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800000019

第19章 ·二十岁之后的叛逆 (1)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这首绝句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桂源铺》,胡适曾经把它抄录下来,送给为追求自由而被关在监狱里的雷震。

自由的代价太高,路途也太险恶。一个普通人追求自己的一点小小自由或许还容易一些,一个宝塔尖上、聚光灯下的大人物若也要追求个人的一点自由,往往难上加难。每个人都是一条溪流,天性便是潺潺而下,而世界就是包围着、束缚着这条溪流的万重山岭,不断地阻拦,不断地逼仄,激起日日夜夜的浪花的喧闹。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有的溪流终于堂堂地冲出了万山的阻挠,栖息在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前村平地,而大多数的溪流则没有这样的幸运,终生被困在山里,就连浪花的喧闹声也寂寞地不被外人听见。

1.拒绝受戒:仓央嘉措的第一次叛逆

在得道的上师座前,恳求他为我指点;

只是这难收的心猿意马呀,还是回到了那少女的身边。

——仓央嘉措情歌

布达拉宫所有的外窗都被严严地砌死了,在十五日的月圆之夜,少年仓央嘉措只能在天井那狭小的视野里张望高天上那轮美丽的月亮。月亮上面也有一座不逊于布达拉宫的宫殿,宫殿里住着一只玉兔,高贵,脱俗,不食人间烟火,过着清修的日子。人人膜拜它的高洁,却无人懂得它的寂寞,只除了同样命运中的仓央嘉措:

十五望日的月亮,是那样地浑圆皎洁;

月宫中那只高贵的玉兔,空虚地消耗着生命。

妙音天女也许不该唱出这样忧伤的歌,但在雪域高原的布达拉宫,这个最接近月宫的地方,仓央嘉措无法遏止地写出了这样忧伤的句子。当天神终于开始思凡的时候,有谁可以拦住他决然的脚步呢?

也许古老的戒律和尊贵的圣僧可以吧。1702年6月,一个隆重的日子,年届弱冠的仓央嘉措在浩浩荡荡的僧团护送下离开拉萨,前往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按照计划,他将在那里为全寺的僧众讲经,然后将由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他授比丘戒。

所谓比丘戒,是佛教中男性修行者的具足戒,也叫大戒,戒律共有二百五十条,宏大而完备。被授比丘戒之后,也就获得了正式的僧侣资格。比丘戒相当于佛教当中的成人礼,因为一个人哪怕在幼年时就出了家,但只有年满二十岁之后才能被授比丘戒。按照《四分律》的说法,一个人在二十岁之前忍不了饥寒,忍不了风雨,遇到不公的时候也忍不了恶言相向,而如果这些最常见的小痛小苦都忍不了,哪里还持得了戒呢?

所以二十岁之前的出家人不得受比丘戒,只可受沙弥戒。沙弥戒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十条,所以也被称为十戒。还有一种不大正式的情况:把十戒小小地打个折,去掉其中“不许积蓄金银财宝”一条,再把“过午不食”一条改作吃斋,于是,十戒就还剩下八条,这就叫“八关斋戒”,简称“八戒”。

“八戒”是针对那些想临时体验一下出家生活的善男信女们特别准备的,持戒的最短期限只要一昼夜就够,哪天要想再体验一下出家生活,还可以接着持戒,次数不限。所以《西游记》里用“八戒”来作老猪的法号,暗喻讥讽。

从沙弥戒升格到比丘戒,也就是从十戒升格为二百五十戒。在二百五十条戒律的严格管束下,僧人的生活视野自然大大地小于俗人了。我们今天俗语中的“二百五”就是源自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戒律,俗人认为出家人要严守如此多的戒律,脑袋会变得古板木讷,所以给了这样一个贬义而戏谑的称谓。

俗人觉得木讷,僧人却觉得庄重。对于任何一名出家人来说,受比丘戒都是修行生涯中的第一件大事,不但仪式要隆重,受戒者也要有足够的人数和身份。当初从佛教初传到“七觉士”的受戒,中间经历了多少的风波,而就算在那样的条件下,仪式也一点马虎不得,所以藏人的受戒者才出现得那么晚,首批受戒者的人数才不过七个。

此刻,仓央嘉措以转世活佛之身受戒,仪式更是盛大,因为这不仅是他个人修行中的第一件大事,更是整个黄教,乃至整个藏地的一次盛事。所有的僧人在看,所有的藏人在看;蒙古的统治者在看,清朝的皇帝在看;朋友在看,敌人也在看……我们的心难免为之纠结:那个年仅二十岁、心思仍然驰骛在藏南那无垠的天空与草场的仓央嘉措,他那颗刚刚萌生了男女情愫的敏感的心,究竟能承受住这些目光所积累起来的重量么?

