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400000005

第5章 悼女儿林黛

长女林黛之死,举世震悼,我以骨肉至亲,悲痛尤难言宜,兹乘她的《纪念特辑》出版之便,特以沉重的心情缕述她的一生经历,以告千千万万的读者。

林黛原名程月如,乳名和尚,林黛是她从影后的艺名,亦即她的英文名LINDA的音译。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午,她生于广西省会的南宁。当她呱呱坠地以后,我便到欧洲留学去了,她的母亲蒋秀华曾带着她到我的家乡宾阳大桥程村去住了一个时期,那里生活条件很差,所以她一出生便得不到很好的照顾。

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抗战爆发,我在巴黎屡次接到电召,急忙赋归。返抵桂林时我的朋友们直接把我送到藩台衙门旧址去,同新奉到任即将出发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吃了一顿晚餐,在座者还有李重毅先生。我们谈到深夜,然后我才能抽身回到优和街一号林黛的外婆祖居,与她母女见面,当时她的母亲拉着她的小手从房间走出来,这样说:“和尚,叫声‘爸爸’ !”可是她只瞪着一双大而圆的眼睛,一声不响,这算是父女久别重逢的见面礼。

不久,我就依李宗仁先生临别的嘱咐,到南京向军事委员会代参谋长(因参谋总长程潜兼一战区司令长官正在平汉线指挥作战)白崇禧报到去了,后者派我以机要秘书名义,留在身边帮忙。无奈南京外围吃紧,抗战重心移往武汉,等到军事局势稍为安定之后,我才把林黛母女接到武汉来,一叙家庭之乐。那时正在夏天,武昌热得可怕,我在公余之暇,总带着林黛漫步黄鹤楼头,欣赏大江东去,或同她到东湖去游泳。她后来所以成为有名的“漓江双鱼”之一,相信这跟她的童年生活大有关系。

一九三八年十月底武汉撤守之前,林黛便由她的母亲带到桂林去了。当我由南岳抵桂时,突然发现自己有了一所房子,这是林黛的母亲节衣缩食把它建造起来的,虽非华居高楼,但有屋总胜无屋。这时我又被调为广西绥靖公署政治部主任,因而在桂林待下来。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〇年上半年这一段时间,相信是林黛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她那时喜欢看连环图画,中西文在所不拘,我总是多方搜购,并每日抽出一部分时间来给她讲解。

可是霹雳一声,林黛的厄运来了。一九四〇年九月九日,我以意见兴趣不合,与林黛的母亲蒋秀华离婚。当我们在法政街寓所进行签名的时刻,林黛以双手抱着我的大腿号啕大哭说:“爸爸,不要同太太离婚!请看我的分上,不要同太太离婚!”(林黛叫她的妈妈总是称为太太)我顿时为她的热诚所感动,半晌说不出话来。终于以好言安慰她说:“月如,不要紧的,爸爸同太太离婚以后,你还是我的女儿,我们还是时常见面的。”这样,我就忍泪离开法正街寓所。现在回想起来,这正与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八日我到香港殡仪馆看她大殓离开时的心情相仿佛。

之后,我个人搬到乐群社去,并以理事长名义住了全社设备最完善的套房。那时乐群社与宗惟赓先生利用乐群社的大礼堂合办乐群影院专映西片,我一有空就把林黛接来看电影,有时宗先生把她抱起来坐在膝盖上,以便对她讲解银幕上的情节。最近有一位女士从纽约写信给我,也怀念着乐群社时代的林黛,她在信中这样说:“桂林乐群社的她,只有六七岁,当时你常把她带在身边,她的明亮的大眸子,自小儿就闪着希望的光芒!”这些话一点也不夸大。

一九四一年,林黛到了读书的年龄,开始入桂林中山纪念小学肄业,这是办得很认真的一所小学,凡是广西高级军政人员的子女都送到那里去学习。在林黛同班同学中,有白崇禧的长子先道、次子先德,唐纪的儿子道一,王逊志的孙女淑媛。后者同她处得最好,长大后还保持往来,有一次林黛由南京返桂林省母,一同到漓江游泳,被目为“漓江双鱼”。这时她常坐我的私家包车上学,人小车而车大,高踞其中,意态甚豪,所以她从小就养成一种“目空一切”的气概。

