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000000014

第14章

东市之内,李治只要是见到好吃的、好玩的伸手便拿,害得李恪不得不打起精神,时刻注意这个小麻烦,免得被人当成贼。一路下来,在照顾李治的同时,还猜了几个灯谜,接了几个诗句之后,觉得有些口渴,便信步向不远处的观月楼走去。

离着还有百十步,便见到观月楼门口围着很多人。一时好奇,便加快了脚步。到了门前十几步的时候,前面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 便向站在前面的人打听发生了什么事,前面的人指着站立在门口的两个俏丽的丫鬟,头也不回的说道:“看到那两个丫鬟没有?那是静国公杨誉的贴身丫鬟。据说此女今日包下此楼以诗会友,若想进得此门必须以春夏秋冬为题,赋诗两首方可。据说到目前为止,小姐所在的四楼尚未有人上去呢!”

李恪一听,不由得一愣。这杨誉并非别人,正是史书中记载的自己的老丈人啊!根据猥琐男给自己的《旧唐书》中所记载,自己未来的老婆只有一句话:杨氏,隋直阁将军岷蔚抚豪道五州刺史邢国公杨(士)贵孙女,右卫副率慈汾二州刺史静公杨誉女,兄常州刺史工部侍郎鸿胪卿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太子少师赠仪同三司上柱国郑国懿公杨崇敬,侄太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使杨志诚。居然连叫什么,长得好看不好看都没有提。今日既然有机会看到,不妨去看看是否合意,如果不能令自己满意,到时候再想办法推掉这门亲事。

想到这里,高声喊道:“劳驾让一让,对诗的来啦!”

看热闹的人自然是喜欢有人出头,不然哪里还有热闹可瞧。于是很快就给李恪让出了一条路。李恪来到门口,冲着两个丫鬟一抱拳说道:“我愿来此凑性,还望姑娘出题。”

两个丫鬟冲着李恪还礼后,歉然说道:“这位公子,由于一楼人多,刚才小姐发下话来,如若在想入楼,必须以春夏秋冬各赋诗一首方可入内。”

“无妨。”李恪说完后来到一旁的桌前,拿起毛笔,略作思索后,挥笔便写。一边写,旁边有好事者一边读了出来: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嘿嘿,别怪俺无耻,哪个穿越人士不曾盗用过后世诗篇,俺也就不免俗啦。)。这人刚一念完,立即便引起四周一片叫好之声。紧接着那人又念道: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还不等众人开口,便又继续念道:秋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冬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魏武(曹操)烈祖(刘备),稍逊风骚。一代天骄,吉利可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写完后,李恪放下笔,也不理身后一片惊叹之声,领着李治迈步走进酒楼。

此时一楼之内已经是座无虚席。这些人都是无法进入二层的落败文士,此刻正或三五成群,或两两成对的凑在一起,观摩已经上楼之人留下的诗篇。更有一些不甘失落之人,正躲在角落之中冥思苦想。

李恪也不作停留,直接向二楼楼梯口走去。守在楼梯口的两个俏丽的丫鬟,见到他走过来连忙起身施礼,然后说道:“按照规矩,公子要想上二楼需从梅兰竹菊四君子中任选两种,赋诗两首。”

梅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放下手中笔,李恪笑着问道:“敢问,我可以上楼吗?”

“当然可以。不过敢问公子因何而上楼?”

李恪笑了笑,拿起笔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公子高才,奴婢领公子上三楼。”

“上三楼吗?二楼的考验不用通过了吗?”

“公子高才,顷刻间便赋诗六首,只怕是当初的陈思王(曹植)复生也要甘拜下风。奴婢也略懂诗词,看过公子的诗后,便知道公子绝非凡夫俗子,所以奴婢这才擅作主张请公子直接上三楼。”

“如此便谢过姑娘美意了。”

来到三楼,无意中发现,魏奕以及张大素也在这里,两个人正跪坐在矮几后面紧皱着眉冥思苦想。原本不想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直接接受考验上四楼,但是一想到跟在身后的“小尾巴”,决定还是把他留在这里,免得一会儿影响自己与还未见过面的老婆谈情说爱。

