈本性和“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则不仅精神居于高处,人生也将进入开阔处。要达到如此境界,最需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想留个好名声,无可厚非,但不能为名所累。若淡泊名利,不为名利而争,人生必甚畅意。然而面对种种诱惑不为所动,是需要有真定力的。人生许多变数都由心灵的彷徨引发,练就一颗守拙守朴的平常心,用一个淡字观照世间千情万态。正所谓“轻看名利淡如水”,只有这样才能懂得动静相宜、取舍有法的道理。

唐白居易《闲坐看书贻诸少年》诗云:“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福祸。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坠。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那些视名利为身外之物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名利;而一味贪图功名利禄,甚至见利忘义的人,只能是引火烧身。所以,古人提醒人们:“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

一代宗师季羡林在学术领域创下的辉煌业绩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他精通英、德、梵语、巴利语、吐火罗文、俄语、法语等12国语言,集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于一身,其研究领域贯通中西古今,留给我们的人文学术遗产丰厚翔实、珍贵无比,堪称中华子孙世代传承的学术“瑰宝”。季老先生遽然辞世,世人无不深感悲痛和惋惜。正如北大资深教授、著名哲学家汤一介所说:“季先生所取得的成就,世界上很少有人能超越他,他的去世标志着一个国学研究时代的结束,是中国文化界的巨大损失。”

最让人们叹服的是,季先生不仅在学业上有如此高的成就,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是我们的楷模。他谦逊低调、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使我们的心里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许多北大师生都记得一次新学期开学时,衣着朴素的季老为他们看守行李,而且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季先生一生勤奋治学,取得的学术成就可以说无人能比,但他常常谦虚地说:“我少无大志,中无大志,老也无大志。”

同类推荐
  • 首富

    首富

    本书描写的是一群传说中的人们。他们都是各在自国家中最富有的那个人,那个被神话笼罩,被颂歌环绕,被嫉妒淹没的人。本书将还原他们的创业历程,致富秘诀和神秘生活。同时还将告诉你,这些首富,其实都是一个个可以被逼近和超越的人。
  • 瞬间掌控交际主动权:人际博弈中必备的心理策略

    瞬间掌控交际主动权:人际博弈中必备的心理策略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过于规矩死板,而应懂得张弛有度,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都要懂得根据形势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事风格,才有可能在人际博弈中胜出。本书主要向人们阐释了在为人处世中如何适当地运用心理策略洞察他人内心、了解他人需求、掌握他人的软肋、借助他人的优势……从而帮助人们应对各个场合的人际博弈,建立起更积极的人际关系。通过阅读本书,人们能够极大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从而得以瞬间掌控人心、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
  • 胜自己,赢别人

    胜自己,赢别人

    人性都是有弱点的,在人的一生中想得最多的是战胜别人,超越别人。凡事都要比别人强。因此,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因为最强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意志的差异。一个人有了自信,就有了意志,就具备了挑战自我的素质和内驱力,就能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个佼佼者。本书以“性自己,赢别人”为线索,精选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一则则或长或短的有关战胜自我、完善自我的经典励志故事,旨在让读者认知和了解每则故事后的“励志箴言”,蕴涵着精辟的哲理,凝聚了宝贵的人生经验,给人以智慧的启示这对读者战胜自我、完善自我,全面提高素质,实现理想的人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小故事大道理(全集)

    小故事大道理(全集)

    一书在手,尽览人生哲理;触类旁通,领悟成功真谛。一滴水,可以折身太阳的光辉;一本书,可以滋养无数的心灵。本书共收录近1000则小故事,它们涵盖了幸福人生的所有诠释,有习惯养成、职业生涯、财富金钱、潜能激励、爱情婚姻、交际处世、心灵境界等47辑32类。这些精辟的小故事背后,都隐藏着无穷的思想和智慧。如果把一盏灯放进全黑的房间,黑暗会瞬间消失,房间顿时有了光明。这时,如果增加十盏、百盏或千盏明灯,房间就会变得越来越亮。愿书中的这些哲理故事能成为点亮你人生的灯,在它的照耀下,我们可以把不快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使原本没有意义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 遇见幸福的自己 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