一九四二年,我东调到重庆工作去了,过了不多天,战局紧张,湘桂路大撤退。林黛由她的妈妈蒋秀华托一个姓苏的朋友带到重庆去,交给我负责教养。我那时只身住在两路口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特委托一两个女职员照顾她住在机关宿舍里。每天一清早,她就跑到我的处长室里来,盥洗和整头发。当时我时常诧异的一点,就是她对于穿着梳妆都处理得头头是道,有条不紊,富有生活上的“自治精神”。那时她不过是八九岁而已。

我素来不相信命相之学,湘桂路撤退后,香港梅芳中学校长陈铁一也由桂林避到重庆来了。一天,他请我带林黛到他那里去饮下午茶,他无意中把林黛的掌纹拿来一看,几乎他惊讶得跳起来,他嚷着说:“不得了,思远,月如这个女孩子,她的事业纹一冲到天,将来在事业上将有不可意料的成就!”当时我只姑妄听之。自是陈校长认林黛为义女,并买了一块手表给她。不料十年以后,铁一先生之言果验。

又有一天,我带林黛到一家餐室里吃饭,适巧我们的同乡中央党部副秘书长甘乃光来到那里,于是大家坐在一起。甘乃光十分欣赏林黛那对大而明亮的眼睛,他说:“你的女儿生有这样一对眼睛,将是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但她生得太细小了,应该配点钙剂给她服用,来帮助她的发育。”可是我后来买了一瓶钙片给她,她连动都没有动过。林黛一上餐厅就点全餐,事实上她每菜稍尝辄止,留下胃口去嚼后面那味甜食。

当林黛寄寓中央团部那个时期,一般同事都很喜欢他,特别是女青年处的职员们,自处长张维桢(罗家伦夫人)依次都把她疼得宝贝似的,争先予以生活上的照顾。那时督导室主任涂公遂的女儿涂鲽和林黛生得一般高,一般大,同样闪耀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偶或她俩双双出入,竟有人错把她们误认为孪生姐妹。直到后来我迁到林森路广西银行后面一座两层高的楼房里,林黛又重新和我住在一起,同时她转入林森路一间重庆市立小学读书,以待胜利的来临。

一九四六年,也就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我们随(政府迁都)回到南京来了。这是她第一次乘飞机远航,也是第一次来到这人地生疏的政治中心城市,当我们的飞机在大校场机场降落时,她瞪大了一双大眼睛来观察目前到来的一切。当晚我们住在安乐酒店里,一个从上海来的年轻太太在餐厅中发现了我们,她把林黛抱在怀里,说是从来没有看过这样漂亮的小姑娘。后来彼此交谈,才知道她的丈夫姓徐,过去曾在安徽省主席李品仙那里工作过,现在改往上海经商。她主张我把林黛送到一个教会学校去做留校生,俾出以有计划的培养,我觉得这意思很好,当下一口答应了。

后来我们一家搬到中山北路吉兆里去,独占了六号上上下下三层楼房。那位徐太太经常来看我们,有时且带林黛去买东西或看电影。终经这位太太的大力帮忙,林黛不经任何考试手续,得入南京最出名的教会学校汇文中学肄业,并且成为一名留宿生。此事办好以后,我如释重负地松下一口气来。因为我那时还过着鳏居生活,由于工作关系,经常门庭若市似的延见着各方面的来宾。林黛虽然独处三楼,但也不能让她有一个宁静的读书环境。如果留校寄宿,那就好得多了。

不料事与愿违,过了两天,林黛忽然从学校里打电话来给我,说是无论如何要我把她接回来。我问她为何不习惯那里的集体生活?她说:“因为用冷水洗面!”结果我当然不答应。可是到了晚上,却发现她非常安详地憩在家里了。我问她怎样回来的?她说是她打电话给张美玲(我派专门照顾她的一个女职员)接她回来的。即此一端就可以知道她真是敢作敢为,连爸爸也无奈伊何!从此以后,她仍是汇文中学的一个走读生,白天到学校上课,夜晚住在家里。