如果他足够成熟的话,未来的道路会走得异常轻松,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有人为他安排好了:五世达赖给了他一个转世灵童的身份,让他可以安然接受所有人的顶礼膜拜;桑结嘉措替他行使着所有的政治权力,使他不必在俗务上耗费太大的心神;江央扎巴老师给了他最好的佛学训练和最完备的密法知识,使他不必像当年的小素尔、玛尔巴和米拉热巴这些前辈们那样为了学成最高的佛学而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在常人看来最困难、最难得的东西,仓央嘉措无不是唾手可得,而相对于如此巨大的一份宝藏,他只需要付出微不足道的一份代价,那就是作为常人的一点点的自由。

自由是上天付给每个人的一笔特殊的货币,每个人都在用它购买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付出了自由,把自己束缚在每天七八个课时的课堂里,以换取将来谋生的一技之长;我们付出了自由,把自己束缚在朝九晚五的打卡生涯里,以换取面包和牛奶、汽车和房子。我们付出了自由,以换取金钱、权力、社会地位,我们视这一切为理所当然,所以仓央嘉措才成为了一个另类:他天然地拥有着最令人艳羡的金钱、权力和社会地位,却反过来用所有这些来换取自由。

1702年6月,年届弱冠的仓央嘉措在浩浩荡荡的僧团护送下离开拉萨,前往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按照计划,他将在那里为全寺的僧众讲经,然后由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他授比丘戒。这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仪式,没有人想过会出什么岔子,然而,就在所有人最最期待的目光之下,仓央嘉措先是拒绝讲经,随后甚至连受戒都拒绝了。

更有甚者的是,仓央嘉措不但拒受比丘戒,连以前受过的沙弥戒也请五世班禅收回,他就在扎什伦布寺,在五世班禅和所有德高望重的黄教僧侣面前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要求:“我要还俗。”

僧人还俗,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大事,而达赖活佛要求还俗,这简直是惊世骇俗了,不但黄教的历史上从来无此先例,就连整个世界的宗教史上也找不出相似的例子。仓央嘉措的这个举动,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1702年的扎什伦布寺里,仓央嘉措到底是如何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五世班禅和一干黄教高僧们到底是如何反应,至今已寻不到任何可靠的记载。但因为这件事太过耸人听闻,常人的思维远远无法理解,所以便衍生出各种各样的传说,每个传说者都以自己的思维来设身处地地模拟仓央嘉措当时的想法。

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虚拟出了仓央嘉措和五世班禅的这样一番对话:

五世班禅大师怔怔地看着眼前的弟子,他仿佛不认识这位五年前还誓愿做一位大成就者的孩子了,脑子里一片空白。半晌,他才回过神来,轻轻地对仓央嘉措说:“孩子,不受比丘戒,如何做活佛,又如何做信众们的领袖呢?”

仓央嘉措似乎早有准备,他望着师父,缓缓地说:“师父,难道这样的领袖一定要读经到白头吗?出家之人,戒体清净,不应受俗世五蕴熏染,这样的人,又如何治理一方水土呢?”

“可是,孩子,如若不出家,又哪里有资格做转世尊者呢?”

“师父,出家之人本不该沾染世俗之事,却要领袖地方、处理俗务,如若不出家,却又做不了尊者,这岂不是矛盾?”仓央嘉措略一沉吟,继续说,“师父,难道我们出家人,就是为了俗世纷争而转世吗?”

“这……”五世班禅大师一时语塞,他心中清楚,弟子说的没错,可是,这确实又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师父,弟子情愿不受戒,并请将以往所受之戒还回。戒体在身,实在是本心与行为相违,两相比较,弟子觉得暂不受戒,反而能为地方求得福祉。”(《仓央嘉措诗传》)

如此一来,仓央嘉措显然具有了这样的一种认识:出家人就应当六根清净,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对俗事俗务唯恐避之不及,又怎能以出家人的身份兼掌政教双重权力呢?佛教徒执掌一方政权,这与佛法大大不合,只有还俗,才能真正以俗人的身份治理西藏。

这个传说把弱冠之年的仓央嘉措塑造成了一个很有政治上进心的人物,但一来这大有人为拔高之嫌,二来如此解说的一番道理完全是中土佛教的内容,并不符合西藏的佛教传统。

在西藏的佛教传统里,达赖活佛虽然是宗教之王,但同时也是世俗之王,之所以如此,是由达赖的真实身份决定的。——细心的读者应当早就想到一个问题,达赖活佛轮回转世,到了仓央嘉措是六世达赖,这就意味着从一世达赖到六世,以至于万世达赖其实都是同一个人,那么,一世达赖又是谁的转世呢?