    遇见幸福的自己 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

    这本《遇见幸福的自己: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我们生活在世间,往往面临诸多的不如意,比如,生活的平淡、工作的压力、人情的冷漠、婚姻的痛楚……很多时候,都被烦恼束缚,苦不堪言,痛不欲生。为什么有这些心理状态?都是因为我们太执著,放不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为了繁杂琐事,眉头紧锁?佛家有云:“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放下妄想执着,放下烦恼,放下欲望,放下一切贪嗔痴,生活得自在超然,幸福的感觉定会潜滋暗长。
热门推荐
  • 剑破转天

    剑破转天

    以往的恩怨必定用鲜血去洗涤!逆天路中,背负血海深仇,他最终能否攀上苍穹之巅,不料绝境之时峰回路转,体内惊现超级元神!至此,神兵秘法尽收囊中,屠神证道?,却偏偏资质平庸,崛起之路谁人可挡?曾经的屈辱定用无上荣光褪去
  • 男尊女贵之一夫难求

    男尊女贵之一夫难求

    男女比例15:1是个什么概念!满大街跑的都是男人,丑女大妈都成了抢手货,天下再无剩女,这里简直就是女人的天堂。楚雨曼是演技一流的三流女星,前世她被男人厌弃,被男人陷害,重生的她,成了这南邵国的绝世美女。只要是母的,在南邵都金贵的不得了,何况她这个罪臣之女还是个大美女。说是金贵,男人也就只把你当成生育工具!养在深闺,不问世事,巴不得你从此不再出门。是罪臣之女就该被送入女楼吗?被男人欺负,给男人生孩子?她不是良家,也不是妇女,她要做南邵第一剩女!男人怎样,我一个都不娶。女楼——顾名思义女儿家所待的地方。在南邵这是男人们寻欢问柳的地方,因为女子十分金贵,能上的起女楼的人自然非富即贵,现代人称之为妓|院!当然此妓|院和女楼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女楼里女子的地位也不比男子差。一般犯了罪的女子会被送入女楼,也有些自愿卖身的,但大都是些人老珠黄的。南邵的婚娶法规。女子一生最少最少娶三人,一般硬性规定是五人,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减少到三人!但南邵绝大部分的女子都会多娶夫。一来家财都归自己所有,因为女子为一家之主。二来,那个女人不想多找个男人服侍。故而南邵的女子,没几个少娶夫的。当然专情的也有,只是很少而已。南邵朝廷。女皇为天,女皇之下由多名优秀的皇夫辅政,帮助女皇打理朝廷的大小事务!说白了女皇就是个傀儡,好在女皇后宫充足,倒也不会寂寞!男女可以同朝为官,只要有本事,你是阿猫阿狗也能封侯拜相。但女子为官人甚少,多由南邵女子好逸恶劳所导致。
  • 像他们一样:激情·团结·执行

    像他们一样:激情·团结·执行

    本书以激情、团结、执行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
  • 诸葛亮兵书

    诸葛亮兵书

    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梦在数学里

    梦在数学里

    本书收录了多篇关于数学课教学研究的文章,分为五辑,内容包括:课标解读、有效教学、教学探索、教学设计、高考频道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销售知识全知道

    销售知识全知道

    本书给广大的一线销售人员提供了实用的销售知识,有助于销售人员清晰、准确、自信地工作。书中讲述了一系列销售技巧,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提高表达能力,使客户感受到被关注,使销售人员的诚信深入人心,令其销售额直线提升。
  • 媒人桥约

    媒人桥约

    第一次会面,在他的心中便起了漪涟。为了能找到她,在她的左手腕上留下齿印。自小的承诺,从不改变。说好爱就爱,说好不放弃就不放弃,算不上青梅竹马,对她一见倾情,算不上两小无猜,为她一诺倾心。凌朝世子凌玉对穿越女李湖不折不扣的一见倾情,怎么不叫她动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