中学生的林黛已经长得亭亭玉立,楚楚可人,明眸皓齿,丽质天生,简直是人见人赞,许为可造之材。有一次,我到合肥探望我的好朋友安徽民政厅长韦永成,他的太太蒋华秀女士,乃国民政府蒋主席的亲侄女。我们久别重逢,一见面就以林黛的近况为话题。原来当他俩在桂林度蜜月时,就曾认林黛为契女。华秀女士无所出,深欲自行教养林黛成人。当下我很赞成,但我回到南京向林黛征询意见时不为她所同意。否则她以后的历史,又得重新写起。

犹幸不久之后,韦永成、蒋华秀伉俪也卸职回到南京来了。我们一有空就带着林黛泛舟玄武湖,欣赏水光山色,或驰车陵园大道,浏览郊区胜迹。本特辑所刊她在南京所拍之照片,便反映了这个时候生活的片断。深信在此时期,她的视野扩大了,而山川灵气所钟,也对她的气质发生影响作用。她后来所以成为一个有名的演员,想与此不无关系。此外她又参加一些好友家庭里举行的私人舞会,在这些场合,她对于任何新式舞艺,只需稍观摩一下,就能心领神会,融会贯通,这表明她是恁地冰雪聪明,智慧天授。

俄而到了一九四八年的下半年,南京为愁云惨雾所笼罩,特别在徐州战败的消息传到白下以后,首都一日数惊,执行紧急疏散。我为了林黛的安全,连忙派那位一向照顾她的女职员张美玲带她乘轮到武汉去,准备南迁返桂。是年十一月初,我因公飞汉,看到林黛已与她的母亲蒋秀华在武昌会合住在一道,遂连忙交给她母女一笔钱,嘱她们尽速回到桂林去。再一月,我与石泓女士在汉口结婚,婚后她亦只身返桂。是时林黛先后在桂林德智中学高中部及广西省立艺专肄业。

一九四九年是时局瞬息万变的一年,我深知前途无望,遂于七月初挈眷由桂经穗迁港,住大埔道一层楼宇中,是时林黛又与我久别重逢在一起,并令其重新向学。最初她在隔壁香江中学高中读了一两个月,旋即入香港半山区的莱敦书院(Royden House College)肄业,与一位朋友张岳灵的女公子们同学。到一九五〇年下半年,她又入新亚书院深造。故那时我知她分心外骛,已无意于精研学问了,此亦环境使然,非人力所能为也。

一九五一年初我从东京旅行归来时,发现林黛已加入电影界。她把经过告诉我,多少带了一点神奇意味。原来名摄影家宗惟赓在九龙加连威老道开了一家“沙龙”影室,他替林黛拍了一张照片,放大之后,悬之门前,适为“长城”主人袁仰安所见,认为她线条明朗,具有上镜的基本条件,遂多方延揽,命其献身于银坛事业。此事在六年之后,我有一次与袁先生同车旅行观光,他亦说及此事经过,与林黛向我所言者完全相同。然林黛在“长城”碌碌无所表现,此又非袁先生所能逆睹。

自是以后,林黛如何成名,如何跃登“四届影后”的宝座,如何结婚生子,事迹昭彰,已为举世人士所共见共闻,余不再欲糟蹋读者宝贵的时间和本特辑珍贵的篇幅,再行缕述一遍。余所欲言者,只是她以年方三十的成熟年华,而在电影事业方面即有此辉煌的成就,不能不算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奇迹。这真如她的丈夫龙绳勋在其为林黛亲撰的墓志所说:“此不仅为中国电影史上空前所未有亦即为世界影坛所仅见。”