答案是:所有的达赖都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在黄教的两大转世系统里,达赖一系的转世真身是观音菩萨,班禅一系的转世真身则是无量光佛(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阿弥陀佛)。

无量光佛的身份是佛,而观音菩萨仅仅是位菩萨,为什么作为观音化身的达赖反而比无量光佛化身的班禅更有威望呢?这个缘由只有在西藏的传统下才说得清楚:虽然历代的达赖活佛都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但观音菩萨的化身并不止达赖一系——远在黄教立教之前,对西藏佛教有初传之功的松赞干布便也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而松赞干布莫说没有受戒,就连居士都算不上,但他却是吐蕃的赞普,是最高的政治领袖。

松赞干布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而金城公主的儿子,那位温柔而好学的墀松德赞(1.1.3)则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最早把汉、藏两地牢牢连接起来的就是这样的两条纽带:一是佛缘,二是情缘。

观音菩萨在藏人心中的地位甚至比一切诸佛更高,不但崇高,而且亲切。因为在藏人的传说中,观音菩萨从普陀山遥望北方的雪域高原,深深忧心于那片佛光未曾普照的大地。当初的雪域高原,上部三界尽为雪山和岩山环抱,只有猛兽出没;中部三界是草山、石山和森林,生息着岩魔女和猿猴、熊罴;下部三界则是草原、丛林和江河,栖息着大象、河马和各种飞禽。三部九界渺无人烟,观音菩萨纵然有心付法,但始终苦于没有化机。

就在这个时候,罗刹之境的楞伽城里,十颈罗刹王与罗跋那天王同时爱上了一位美丽的仙女,两人因此失和,掀起了一场巨斗。

同类推荐
  •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古兰经故事

    古兰经故事

    每一位天仙都负责一项专门的工作:吉布利里天仙是真主专门派往先知们那儿的使者;伊斯拉非来天仙专门负责末日来临时对人们进行清算;米卡伊来天仙专门负责宇宙万物;阿兹拉伊来天仙是专门负责掌管死者灵魂的。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黄面人

    黄面人

    一位年轻的蛇麻商,格兰特麦勒的新邻居让他又是害怕又是生气,同时他的妻子艾菲尔丝开始出现奇怪的举动。麦勒做了一定的观察和行动,认为他的妻子与他的邻居肯定有问题,而且有些东西让他心里发毛,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为了彻底弄清楚那张脸,还有妻子的奇怪举动和不安,他向福尔摩斯求助。
  • 切蛋糕

    切蛋糕

    假如你和小伙伴一起开公司,两人商定平分股份。结果你做了所有的工作,而你的小伙伴却十分懒散。那么,你还要把一半公司交到他手里吗?《切蛋糕》旨在教你如何来精确计算每一个创始人应获得的股份,或者公司早期员工应当享有的权益。你将会学到:如何评价一个员工为公司付出的时间和带来的资源价值;如果有创始人离开公司,会带来什么样的损失;以及当你不得不解雇某人时,你该如何处理他的股权。
  • 青春期女孩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青春期女孩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本书从女孩的心理特征入手,涉及亲子沟通、学习技能、内心成长、生活习性、情绪状态、为人处世、生理困惑等七个方面,全面揭示了青春期女孩内心的那些秘密--她们最为迫切的心理需要以及无数的青春期困惑与烦恼,从而指导父母拨开女孩心灵的迷雾,看到她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并最终帮助她们打造绚丽多彩的“人生花季”。
  •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信

    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信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特别是女孩,由于 对很多事物缺乏必要的认知和训练,常常会跋涉在心 灵的黑暗深处,耽于幻想、意志薄弱、心理素质差… …难免因此而让自己伤痕累累、痛苦不堪。此时,女 孩子最渴望得到正确的指引,从而让自己成熟起来, 不断地完善自己、成就自己、呵护自己。西西密码编写的这本《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 信)》中,既有简洁优美的心灵美文,也有耐人寻味 的人生感悟;通过999篇感人的心灵美文,如一罐罐 香浓暖心的鸡汤、一股股清凉解渴的山泉、一块块填 补胃肠的面包,温暖人生风雨中那些孤独的、受伤的 心灵,为无数女孩打开一条通向春天的小径,一扇扇 通往明媚的心窗。
  • 男科女医生,总裁求婚请排队

