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200000003

第3章 礼仪类写作 祝 辞

一、祝辞的含义和源流

祝辞,也可写作祝词。它是泛指对人、对事表示祝贺的言辞或文章。祝辞和贺辞在某种场合可以互用,但它们所包括的含义并不相同。祝辞一般的对象是事情未果,表示祝愿、希望的意思。而贺辞一般对象是事情既果,表示庆贺、道喜的意思。

今天的祝辞与古代的祝辞,其含义有着天壤之别,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礼仪,它们又有着一定的联系。

“祝”字在甲骨文中是“聪”,意思是一人跪在长形桌旁正在祈祷。周围的四点表示祭牲的血滴。祝,就是指主持祭礼的人。据说,上古时代的神农氏,人秋后为祭“八神”作了第一篇祝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牲》)这说明“祝”在一开始并不是一个专门的职称,以后才有了专门司祭的所谓“太祝”。所祝的内容,不外是向超自然的神灵祈福,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古代人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对自然界不可能有正确的认识,为了求得生存温饱,祛除灾祸,只好求助于他们想像中支配着他们的神祗。随着大自然奥秘的逐渐被揭开,这种向神灵祈福的荒唐举动,也就随之消失。但“祝”的这种形式仍被保留了下来,只是由祈“神”转向了“祝”人。

据古书记载,祝的内容在商代以前还是对天、对神,如《文心雕龙·祝盟》:“至于商履,圣敬日跻,’玄牡告天,以万方罪己,即郊禋之词也,索车祷旱,以六事责躬,则雩豢之文也。”看来商代祈雨的主要对象是天神。到了周代,祝的内容除了神灵外,还有自己的祖先,即“严慕于宗庙也”。这说明,死人也成了祭祈的对象。

除了为生存和生产祈祷神灵以外,祝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为战争服务。如:蒯聩从赵鞅讨伐郑声公胜,临战时向先祖祈祷的祝辞是“曾孙蒯聩,敢昭告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郑胜乱从,晋午在难,不能治乱,使鞅讨之。蒯聩不敢自佚,备持矛焉。敢告无绝筋,无折骨,无面伤,以集大事,无作三祖羞。大命不敢请,佩玉不敢爱。”(《左传·哀公二年》)这祝辞是祈求已故祖先保佑他作战取胜,不要伤了自己人的筋骨。

在以后漫长的社会中,不但鬼神和祖先是祝祷的对象,活人也成了祝祷的对象。到了今天,不但人,就连事业、会议等,也成了祝祷的对象,以表达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

古代有所谓“三祝”,“六祝”、“九祝”,都是指祝的内容而言。如《文心雕龙·祝盟》:“及周之大祝,掌六祝之辞……”这里的“大祝”就是“太祝”,为专门司祭的人。六祝的内容是:“一日告(昭告),二日惰(惰、常祀也),三日祈(求也),四日报(谢也),五日辟(让也),六日谒(见也),用以飨食天地山川社稷宗庙群神。”(《文体明辨序说》)。

然而,事情的成败根本不取决于这种唯心主义的仪式。古代的人们也从多次的失败中总结出了这个教训。据说西汉时代的东方朔就有“骂鬼之书”。《新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中行演将军因战事失败,国家将亡,怨责太祝没有尽职,便”召其太祝欲加罪”。太祝对他说,过去“先君中行密举事,有车十乘,不忧其薄,忧其德义之不足也”,而你却相反,”不忧德义不薄,唯患车之不足也”,便大量制造车船,加重了人们的负担,结果“民怒而谤诅矣”。人民都希望你快完蛋,我一个人祝有何补益?所以问我罪是不恰当的。这个故事是对搞唯心主义靠祈福于祖宗神灵的一个绝妙讽刺。

到了后来,人们对祝祷这件神圣的礼仪益发不恭,有的竟敢开玩笑。如《世说新语·任诞》:“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日:‘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日:‘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日:‘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日:‘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酲同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这种亵渎神明的作法,近于戏谑,却也反映出人们对祝祈鬼神的一种消极态度,祝祈活动在人们心中已不那么神圣了。

二、祝辞的种类和写法

祝辞大体上有祝寿、祝事业、祝酒等三种。它们的对象不同,写法也不尽相同。

1.祝寿。祝寿也可以说贺寿。因为在祝辞中既希望他幸福长寿,也赞颂他已取得的成绩、作出的贡献。《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寿叶太老夫人八十颂》的前一部分是:“……公归于天,母劳于室。手抚曾玄,历年五十。桑农诗礼,膏火鸡豚,寒燠晨昏,千苦百辛……”这主要列举了叶太老夫人为主持家政所付出的代价与作出的贡献,算是“评功摆好”吧。后一部分则是祝寿人的良好愿望:“……凤起麟翔,振振子孙,弦庆芳流,复于其始。女中之瑞,名岳大川,金石非诬,祝此颂篇。”