不过林黛在银坛上地位愈高,其意识形态就愈感孤立,其心理发展就越与现实社会脱节。她这些年来汲汲遑遑于财富的追求,汲汲遑遑于荣誉的保持,内心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大大地影响了她的家庭生活,这是说,她的脾气大了,不易伺候。我早见及此,当她住山景大厦时,我就曾告她以某些退一步想的道理,我说盛极而衰,穷则思变,这是吾人立身处世应有的感悟,如果你感觉到你的艺术天地太窄小了,或者认为你的艺术生命会有时而穷,何如另辟蹊径,走上另一条新的道路,则“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立刻在你眼前出现,你的前途还是无穷无尽的。可是她没有她的爸爸那样的决心和勇气,对此默然不作表示。我也无如之何。

当时我为此言,并不是暗示她已经从灿烂趋于暗淡,事实上她正如日丽中天,红得发紫,而她近来的票房纪录也在不断上涨。那么,我为何忽有此离奇的想法呢?最主要的是看到她精神生活的空虚,她在电影圈子里所接触到的一切,都不会对个人修养有多大帮助。像她那样绝顶聪明的人,当然不以现有的成就为满足。她可能具有突破现实环境的潜在意识,而其勇气及魄力不足以济之,因而造成内心的矛盾,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现象。一受感触,易走极端,源远流长其来已渐。去年底前,绳勋不时约我到他的大坑道家里与他们伉俪共餐。我深愿乘此机会,晓以人生真谛,激发其向上之心,惜天不假年,时不我与,而有七月十七日之变,惜哉痛哉!

林黛死矣,她的死是社会的悲剧,是这个时代最不幸的事件,同时给海外带来了最后一次的轰动。中外仕女闻其死也,悲唁之情,盈溢闾巷,腾插报章。现在她的坟前,仍有吊客常临,鲜花常满的迹象,这表明在千千万万的观众中,她的精神是不死的,她的声音笑貌永远刻绘在人们的心坎里。余书至此,除哀痛外,亦感与有荣焉。

同类推荐
  • 三国之第四帝国

    三国之第四帝国

    这里有你耳熟能详的人物。也有你曾经忽略过的好汉。有经典的战役。也有不经典却很重要的战争。公元189年,永汉元年,黄巾起义被镇压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董卓从此控制了朝廷.自此天下大乱。所谓乱世出英雄,且看李腾在这乱世之中如何斩将夺城,建立丰功伟业,成为一代帝王。
  • 边戎

    边戎

    杨应麟,因为时空倒错的空难,他穿越来到了北宋政和年间,因为被花石纲逼得家破人亡,他与哥哥杨开远逃难出海,结果被异族俘虏成为了奴隶,因为一场瘟疫,他死里逃生反而获得自由之身。但还是没钱,他与哥哥甚至过上了抢粮的日子,但他并不想一辈子过奴隶的日子,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以现代人的数学计算本领成功做了折彦冲的军师,最后甚至当上了国师,开始了大宋王朝的征战史,改变天下。
  •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国,优秀的清史专著,应该出自中国历史学家之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选择地汲取外国学者研究中的积极成果,及时地介绍和评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加强海内外清史研究学者的交流。
  • 三星堆之101个谜

    三星堆之101个谜

    如果有人问,中国最神秘的图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山海经》。如果有人问,中国最具魅力的青铜文明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星堆……三星堆,一座古城,一个迷失的古国,跨进三星堆,就是跨进一座谜的城,一个谜的国度。
  •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剥开裹挟在历代档案、史料中的重重迷纱,慎密考证了一直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寻求历史的真相,本书为《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事考实》、《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三部分组成。孟森先生以史家之严谨,极富趣味
热门推荐
  • 高血脂自我康复全书

    高血脂自我康复全书

    血液和脂肪都是人类维持生命的根本,特别是血液还担负着将营养输往全身数十万亿细胞的重任。想要维持血液洁净,就必须协调它与脂肪的平衡。然而众多事实告诉我们,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当二者的关系彻底被打乱后就会产生高血脂。这就需要人们重新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还血液一个“清白”。
  • 渡鬼人笔记