就在魏奕、张大素两个人正搜肠刮肚的思索之时,突然间见到李恪出现在面前,不由得倍感惊喜,刚要和他找招呼时,看到了他身后的“小尾巴”李治时,赶紧起身施礼。如果只是李恪在,彼此间已经非常熟悉,也就不用过分注意礼节,但是此刻身后又跟着个晋王,这样一来就必须行礼,毕竟这关乎皇家尊严问题。“见过……恪公子,见过治公子。”也亏得两个人聪明,见到李恪连连向他二人使眼色,连忙改口,才算没有泄露李恪兄弟二人的身份。

“本公子想去楼上一会杨小姐,正好看到你二人在此,便烦请二位照顾一下我的小弟,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李恪既然开口,又是照顾晋王殿下,二人就算一百二十个不愿意,也不敢说出口,连忙不迭的应承下来。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李恪,感觉到浑身无比的轻松。守在通往四楼门口的两个丫鬟见到李恪到来,起身施礼道:“公子欲上楼请用云雨月愁各赋诗一首。”

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因果半缘君。

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放下笔,也不问丫鬟是否可以上楼,便径直走向楼梯。

整整四楼之上便只有一名身穿湖绿色的少女,跪坐于窗前,背对楼口抚琴。虽说只能看到一个背影,但是那曼妙的身姿,委婉的琴声,还是给以人无边的遐想。

嗯,此女很擅长把握人心,知道该如何才能挑起一个男人的好奇心。只是不知是否属于那种看背后想犯罪,看侧脸向后退,看正脸想自卫的绝品女人?李恪站在楼梯口恶狠狠地想道:如果真的如此,我便飞起一脚,将她踢下楼去!

一曲终了,此女缓慢的站起身,并且用更加缓慢的速度回转过身。她越是如此,李恪内心便越是不安:难道说真的被自己猜中啦?不要碍…他甚至产生了扭头下楼,逃之夭夭的念头。

那女子终于转过了身,容貌嘛……倒也还算得上秀丽,不过最多也就和云儿不相上下。不过,却有着风华绝代的气质。就在对方完全转过身的那一刻,李恪的眼皮狠狠地跳了几下,同时心中大呼万幸。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再万幸些什么,也许是万幸自己没有在对方转过身之前便落荒而逃,也许在万幸对方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不堪。但是这一切都不再重要。

嗯,就是你了,今生今世你都休想逃出我的魔掌!

同类推荐
  • 三国之第四帝国

    三国之第四帝国

    这里有你耳熟能详的人物。也有你曾经忽略过的好汉。有经典的战役。也有不经典却很重要的战争。公元189年,永汉元年,黄巾起义被镇压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董卓从此控制了朝廷.自此天下大乱。所谓乱世出英雄,且看李腾在这乱世之中如何斩将夺城,建立丰功伟业,成为一代帝王。
  • 惊世奢华_解读满城汉墓

    惊世奢华_解读满城汉墓

    968年5月,轰动海内外,后经周恩来总理批示,满城也因此被誉为“金缕玉衣”的故乡。本书著者以翔实鲜闻的史录、冷峻精肃的推理和文采飞扬的笔触,规模宏大,不仅为读者讲述了充满神秘离奇色彩的发掘过程,却成就了中国考古电上一个石破天惊的事件。满城汉墓出土文物一万多件,驰名中外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和“朱雀衔环杯”等稀世珍宝曾远赴欧、亚、美洲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是西汉第一代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窦绾的陵墓。位于河北省满城县城西南1.5公里处陵山上的天下第一崖墓满城汉墓,更对满城汉墓的墓室建造特点、出土文物价值及相关历史背景等内容,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亲临考证发掘而面世。举世罕见,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整的崖墓。满城汉墓凿山而成,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与研究,被解放军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在进行国防施工时偶然发现,从而引导读者走进无比奢华的地下宫殿,一次极其偶然的发现,去破解深藏岩层中长达21OO多年的历史迷团……
  • 大明审死官

