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600000051

第51章 林奇的智慧法则四:组合投资 (2)

毕竟高速成长型公司和起死回生型公司的股票上涨空间与其下跌空间是成正比的,预期有多好,结果就可能有多糟糕。一家高速成长型企业的业务由于竞争加剧或者生命周期制约而逐渐丧失了高赢利能力这不是没有可能的,而且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只有少数具有市场性专利和竞争壁垒的高成长公司才能避免这一厄运,而这类公司恰好是费雪,巴菲特和林奇所努力寻找的。而一家处于困境中等待拯救的公司即使得到暂时的外力支持,也可能重蹈覆辙,经营再次陷入困境。这种情况很可能发生,既然以前这类企业都可能陷入困境,为什么以后不会呢,一个曾经亏损的企业很可能本身就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并没有因为外部的救助而得到根本解决,所以在业务稍微好转后很容易“旧病复发”。

林奇特别钟爱那些能够真正起死回生的企业,他在克莱斯勒公司上的投资就是属于此类。当时,他认识到这是一家处于困境类型的企业,如果该公司能够从经营困境中扭转则可以带来4倍的赢利,而如果投资失败则会亏掉本金。在林奇看来风险报酬比为1:4的投资完全值得去做,结果他获利远远超过其最初的估计,实际的赢利是本金的15倍。林奇这次操作的正确与否不是在于其最终的结果,而是因为他在风险报酬比是1:4的情况下才参与了起死回生型公司的投资。试想,如果风险报酬比是4:1,那么即使林奇再有把握,他也不会参与这样的买卖。大师的特点在于在风险报酬比和胜率良好的情况下才入市买卖,巴菲特利用安全空间来获得良好的风险报酬比和胜率,林奇也是大力地借助了这一智慧法则的威力。价值投资殊途同归,看来此言不虚啊,我们这本四位大师的合集就是将四位价值投资大师的智慧贯通始终,给出真正的投资法则,而不是拼凑和勉强的附会穿凿之言。

除了上面这四种类型股票之外,林奇还特别喜欢将资产分散到周期型企业和资产隐蔽型公司。周期型公司被林奇认为是风险低而收益高的公司,同时还有一部分周期型公司是风险高而收益低的公司,林奇当然是投资前者。林奇认为投资者能够正确地投资这类公司取决于判断这类公司运营周期的准确程度。对于那些准确判断了周期型公司运作阶段的投资者而言,获利可能高达10倍,但是如果错误地判断了这类公司的运作阶段,则可能亏掉高达80%左右的本金。

资产隐蔽型公司是价值投资鼻祖格雷厄姆为价值投资确定的最初投资对象,也就是说早期的价值投资基本上倾向于寻找隐蔽资产。林奇认为这类公司是风险低和收益高的投资对象,因为如果判断正确投资者将赚取3倍左右的利润,而判断失误则亏损甚小,难怪格雷厄姆当初如此推崇这种投资方式,毕竟格雷厄姆经历过1929年开始的大股灾,对于成长性题材唯恐避之不及,所以自然倾向于这类寻找实在资产的投资方式。

林奇本身的投资并不局限于上述六种公司的任何一种或者两种,他通常认为一个投资者在确定投资组合时应该买入2只左右的稳定成长型公司的股票,另外持有4只高速成长型公司和4只起死回生型公司。通过持有稳定增长性的公司来降低组合的风险,通过持有高速成长型公司和起死回生型公司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水平。另外,林奇也建议投资者在适当的时候买入周期型股票和资产隐蔽型股票,但是后者通常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资产隐蔽型股票变得较少了,一般只有具有信息优势的人士才能发觉这类企业。

在建立投资组合时,除了注意股票类型的平衡,还要注意买入的价格是否合理。林奇认为即使一个投资者买入了稳定增长型股票也不见得能够分散投资的风险,因为这个投资者可能在一个过高的价格上买入了这只股票。由于买价不合理,使得组合风险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变得更高。他举了百时美的例子,在二十世纪70年代买入这只股票,就会犯了上述错误,因为这家公司当时的市盈率高达30多倍,但其收益增长率只有15%,由于股价已经明显过高,以至企业即使维持目前的增长速度也要很久才能收回投资的本金,经过了10年的快速发展,透支的股价才变得合理。