    男科女医生,总裁求婚请排队

    日报头条新闻,帝豪集团总裁的新娘逃婚了,第二天新娘和别的男人在酒店......面对此时的她,他只是微微一笑,视而不见,待她好如初见。传闻他疯了,竟然要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岂不知,真正疯了的人是她。人前,他们恩爱甜蜜,人后,他们相敬如宾,形如陌路。终于她受不了,“我们离婚吧!”原来他等待的就是这句话。离婚后,她成分万众瞩目的焦点,成为媒体、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有人说她不知好歹,有人说她另结新欢......流言蜚语她置若罔闻,原本以为这一切都会随着离婚而结束。突然,她妈妈重病,需要手术费一百万,她走投无路之下再一次求助于他。昏暗的房间,他翘着腿不屑的瞄了她一眼,“借你一百万,你拿什么还我?”她僵直了身体,转身离开。“我家缺一个佣人,如果你叶大医生肯屈就的话......”“我愿意。”佣人意味着没有尊严没有人格,他沐浴她替他放水,他出门她替他穿衣,他睡觉......
  • 帝炎

    帝炎

    八大空间风起云涌,空间相融,光明空间与黑暗空间暗涌连连,五千年的谋算胜券在握,拉开异世修真界争夺谋算的序幕,命运降临,双生之恋,刹那间的芳华,一眨眼的瞬间,身份骤变!一身铠甲,脚踏星辰,额前八星护额光芒流萤,对持空间黑暗两边,漫漫星空,两两相望,凝望化为眼中的温柔。身临异世,为冷氏嫡系子孙,娘亲受辱,怎么能活在凌虐之下!来自空间的力量被掌控,惊世神器随手炼制,旷世神丹当做零食!玩转洪荒秘境,纵横八大空间!最终神秘身份揭开的同时,却又掉进更惊险历练!她,冷云夕,一个如火山熔岩般炙热的女子,带着狂暴的个性降临异世,命运从此颠覆!难道原本的世界容不下她?她自认为温柔善良,只有点点邪恶,名门淑女,只有点点腹黑,为何一朝穿越,却变成婴儿,身旁还多了个眼神冰冷的死小子!!他,冷云霄,一双冰冷的双眸永远不会夹杂任何的情感,犹如那手中折射着寒光的手术刀,他追求完美、却又矛盾,他洁癖成病,面对生蛆的尸身却又泰若自然;生命终止在他不认为是完美的世界,新的命运从此在异世拉开序幕。片段一:“这药,多久发作?”云夕提着全身僵硬的西门浩然,走向男子问道,“送水服用,一个小时,用酒送服,半个小时。”男子回答的很是详细,“太慢了!直接进入血管应该更快!”嘴上说完,立刻行动的云夕,将西门浩然丢进厅内地上,也不管身后跟着的青衣男子神情如何的诧异、好奇,直接用手中长针一把挑起西门浩然手臂衣袖,露出结实的手臂,手中的长针随着浓烈的火焰燃烧而变幻成一支可以注射的器具,然后熟练的将药粉与水混合,还不忘伸出,兰花指弹下针身,确定注射畅通无阻,最后,在西门浩然惊恐的眼神之下,将针头准确无比的刺进血管,快速将整瓶媚药注射进去。片段二:“什么态度你!怎么说,我现在是你亲姐,给我放老实点!”云夕又是一脚朝云霄蹬去,这下倒是蹬的小心翼翼,生怕弱小的身子又倒了,“那你想我什么态度?”基本无视他这句话的云夕,继续问道,“你怎么来这里的?”“不想说!”“我们穿了?”“废话!”“她是我们这辈子的妈咪?”“····是吧!”云霄额头已经快要冒汗,哪里来的问题少女,真是麻烦!片段三:“你知道人的全身有多少块骨头吗?”云霄冰冷的双眸上下打量着手中的风傲天,好像穿越之前在和下属上课解说一样的自然,娴熟的刀法避开经络、血管,片片薄而体积一样被割下的血肉,被一块块整齐的放在桌上·······
  • 礼仪金说3:服务礼仪

    礼仪金说3:服务礼仪

    在我国古代礼仪典籍《礼记》中有道:“礼之以和为贵。”作者也一向认为:讲究礼仪,意在善待别人;推广服务礼仪,意在营造和谐、宽松的社会氛围。
  •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胡雪岩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胡雪岩胆识过人,才智超群,有着独特的“生意经”,也有其高超的处世智慧,学习胡雪岩的24堂为人处世课,你不仅可以获得经商之道,还会明白做人的智慧,从而在生活中更为游刃有余。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