    大明审死官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无话说。。。。
  •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新奇、厚重、感怀、坦荡……给你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带你走进历史,千古帝王叹息。本书用最新的历史观念和较全面的史料,揭秘王朝更替的玄机、奥秘、传闻和真相!,滚滚历史红尘。集中描写每一个王朝灭失的故事
  • 三国之四世三公

    三国之四世三公

    朝代更替,是偶然还是必然!皇室兴衰,是天意还是人为!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袁常,四世三公汝南袁家第六子,据一地称霸,引四方云动!王朝更替,皇室兴衰竟早有定论,且看袁常如何破解束缚千年之宿命!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回到三国当驸马

    回到三国当驸马

    穿越来到东汉末年,陆浪发现自己成为驸马都尉,而且他保护的对象,正是刚刚经历了十常侍之乱的长公主刘静以及后来的献帝刘协!那个时候,典韦还是土匪,赵子龙还是无名之辈,郭嘉还是一个翩翩少年,天下诸侯还在勾心斗角。在大好机会面前,蛰伏许久的陆浪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纵横天下匡扶汉室的超级驸马!
  • 无爱之婚

    无爱之婚

    某年某月某日,某女对某男说:“既然你父母逼你结婚,我妈又逼我相亲,不如我们在一起吧。”某男说:“我不恋爱,我只结婚。”某女:“结婚就结婚。”于是,这两只富有流氓气息的男女碰到一起了……
  • 家人们

    家人们

    一个普通家庭,密布了几代人的恩怨,夹杂着千丝万缕的情感。母亲杨云和父亲罗家园的婚姻,烙上了特殊时代的伤痕。作为亲兄弟的罗想农、岁卫星,又有着大相径庭的人生抉择和情感生活。小说不仅让三代人的情感纠葛在物质富饶的时代碰撞,而且尽显中国式婚姻的困惑和裂变……
  • 民事错诉规制研究

    民事错诉规制研究

    从国内外总体情况来看,研究民事错诉的范围比较狭窄,研究的深度还严重不足,我国司法实务界对民事错诉认识的态度还相当保守。这表明了民事错诉的理论还不够成熟,尚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我国民法典的起草过程中,由王利明教授和梁慧星教授分别主持起草的“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编草案建议稿”中,都曾将民事错诉行为列为侵权行为之一。遗憾的是,有关民事错诉的相关规定没有出现在正式公布的民法典中。这恐怕与民事错诉的研究不够彻底有一定关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邪王宠妻无度:异能王妃

    邪王宠妻无度:异能王妃

    新书求支持~《聘金100亿:霸气千金要驯夫》~!她是云家唯一的天才“儿子”,异能在手,天下横着走。他是绝色三皇子,纨绔、废材只是他迷惑人的外表,实则天生奇脉的修炼奇才。她女扮男装,风流腹黑,偶尔脱线~他狂野邪肆,天资卓越,爱她如狂。舞凤起,苍龙啸,山河破,朝代换。尘埃落定,携手游天下。她天不怕地不怕只管闯祸,反正有大BOSS相公收场,神兽宠物护驾,一路扮猪吃老虎。某BOSS邪笑,“换回女装,你不适合男装。”“可我不喜欢女装。”某女卖萌ing“那先给我生个小包子否则免谈。”霸道扛起走向房,完全无视某女的抗议。
  • 萌妻不乖:首席大叔凶巴巴

    萌妻不乖:首席大叔凶巴巴

    “她呢?”从黑色霸气的最新款的玛莎拉蒂车下来的男人,语气略显着一丝的冷冽和怒意,浑身散发着凛冽的气息,冷冷的语气暴露了他此时的愤怒。一旁的佣人低着头,低声地说道:“少奶奶在小少爷的房间。”唐亦琛俊彦上挂着那一层冰霜并没有因为佣人的话而软和几分,深邃的眸色反而是更为的黯沉,眸底深处折射出冰渣子,让周遭的空气温度骤降!
  • 拳击(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拳击(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拳击是戴拳击手套进行格斗的运动项目。它既有业余的,也有职业的商业比赛。比赛的目标是要比对方获得更多的分以战胜对方或者将对方打倒而结束比赛。与此同时拳击运动员要力图避开对方的打击。拳击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早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就有许多有关拳击的生动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