林奇苦口婆心地建议道:“倘若你在一个过高的价位购入一只股票,那么就算这只股票背后的公司后来的经营非常成功,从这家公司的投资上你也捞不到任何好处。”林奇又举了电子数据系统公司的例子来进一步论证构筑投资组合时,合理价位进场的重要性。1969年这家公司处在持续的高增长中,但是其市盈率却高达500倍,虽然到1984年该公司的赢利增长了20多倍,此时通用汽车收购了该公司,而收购价与15年前的股价一样:44美元。对于这样高速增长的公司,如果你不在恰当的价格上进场,最终你也无法获利,所以价值投资的要旨在于判断价值后在恰当的价格入市,如果只是看到价值而忽视价格同样违背了价值投资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安全空间。

林奇作为基金经理人管理的是大众客户的钱,其投资对象主要受收益风险投资和期限的限制,对于客户的资金需要时段并不需要怎么考虑。但是,他在某些场合却善意地提醒个人投资者在设计投资组合的时候需要注意自己的生命周期,也就是要随着年龄的变化来调整组合的风险和收益水平。对于那些年轻的个人投资者而言,由于家庭责任较少,而且后续的工作期还很长,所以适合追逐那些回报高风险也比较高的高成长股和起死回生股。而对于那些年纪较大的投资者而言,则最好将稳定成长股作为投资组合的主要成分。根据自己的生命周期和支出周期来规划投资组合,林奇已经由单纯的基金经理变成了理财规划师了。林奇还鼓励年轻人多多尝试新的投资方式和对象,因为只要找到一只大牛股就可以完成个人资本的飞跃。由于以后的时间还长,年轻人的机会成本低,纵然犯了一些错误,也可以作为以后的成长资粮。

组合中股票的合理数目

林奇对于投资组合中的股票类型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另外他考虑到个人投资者可能对组合中股票的数目拿捏不准,所以他专门给出了确定投资组合中合理股票数目的原则和方法。

林奇建议个人投资者以年复利14%左右作为投资组合的收益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除了按照林奇的六大类型公司模型分散投资外,还需要在具体的股票数目上进行调整。林奇反对个人投资者持有太多个股票,他甚至对自己持有超过1000只股票的行为表示过不满。但是,他认为作为基金经理持有过多的股票也是必然的,因为通常基金对单只股票的持有份额存在限制。

林奇自己也很清楚集中持股和分散持股各自的弊端,但是他并不想要介入那些空谈的争论。他认为无论分散投资还是集中投资都不是问题争论的关键,而确定组合中股票的价格和价值关系才是重点。

只要一家公司满足两个条件,林奇就认为可以持有,而不必先考虑数目问题。第一,如果你对某家公司有着非常直观的经常接触,对其业务的了解非同寻常,这种了解跟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有关;第二,这家公司就某些标准来看在未来具有很好的成长性。林奇认为不管你找到了多少家这样的公司,数量不是首要的问题,公司的质量和股票的价格之间的关系才是我们应该首先注意的问题。通常而言,第一条会限制你所能投资的公司的数目,因为你不可能对如此多的公司有如此深入的了解,这其实也就是根据林奇的“消息优势”法则和巴菲特的“能力范围”法则在操作股票投资。那些投资者具有消息优势的行业一般不会超过5个,而具有信息优势的公司则不会超过10个,在投资者能力范围之内的行业则更少,一般不超过3个,像巴菲特这类的大师,其能力范围也主要集中于媒体,快速消费品和保险。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其能够找出的达到上面两条标准的股票很难超过5家。