祝寿这种礼仪,早在春秋以前就有记载,如《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又如《诗经·小雅·天保》:“吉蠲为口,是用孝享。榆祠蒸尝,于公先王。君日卜尔,万寿无疆。”这虽不是庆贺生日,却也是祝“长寿”的。

祝寿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根据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对年轻人一般不称祝寿。祝寿又可分为三种:

(1)对自己。这称自寿。祝辞往往抒发本人的感慨、抱负,或自勉。例:

仆仆风尘六十年,胸中豪气尚盘旋。羊辛历尽心翻快,百体呈衰齿独坚。抗战不难行蜀道,宣传无懈说民权。***未全消灭,岂敢停骖倦着鞭。

(2)对别人。这种方式最为常见,应用最为广泛。例:

贻我含笑花,报以忘忧草。莫忧儿女事,常笑偕吾老。

(3)对集体。这种方式颇为少见。例:

这首祝寿辞充满了作者对即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喜悦和对革命老同志的关怀及对前途的坚定乐观信念。这种“集团祝寿”的方式,也可以用于对厂矿、单位的老同志;也可以用于对敬老院中的老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2.祝事业。这类祝辞也兼有贺的意思。它可以分为三种:

(1)纪念性的。这类祝辞与祝寿辞有些相近,不同的是,它不是对人,而是对事物。寿,原指人的寿命,后来引伸为对一般事物存在的时间。

例:

阳春一曲响晴霄,善颂年年感热潮。

太素才高身亦健,灵均辞洁笔尤娇。

为民喉舌原天赋,爱国文章动市朝。

五载宣传饶兴趣,巴山未惜马蹄遥。

(2)一般性的。如某会议开幕时,某项重大工程开工典礼时,某展览会剪彩时等,都可致祝辞,表示希望此事顺利进行,取得成功。此外,某一与我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选出新的国家领导人时,我国领导人也往往致以祝辞,希望他在任职期间能做出更多更有益的贡献。

(3)往来性的。这主要指人们之问由于交往所涉及到的一些礼节,亲朋好友在重大事件面前互相慰勉,鼓励,祝愿,等。某些人在工作、学习中取得一定成果,人们往往向他表示祝贺,希望他再接再厉,不断前进。诸如此类,都可致祝辞。

3.祝酒。酒仅为助兴,因此酒并不是祝的对象,它不过是人们交往中的一种媒介,一种祝愿的形式。“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表达对好友即将离去的一种眷恋惜别感情。《新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齐桓公与大臣管仲、鲍叔、宁戚一起饮酒。桓公请鲍叔祝酒,鲍叔举杯说道:“祝我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使管仲无忘其来缚而从鲁也,使宁子无忘其饭牛于车下也。”这种耐人深思的警策之辞,使得祝酒的含义更为深刻了。

祝酒这种礼仪始于商周时期,在《诗经》中凡涉及饮酒的,《大雅》居多,而《风》则极少,这说明那时候饮酒作乐的,只是少数贵族或小官吏以上的人,而广大劳动者整日为生存温饱奔波,很少能有这种“享受”。今天,人民的生活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每逢吉庆佳节,以酒助兴,已成为常事。我们要善于利用这种形式,郑重而认真地拟措祝酒辞,赋予它以新的内容,免于消极、颓废或庸俗化,使大家在饮酒助兴之余,同时受到良好的教益和积极的启发。

祝酒,现在已发展成为一种招待外宾的礼仪。外宾初到,设宴洗尘,宴会伊始,主人要致祝酒词,这关系到国际关系,措词更要得体。

同类推荐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怎样增进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场出丑、难堪。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并给予其下台阶的机会。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同学生对话应给予其关怀,并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要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不对人而对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潜力或优点要进行挖掘,多多进行强调。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
  •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学精要》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
  •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
  •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本书是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来源,纪录片由英国顶级团队制作,制作人兼主持人戴雨果教授是往来于东西之间的著名新闻学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访问教授。数十年的观察和积累,横跨东西的独特视野,让戴雨果对中国的思考变得深刻而厚重。他惊叹于中国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但对中国人在发展过程中失掉的珍贵之物感到痛心疾首。国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搭建起东西方透过媒体了解对方的桥梁,这是他在英国创办中国传媒中心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的萌芽。作者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案例呈现现代西方国家几大社会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严肃而犀利,借助受访者之口传达观点,使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力。
  • 实用合同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合同文书写作大全