    渡鬼人笔记

    我是一名渡鬼人,我渡过无数的鬼,有酒鬼,无头鬼,哑巴鬼,藏在人心底的鬼——每一只鬼的背后都有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因为一只轮回之镯的牵引,我被传送到了战火纷飞的乱世战国,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我用我的一只阴阳眼,见证了一段段苍凉而又动人心魄的爱情。太子丹,大燕亡国的公主,秦王嬴政,公子扶孙,每一个人都用他的血和灵魂,祭奠了一个深藏在岁月轮回之中的秘密,千万人为了这个秘密,前赴后继,死于苍茫的时光之河……这究竟是一段尘封在苍穹之下的秘密,还是一段千万人终其一生也无法破解的诅咒?我,一个渡鬼人,在这历史的长河之中,是随波逐流,做这历史的见证人,还是覆手翻云,颠倒乾坤?让这千年历史风云变幻?
  • 不懂法律,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法律,就当不好经理

    竞争的压力和市场的发展,不仅要求企业经理要懂得法律,而且要求企业中的各类人士也要懂得法律,只有这样,法律这一武器才能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另外,企业只有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营造出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才能够理直气壮地挺直腰杆干事业。本书立足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全方位解析了企业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的要点和关键之处,对企业常见的法律问题作了浅显易懂的阐释。着重论述法律策略,其目的是要让读者掌握如何有效防范和系统规避企业经营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本书的编写力求语言简练、朴素,简而不繁,各个层次的读者在读后都会有一些收获。相信本书将为您的企业发展助一臂之力,成为您开展各种商务活动的一份重要参考资料。
  • 做最好的干部

    做最好的干部

    中国人相当复杂,所以在中国做干部,就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在本书中,曾仕强教授从中国人的特点和思维方式出发,逐一剖析在管理过程中,干部如何与上司、平级、下属沟通,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修炼自我,最终使自己成为让上司满意的干部,成为公司里的顶梁柱。
  • 神医下堂妃

    神医下堂妃

    她本是现代纵横医商两界的妙手神医,一朝穿越,被无情卷入王室夺嫡的风波中。她手握空间法宝,驾御神兽大军,掌控神奇的炼药术,与三个腹黑可爱的小包子,一起纵横四方。推荐九月的完结文:《神医下堂妃》、《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连载《火爆小医女:天下第一绝宠》,微博请关注:云起-龙九月。
  • 副职易犯的88个错误

    副职易犯的88个错误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说的是每个人都要值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行使自己的职责,把工作做好。在工作中,又有职务之分,职务分为正职和副职。一般情况下,正职统管全局,主要做一些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工作,副职则是具体实施由正职作出的各项战略规划。有的单位因为工作需要,光副职就有好几个。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天云之莲

    天云之莲

    从出生就被无视的存在,因为机缘穿越到了未知的国度,额生妖异红莲胎记隐藏的是怎样的身世?当一切真相昭然若揭的时候,她又应当如何抉择?
  • 异能女王强势归来

    异能女王强势归来

    是自己太好了吗?是自己太过于善良了吗?亲爱的妹妹,即便是我对世人无情,即便我是冷血嗜血的女王,却从小都给你想要的东西,结果你的回报却是杀父弑兄,甚至还连我丈夫都不肯放过,呵呵!韩菲你最好祈求不要有来世,要不我会让你尸骨无存,沐云溪再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人生轨迹也随着改变,逆天的随身空间,可爱的小宠,神兽助阵,俊男美女齐齐效忠自己,这时候报仇...没兴趣,只要仇人看着自己站在最高点,不用报仇,她也会气的吐血。
  • 重生成女配宋氏

    重生成女配宋氏

    宋琴默的一缕幽魂因怨气被束缚了整整三百年,经历了朝代更替,当最后一丝怨气消失之时,宋琴默本以为自己可以喝上那碗孟婆汤重过新生,却未曾想一睁眼竟然重生了!重生了的宋琴默并不想在过前世那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只围着一个男人打转的日子了,却始终躲不过命运的安排,当她下定决心为了自己前世那两个夭折的女儿奋起之时,却发现这一世的李氏与前世的李氏不是一人,竟是来自三百年后的穿越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