林奇一直强调,通过上述验收标准选择的股票可能只有一只,也可能有十来只,绝对数量并不是关键,关键是这些选出来的股票确实价格合理,对应的公司质量非常不错。所以,千万不要为了分散风险为分散投资,如果投资者对股票一无所知,则投资者应该避免介入任何股票。如果投资者对好几只股票都非常了解,也熟悉这些股票,那么放心介入并不是坏事。

林奇认为那些无头无脑的集中投资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对一只或者少数研究不深,了解不多,甚至不符合价值投资原则的股票进行集中投资无疑是自杀。林奇建议那些个人投资者,特别是资金规模比较小的投资者应该在3到10只股票的持股数量范围寻找自己的选择,这样做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具体而言,第一,这样做可以灵活地调整持仓,如果股票数量太少,比如只有一两只股票,则资金的调配非常困难;第二,持股在4只以上,比1只更能找到大牛股,持股一只就是大牛股的话可以产生暴利,但是这样的概率太小,而持有4只以上股票则找到牛股的几率大大增加了,可以取得可能性更大的满意利润,而不是可能性极小的暴利。

对于上述两个优点,我们来看看林奇自己的操作和解释。很多人认为林奇高达29%的年复合回报率来自于投资成长性公司,但是林奇本人认为这只是成功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林奇并没有将资金集中于少数类型的股票上,也就是他进行了更为合理而广泛的投资。他虽然看重成长类型的股票,但是绝不会持有这类股票超过基金总资产的40%,另外使用15%的资金投资于稳定成长型公司,15%的资金投资于周期型公司,剩下的资金投资于隐蔽资产型公司和起死回生型公司。

林奇掌管的基金持有1400只股票,但是其中100只股票占了1/2的资金,与此相对比的是还有500只股票只占了1%的资金,这类股票代表的公司属于那些在林奇看来特别具有潜质的类型。林奇会定期查看这么多的股票,并根据基本面情况的判断对这些股票进行调整,增持那些看起来变好公司的股票,减持那些看起来变差公司的股票,通过分散的投资,林奇避免了资金大幅度的调整从而影响基金的表现稳定性,同时也可以使得资金的价值实现最大化。另外,林奇通过分散投资避免了自己错判导致的资金收益下降。通常投资者会对几只股票的未来表现持乐观看法,但是往往其中最被看好的股票未必有最好的表现,通过同时持有这几只股票,可以得到比较稳定的良好收益,长期坚持这种操作方法可以比那种一只股票下大注的方法收益高很多。每次只持有自己认为最好的一只股票,长期下来如己所愿的次数毕竟很少,所以收益还没有同时下注几只股票的高。

同类推荐
  •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

    林汶奎主编的《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记 录了投资大师巴菲特每年向股东们写的一份投资年报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包括:巴菲特致 股东的信,探讨的主题涵盖管理、投资及评估等,将 从其中提炼出巴菲特精华的投资思想展现在读者面前 。
  • 不懂心理学,就成不了销售精英

    不懂心理学,就成不了销售精英

    你适合从事销售这个职业吗?如何在销售中发挥你的性格优势?如何瞬间攻破客户的心理防线?如何每天进步1%?如何把陌生人变成朋友,把朋友变成财脉?……销售心理学家让你自己回答这些问题,然后告诉你行动的针对点!
  •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管理的精髓在于三分管事七分管人,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想让管理更简单,管理更轻松有效,就要学会擅长管理手下的主要得力干将,而不是事事亲力而为,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的团队的潜能,提升组织的绩效。作为管理者,如何提升自己?如何用人留人驭人?如何与员工有效沟通?如何以薪酬激励人,以情感凝聚人?如何以细节取胜?本书《三分管理七分管人》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管理的精髓一一展示,引导管理者在强化自身能力,找到管人的有效途径,管好人带好队伍,提升团队执行力和战斗力,开创卓越的管理局面。
  • 管理心智

    管理心智

    作者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编排了七个章节,共一百个话题,每个话题都是从轻松有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的故事谈起,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习管理。
  • 千万别要结果