    合同,也称契约,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热门推荐
  • 烈凰淡血

    烈凰淡血

    熙朝大陆,冷氏皇姓四方诸侯,帝王国主皆抵不过一个“洛”字。洛氏一脉上承于天,千年贵族,凤凰为名;遗族子弟,天下俯仰!洛女贵,天下知,而这洛族的倾昀更让世人知道如何“贵”!红颜倾世,她看似冷漠高贵,不食人间烟火,实则长袖善舞,上下通达;她看似温室之花,不堪世俗秋风,实则钢韧傲雪,迎风盛开;世人眼中,这是一个“侍儿扶起娇无力”的女子。可也就是她,浅笑轻盈,素手芊芊,捻棋下子,镇家族,平乱世,撤藩国。青史上终于留下她,洛家女儿,动人的叹息。************************************************她三世为人,只为恣意而活,可是那样的身份,那样的年代,那样的芳华,如何可以恣意。洛族倾昀认命,顺命,却不服命,轻纱遮面,谋划人心,世人看不清她,看到的也是错。她善良,强大,宽容,但执着,她维护必须维护的,摧毁必须摧毁的。三次拒婚,一次远嫁,一朵暗夜幽昙,羞同俗卉争荣光,可有人真的闻见那魅夜之香。良人如镜中花,水中月,她相信爱情,可是从不信天长地久。算前言,总相负,她不怨,因为她是洛族的倾昀,烈火中的凰女。************************************************“你与她必要生死一搏,因为她选了我。”“即使我死,她也不会属于你,她的心,我要了。”两个男子,刹那对视间,到底谁赢了谁?********************************************泠君做了个视频,大家要是有兴趣可以看看&pstyle=1本文女主唯一,男配众多,女配众多,属于历史长卷类。强烈推荐泠君新文:《亡灵女巫》华丽的西方玄幻言情,喜欢言情的亲不要错过哦!费雯.洁雅岑是谁?睫毛颤动,眼缓缓睁开,冰绿色的瞳孔点燃满室鬼火,骷髅之花在女孩面前盛开!大陆上的亡灵们开始了吟唱,亚特大陆上最奇幻妖娆的亡灵女巫师终于诞生!几个作者朋友一起建了个群,大家要是有空可以去坐坐,群号:46889857。敲门砖就是书名,么么大家。推荐好友文文洛欣晨《残欢》命运陀螺《魄珠》莫芊涵《豪门献妻》苏九娘《宫乱》荃儿宝贝《揽着相公不松手》友情链接:鸳鸯狐狸《独宠异世》吟雪宝贝《百变嚣张公主》落泪之舞《龙凰帝》秦随风《极品相公随风舞》
  • 天价小妻:爵少的独家婚宠

    天价小妻:爵少的独家婚宠

    新婚第一天,他在嫩模别墅里招摇过夜。新婚第二天,分房而居。他极尽温柔的缠绵诱惑里潜藏着致命的毒,然而藏在温柔背后的秘密,终是让她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多少年后,再到樱花纷飞时,她一手牵着个小女孩,一手挽着另一个男人,深深的刺痛了他。“宝贝,乖,叫叔叔”叔叔?nonono……“小宝贝,乖,叫爸爸!”“粑粑”“是爸爸!”“papa…”
  • 萧红小说集

    萧红小说集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本书精选了萧红的小说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等。萧红的作品以抒情笔调抒写着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浪费笔墨;故事情节断断续续,然而意味深长;童年趣事,妙趣横生。正如茅盾先生给出的评价:“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 禁宫绾暒传

    禁宫绾暒传

    人生如一梦,荣华总是喜。浮生能有几,贫富一般穷。当我摇身一变成为伯爵之女,代姊入宫荣登君王妃嫔,卷入争斗之中弥足深陷,才明了命运再由不……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我们都被遗落了

    我们都被遗落了

    “所有的生命都像个苹果,有缺陷的,是因为你太完美,上帝怕别人嫉妒,所以咬了一口。所以,有缺陷的生命,都是上帝的宠儿。”“所以,你幸福吗。”“我还年轻,不懂得回答这句话。”“我知道,我还知道,幸福不是能馈赠的东西。”灰色的三年。有些时候,有些事,是我们不能把握的,就如命运.离落,菲岢,莫以安,徐格,浅释,等等.这些,站在青春的人,却面临着悲伤的洪流.是时光遗落了我们。还是我们被时光遗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万寿寺

    万寿寺

    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其次,这个现象也表明,王小波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帝国英雄:幻之武士

    帝国英雄:幻之武士

    一个普通的少年从小家庭没落,父母双亡,为了报仇,他加入了害死自己家族的组织,天主教廷,在里面通过刻苦的修炼,他渐渐成为了强大的存在。先后在神秘的精灵森林之中看着美景,与精灵们生活。后来经过了恶劣环境的黑色沙漠,极热的火山,进行着一步步的野外训练。并且认识了自己的爱人,他完成了一个小弱小到强大的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