    千万别要结果

    正如作者自己高呼的那样:“没有结果,都是扯淡!” 在当今社会,没有结果的个人,没有结果的企业,再怎么将自己鼓吹得天花乱坠,终究也只是成功者的垫脚石。结果?到底什么是结果?如何获得结果?又如何获得好的结果?著名系统建设管理专家,卓越演说家周士人先生在《千万别要结果》一书中,直面员工、企业、领导者、团队、客户等群体,从创造力,驾驭力,策划力,合作,竞争,精神等各方面详细生动地指导如何获得优质完美的结果,给所有渴望成功的个体、团体指明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热门推荐
  • 夜朦胧月玲珑

    夜朦胧月玲珑

    巧遇对其一见钟情的玉面神拳司徒诺,二人究竟能否冲开万难,家门罹难,终成眷属。,她终于托付芳心时。却不得不,苏州富商之女玉玲珑,最后,来到这深不见底的瀚海浪潮中
  • 掩盖真相

    掩盖真相

    ,本来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件。那上面有他大量的隐私痕迹,丢了一部手机,包括他与情人的短信及与下属的见不得人的交易。然而马市长丢了手机却没那么简单。专案组意外发现一部小姐日记,傲慢市长紧张起来,他担心自己的手机被破译,提供了一些重要线索。偷窃市长手机的黄毛遭追杀……丢失的手机成为一个难破的迷局。有人使用一种软件可破译手机内容。他指使亲信秘密寻找手机下落
  • 豪门暖妻

    豪门暖妻

    暖妻逆袭,霸上面瘫老公,创造美好的幸福生活! “我是军人,保家卫国是我的责任;我是老公,疼爱老婆是我的理想。” ——梁景天的自白 (改名了,因为某某某原因,正式更名为豪门暖妻,希望读者大大们继续支持哈,看了就点“加入书架,投推荐票”吧。拜谢啦!
  • 人类地球未解之谜

    人类地球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倾尽天下:皇妃十四岁

    倾尽天下:皇妃十四岁

    十四岁的少女成为一朝皇妃。面对变幻莫测的帝心,她苦苦抵御着他的宠爱。数载恩怨,她最终抛下一切不甘与他真诚相爱。所幸,他爱她,愿意倾尽天下去换,而她,历经苦难与波折,终得圆满。谁说自古帝王无真爱?看一阕《爱江山更爱美人》,看冷面君王的缠绵悱恻,少女皇妃的纯善睿智。
  • 背靠上仙好乘凉

    背靠上仙好乘凉

    都说神仙难成她却遇到了大运从此傍着大仙吃香喝辣······上仙,这花好月圆的,咱们交个朋友呗?哎,哎,上仙,你别走呀上仙!
  • 沙陀三王朝

    沙陀三王朝

    中史称“沙陀三王朝”的后唐、后晋、后汉,都是由沙陀人建立的政权。沙陀人以战略要地山西为根据地,在唐末五代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演绎了三个王朝的兴衰,不能不让人惊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爹地候选人

    爹地候选人

    我和他同住一屋檐下,有婚无“爱”!失了心的我却换来一纸离婚协议书。身怀有孕的我不哭不闹不吵,心如止水地离开,无爱婚姻,不要也罢!红尘中了无牵绊的我,做起了单身妈妈,小恶魔的霸权和坏脾气让我束手无策……四岁的他四处散发广告贴,俨然变成了一个媒人审判官,身边靠近的一个个男人,总会被他以某一项缺点而直接pass!他制定的《爹地候选人》最基本的准则:身体健朗,心地善良,温柔体贴,绅士有礼,幽默善谈,有男人味,专情,身高不得低于185CM,资产过千万。我想以这种方式发展下去,直到我白头,也不会遇上完美极品男!奈何某日,小恶魔把一个男人带到我的面前:“Mum,你们先开始试婚吧!”我双眸瞪得圆圆的,惊魂未定地看着那个带着狐狸微笑的男人,哦买噶的……他不就是四年前,甩掉我的那个男人吗?希望喜欢的亲给予一点支持,留言或者投票都OK!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